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肖邦练习曲的背景马加洛夫(nikitamagaloff,1912-1992),瑞士籍俄国钢琴家,6岁时全家迁往芬兰,4年后又迁居巴黎。马加洛夫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7岁得钢琴一等奖并获拉威尔的证明书,1949年入日内瓦音乐学院接替李帕蒂而任教。马加洛夫担任西盖蒂的伴奏,两人的合作在当时曾被称为绝配,后来他成为西盖蒂的女婿。马加洛夫以演绎肖邦作品而闻名,他演绎的肖邦,突出一种温和、自由、写意的抒情美,philips公司重制有他录制的肖邦钢琴作品全集。肖邦练习曲作品10号包括12首不同调性练习曲始写于1829年,那时肖邦刚19岁,肖邦在写f小调钢琴协奏曲练习自己新作品中技巧性较难的一些乐段时,他觉
2、得与其反复练熟这些难弹的地方,还不如写一些解决同样技术问题的练习曲,于是,他写下了这一组练习曲。 第1首:c大调练习曲,它明显地受到巴赫的影响,表现在音型上都是分解三和弦和七和弦,它的音调明朗、和声严谨、情绪庄重,接近“圣咏”。所以有人玩笑地他称它为“逃跑的众赞歌”。 第2首:a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快速的半音练习曲,其目的是使右手3、4、5指在力度、灵活性及独立性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俄国著名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称之为“忧郁的小情绪画”。 第3首:e大调练习曲它的曲调优美速度徐缓,但又是一种触键练习,乐曲具有深刻的含义。有一次,肖邦听他学生古特曼弹奏这首练习曲后,竟感慨地喊道:“呵,我的祖国!”这
3、句话使后人对他的这首练习曲有了开锁的钥匙,作曲家是怀着思念祖国之情而写出这支曲子的。肖邦本人认为:比大调练习曲更美的主题他是再也写不出来了。这是一首发自心灵深处的哀歌。朴素的和声、“风笛式”不断重复的低音,都显示出它的民间色彩。中段情绪起伏,带有戏剧性,使抒情的主题显得更为突出。 第4首:升c小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4这是一首以练习重音为目的的练习曲。第5首:降g大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5,人们称之为“黑键练习曲”。在这支曲子里,肖邦是第一次尝试性的、用有明确练习目的的手法,把旋律和主题交给左手,而让右手持续地弹奏特定的练习音型(etude-figure)好象是对主题进行注解。它给以后一些练习曲的
4、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 第6首:降e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浪漫气息的哀歌。包含有深沉的忧郁、抒情的沉思和明朗的幻想。它的旋律如歌,但半音进行以及复杂的和声转换,使它又染上了不安的气氛。 第7首:c大调练习曲它的重点是练习右手的技巧。高音声部用连音(legeto)来弹奏,而低音声部要求用断奏(stccato)旋律隐伏在连奏声部高音之中。作品10号 第8首:f大调练习曲这支曲子左手是主题的主要演释者。而右手用“练习”音型来修饰它。全曲具有活泼的性格,四个结束和弦,从左手低音用琶音手法一直传送到右手最高音,这是肖邦惯用的演奏手法,因为古典的琶音多是两只手同时进行的。 第9首:f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难度极大的
5、触键练习曲,强烈的悲愤之情以及尖锐的对比性,和李斯特的某些作品有相似之处,肖邦写这首练习曲时,还不认识李斯特。这说明浪漫主义使他们内心是相通的。 第10首:降a大调练习曲。它的目的主要是训练节奏。乐曲情调是明朗的,开始它比较平稳,随着节奏的变化,就象波浪一般向前冲击,中间也出现几个和弦,就象是几片云彩,暂时挡住了灿烂的阳光。 第11首:降e大调练习曲。大距离地伸张手指,是这首练习曲首要的技术目的。同时,它也是一种“触键练习”。因为,它的旋律不仅出现在高音声部也有时出现在其它声部。另外,在这首练习曲里,从头到尾都要采用从左手低音传递到右手高音的琶音演奏手法。第12首:c小调练习曲这是肖邦所作27
6、首练习曲中,流行最广、最著名的一首,又称“革命练习曲”以下是它的产生背景。 1830年11月。肖邦离开祖国以后,自然非常关心祖国波兰革命事态的发展。他怀念祖国和人民,写下了许多怀念和关心祖国命运的作品。当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动身前往巴黎,途径德国斯图加特时,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使他感到震惊。并激起他极大的悲愤。在这种感情的支使下,他创作了c小调革命练习曲。从这支曲子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曲家悲愤的情感:严正的抗议、有力的号召、波兰人民前仆后继的奋勇精神以及他对起义终将会成功的必胜信念。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也是由12首曲子组成,除第12首写于1831年冬天外,其余
