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地争议申请书 3 篇土地争议申请书一:土地争议调处申请书申 请 人:吉水县八都镇住歧村委会住歧自然村法定代表人:陈志华住歧自然村村长被申请人:峡江县福民乡方家村委会张公石村小组法定代表人:肖群根张公石村组长申请事项 : 1 、依法确认现争议土地属原吉安地区行署 吉行发( 20 xx )50 号关于峡江县张公石村与吉水县住歧村 争执界牌岭山林的裁决划分山林权属范围之外的非林地。2 、依法将现争议土地确认为申请人所有。事实和理由由于国家重点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建设项目征占用土地, 被申请人峡江县福民乡张公石村见利忘义,在峡江县政府又 一次非法操纵下,趁机挑起与申请人相邻赣江塔下至滑泥坑 土地争议(本
2、不存在纠纷) 。现争议的土地位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峡江县福民乡张 公石村曾经争议 “界牌岭” 山场西侧, 毗邻赣江, 呈条带状。 东以申请人住歧村走峡江路为界,南宝塔南侧原争议山林裁 决界下的土地为界,西以河为界,北“界牌岭”凉亭西面河 边土地至滑泥坑东、 北(凉亭右边) 面两坑坑心底田为界 ( 具 体见附图 ) 。争议的土地应属非林地,并为申请人所有,其 事实与理由如下:一、由于原行署吉行发( 20 xx )50 号文件错误裁决,使 原本属于申请人所有的“界牌岭”山林与现争议的土地割裂20 xx 年,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曾发生“界牌岭”山林权属 纠纷,原吉安地区行署吉行发( 20 xx )50
3、号裁决错误划 归被申请人所有的“界牌岭”山林,自清朝以来至 20 xx 年 行署裁决前, 一直为申请人所有和经营管理, 申请人族谱 双 亭记有解放前申请人与峡江山地权属分界地的详细记载, 其分界就是山林争议时被峡江捣毁的凉亭界碑山场。解放后 土地改革, 现争议的土地与错误裁决给被申请人的 “界牌岭” 山林,除部分旱地申请人登载了土地证外,其权属归一整体 登载在申请人持有的 0225 号土地证 “后背山”, “后背山” 四址业已将现争议土地旱地包含在内。由于峡江县政府幕后 非法操纵其凤凰山林场、原福民乡方家大队盆形得村,以林 场为经济后盾,以盆形得村移花接木所谓证据,挑起被申请 人出面争执权属原
4、本属于申请人所有的“界牌岭”山林。原 地区山纠调处工作组以不当认定的事实理由,对被申请人所 持证据全部采信 (且包括盆形得村的所谓 “海螺形” 土地证, 其真伪暂不论) ,而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全盘否定,尤其是 对申请人提供的最有力证据第 0225 号土地证未予采信,对 该证所登载的四址范围作出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认定,单方采 信了被申请人与盆形得村证据(原裁决只列了被申请人张公 石,而未将第三人盆形得村列入) ,错将“界牌岭”山林权 属全部划为被申请人所有(申请人将保留再次向省、市两级 政府申诉纠错权利) ,以致将本为一个整体“界牌岭”山林 与现争议土地割裂,所幸原办案人员还存一些良知,未敢将 申
5、请人立业以来一直经管的现争议土地当作林地划给被申 请人。二、现争议土地属不在吉行发 (20 xx)50 号裁决山林权属 范围的非林地现争议土地不在 (20 xx)50 号裁决山林权属范围20 xx 年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发生 “界牌岭” 山林权属纠纷,经原吉安地区行政公署组织山纠调处工作组调查协商,双方 未能就调解解决“界牌岭”山林权属达成一致。 20 xx 年 3 月 25 日原吉安地区行政公署根据该工作组提交的 关于峡江县 张公石村与吉水县住歧村争执界牌岭山林的调处报告 (以 下简称报告 ),作出了关于峡江县张公石村与吉水县住 歧村争执界牌岭山林的裁决 (吉行发( 20 xx )50 号,以下
6、 简称裁决 ),该裁决书内容只涉及到争议的界牌岭林地, 并未涉及界牌岭山脚西侧的水田、旱地、果园权属,因此, 现争议土地不在该裁决划定山林权属范围。该事实有三 点理由支持,第一、该裁决权属划分文字表述未涉及水 田、旱地、果园等土地权属划分;第二、该裁决没有附 权属划分地形图或示意图作相关附(佐)证;第三、原吉安 地区行署调处山林纠纷办公室 20 xx 年 6月 14日印发关于 峡江县张公石村与吉水县住歧村争执界牌岭山林裁决后的 补充通知(吉地山纠办 20 xx12 号)第 4 点“界牌岭塔下 和滑泥坑以及凉亭右边的水田和旱土,登了土地证的,谁登 归谁有,现在谁耕种,应归谁管理,不得争议” ,从
