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疝气的成药就是橘核丸,处方如下:济生橘核丸橘核60g肉桂15g川楝子(炒)60g桃仁60g厚朴(制)15g海藻60g昆布120g关木通15g延胡索15g枳实(炒)15g木香15g茴香橘核丸拼音名:HuixiangJuheWan英文名: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515【处方】小茴香(盐炒)40g八角茴香40g橘核(盐炒)40g荔枝核80g补骨脂(盐炒)20g肉桂16g川楝子80g延胡索(醋制)40g莪术(醋制)20g木香20g香附(醋制)40g青皮(醋炒)40g昆布40g槟榔40g乳香(制)20g桃仁16g穿山甲(制)20g外治自疗法(1)肉桂10克、研末醋调,纱布包后敷脐部用于疝气治疗有提升中
2、气之功效。(2)吴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克,烘干研末,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脐部用于疝气治疗。儿科 (疝气) (小肠气)生姜汁5钱,先给患儿洗澡待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涂患部,一日二次,连用三、四天,以后不再复发。男性科 (疝气) (小肠气)粗食盐半斤炒热后,加入花椒20粒,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最好睡前用,连用4、5天有特效。中药治疗疝气气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向体表突出的疝即为腹外疝,其内容物多为小肠。腹外疝又以腹股沟疝多见。疝气多为腹股沟斜疝,发病原因主要为患儿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形成孔隙,腹壁肌
3、肉发育不全和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形成的薄弱和缺损使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当小儿哭闹使腹内压增高时腹内容物自此向体表突出而发本病。该病多发生在2岁以内,患儿出生后第一次啼哭时即可出现,有时在出生后几个月发病。临床表现为啼哭、坠胀感、触痛及腹股沟或阴囊肿块,但不妨碍活动。在站立、哭闹或用力时肿物出现或增大;平卧、睡眠后肿物变小或消失,用手轻轻向上挤压可使肿物还纳腹腔1。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狐疝”范围,现将近10年来有关研究资料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疝气一证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医宗金鉴卷五十四疝证门认为“诸疝厥阴任脉病胎症多因禀赋病”。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失健运,中气虚弱,气虚下陷
4、,提举无力所致。儒门事亲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十九论“疝”时谈到:“或小儿亦有此病,俗曰疝气,得于父已年老,或年少多病,阴痿精怯,强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也指出本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医学入门疝气指出:“气疝上连肾腧,下及阴囊,得于嚎哭忿怒之郁而胀,或劳役坐马,致核肿胀。”得出本病的发生与气机不畅及劳累有关。王冰在素问大奇论注中曰:“疝者寒气凝聚之所为也。”诸病源候论说:“疝者痛也。”类经曰:“疝者前阴少腹之病男女五脏皆有之。”也就是说疝气因先天不足、本藏虚弱,复因外感风邪、内食生冷或卧湿地寒邪凝滞而成;或因寒邪湿热郁中,复被寒邪束于外,邪气乘虚流入厥阴,阴阳失和,气滞不行,经脉阻塞牵引睾
5、丸少腹绞痛2。中药治疗疝气2.1内治法2.1.1补中益气理气止痛王瑞如3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疝气,治疗组服用基本方:黄芪、升麻各5g,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柴胡、川楝子、荔枝核、台乌、鸡内金各3g,每日1剂,水煎2次,分多次频服。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疝带或绷带压住内环,防止肿胀物掉下突出。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治疝必先治气”之要诀,李永平4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组方:黄芪12g,红参4g,白术6g,炙甘草、升麻、当归、柴胡、黄芩各3g,白芍、枳实各5g,益智仁、金樱子、芡实各8g,口服治疗小儿气虚血虚型斜疝,药中病机
