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电机学 第四章_第1页
山东大学 电机学 第四章_第2页
山东大学 电机学 第四章_第3页
山东大学 电机学 第四章_第4页
山东大学 电机学 第四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流电机分: 同步:主要作为发电机,也可作为电动 机和补偿机。 感应(异步):主要作为电动机,有时也 作发电 机。第四章:交流电机的共同问题第四章:交流电机的共同问题主要内容:交流绕组的连接规律,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及磁动势。主要内容:交流绕组的连接规律,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及磁动势。 上述两大类交流电机虽然励磁方式和运行特性有很大差别,但电机定子中发生的电磁现象和机电能量转换的原理却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可统一进行研究,这就是本章所要研究的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及磁动势问题。它对于以后分别研究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有着重要意义。4 -1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交

2、流绕组的功能和直流电机绕组的功能相同,是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绕组构成了电机的电路部分,是电机的核心。交流电机中所发生的电磁过程均与绕组有关,所以要分析交流电机的原理和运行,必须先对交流绕组的构成和连接规律有基本的了解。 本节介绍交流绕组的概述及基本知识。(1)电动势和磁动势波形要接近正弦波,数量上力求获得较 大基波电动势和基波磁动势。为此要求电势和磁势中谐 波分量尽可能小。 (2)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动势、磁动势必须对称,电阻 电抗要平衡。(3)绕组铜耗小,用铜量少。 (4)绝缘可靠,机械强度高,散热条件要好,制造方便。一、交流绕组的概述一、交流绕组的概述 将属于同一相的导体按一定规律连接

3、起来构成交流绕组。虽然绕组的型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构成原则相同。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按每极每相槽数分: (1)整数槽 (2)分数槽按槽内层数分: (1)单层 (2)双层 (3)单、双层 交流绕组的分类交流绕组的分类按相数分: (1)单相 (2)多相(两相,三相)按绕组形状分: (1)叠绕 (双层) (2)波绕 (双层) (3)同心式 (单层) (4)交叉式 (单层) (5)链式 (单层)二、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二、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 1、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电角度与机械角度 电机圆周在几何上分为3600,这个角度称为机械角度。若磁场在空间按正弦波分布,则经过N、S一对磁极即为3600。若电机有P

4、对极电角度=P360 =P机械角度0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是线圈。由一匝或多匝组成,两个引出端,一个叫首端,一个叫末端。2、节距节距 一个线圈两边所跨定子圆周上的距离,用y1表示,y1应接近极距 极距 Q: 定子槽数 :极对数长距短距整距y1PQ2p3、槽距角槽距角 定子槽数:3600QQp相邻槽之间的电角度 5、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 pmQq2 m:相数 P:极对数 即每一个极下每相所占的槽数4、相带相带 为了使绕组对称,通常令每个极面下每相绕组所占的范围相等,这个范围称为相带。即:每极下每相所占有的每极下每相所占有的区域称为相带区域称为相带。 有600相带 和1200相带两种,一般采用60

5、0相带 本节介绍三相双层绕组。 对于10kw以上的三相交流电机,其定子绕组一般均采用双层绕组。 双层绕组每个槽内有上、下两个线圈边,每个线圈的一个边放在某一个槽的上层,另一个边则放在相隔距离为y1的下层。4-2 三相双层绕组三相双层绕组 绕组的线圈数等于槽数一、双层绕组的特点一、双层绕组的特点 1、可选择最有利的节距,以改善电势、磁势波形; 2、线圈尺寸相同便于制造; 3、端部形状排列整齐,有利于散热和增加机械强度。 二、槽电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二、槽电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 当把各槽内导体感应的电势分别用矢量表示时,这些矢量构成一个辐射星形图,称为槽电势星形图,它反映定子槽内导体感应电势之间的相位

