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辛亥革命》(人教_第1页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辛亥革命》(人教_第2页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辛亥革命》(人教_第3页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辛亥革命》(人教_第4页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辛亥革命》(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 _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 市实验学校辛亥革命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在 20 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 命是 20 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 门。从这个意义上说, 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看做是辛亥革 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兴中

2、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2 、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2、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前准备1、电脑、投影

3、仪;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南京又称金陵,自古被誉为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地,有诗为证: “江南佳丽地,金陵 帝王州”(课件展示中山陵巍峨的全貌) ,在中山陵中葬着的就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的 孙中山先生,孙先生做过什么事呢?有什么功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二、新课讲授(一)革命志士的奋斗从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爆发前 , 革命派在国内联合会党和新军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 规模较大的有 1906 年的萍浏醴起义 ,1907 至 1908 年的潮州黄岗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 州廉防城之役 , 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和云南河口之役 ,19

4、07 年的浙皖起义 ,1910 年 的广州新军起义和 1911 年的黄花岗起义等。1、萍浏醴起义1906 年 12 月 4 日,同盟会策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武装起义, 史称“萍浏醴起义” 。时间 1906 年 12月 4 日地点 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领导人刘道一 、蔡绍南等刘道一 (18841906) ,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青年时代,追随其兄刘揆一从事革命 活动。 1904 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次年,参加同盟会。 1906 年秋与蔡绍南等领导发动萍浏醴起义,在长沙运动新军的他在由衡阳返回长沙途中被 捕。同年 12 月 31 日,他被

5、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 22 岁。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 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 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著有衡山正气 集。萍浏酸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 , 革命党人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 1904 年华 兴会策动的流产的长沙起义的继续。2、浙皖起义1907年,光复会员徐锡麟 . 秋瑾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浙皖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影响 是巨大的, 原因是它一方面刺杀的是清廷封疆大吏, 位及巡抚的恩铭。 一方面是它发动的地 点在安庆, 绍兴,这些地区都是清王朝的重地。这次起义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统治, 加速了立 宪的进程,激励革命党人的斗志,探索起义的新途径。徐锡麟 (

6、1873 -1907) ,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人。 1901 年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 升副监督。 1903年应乡试, 名列副榜。 同年以参观大阪博览会名义赴日本, 于东京结识陶成 章、龚宝铨,积极参加营救因反清入狱的章炳麟的活动。 回国后先在绍兴创设书局,传播新 译书报,宣传反清革命。 1904 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 1905 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 大通学堂, 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 能如愿。 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1907年 7月 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

7、激战4 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3、黄花岗起义孙中山领导的十一次革命武装斗争中的第十次。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辛亥年在广州发起的一场起义,又称辛亥广州起义 、黄花岗之役。1911年 4月 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发动的第十次武装 起义 - 广州起义。在广州起义失败,战役牺牲的烈士营葬于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 黄花岗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给清政府沉重的打击, 为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瓦解清政府统治奠下了基础, 加快了全国革 命高潮的到来。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评价了黄花岗之役: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

8、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 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 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二) 武昌起义1、你们知道武昌起义发生于哪一年? 2、为什么会在这时期有这样一场革命运动?(必然性)3、革命是怎么酝酿起来的?(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之后又出现那些较有影响 力革命团体?在此基础之上,于 1905 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领导人是?政 治纲领是?它的成立历史意义在于?中国同盟会并不是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的联合体,而是由兴中会、华兴会、 光复会等团体的

9、骨干组成的新的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把全国的革命志士集结起来, 有了共 同的章程和纲领, 打破了过去的地域观念。 这就使它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革命小团体, 从而 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比较完备的民主 革命纲领,有了一个公认的革命领袖,并由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孙中山为什么说自己 不是清朝人?在同盟会的领导之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反清的武装起义此起彼伏, 影响较大的有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等, 尽管这些斗争失败了, 但有力推动全国革命形

10、势 的发展。(1911 的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2) 反清斗争在中部地区湖北武昌打开局面, 那么武昌起义能够一举成功的原因是? 湖北军政府的首任都督是谁?反映什么现象?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 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十几年不断奋斗的结果, 同时也和 人民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 总的来讲,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的不断传播、 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 湖北新军的 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过渡:在湖北独立的影响下,南方各省纷纷响应,从 10 月 22 日湖南首先响应,到 11 月底四 川宣告独立为止,全国共有

11、 14 个省先后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清王朝统治土崩瓦 解。为了加强对各省革命力量的领导, 有必要建立一统一的全国性革命政权, 在这样的背景 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4、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性质: 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近代中国策 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场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有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1905 年成立同盟会,制定了章程,设立 了领导 机构,创办民报为机关刊物,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12、 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 进行反封建斗争, 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情绪,推动了各地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成立了中华民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2)辛亥革命的评价:1)成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在中国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一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2)失败:结果和任务完成与否上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

13、根本目的和预 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铲除封建制度, 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其直接目标是要 推翻满清政权,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以挽救民族危亡。从直接结果来看, 辛亥革命 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使人民获得 了一些民主、 自由的权利,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 展。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了。从最终结果来看,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 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 败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告 诉我们,历史事件本身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只 有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才能全面、辩证地认识它的本质特征。 因此,说辛亥革命成 功了或者失败了,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免失之偏颇, 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认识,才是比 较客观、全面的。(3)“从辛亥革命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在 20 世纪初期的中国, 要想革命取得成 功,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必须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