6、,获得满足效果。2.1.2中药治疗疝气温中提升疏通气机姬承武等5用中药温中提升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直疝100例,治疗组方药为:沉香、乌药、小茴香、肉桂各6g,吴茱萸3g,川楝子6g,荔枝核9g,升麻3g,橘核9g,水煎,1日4次口服,疗程5月。对照组采用疝气带固定。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6%、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吉庆等6以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为大法,自拟消疝汤加减治疗6月3岁疝气15例,偏气疝者加木香、香附;偏寒疝患儿阴囊湿疹、四肢不温者加干姜、肉桂;痛甚者加延胡索、白芍。结果有效率达93%。曾锟鋘7用自拟黄芪升麻汤治疗212岁疝气37例,方药组成:红参510g、黄
7、芪1040g、升麻520g、台乌520g、川楝子510g、猪小肠2050g,疗效满足。2.1.3中药治疗疝气行气通络利湿化痰汪青霞8将白芥子用于111岁疝气中水疝的治疗,确有奇效,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白芥子812g,10d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加白芥子后疗效提高,疗程缩短。基本方药行气通络、利湿散结,辅以白芥子辛温散寒,去皮里膜外之痰,收到显著疗效。2.2外治法2.2.1中药治疗疝气行气活血散寒祛湿张宽智9采用民间方外敷香附蜀椒散加减炒热外敷,治疗5月11岁单纯性疝气32例,总有效率达84.4%。香附蜀椒散组成:香附、蜀椒各等分,新麸皮500g,大青盐粒3粒,陈醋适量,将上药拌湿炒黄,用消毒纱布
8、包裹,选用患儿命门、天枢、关元、气海、腹股沟等穴或阿是穴处,温热外敷。每日晨5时、午12时、晚5时各1次,1周为1个疗程,24个疗程即可。若盘肠气痛甚者加大茴香、肉桂;气疝少腹疼痛加剧者加橘核、延胡索;狐疝脐突膨胀痛者加升麻、荔枝核。除5例未坚持治疗外,治愈27例,治愈率84.4。2.2.2中药治疗疝气温经散寒升阳举陷于翠敏10根据“天台乌药散”之意,减高良姜、槟榔,加吴茱萸、延胡索、橘核、升麻、柴胡、枳壳组方,共研细末,为1次量,装入6cm8cm长方形布袋中,置于神阙穴处,外用绷带绕腹数周固定,3d换1次。治愈幼儿疝气20例,总有效率达100%。童明明11采用丁香粉、肉桂粉各2g,生姜3g,
9、四季葱白5根,食盐5g,布包外敷脐部,天天换药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脐疝效果明显。黄殿宏等12用枳壳、乌梅、川楝子、石榴皮、小茴香、肉桂、吴茱萸各9g,制膏外用,治疗疝气5例,全部治愈。刘学平等13以舒肝理气、散寒止痛、提升中气为治则,用中药疝气治疗袋治疗腹股沟斜疝325例,取得良好疗效,总有效率97.15%。2.2.3其他针对本病气虚下陷、寒邪凝滞,吴旺社14用中药外压迫法治疗儿童疝气961例。组方:川芎、枳壳各3g,吴茱萸、升麻、小茴香、肉桂各6g,橘核、荔枝核、葫芦巴、乌药、木香各9g,上药共研细末,装小布袋中呈鸭蛋状,压迫疝环处,腹带固定,3月为1个疗程。对不同种类疝的治疗,总有
10、效率可达73.1%100%,尤其适用于外科手术后复发性疝气,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戴玲15自制疝气兜加中药治疗疝气25例,选药黄芪、柴胡、党参、升麻、当归、吴茱萸、大茴香、小茴香各等分,研末过筛,装入疝气兜,经佩戴两年后,25例患儿指诊皮下环闭合,随访310年,无1例复发。莎仁格日勒16等发挥民族医药特色和优势,采用当玛、金石榴、广木香等治疗凉性斜疝;采用野猪炭、希吉德等消食化滞;继用沙参、沙棘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从各方面缓解疝气症状,疗效明显。邹汉茂17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金潼鸳鸯汤加减口服,疝气袋局部压迫疝门,独角莲、鸡舌膏药外贴,三联疗法治疗疝气296例,取得可喜效果,总有效
11、率达96.7%。2.3中药治疗疝气针灸治疗2.3.1针刺为主陶洪轩18采用针刺方法治疗8月11岁疝气25例,辨证为寒滞厥阴者针刺大敦、太冲、三阴交,用泻法,得气即拔针,不按针孔;关元穴留针510min,用补法,针后加灸。辨证为湿邪积聚者针刺大敦、三阴交、四满、水分,用泻法,留针35min;关元穴捻转补法,进针得气即出针,不灸。患儿均在针后按摩其疝侧包块,直至消失,再以绷带加压包扎疝部,直至痊愈,天天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d。治疗3个疗程,各型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100%。武光录等19采用针刺大敦、三阴交、归来等穴位,配合隔蒜灸治疗疝气,疗效优于手术疗法。2.3.2中药治疗