6、关系。 每个极下每相所占有的区域称为相带。下面用具体例子说明槽电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 。三相四极36槽电机为例,试绘出槽电势星形图及划分相带。2036360236033436233642QppmQqmQp1 1、绘槽电势星形图、绘槽电势星形图各槽在空间互差200电角度槽电势星形图2 2、划分相带、划分相带可采用600相带,也可采用1200相带 以A相为例, A相在每极下应占有3个槽,整个定子中A相共有12个槽,为使合成电势最大,在第一个N极下取1 1、2 2、3 3三个槽作为A相带,在第一个S极下取1010、1111、1212三个槽作为X相带,1、2、3三个槽相量间夹角最小,合成电势最大,而10

7、、11、12三个槽分别于1、2、3三个槽相差一个极距,即相差1800电角度,这两个线圈组(极相组)反接以后合成电势代数相加,其合成电势最大。 同理将1919、2020、2121和2828、2929、3030也划为A相,然后把这些槽里的线圈按一定规律连接起来,即得A相绕组。600相带一极下被三相均分为了使三相绕组对称,应将距A相1200处的7 7、8 8、9 9、1616、1717、1818和2525、2626、2727、3434、3535、3636划为B相。而将距A相2400处的1313、1414、1515、2222、2323、2424和3131、3232、3333、4 4、5 5、6 6划为

8、C相,由此得一对称三相绕组。因每个相带各占600电角度 ,称为600相带绕组。600相带在第一个N极下取1、2、3三个槽作为A相带,在第一个S极下取10、11、12三个槽作为X相带因1200相带合成电势较600相带合成电势小,所以一般采用600相带绕组。1200相带一对极下被三相均分600相带1200相带槽电动势星形图与相带划分绘制绕组展开图的步骤是: a、绘槽电势星形图 b、划分相带 c、把各相绕组按一定规律连接成对称三相绕组。三、三、绕组展开图的绕组展开图的绘绘制制 根据线圈的形状和连接规律,双层绕组可分为叠绕组和波绕组两类,下面分别介绍如下:1 1、叠绕组、叠绕组 任何两个相邻的线圈都是

9、后一个叠在前一个上面的,称为叠绕组。例:绘制四极三相36槽的双层叠绕组展开图。解:332236922363362qmQp绘制槽电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同上,按y1=8绘制相带A Z B X C Y第一对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二对极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各个相带槽号分布 电机学图44-4.SWF 按相邻极下电流必须相反的原则,将各极相组连接起来,构成相绕组,图中实线为上层边,虚线为下层边。 由于由于N N极下的极相组极下的极相组A A与与S S极下的极极下的极相组相组

10、X的电动势的电动势方向相反,电流方向也相反,应将极相组方向相反,电流方向也相反,应将极相组A A和极相组和极相组X X反相串联。反相串联。 由于每相的极相组数等于极数,所以双层叠绕组的最多并联支路数等于2P如上例中有4极4个极相组,所以最多并联支路数 a=4实际支路数通常小于2P,且2P必须是a的整数倍。最多并联支路数最多并联支路数a=4叠绕组的优点是: 短距时能节省端部用铜及得到较多的并联支路,缺点是线圈组间连接线较长,在线圈组较多时浪费铜材,主要用于10千瓦以上的交流电机定子绕组。 2 2、波绕组、波绕组 其特点是:两个相邻的线圈成波浪形前进,波绕组的连波绕组的连接规律是把所有同一极性(如

11、接规律是把所有同一极性(如N N1 1,N,N2 2)下属于同一相的线)下属于同一相的线圈 按 波 浪 形 依 次 串 联 起 来 组 成 一 组 , 再 将 另 一 极 性圈 按 波 浪 形 依 次 串 联 起 来 组 成 一 组 , 再 将 另 一 极 性(S S1 1,S,S2 2)下的属于同一相的线圈按波浪形依次串联起来,)下的属于同一相的线圈按波浪形依次串联起来,组成另一组,组成另一组,最后根据需要把这两组接成串联或并联。构成相绕组。mqpQy2 为合成节距 例:将前述三相四极36槽Y1=8的绕组绕成波绕组。 18236pQy 绘制波绕组展开图的步骤与叠绕组完全相同,该例题槽电势星形

