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二)_第1页
开题报告(二)_第2页
开题报告(二)_第3页
开题报告(二)_第4页
开题报告(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题报告(二)一、毕业的题目。题目是毕业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 求: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 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 的基本要求综即综合, 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 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 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 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综述的对象,除 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四、介绍本人研究的初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 的难点,预期的结果等。即说明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研 究中主要根据什么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果等。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如

2、何安排,怎样分阶段进行,对每 一阶段的起止时间、 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 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五、说明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不仅对可能遇到的最 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 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而且要突出重点, 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六、列出参考文献。最后要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 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篇数以各校的规定为准。七、听取导师评价。在导师的评价后,再作必要的修改 与补充,经导师最后认可后,就进入研究阶段,而后便可着 手的写作。研究生毕业开

3、题报告书题目: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综合病症,必须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犯罪问题进行剖 析。刑事法学并非书斋里的学问, 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 我国的学者长期以来惯于思辨式的理论研究,缺少对犯罪问题进行实证考察。本文拟通过实证调查、个别访谈的方法, 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态势、分析犯罪发生的原因,为犯 罪预防的研究提供实证资料。其二,政治学领域:本研究除了在刑事法学研究领域中 具有重要意义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学价值。我国未成 年人有3亿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犯罪的发生,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 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有 针对性

4、地提出犯罪预防对策, 对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 会持续进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2、实践意义未成年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未成年人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作系统解读,可以为我国和谐 社会的构建献计献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构建 和谐社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我们要建设的是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要坚 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犯罪破 坏社会和谐,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影响社会治安,更 是关系到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和未来国民的素质,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非常。因此,关注

5、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仅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预防和减少 未成年人犯罪,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持 续协调发展。本文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有针对性地从思想 道德建设的角度提出未成年人个人预防措施和社会治理对 策。这些建议和对策,立足于我国实际,更加突出可行性和 可操作性,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参考。(二)研究现状未成年人犯罪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而言的。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 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 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 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自建国以来,党 和国家非常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对未成年人

6、犯罪问题保持高度重视。1979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共中央宣传 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委所写的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这为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的研究 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研究和实践 探索更为深入。尤其是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严重, 其数量递增,而年龄递减,这一态势引起理论界的密切关注,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不断升温。经过学者们多年的努 力,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成果显著,相继有多部著作出版和多 篇文章发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研究视域狭窄。犯罪现象复杂多样,既与社会的政 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有关又与个人的生理、

7、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犯罪学研究必须运 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法学和社会学方面,缺乏从众多的学科领域出发进行深入研究。2、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研究选题过于集中。笔者对 近些年出版的未成年人犯罪著述和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的 相关进行统计发现,虽然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很 多,但论述内容相近,研究思路模式化。我们说,研究选题 关注学术热点无可厚非,但应对同一问题开展多角度、多层 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总的来 看,目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犯罪学领域内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缺乏对

8、未成年人犯罪预 防问题的全面系统研究。 虽然一些学者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与犯罪预防问题有所涉及,但过于分散和零碎,缺乏全 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3、研究方法以思辨和论证为主,欠缺实证研究。我国 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犯罪问题的研究,重思辨和论证而轻实证。康树华、周路、戴宜生等多位专家学者曾多次提出 这个问题。理论研究的对象& mdash;—犯罪现象是真 实的客观存在,脱离了实践的研究无异于空中楼阁。虽然也 有一些学者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但毕竟是凤毛麟角,而非主流。(三)研究目的1、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全面解

9、读,为犯罪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式。2、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预防等问题的系统梳理,弥补犯罪学理论研究上的不足。3、通过对未成年犯罪预防问题进行全面考察,激发社 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进而更好地做好未成年人工作。4、通过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的剖析,设计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社会治理的方案,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献计献策。(四)本人学术准备情况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阅文献资料和购买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为开题报告的撰写和的正式写作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其中,主要著作包括:1、陆志谦、胡家福主编:当代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2、 冯云翔、娄鸿雁著: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哈尔 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3、许邦银、张晶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实 践,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4、 姬素兰等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研究,中国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5、 董新臣主编: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与防范,西苑 出版社2000年版;6、 袁作喜、冯锐著: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与防治,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7、王亚东、鲍遂献主编: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违法犯 罪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8、 康树华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犯罪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 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

11、事政策研究,中国 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10、张小虎主编:犯罪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1、李春雷、靳高风著: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冯树梁著:中外预防犯罪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 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鞠青著:中国城市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模式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4、 黄教珍、张停云著: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 理预防和教育对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15、 莫洪宪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6、美路易丝?谢利著:犯罪与现代化,何秉松译, 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17、意龙勃

12、罗梭著:犯罪人论,黄风译,中国法制 出版社2000年版;18、 沈壮海著: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论,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版;19、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导读编委会编: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20、苏宁著:关注成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 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1、鞠文灿主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22、陈永弟:借鉴与参考 ——部分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掠影,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主要期刊文章参考资料:1、周运清、王培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个

13、性结构与特征分析,载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5年第1期;2、张旭: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种整合性教育预防体系的建构理路,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6期;3、刘远山:略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点及对策,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4期;4、席小华、秦卫平:学校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载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5、 钱晖元: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原因及对策,载江淮法治2002年第10期;6、 王宇: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与预防,载公安研究2005年第9期;7、 狄小华:社会转型期的未成年人犯罪与防控,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全哲洙: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4期;9、任月勤:试论加强未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