12、疝气穴位灸配合敷药黄紫堂20采用穴位灸配合敷药治疗男性婴幼儿疝气154例,取双侧大敦、中封、太冲、三阴交、阴陵泉。用艾条燃着的一端靠近穴位熏灼,灸时见其下肢掣动,应移至另一穴位,每穴灸23遍,10d为1个疗程。灸后敷药,取吴茱萸、川楝子、小茴香50g,研末,用时取药末30g,加面粉6g、水适量,调匀成糊状,摊于纱布上,贴于脐下气海至中极部位,固定,每2日换1次,5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4.1%。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解小会等21取穴于肝脉和任脉用艾灸,以大敦、三角灸为主穴。证属寒者,加温补关元、神阙以培元阳、解寒凝;证属湿热疝者,运用疾去其火的泻法,艾灸膈俞以活血、三焦俞以行气
13、;证属狐疝者,加足三里、提托以温补中阳,升举下陷之气。黄铜盘22、张效存23用类似之法治疗斜疝,效果斐然。疝气非小疾?手术可治愈(大病防治疝气防治篇健康时报 (2002年02月21日第二十版)本报记者?高琪编者按:凡人体内脏器官或其他组织通过一个不正常的通道突出,就称为“疝气”,它是多发于中老年人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由于哭闹、便秘、生气、用力过度、哮喘等原因,导致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增高所致。由于疝气初发时患者可以用手把突出的肿物还纳回原位,因此不少患者对其掉以轻心,导致病情加重,发生嵌顿和绞痛,危及生命。那么怎样有效地防治小儿和老人疝气?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朝阳医院疝治疗中心主任马颂章教授和
14、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主任周红教授。手法复位不长久?反复复发酿大祸小儿疝:手术只要20分钟周教授告诉记者,人体内许多部位都可能发生疝气,如股疝、肠疝、脑疝等。与成人不同,小儿疝气指的是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一般是先天形成的。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周教授说,小儿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的光滑、圆钝的块状物,开始孩子哭闹时在大腿根处可见一“鼓包”,安静或平卧时就可以消失,随着出现次
15、数的增多,肿物可以进入阴囊内,并在孩子不哭闹时出现,但此时让孩子平卧用手轻轻推挤肿物,肿物即可消失。可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局部下坠、胀痛、发育不良等症状。小儿疝气在半岁前有自愈的可能,如果过了半岁仍有发生,则应该考虑手术。至于为什么必须手术,周教授以男孩举例解释说,男孩的睾丸最早在腹部,以后稍微向前移动,逐渐从腹股部进入阴囊。睾丸进入阴囊的这条通道,出生后一般都关闭了,但也有不能很好闭合的。闭合不好时,婴儿到了两、三个月,就会由于大声哭闹或排便用力,使腹内的肠子顺着这条通道掉下来,越过腹股沟进入阴囊。这就是腹股沟疝气。腹股沟疝气的危险是肠子在通道里嵌顿,医学上称此为嵌顿疝,若嵌
16、顿时间过长,会导致周围组织压迫肠管,造成血循环障碍,出现肠梗阻和肠坏死而不得不切掉肠子,甚至危及生命。小儿初发时,可到医院门诊由大夫通过手法使其复位。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反复复发会在周围组织形成瘢痕,影响到睾丸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嵌顿。所以她建议家长发现孩子得了疝气最好在半岁后带孩子做一个疝囊高位结扎术,这个手术很简单,在门诊20分钟就可完成,而不会对身体有任何损伤。自我正确诊断?切莫乱推肿块中老年疝:手术修补可根治对中老年疝,北京朝阳医院疝治疗中心主任马颂章教授说宜采用修补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他说,疝气是一种腹壁有了缺损,也就是有了“缺孔”后所引起的疾病。这可能是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皮下的切口裂开或
17、是年老腹壁组织薄弱加上骤然的腹压增高造成的。由于腹壁“缺孔”的部位不同,因此成年人临床上可以出现不同部位的疝,如:腹股沟疝、脐疝、腹壁切口疝和股疝等。它们无一例外地使腹腔内的器官,如:小肠、大肠、膀胱、大网膜等都可以从腹壁缺损处膨起,或下垂到身体的低部,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更因坠出的器官可以在腹壁缺损处被卡住而引起被卡的器官坏死而危及生命。那么,如何自己诊断患了疝气呢?当在正常的平坦腹壁出现包块,而这个包块在平卧时又能消失时,就有疝气的可能。在原来接受过手术的切口处也是好发的,这在女性老人中更是多见。女性还有多见的是脐疝等。对于有症状而表现不典型的病人,医师可以借助CT或B超检查来帮助得到正确