12、图和相带划分与前例完全相同,如右图所示 每绕完一周后人为地前进或后退一个槽,才能使绕组继续绕下去。本例后退一个槽。 若A相从3号线圈起,则3线圈一导体边放在3号槽上层用实线表示,另一导体边放在11号槽下层用虚线表示(y1=8)然根据y=18,3号线圈应与21号线圈连接。后退一个槽)号槽起从极下:下下(23(2)2921113N后退一个槽)(极下:同理下下 29302012230S后退一个槽)号槽起从下下(1) 1 (228201021271991下下电机学图44-6.SWF 最多有两条并联支路。波绕组的缺点是短距时也不能节省端部用铜,因y1缩短一个槽距时,y2需要加长一个槽距。 波绕组的优点是

13、:减少线圈组间连接线,绑扎固定比较简单,故多用于多极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和绕线转子感应电机转子中。 单层绕组每槽只有一个线圈边,线圈数等于槽数的一半。这种绕组下线方便槽利用率高(无层间绝缘)。分同心式、链式和交叉式,本节介绍单层绕组连接规律,现分别说明如下一、一、同心式同心式 同心式绕组由不同节距的同心线圈组成 以两极三相 24槽电机为例说明。4322421222423241PmQqPQmQP4-3 4-3 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单层绕组 相带 A Z B X C Y一对极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同心式优点:同心

14、式优点: 下线方便,端部的重叠层数较少,便于布置,散热好。同心式绕组主要用于p=1的小型感应电机中。 缺点:缺点: 线圈的大小不等、绕制不便,端部亦较长。进行端部的改接后如图所示二、二、链式绕组链式绕组 链式绕组的线圈具有相同的节距。就整个绕组外形来看,一环套一环,形如长链。链式线圈的节距恒为奇数。例:三相六极36槽绘制链式绕组展开图 2332362PmQq1号向右连,36号向左连,且节距相等,然后用极间连线(红线)按相邻极下电流方向相反的原则将六个线圈反向串联,得A相绕组。相带 A Z B X C Y第一对极36,12,34,56,78,910,11第二对极12,1314,1516,1718

15、,1920,2122,23第三对极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三、三、交叉式绕组交叉式绕组 链式绕组的优点是每个线圈的大小相同制造方便,线圈采用短距节省端部用铜。这种绕组主要用在q=偶数的小型四极、六极感应电动机中。如q为奇数,则一个相带内的槽数无法均分为二,必然出现一边多,一边少的情况。因而线圈的节距不会一样,此时采用交叉式绕组。注注 主要用于q=奇数的小型四极、六极电机中,采用不等距线圈。例:三相、 4极、 36槽电机绘制交叉式绕组展开图3322362pmQq相带 A Z B X C Y第一对极35,36,12,3,45,6,78,9,1011,12,13

16、14,15,16第二对极17,18,1920,21,2223,34,2526,27,2829,30,3132,33,34不等距两个大圈一个小圈连接 本节讨论旋转磁场在空间正弦分布时,交流绕组中感应电势的公式。 由于旋转的磁场截切定子绕组,所以在定子绕组中将产生感应电势。 首先求出一根导体中的感应电势,然后导出一个线圈的感应电势,再讨论一个线圈组(极相组)的感应电势,最后推出一相绕组感应电势的计算公式。 4-4 4-4 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一、一、导体的感应电势导体的感应电势 下图为一台两极交流发电机,转子是直流励磁形成的主磁极(简称主极)定子上放有一根