7、其内容 所载地物标下的土地清楚表明, 吉行发( 20 xx )50 号裁决 未涉及现争议土地的权属划分,相反,该补充通知第 4 点表述,强力佐证了现争议土地性质为“水田和旱土” 。现争议土地为非林地1、经查验市山调办归档保存的裁决案宗,所依据 的被申请人峡江县张公石村土地证字第 403 号、盆形得村第 404 号两份土地证抄件(其真伪及当时裁决时对该两份证的 采信与认定是否正确暂不论) ,其中第 403 号土地证山名为 界牌岭,其所载西向界址“靠荒田” ,第 404 号土地证山名 为海螺形,其所载西向界址也是“靠荒田” ,根据对裁决争 议山场的勘界,其西址靠向的“荒田”正是现争议的土地, 有力
8、地证实了被申请人峡江张公石、盆形得村土地证载西界 “靠荒田”而非“靠河” ,这更清楚表明现争议地为非林地 无疑。如果现争议的土地属于林地,那么吉行发( 20 xx) 50 号裁决更是错误裁决,如果是错误裁决,依照现行法律 法规,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法律程序重新纠正错 误。2、查核江西省测绘局 20 xx 年 4 月调绘的比例尺为 1 :1 万(注意:是测修在前、调绘制图在后) ,图幅号“蒋沙 g-50-15- ( 27)”地形图,现争议的土地在该地形图上准确 无误地标明了地物标为申请人住歧果园,其标注的地物标既 有果园房屋,还标注有“梨” 、“砖(窑) ”字样,地类界也 非常明显。 此
9、图所示可以佐证申请人住歧村经营果园 (旱地) 和建有房屋之事实。三、现争议的土地应为申请人所有 申请人所持土地权属依据1 、原裁决归档的申请人第 0225 号土地证四址范围 将塔下至滑泥坑赣江边旱地包含,由于原裁决未予认定 该证据,使该权属证现处尴尬境地,不能保护申请人对现争 议土地合法权益,敬请明察,仅限本案的土地争议而不涉原 山林争议采信该证。2 、申请人塔下旱地拥有江西省吉水县土地房产所有 证(字第 0126、 0216 号),证实争议地的权属为申请人所 有。3、原吉安地区山纠办关于峡江县张公石村与吉水县 住歧村争执界牌岭山林裁决后的补充通知 (吉地山纠办 (20 xx)12 号)文件第
10、 4 点规定:“界牌岭下和滑泥坑以及 凉亭右边的水田和旱地,登了土地证的,谁登归谁所有,现 在谁耕种,应归谁管理,不得争议。 ”该条充分说明争议地 的地类为“水田和旱地” ,并且当时未就争议地进行调处, 而争议地申请人已颁了土地证又进行了长期经营管理,也就是说,当时裁决未将“水田、旱地”当作山林裁决,因 而认定了现争议地权属归申请人所有。4、 20 xx 年吉水县人民政府和峡江县人民政府联合勘 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地形图 图幅号:蒋沙 g-50-15-(27) 地物标显示该争议地属种有果树旱土,并且在争议地房屋 (住歧村上世纪 70 年代建)地物标处注明“住岐果园”四 字,说明省测绘局测绘人员在
11、20 xx 年之前就已实地勘察了 解到该块旱地栽有果树,且果树为申请人栽种经营,可书证 图纸充分佐证了争议土地为申请人住歧村所有。申请人对争议土地经营管理的事实依据土地改革时期,该土地以旱土荒田为主,由申请人所有 管业,凉亭的东面滑 (挖) 泥坑、 及北面(凉亭右边) 水田, 也一直由申请人耕种管业。 20 xx 年建集体林场, 在现争议的 土地大部分旱地栽种了柑橘和梨树,并建有林场管护房屋。 农业生产责任制后, 申请人先后将滑 (挖)泥坑范围的水田、 塔下至凉亭的旱地、果园承包给本村人和外地人经营管理, 承包人还在滑泥坑先后搭有两处茅棚(地形图标有此地物 标),其中还发生承包人 (为刘江保)
12、 在茅棚死亡事实存在。 20 xx 年由于果园经营管理不善以致果树衰败, 申请人将争议 的土地承包给本村陈树华退耕造湿地松至今(但滑泥坑口所 栽树苗还遭被申请人拔除过) ,现所造湿地松林长势良好 主要经管事实有:1 、 20 xx 年申请人村民曹汉斌在滑泥坑开垦耕作。2 、 20 xx 年水田乡沙上村村民郭菊芳在塔下、界牌岭耕 作水旱地,并建有茅棚在界牌岭滑泥坑。( 1313 字)申请人:* 市* 乡* 村民委员会 , 住所地: * 市* 乡*村法定代表人: 麻* ,任村主任。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 : * 市 * 乡* 村民委员会第 * 村民组。负责人: 麻 * ,任组长。被申请人:* 市*
13、 乡* 村民委员会第二村民组。负责人:麻 * ,任组长被申请人: *市* 乡* 村民委员会第三村民组 负责人:麻 * ,任组长。被申请人: *市* 乡* 村民委员会第四村民组。负责人:麻 * ,任组长。请求事项:请求 * 市国土资源局依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 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依法解决申请 人与被申请人关于 * 村 * 山及其山周围相关土地的权属争 议,依法确定 * 山及周围相关土地属于申请人村集体所有。事实和理由: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争议的土地位于* 市* 乡 * 村的北部, * 林场以东,四至为北至 * 乡 * 村地界,南至 * 村 三、四组地界,东到 * 村地界 ,西