18、诊断。患者必须注意一点:当这个本在病人平卧后或在病人稍加挤压后可以消失的包块,现在“卡”在局部而不可返纳而且伴有腹痛时,常常提示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久后就有坏死的可能。马教授向记者介绍,手术是治愈成人疝气的唯一方法。疝气发作时,病人应立即卧床休息,平稳呼吸,用手缓慢将肿块推送回腹腔。对于上述方法仍不能恢复的疝气,还可以试用垫高臀部或头低足高位,再用手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向腹腔,动作应轻柔,以防肠管破裂。疝块突出时间较长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观察腹部情况,如果出现腹痛加重,局部有压痛和反跳痛,肿块紧张发硬,千万不要盲目地把肿块推回腹腔。因为被嵌顿的肠管可能已发生缺血坏死,假如强行推回到腹腔,则有可能发
19、生肠坏死、穿孔的危险。应立即去医院治疗,通过手术修补达到根治目的。用高强度材料?置入腹壁缺孔里程碑式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方法是在有张力的情况下缝合腹壁薄弱处。外科医生以较粗的手术缝线把有一定距离的“缺孔”两边缝合在一起闭合这个“缺孔”。这种方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因年迈导致组织脆弱,有时腹壁“缺孔”较大,强拉的缝合易裂开,这就导致手术后复发。又因缝合有张力,手术后疼痛较重,病人需至少卧床三天,而且出院后要休息三周,三个月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所以传统手术方法有一定的缺陷,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复发率大约是1520。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是一个完全新概念的手术方法,其术后复发率只有12。有人
20、把这种手术方法称为“疝手术的里程碑”。它是指用一种高强度材料制成,而又十分柔软的、不同式样的补片,通过一个约46公分的小切口,置入引起疝气的腹壁薄弱“缺孔”处,即医学上称为“疝环”的地方。也就是说用每平方英寸能承受250磅张力强度的材料来挡住这个“缺孔”。而且又用精制的手术缝线在丝毫没有张力下,把修补材料固定在周围较坚强的组织处。有的还要做双层加固。这种手术因为手术中出血少,损伤轻,无张力缝合,所以安全可靠。在马颂章教授500余例手术中的病人中,六十岁以上占72,平均年龄达到71岁,最高年龄96岁。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术后第一天可下地,第六天出院,没有用术后镇痛药,切口愈合好,没有出血
21、、没有术后感染、没用抗生素,切口不用拆线。最近北京朝阳医院疝治疗中心开展了疝门诊手术。接受门诊手术的病人在手术的当天早晨来医院,稍微休息后即可接受手术,手术后在手术室的恢复室内给予适当的治疗和观察,当天下午即可返家。患了疝气必须手术吗?是不是所有患疝气的病人都需要手术?非也。马教授向记者解释说,疝手术要达到的目的是预防因疝气引起的肠梗阻、肠坏死,但疝气并不都引起肠梗阻、肠坏死。不过,在腹腔内容物频繁坠入疝囊内,而且自行返纳较为困难,尤其腹壁“缺孔”较小的病人,都易引起肠梗阻、肠坏死,宜及早手术;腹壁“缺孔”较大,站立时腹腔内容物立即坠入疝囊内,而且把疝囊越撑越大,这也应当手术治疗。对于使用“疝
22、托”或“疝带”等一些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虽然它们能暂时挡住内容物坠出,但由于“托”或“带”上的硬性块状物压在“缺孔”上,使“缺孔”更增大。还有的用药物贴在“缺孔”的腹壁处,想使药效穿透厚厚的腹壁,合拢这个“缺孔”,几乎是不可能的。什么是疝气疝气又名小肠气,是指腹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如肚脐)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引起睾丸、阴囊肿胀疼痛,有时疼痛牵引到肚脐以下的腹部为主症的一类疾病。【氙气的病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腹部先天性发育薄弱和异常或者腹壁手术切口感染,造成手术愈合后的疤痕发生病理改变形成。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
23、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斜疝,只是发病率非常低。另一方面,腹内压力过高,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原因如婴幼儿啼哭,成人的超负荷持重、生气、腹内巨大肿瘤、妊娠等,挤压腹腔内器官从薄弱处脱出,还有一些患者本来就有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咳嗽、长期便秘、前列腺增生而致排尿障碍、肝腹水等均可造成腹压持续增高,以上因素均可诱发疝气的形成或造成疝气术后复发。 中医认为,疝气的形成和患者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病因较为复杂。疝气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老年人体