17、导体,当转子由原动机拖动以后,形成一旋转磁场。定子导体切割该旋转磁场感应电势。气隙磁场正弦分布时导体感应电动势设00时t 因转子旋转的角频率为,当时间为t时,转子转过,且=t则导体感应电势为tEtlvBBlvemsin2sin11 由上式可见导体中感应电势是随时间正弦变化的交流电动势 。设主极磁场在气隙内按正弦规律分布则: sinmBB Bm:磁场幅值 :离开原点的电角度 1、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导体的感应电动势 2 2 、导体感应电动势的频率导体感应电动势的频率 若p=1 ,电角度=机械角度 ,转子转一周感应电势交变一次,设转子每分钟转ns转(即每秒转ns/60转),于是导体中电势交变的频率应为

18、: )(60ZsHnf 若电机为P对极,则转子每旋转一周,导体中感应电势将交变P次,此时电势频率为:)(60ZsHpnf在我国工业用标准频率为50HZ,所以min/30001rnps时min/15002rnps时当3 3、导体感应电动势有效值、导体感应电动势有效值 fnPDnRnRvsss26026060211122. 222)2(222fflBflBffBlEavmm:一极下磁通量 11122. 2fE :平均磁密avmavBBB2Bm:磁密幅值21lvBEmtEtlvBemsin2sin11二、二、整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整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 1y ,则线圈的一根导体位于N极下最大磁密处时,另

19、一根导体恰好处于S极下的最大磁密处。所以两导体感应电势瞬时值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线圈匝数NC=1,则整距线圈的电势为111)(121EEEEyC 若线圈有NC匝,则有效值为1144.4cCfNE三、短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三、短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两导体中的感应电势不是差1800,而是相差 01180y11)( 11EEEyC 01190sinyKP基波短距因数y1 因此节距小于180 01180y110111)(144490sin22sin21PcyCKNf.yEEE有效值为:01)(1)(1190sin11yEEKyCyCP11144. 4PCCKNfE表示线圈采用短距后感应电势较整距时应

20、打的折扣 1PK1y当时,1PK1当 时,例如: 1y651y1966. 09065sin01PK可见采用短距线圈后对基波电动势的大小稍有影响,但当主磁场中含有谐波时,它能有效地抑制谐波电动势(后述),所以一般交流绕组大多采用短距绕组。四、四、线圈组的电动势线圈组的电动势 每极下(双层)每相有一个线圈组,线圈组由q个线圈组成,且每个线圈互差电角度如q=3 EC1EC2EC3R为多边形外接圆半径,每边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两相量之间的夹角 q个线圈分布在不同槽内,使其合成电动势小于q个集中线圈的合成电动势qEc1,所以kd16时,分布因数的下降已不明显,所以一般选6q2,右图表示不同q值时,谐波分布

21、因数的变化情况。(3)改善主极极靴外形)改善主极极靴外形 改善磁极极靴外形(凸极同步电机)或励磁绕组的分布(隐极同步电机)使磁极磁场沿电枢表面分布接近于正弦波。75. 070. 00 . 25 . 1minmaxb凸极电机:隐极电机安放励磁绕组部分与极距之比为0.700.80(4)三的倍数次谐波的消除)三的倍数次谐波的消除 因三相绕组可接成三角形或星形。 当接成星形时:由于对称三相系统中三次谐波在时间上均为同相位,且大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不存在三次谐波电势,同理也不存在三的倍数次的谐波。 当接成角形时:同相的三次谐波电势之和将在闭合的三角形连接回路中产生环流。三次谐波电势正好等于三次谐波环流

22、所引起的阻抗压降,所以线电压中不存在三次谐波分量。但三次谐波环流引起的附加损耗,使电机效率降低,温升增加,所以现代同步发电机一般采用星形连接。2、消弱齿谐波电势的方法、消弱齿谐波电势的方法 对于齿谐波,由于其绕组因数与基波绕组因数相同,不能采用短距和分布的方法削弱它,若采用分布和短距则基波电势将按相同比例缩小。目前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削弱齿谐波 (1)采用斜槽采用斜槽 采用斜槽后,同一根导体内的各个小段在磁场中的位置互不相同, 其感应电势不同,与直槽相比,导体中的感应电势有所变化,理论证明采用斜槽后对齿谐波大为削弱,对基波和其它谐波也起削弱作用,为了计及这一影响,在计算各次谐波电势时,除了考虑短距

