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_第1页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_第2页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_第3页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_第4页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八年级下的已学知识,自学课文,结合孙中山的话能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领域说出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结合邹容革命军,能够理解20世纪初中国革命发展 的必然性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研读史料,讨论交流,了解并分析同盟会、三民主义等历 史名词。 2.知道孙中山称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 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革命党人进行的革命活动。 2 .难点:20世纪初中国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一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

2、、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 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 认识。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图片:孙中山 提示学生看教材中的 从谈话入手,一方面了解学 “阅读卡”,自主回答。 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 另 了解学情 设问:同学们学过或从影视剧中 一方面检查学生有没有阅 看过孙中山的事迹,说说他为什 读教材的习惯。同时复习第 回顾历史 么“弃医从政”? 世界与中国:(回顾第 一课的相关内容 自1900年起,世界格局怎样? 一课内容) 当时中国又发生了哪些大事? 点拨背景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孙中

3、山等人置身于那样的时代, 他们是怎样认识的? 提示学生看教材的导 语:20世纪初的中国, 民族危机更加深重, 会矛盾日益尖锐 本环节由自问自答开始,着 重体现了“ 20世纪初中国 的社会现状”,切中主题。 用孙中山、邹容的话更能感 受20世纪初的中国 出示:孙中山在兴中会的话: 今强邻环列,” “方 邹容的话:“十年灭国,百 年灭种,其信然夫。” 设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 20世纪初的中国(从政治、 等角度) 经济 感受这种强烈的民族 危机 学生描述:20世纪初 的中国:北京仍然在被 八国联军侵占、“洋人 朝廷”等 经济角度是重点内容, 设置 追冋,活动等 (1) 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

4、阅读材料 活动探讨 (2) 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 追问:“列强在经济上加紧对中 国的掠夺中国”具体是怎样做 的?最大的一个领域是什么? 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铁 路修筑说明列强通过 控制经济命脉强化对 华经济侵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使学生明了“直接投资、向 清政府贷款等”,就是资本 输出的具体表现 知道铁路是列强当时掠夺 中国的主要手段 追问:这种控制还表现在哪些行 业?(让学生结合P11资料,运 用数据,认识20世纪初列强在 经济上加紧对中国控制的史 实。) (还表现在其他多个 行业,如钢铁、纺织、 水上运输等行业。) 还表现在各个方面。 材料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材 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列强

5、对中国的经济势力的 不断深入,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 响? 追问:有没有产生客观一些积极 影响? 图1-21就是列强投资 案例,列强对中国的投 资是一种野蛮的经济 掠夺,只是在客观上为 清帝国经济提供动力, 本质是经济掠夺 根据不同讨论结果(观点), 引导学生在当时历史条件 下,辩证地思考问题。认识 列强的掠夺本质,为下面 “保护民族经济”运动掀起 而铺垫 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应该怎么 办呢? 1有识之士怎么做?结合图 1-22教学 “筹建铁路公司” “集 股自修铁路”等,促进 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成 长,如张謇。接受西方 的学说 导出民族资产阶级在收回 铁路权方面所做的努力。说 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种

6、新 的社会力量 2新兴的社会力量有何作用? 3革命知识分子又是如何做的: (宣传革命、促进革命思想的传 播) 生齐读邹容“革命军 选段 使生感受到革命的目的是 4呈现材料:邹容革命军 摆脱列强的控制,争取中国 选段,注明发表时间。设问:为 说明知识分子作为新 的独立、富强和发展 研读教材 什么邹容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 的社会力量成长起来, 在宣传革命新思想方 使学生渴望了解那个时代 “我中国,不可不革命”,会有 了解目的 什么影响?(出现众多的革命者) 面发挥巨大作用 的历史这一时期日本 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设问:革命是不是唯一的选择了 学生回忆戊戌变法的 呢?在19世纪后半叶,中国曾 内容,再

7、次认识到:要 使学生认识到20世纪初的 经做出哪些努力,其结果是什 救中国,必须进行革 中国革命是唯一的选择 么,得到哪些经验教训? 命,必须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1 清末众多革命者中,孙中山 讲述孙中山的革命故 1 学生通过讲故事、阅读 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 事,他是推动革命发展 材料知道孙中山为民主革 先行者?再次重温:孙中山弃医 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知 命先行者的原因。 感受孙中 从政 道“中国完全意义上的 山的革命精神。同时培养学 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 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 设问:我们能从孙中山身上得到 什么启示? 从孙中山开始的” 观 2 结合相关史实,说说以孙中 叙述故事

8、 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又是如何进 行革命的呢? 学法指导 (1)组织革命团体:从兴中会 至輛盟会(出示图片材料,特别 (1)独立完成表格, 2 通过列表了解两个革命 强调兴中会、同盟会的性质) 说出兴中会和同盟会 团体基本信息,说明孙在建 的概况 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过程 超链接: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 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思想的 立 转变 (2)宣传革命思想:三民主义。 (2)自主阅读P13资 通过材料分析和列表了解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与 同盟会革命纲领的联系 超链接:三民主义 料,学生研读分析三民 主义。独立完成表格 追忆往昔 情感提升 结合同盟会革命纲领和三民主 义的解读,说说对它的理解 1 介

9、绍同盟会活动包括两个方 面:革命思想的宣传和武装起 义。出示图片:黄花岗七十二烈 士之墓,黄花岗起义被捕烈士。 林觉民像及与妻书 2设问:面对风起云涌的革命 形势,清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追问:结果是什么? 人们又是如何看待清政府的行 为? 出示陈天华猛回头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学生阅读教材,诵读 与妻书前一段,欣 赏歌曲意映卿卿 阅读教材:清政府的 “新政”与立宪运动。 欣赏陈天华的猛回 头 从中体会革命者英勇不屈, 为革命死而后已的精神 同时明确,在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的情况下,任何维护清 政府的改良道路都走不通 的。只有通过革命,才有可 能挽救民族危机 i 1 厶 S

10、 化 2D世紀初的中国同势 孙中山 (1)承前启后,理清脉络。本课时上承八下历史与社会的最后一课内容,下启辛亥革 命及之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很多需要学 生回忆的环节,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也让学生对接下去的学习有了基础。 (2)史料引领,解读历史。本课时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史料,组织学生探究20世纪初 的中国局势和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等,既将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念(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引进课堂,又通过史学资料(文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丰富解读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近历史 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 (3)设问有效,层层递进。本课时的问题,如“孙中山等人置身于那

11、样的时代,当时 的时局怎么样呢?”“邹容为什么会在 20世纪初大声疾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等, 都针对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了解、理解全局内容。 (4)情感教育,步步深入。本课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邹容、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 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 “自由”的高尚情怀。设计了四个情感教育的 环节,步步深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2.不足之处 教材P13有思考题(结合孙中山的这段话,用自己的语言藐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 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 这个题目也是教学设计中

12、一个重要探究题目,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没能提供更多的史料, 学生对论从史出理解的不 是很到位。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里冰封, 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 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祖,稍逊风骚。 唐宗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大雕。 只识弯弓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U .克 还看今朝。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13、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U。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