24、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人体内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疝气的临床表现】疝气的症状最主要是体现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站立时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顿疝、绞榨疝则有疼痛感且很难推回腹腔。婴儿疝气多是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二则多于入浴时或健康门诊时发现的。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的出现,肿块可能只见于腹股沟区,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当病儿安静或睡眠时,则忽隐忽现。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
25、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退回去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小孩儿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也有些可能会变得易哭、不安等。阴囊疝气太大则会引起行动的不便。【氙气的分类】 (1)疝气按患病部位可分为以下类型 腹股沟疝:此类疝气可出现、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高峰发生在初期的童年时期,8090发生于男性(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多为老年人。 腹壁疝:这类疝气主要发生在肚脐周边部位,妇女疝气患者占多数。多数发生在2050岁之间。 脐
26、疝:发生在肚脐,肚脐内部呈圆环凸起。脐疝1020发生在婴儿、儿童,其次成年女性比较常见。 阴疝(阴囊坠胀):男士发生在阴囊部位,产生阴囊坠胀,严重时明显肿大,行走极为不便。女性发生在卵巢部位,使得下身明显肿大,伴有坠胀疼痛感。 切口疝(腹壁切口疝、会阴切口疝):此类疝气发生于外科手术切口疤痕部位。切口疝可能发生在疝气手术后几个月或几年后。 (2)中医根据疝气的病因和临床症候,将其分为以下类型 寒疝:常因外感寒邪,侵袭肝肾二经,表现为阴囊冷痛肿硬、痛引睾丸、阴茎不举、脐周绞痛、冷汗、四肢厥逆(四肢由手足冷至肘、膝)、脉沉紧,甚则全身发冷、四肢麻木。 气疝:常因恼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不舒畅,表现为阴
27、囊坠痛,上连腰部,大便秘结、小便涩难,遗尿,每于恼怒过度或过劳时发作,情绪平静即逐渐缓解。 水疝:常因体内水湿潴留,导致局部水液的正常分泌与吸收功能失调,表现为阴囊无痛无热、皮色正常、内有囊性感的卵圆形肿物。相当于西医的鞘膜积液。 颓疝:常因久居潮湿之地,水湿之邪侵犯肝经之脉,水湿积聚于肝经循行之阴处,表现为睾丸肿大坚硬,重坠胀痛或麻木不知痛痒。 狐疝:常因气机郁滞,寒湿侵袭及气虚下陷所致,表现为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用手推时肿物可缩入腹腔,站立时又坠入阴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名。类似于西医的腹股沟疝。【怎样治疗疝气】患疝气后可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有无其他疾病选择治疗方案,目前,手
28、术治疗是根治疝气的唯一方法。非手术治疗疝气较慢,对阻止疝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轻度的疝可试用非手术治疗,中老年人可选用做辅助治疗,儿童疝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保守疗法 保守治疗主要有中药疗法和疝气带疗法两类。 中医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而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橘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 寒疝宜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主方用暖肝煎加减(枸杞、当归、茯苓各15克,小茴香、乌药、肉桂各10克,沉香5克。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阳痿加仙灵脾、仙茅、巴戟天等。 气疝宜疏肝理气止痛。主方用天台乌药散加减(乌药、