23、因数和分布因数外,还应考虑斜槽因数。把斜槽内导体看为无限多根短直导体的串联。导体间有一微小的相位差(0)短直导体数q,而q=(为整根导体斜过的电弧度)仿照分布因数的推导方法,可导出基波的斜槽因数为22sin2sin2sinq0lim1qqKSK22sin0lim22sin1ccKSK 次谐波的斜槽因数为 22sinccKSKc表示导体斜过的距离, 180c化成弧度应乘长度c如用斜槽消除 次谐波, 应使02sinc即222cc 为了使 这两个齿谐波都得到削弱。12 mq取 (2mq=Q/P:一对极下的槽数,tZ:齿距)Ztmqc22即斜过的距离等于一个齿距。 只要使斜过的距离等于该次空间谐波的波

24、长,如图所示: 次谐波电势相互抵消。所以,要消除齿谐波电势,应取122mqc结论:采用斜槽后,可使齿谐波大大削弱。 斜槽主要用于中、小型电机中。 (2) 采用分数槽采用分数槽 在多极同步发电机(例如水轮发电机)中,常常采用分数槽绕组来削弱齿谐波。由于每极每相槽数q=分数,所以齿谐波次数 一般为分数或偶数,而主极磁极中仅含有奇次谐波,即不存在齿谐波磁场,也就不存在齿谐波电势。12 mqZ(3) 采用半闭口槽和磁性槽楔采用半闭口槽和磁性槽楔 在小型电机中采用半闭口槽,中型电机中采用磁性槽楔来减小由于槽开口而引起的气隙磁导变化和齿谐波。但采用半闭口下线工艺复杂。还可采用无槽电机 4-6 正弦电流下单

25、相绕组的磁动势正弦电流下单相绕组的磁动势 因组成一相绕组的基本单元是线圈,所以在分析单相磁势时,我们先从分析一个线圈的磁势入手,进而分析一个磁线圈组的磁势,最后推出一相绕组产生的磁势。一、一、整距线圈的磁势整距线圈的磁势 下图表示一台两极电机,设定子上有一整距线圈AX,匝数为NC ,当通入交流电ic时,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整距线圈的磁动势整距线圈产生的磁场 (瞬时方向)由右手定则决定磁场方向,由全电流定律即作用于任何一闭合回路的磁势等于它所包围的全电流。因磁力线通过两个气隙,如不计铁磁材料中的磁压降,则磁势 全部消耗在气隙中,经过一次气隙,消耗磁势为 。cCiNcCiN21如将磁力线出转子进定子作

26、为磁势正方向 2322222scCcscCciNfiNf整距线圈的磁动势 上图可见,整距线圈在气隙内形成一个矩形分布的磁势波,其矩形的高度是时间的函数。电机学图44-24DONG.SWF电机学图44-28.SWFtFtINiNtfcmCCcCsccoscos22121),(CCcmCcINFtIi22cos2这种空间位置固定不动,但波幅的大小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势为脉振磁势脉振磁势。整距线圈四极磁场的磁动势下图表示节距等于1/4周长的两组整距线圈形成四极磁场时的情况,其磁势波形仍为矩形波。应用富氏级数可将矩形波进行分解得 sCsCsCscmFFFF5cos3coscos)(531该磁势波分解为基波