14、到 * 林场以东,包括 *山土地和周围的耕地约 310 亩。其中 * 山沿山势从西向东分 为疏林区、林区和其他未利用地,该山东北角 * 村与* 村的 交界地带,则属于其他未利用地(荒山或荒坡) ,而该山的 西半部属于疏林区、林区( (1063 字)牡丹区人民政府: 申 请 人:地 址:法定代表人:职务:被申请人:地址:请求事项:1 、请求解决原卞庙学校亩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 问题。2 、请求解决原卞庙行政村老地毯厂亩土地的所有权和 使用权归属问题。实事和理由:1 、关于原卞庙学校亩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卞庙 行政村集体的实事和理由关于土地所有权,九十年代土地大调查时,国家把卞庙 行政村辖
15、区内的所有土地全部确权给了卞庙行政村,因此原 卞庙学校土地的所有权自然就归卞庙行政村所有。关于土地使用权,从历史沿革来看,原卞庙学校土地, 解放前是姓庞的私家园子,解放后,该庞家园子收归公有。 高级社在庞家园子南半部分建立了学校,北半部分作为学校 的操场,卞庙社区的秦庄、黄庄、王庄、卞庙、前贾、后贾 六个自然村的学生都在此学习。卞庙学校土地从 1956 年至 1959 年春天,先后为卞庙乡、十四营和学校共同使用。 1982 年卞庙行政村将学校的操场(原庞家园子北半部分)以行政 村的名义按照每户 300 元的价格出售给 18 户群众建房使用, 该资金用于公益事业。 1959 年春天,撤销卞庙乡成
16、立大队, 大队部也由此迁往卞庙村街里,此后一直到 XX 年合校并点 前,被学校单独使用。另外,建校时,学校需建 5 座教室, 但由于资金缺乏,当时的卞庙乡经多方协调,上级领导同意 提供砖、瓦、木料,由六个村的群众义务出工建成该校。以 上事实证明,原卞庙学校土地一直由卞庙行政村行使管理权 和使用权。2 、关于原卞庙行政村老地毯厂亩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 权归属卞庙行政村集体的实事和理由关于土地所有权,九十年代土地大调查时,国家把卞庙 行政村辖区内的所有土地全部确权给了卞庙行政村,因此原 卞庙老地毯厂土地的所有权自然就归卞庙行政村所有。关于土地使用权,原卞庙老地毯厂是 1972 年卞庙行政 村建设大队部时征用卞庙自然村三个生产队的土地,每个生 产队一亩,占地共 3 亩。这块土地最先由卞庙大队部和卫生 室使用,之后由卞庙行政村地毯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海洋酸化的生物影响评估
- 供电服务标准题库及答案
- 无锡会议考试题目及答案
-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培训试题
- 25年一建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临聘人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膨胀钢结构防火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渔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验收工作报告
- 机械工程师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
- 《浪淘沙·北戴河》诗词赏析
-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 基于SprintBoot的大学生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外踝撕脱骨折课件
- 布达拉宫课件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6月期末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39)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Unit1~Unit8全册各单元语法知识点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陕县支建煤矿“7.29”抢险救援案例-图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