7、都写于18361837年间。 第1首是降a大调练习曲这是一首很特殊的练习曲,因为肖邦把右手每组16分音符的第一个音和左手的根音,在乐谱上都让用大号铅字印出。这的确是把次要的东西,提升到主要位置上。由于它的旋律非常动听,象首竖琴曲,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竖琴练习曲”。作品25号第2首:f小调练习曲是一首带有幻梦意境的小曲,德国作曲家舒曼曾经评论它说:“它是那样美妙动人,充满幻想和静谧,宛如孩子梦中的歌声”。这支曲子是二部曲式,“无穷动”式的快速、平均的三连音贯穿全曲。优美、典雅的旋律,把人们带进温柔的、诗一般的意境。 作品25号第3首:f大调练习曲它的情绪乐观、明朗,与上面f小调第二首练习曲形成了性
8、格上的强烈对比。它要求做到演奏均匀而流畅,力度等握得体。 作品25号第4首:a小调练习曲。它是一首通过移动重音位置的节奏练习曲。作品25号第5首:e小调练习曲。肖邦在这首乐曲的曲首,标明“轻快的小谐谑曲”(scherzondoeleggiero)这就说明了乐曲的性质。这是肖邦听到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7821840)的演奏之后,被他那魔鬼般技术所感召,写下的一首技术性很强的练习曲。这的a段由右手呈现焦急不安、悠长的旋律,而左手用不谐和和弦,有如提琴嘲弄性轻快的拨奏。中段是从容流畅的旋律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a段再现,整首曲子带有幽默和谐谑情趣。 作品25号第6首:升g小调练习曲它又
9、是一首优雅的、带有伤心的“触键练习”。西方音乐评论家说是:“透过眼泪而微笑。”关于这首练习曲,有这样一个传闻。说肖邦在写作它的时候,心里想象着一个波兰流亡者在雪撬银铃声中,沿着茫茫无尽头的冰雪小道,流放到远方去的情景,这个传闻不一定可靠,但乐曲中那连续不断的、3535的三度和弦,确实有些象雪撬前进时送来的铃声。作品25号第7首:升c小调练习曲。这是一首著名的三度练习曲。它带有忧郁的情绪,很象是一首“悲歌”。 作品25号第8首:降d大调练习曲。它是“触键练习”曲中,比较复杂而技巧较难的一首。两个外声部形成“二重唱”象是长笛与大提琴在对话,结尾时,它转成了降e大调,增加了乐曲的色彩。 作品25号第
10、9首:降g大调前奏曲,它的旋律优美、秀丽而轻盈,右手部分是六度练习。左手伴奏也有很大的难度 作品25号第10首:b小调练习曲它的目的是练习八度音的演奏技巧,一连串的八度在不换变手指的情况下连起来演奏,加上巧妙地运用踏板,产生出绚丽的色彩。中段仍然保留着八度音进行,但是它的性质改变了,象是一首温柔的情歌。然后又是前面快速八度音的再现。 作品25号第11首:a小调练习曲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冬天的风”。它是肖邦用特定的练习音型,来更深一步描绘一幅革命失败的悲剧画面,开始4小节引子,就象是召换人们的号角声,接着是一段带“圣咏”性质的庄严乐段。“旋风”式的“华彩”之后,突然出现了一段刚毅威严的进行曲。它的主题给人们以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首小调练习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贝多芬热情奏鸣曲末乐章,它们表达了作曲家的革命意识和反抗压迫的心愿。作品25号第12首:c小调练习曲是肖邦1831年11月听到“华沙起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现场出镜课件
-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6届甘肃省徽县职业中专伏镇校区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汉语汉字简化课件
- 2025年注册测绘师考试专项训练试卷:测绘技术与法规
- 2025年春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冲刺押题试卷
- 测量员岗位职责
- 现代仓储管理知识培训内容
- 医疗设备与医院感染控制
- 铁路桥涵设备检查-铁路桥梁桥面检查
- 2023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
- 七年级生物《哺乳动物》教案
- 【数学】四川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解析版)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一部分
- 初中信息技术奥赛基础知识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改建PET-CT、PET-MR项目环评报告
- 工业设计方法学
- 2022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上位机现场验收标准手册
-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与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