27、和一系列奇次谐波,其中基波磁势的幅值是矩形波的 倍, 次谐波的幅值是基波的 倍。 14CCCCCCcmCINFFINFF22411224411tINtfsCCsccoscos224),(1二、二、线圈组的磁势线圈组的磁势 每个线圈组是由若干个节距相等,匝数相同,依次沿定子圆周错开同一角度(通常为一槽距角)的线圈串联而成,下面按整距线圈组和短距线圈组两种情况分别分析线圈组的磁势。1、整距线圈的线圈组磁势整距线圈的线圈组磁势 每极下属于同一相的线圈串连起来组成一个线圈组。 以q=3的整距线圈组为例每个线圈磁势大小相等,所不同的仅是个线圈在空间相隔电角度。所以q个线圈组成线圈组时,合成磁势并不等于每

28、个线圈磁势的q倍,而是等于q个线圈磁势的矢量和。q=3的整距线圈组1112sin2sin2sin22sin2dcqKqqRqqRqFFtqKNIfqKNIKqFFsdCCqdCCdCqcoscos2242241111112、短距线圈的线圈组磁势、短距线圈的线圈组磁势 双层绕组中常采用短距。如线圈为整距时,上层与下层的磁势可直接相加,即: 而短距时,不能用代数和,而是矢量和。11(112qqqqFFFF(下)上)一两极18槽交流电机, 、极距 、 线圈节距 的双层短距绕组在电机定子槽内实际分布情况 81y3q9改接后tqKNItKqKNIfKqKNIKFFFFsWCCsdPCCqdPCCPqqq

29、qcoscos2224coscos2224224222cos21111111(11(11上)上)1010190sin90)1cos(2cospkyy1801y 结论:结论:综合以上分析,绕组采用短距和分布后,其磁势较整距和集中放置有所改变分布因数可理解为绕组分布排列后所形成的磁势较集 中排列时应打的折扣。短距因数表示线圈采用短距后所形成的磁势较整距时 应打的折扣采用分布和短距后,可大大削弱谐波的影响,从而改 善磁势波形。三、三、单相绕组的磁势单相绕组的磁势脉振磁势脉振磁势 由于每对极下的磁动势组成一个对称的分支磁路。所以单相绕组的磁势是指每对极下一相绕组的磁势单相绕组的磁势是指每对极下一相绕组

30、的磁势。对于单层绕组,是指qNC所产生的磁势 而对于双层绕组,应为2qNC所产生的磁势。所以上述推出的线圈组的磁势即为一相的磁势。111coscos)2(224ftKqNIfsWCCq对双层: 因每相串联总匝数为: (单层) (双层) apqNNCaqNpNCapqNNC2aqNpNC2且 或 IC:导体电流 I:相电流iaiCIaICtFtIpNKtKPNItKqNaIfssWsWsWCcoscoscoscos9 . 0coscos)(224coscos)2(22411111IpNKFW119 . 0 单相绕组基波磁势的幅值tFtIPNKfssWcoscoscoscos2241单相绕组产生的

31、高次谐波磁动势为IPNKFW9 . 01其幅值为综合以上分析对单相绕组磁势的性质归纳如下:1、单相绕组的磁势是一种空间位置固定,幅值随时间变 化的脉振磁势,其脉振频率取决于电流的频率。注:磁势即是空间位置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空间分布用以电角度计的空间位置角s 来表达,随时间变化规律用时间t来表达。2、基波磁势的幅值为 次谐波磁势的幅值为 3、 定子绕组多采用短距和分布绕组,因而合成磁势中谐波含量大大消弱。一般情况下只考虑基波磁势的作用。 IPNKFW119 . 0IPNKFW19 . 0IPNKFW19 . 04、利用三角公式 将 右边第一项为正向旋转磁势,第二项为负向旋转磁势, 所以脉振

32、磁势可分解为两个转速相同,转向相反的旋转磁 势每个旋转磁势的幅值为脉振磁势幅值的一半。)cos()cos(21coscos)cos(21)cos(21coscos1111ssstFtFtFf4-7 正弦电流下三相绕组的磁动势正弦电流下三相绕组的磁动势 当对称三相绕组中,通入对称三相电流时,由于三相绕组在空间互差1200,三相电流在空间上互差1200,因此若把空间坐标原点取在A相绕组轴线上,A相电流达到最大值的瞬间为时间起始点 前面分析了单相绕组的磁势为一脉振磁势。将三个单相磁势相加,即得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势。为了清楚的理解由单相到三相合成时,脉振磁势如何变为旋转磁势,用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方法进行

