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熊市生存潜规则_第1页
基金熊市生存潜规则_第2页
基金熊市生存潜规则_第3页
基金熊市生存潜规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金熊市生存潜规则2008年已过大半,股票型基金净值缩水超过35%。不得不承认,我们正处于熊市当中。可业内人士传言,基金公司收入并没有大幅减少。北京某基金公司,甚至刚刚发放去年来不及发的年终奖,人均达150万元之巨。很显然,对基金公司而言,熊虽然来了,但是,狼还没有来。 保住规模最要紧 “他们真正的灾难是规模缩水,而非下跌。”北京某分析人士一针见血。 今年以来,虽然基金净值缩水严重,但受益于新基金发行,基金总体规模并没有大幅缩水,总体收入未下降太多。基金公司熊市中最后一根稻草,还没断。 真正窘迫的,还是基民。35%的损失,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有专家估计,至少2年3年的时间,基民才能收复失地。

2、基民龚先生很是郁闷。“基金亏这么多,基本上跟散户自己操作差不多,他们不是号称专业投资者吗?”大幅亏损之后,他发出这样的疑问。 更让他生气的是,当致电基金公司时,接听电话的服务人员安慰他:“我们始终把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请放心!” “他们真的把基金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吗?熊市中,基金会不会为求生有什么猫腻?”陈先生疑惑不已。 陈先生的担心,并非多余。牛市中,高回报率可以带来巨额申购,壮大规模。到了熊市,基金可能会为了让基民“耐心持有”,而做出一些不利于持有人利益的事。 除了利用基民的套牢心理外,联手上市公司、推高旗舰基金、扎堆某只个股,都是基金弱市生存的手段。时间长了,有些还成了行规。

3、最牛基金不抱团 严格遵守行规的基金,不会是最差的,但一定不可能成为最好。最近一年最抗跌的华夏基金,恰恰是那个不守规矩的孩子。 今年5月,市场传闻,“华夏在未与同行打招呼之前,大举卖出基金重仓的钢铁股,主要包括武钢、宝钢。”客观上,此举令其他基金损失惨重,更被渲染为有违“行规”。 此后不久,华夏新闻发言人公开表示,基金经理有自由对所管理的基金作独立决策。紧接着,华夏旗下基金陆续披露半年报。报告显示,华夏系不仅大举减仓钢铁股,而且均大幅降低仓位,部分基金仓位已低至35%。 尽管基金行业一致否认“行规”的存在,但无可否认的是,基金业内部确实有潜规则存在。华夏此次当了一回“出头鸟”,就是对行业潜规则的

4、一次挑战。 有一种熟悉的现象,叫羊群效应,说的是社会当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产生从众心理最重要因素是,坚持某条意见人数的多寡,而非意见本身对错。 基金“行规”,就可以视为一种从众心理。按照多数人的做法行事,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正如某基金经理所言,“如果错了,那就是大家的事,或者可以解释为市场的错,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 心理学上著名的从众心理实验表明,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华夏基金在这波熊市中,成为罕见的1/4,这令它成为众矢之的。但别忘了,它也是今年以来产品最抗跌的基金公司之一。 基金熊市遵守4大潜规则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行有

5、 行规。 证券业和基金业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上讲,是最透明的行业。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基金业的潜规则一点都不少。说得专业一点,这叫“行规”。 规则1 只讲相对排名 印象中,基金总是靠天吃饭。遇上暴跌,好像基金还真的是毫无还手之力! 如果致电客服,八成客服人员会告诉你,基金公司有最低仓位限制,即股票配置不能低于60%。 事实上,随着基金产品推陈出新,基金产品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大。一些灵活配置的基金的股票仓位,已可低于60,个别甚至可低至0。 允许仓位灵活,理论上,为基金操作提供了更多空间,可当市场转弱,基金们依旧捂着股票不放。从半年报统计看,极少偏股型基金仓位低于50%。难道基金经理都

6、不习惯做空? “很简单。”某基金经理为记者解开了疑团,“我们这个行业,比的是相对排名,只要排名过得去,亏多少是次要的。所以,我们都不愿意把仓位降得太低,和大家保持差不多仓位就好。” 原来,相对排名才是基金投资的第一目标。 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另一位资格较老的基金经理。他坦言,尽管他管理的基金,仓位可以降至60%以下,但他从来没有让仓位低于60%以下。“如果调太低,无论方向对错,都会被其他人当笑柄。” 这些例子说明,基金经理也是人,远没有人们想像得那么神圣,他们只是从事一个工作,没必要拿名誉作为赌注。他们要做的,就是保持排名在相对靠前的位置,而这,跟收益并不直接相关。 规则2 抱团取暖 当冬天来

7、临,人多的地方,总会温暖一些。股市也一样。 2004年、2005年,行情不好。众多基金公司抱成一团,扎堆五朵金花钢铁、石化、汽车、金融、电力板块,在弱市中充分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实力。 从那时开始,“抱团取暖”成为基金在弱市中最爱用的招数。 二季度报告显示,基金持股集中度再度呈现增加趋势。根据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统计,134只有可比业绩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今年二季度持股集中度为48.4%。去年三季度,这一数字仅为44.25%。 另一个更直观的数据,来自好买理财中心。该机构统计指出,二季度基金总数比一季度增加6只,但重仓股数量却减少3只,基金持股集中趋势明显。 “弱市中抱团,主要是一种自我

8、保护,也是无奈之举。”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 规则3 3000点当范跑跑 7月底,上证指数在2800点再度急转直下,至8月18日,下破2300点。虽然没有任何统计数据说明,主要是基金在减仓,但不少基金重仓股的表现,令人无法不联想。 例如中海发展,二季度被16只基金持有,总占比30.22%。可该股从7月29日开始,连续出现12连阴,价格从20元附近一路下跌,最低跌至14.9元。8月13日,指数稍有回升,至16.21元。短时间跌幅如此巨大,明显有主力资金在抛售。 有趣的是,中海发展h股股价最低仅16.6元。8月13日收盘价为18.46元,两地股价已出现倒挂。 由于重仓股下跌,基金不顾成本,“跑为上计

9、”,在这轮熊市中屡见不鲜。 4月22日,上证指数首破3000点。当时,qfii陆续进场抄底。国内基金不仅没有做多,反而做空,开始新一轮抛售。到4月24日印花税下调之后,基金减仓行为更加迅猛。 当时,上海某投资总监告诉记者,下跌主要是基金在抛盘。因为当时基金业基本共识是,下半年肯定要以防守为主,因此都在降低仓位。这个时候,如果你“动作慢”,损失就会比别人大。直到6月份,指数第2次下破3000点,基金的抛售行为仍然在继续。 统计数据也能说明基金在不停抛出。天相统计显示,二季度末,开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分别为72.92%和66.89%,环比分别下降4.50、6.74个百分点。 难怪有人开玩笑说,基金在6000点上下还一个劲地建仓守仓,而到了3000点,却要以当“范跑跑”为荣。 规则4 誓保规模 基金圈最新流行的说法是,“3500点将成为基金真正的炼狱。” 某券商高层认为:“基金公司现在最怕的事,不是市场大跌,而是大涨。因为只要净值有所回升,就会引发赎回高潮。” 的确,一旦指数回升,基金净值随之回升,新一轮赎回潮到来不可避免。“涨了就卖”,在中国基金业发展史上屡见不鲜,也是基金公司最大的焦虑。 “狠心肠的公司,宁愿把净值砸下去,也不愿意看到大规模赎回。”上述高层表示。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基金在抛售股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