29、木香、茴香、青皮、良姜各15克,槟榔2个,川楝子10个,巴豆70粒),痛甚者,伴炒生姜、热酒服下下亦可。 水疝宜行气利水除湿。主方用五苓散合导气汤(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川楝子8克,木香6克,小茴香6克)。 颓疝宜行气利湿散结。主方用橘核丸加味(橘核50克,川楝子、厚朴、香附各40克,枳实、小茴香各30克,桃仁、元胡、三棱、莪术、海藻、昆布、猪苓、泽泻、木通各20克)。 狐疝宜升阳补中益气。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白术、黄芪各25克,陈皮、升麻、柴胡各20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 疝气带疗法:分治疗型和保健型疝气带,能迅速阻止疝的突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
30、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 疝气治疗带是疝气患者最为安全有效的专科器械用品,主要是通过器械固定起到辅助治疗,而达到目的,具有不手术、不住院、花费低、无痛苦、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不妨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但只能治疗可复性小肠疝,无法治疗水疝。 (二)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三类 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手术会留下1个大切口(长68厘米),需住院710天。常规抗感染,疝口护理不好易复发,缝合容易造成另一侧出现疝气。复发率约20左右。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手术会留下1个中等切口(长46厘米),需
31、住院37天。常规抗感染,疝口护理不好易复发。复发率约1左右。 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手术会留下3个小切口(长约1厘米),需住院47天。常规抗感染。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医生提醒到,手术过程必须全麻,术中可能会发生损伤等,术后可能会有并发症。复发率约为10。(三)外治法 (1)外敷法 方1:丁香适量,上药研末,撒在独角莲膏药上,敷贴患处。 方2:丁香适量,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外敷固定,2天换药一次。 方3:上药分2份,分贴于肚脐部及两足心,上盖棉花,以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 方4:牡蛎30克,研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先用手将疝气纳回,再将药
32、糊涂于患侧阴囊,每天1次,连用3晚。 方5:黄精、桔梗各9克,上药放入樟脑2克,酒浸泡半小时,取出捣糊状,敷气海穴(脐下15寸处)。 方6:蓖麻仁7粒研碎,面粉适量,水调成膏,敷健侧涌泉及贴在健侧腰部,2天换药一次。 (2)热熏法茶叶10克、桔I叫-70克、老生姜25克、淡豆豉30克、食盐15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20分钟以上,每日1次。或用灯笼草30克,煎汤熏洗,每日12次。 (3)药浸法鲜生姜汁一小杯,将阴囊浸杯中姜汁内,阴囊内有针刺感,即渐回缩,约10分钟,缩小如常。 (4)热熨法吴茱萸、盐各60克,同炒热,布包,熨脐腹部,冷则加热水袋熨烫12小时。 (5)艾灸法 生姜片2毫米厚,置于患侧腹股沟上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心理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研究
- 混合学习未来教育的创新模式
-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政策支持研究
- 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 心理驱动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 教育技术趋势报告提升教学效果的科技工具
- 基于创新教育政策的科技产业未来规划及战略部署探讨
- 智慧办公未来校园管理的新趋势
- 商业培训中的教育创新提升培训效果的方法
- 教育科技与心理辅导的结合策略探索
- 企业宣传视频拍摄制作方案
- 贷款车电子合同模板
- 飞利浦CX50-说明书
-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重点知识
- 火龙罐综合灸技术
- 盘扣式卸料平台计算书
- 体育训练馆维修改造工程钢结构网架屋面施工组织设计
- 广州市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管理业务培训考试试题附有答案
- 电化学储能黑启动技术导则
- 《微电影创作》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单词表-已A4排版-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