33、分析。一、三相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动势一、三相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动势1、解析法、解析法tFfscoscos11单相磁势为:sAXBYCZA相绕组轴线C相绕组轴线B相绕组轴线)240cos()240cos()120cos()120cos(coscos0011001111tFftFftFfsCsBsA)cos()cos(21coscosIPNKFFtFtFfffftFtFftFtFftFtFfWssCBAssCssBssA111111111011101111119 . 02323)cos()cos(23)120cos(21)cos(21)240cos(21)cos(21)cos(21)cos(21则A,

34、B,C三相绕组各自产生的脉振磁势基波的表达式为:由下式可见,三相合成磁势为一个波幅恒定的旋转波。)cos()cos(23111111ssCBAtFtFffffssFftcos)cos(011)cos(11sFftmin)/(60)/(222rpfsrpfpfpns三相合成磁势是一个波幅恒定的旋转波三相合成磁势是一个波幅恒定的旋转波将这两个瞬时磁势波进行比较可见 是一个磁势幅值不变,随时间的推移整个正弦波沿s 轴正方向移动的行波,即由A相到B相,再由B相到C相,由于定子为圆柱形,所以合成磁势是一个沿气隙圆周旋转的旋转磁势波。当电流变化一个周期,磁势波推移2电弧度。电流每秒变f 次,所以=2f电弧

35、度/秒由于一转等于 2电弧度,所以用转速表示时p2、图解法、图解法 下面用图解法分析三相基波合成磁势,左边为不同瞬时的三相电流向量图,中间为A,B,C三相的各基波脉振磁势及三相合成磁势,右边为磁势矢量图。t=0时 Im2 / 1Im2 / 1ImIcIIabt=1200时 mmambIIcIIII2/12/1t=2400时mbmmIIIIaIIc2/12/1电机学图44-34.swf 从以上分析可知: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电流后,所形成的合成磁势为幅值不变的旋转波综合上述分析,得出三相基波合成磁势具有以下特性三相合成磁势为正弦分布旋转磁势,转向由超前电流相转到滞 后电流相。要改变磁场转向,只

36、须改变三相电流的相序。幅值F1不变,为各相脉振磁势幅值的3/2倍,且旋转幅值的 轨迹是圆,所以称为圆形旋转磁场。当某相电流达最大值时,合成旋转磁势的幅值恰在这一相 绕组轴线上。 二、椭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概念(不对称电流时三相二、椭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概念(不对称电流时三相绕组的磁动势)绕组的磁动势) 当对称三相绕组中通入对称三相电流时,合成磁势将是当对称三相绕组中通入对称三相电流时,合成磁势将是一个恒幅,恒速的旋转磁动势,其轨迹为圆形一个恒幅,恒速的旋转磁动势,其轨迹为圆形。用解析法分析圆形旋转磁场时,是将三个脉振磁势分解为两个旋转磁势,三个负序波相加后为零。仅有一个正序旋转的磁势波。如在三相对称绕

37、组中通以不对称三相电流,则正序和负序将同时存在。如三相电流幅值不等,则:)240cos()240cos()120cos()120cos(coscos0010011tFftFftFfsCCsBBsAA利用三角公式)cos()cos()120cos(21)cos(21)240cos(21)cos(21)cos(21)cos(2111111101110111111ssCBAsCsCCsBsBBsAsAAtFtFfffftFtFftFtFftFtFf 上式为交流绕组磁势的普遍表达式,当正负序均存在时基波合成磁势将上式为交流绕组磁势的普遍表达式,当正负序均存在时基波合成磁势将成为一个正弦分布,幅值变化,非恒速推移的椭圆形旋转磁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