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20201231212213_第1页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20201231212213_第2页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20201231212213_第3页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20201231212213_第4页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202012312122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导论51. 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思路: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斯密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 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差异理论;保罗. 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有一些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为什么发生贸易,主要从偏好 差异和收入差异这两个方面来阐述。2. 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思路: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的差异( 1) 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 以规模报酬不变。( 2) 新古典学派假设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2、的而且 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 3) 当代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递增或者生产技术会随时间变动。3. 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 来分析国际贸易?思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要素市场的供求、价格和福 利变动情况,而总体均衡分析不仅要分析那种商品或要素市场,还要分析与之相关 的商品或要素市场,所以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 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时主要用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 为什么?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

3、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 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2.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 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 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 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 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3.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 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 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

4、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 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 16吨大米,而 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 大米的绝对优势。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 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 0.2,而B国为0.125,所以 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 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4. “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思路: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说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 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

5、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不仅可以从Sachs和Warner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 说明。5. 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 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计算机小麦中国100小时4小时加拿大60小时3小时(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 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

6、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 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 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1) 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2)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 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

7、国进口计 算机出口小麦。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 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 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 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 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3-60/24=1/2 小时的劳

8、动时间。中国进口 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业生产计算机,数量为600/60=10单位;中国应专业生产小麦,数量为800/4=200单位。1,或Y=2X处。代入交换曲线 2X,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中国的福利水平从 出上升到U11,加拿大的福利水平从 已上升到U12,整个世界 的福利水平上升了。6.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 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 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

9、U=XY2(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3)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思路: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Y=300-X,大米的机会成本为 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Y函数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2X(1)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X=Y=100, U0=100*1002=1061,或X=Y处,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2X 2(2)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得 X=100, Y=200, U=100

10、*40000=4*106(3)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Y2XY=2X 处。代入交换曲线得X=200/3, 200 *1600003.2*1076,5*10U1*,交换所得为U13927273.2*10 776*106分工所得为U -U4*10-Y=200-X,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2727Y=400/3位大米和 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7.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 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思路:假设小国情形出口品市场进口品市场(1) 出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P0,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PW,价格的

11、提高使消费者剩余减少PoPWAE,但生产者剩余增加 PWPoEB,社会总体福利增加AB吕(2) 进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Po,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Pw,价格的降低使消费者剩余增加PoPW3E,但生产者剩余减少 PWOEA,社会总体福利增加AB吕8.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 些?画图说明。思路: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pw但是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高ABE而小国福利提高 A B E。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OMEN福利提高幅度为 ABE/OMEN而小

12、国福利原来水平为 O M E N,福利提高幅度为 A B E /O M E N,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小国P9.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美国法国中国泰国大米r 2598小麦0.5236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 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 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 3.5, 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思路:各国大米的相对成本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美国4,中国3,法国2.5,泰国4/3,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介于法国和泰国之间,所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泰

13、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中国和法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当大米的国际价格上升到3.5时,就只有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其它国家出口大米进口小麦。10.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 时间。-H- UL心片香蕉单放机汽车美国2551050菲律宾100120250如果美国工资是$ 10/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 3/小时,两国发生贸 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 为$ 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思路:美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从高到低为汽车5,芯片4,单放机2,香蕉0.2,而同时美国的相对工资为10/3,介于芯片

14、和单放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的原贝叽美国应该生产和出口汽车和芯片,进口单放机和香蕉;菲律宾应该生产和出口 单放机和香蕉,进口汽车和芯片。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 $11/小时,美国的相对工资还是介于芯片和单放机之间,所 以贸易模式不会受影响。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1. 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万/辆,需求量为100万辆。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万/辆,中国自己生产60 万辆,从美国进口 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 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思路:中国的消费者从价格的下降中获益,生产者受损。社会总福利增加了。9从图中可

15、以看出,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DE生产者剩余减少了 ABCE总福利增加了CED2. 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 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的相对价格为 0.5。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社会无差 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英国菲律宾思路:英国出口钢铁进口大米,贸易使英国能更加集中生产钢铁,然后用AE单位钢铁与菲律宾交换BE单位大米,福利水平提高了U1-U0。同样菲律宾把一部分资源从钢铁部门转到大米生产部门,再将多余的大米B E与英国交换钢铁 A E,福利水平也得到提高U1 -

16、U 0。3. 在H O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 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 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 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 口 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和数字说 明)价格(美元)10C*数量(吨)思路: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 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 a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a+b部分面积的收益,整个经济的纯收益为 b,面积为 1/2* ( 120-100)*1000=10

17、000。4. “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请评论并用图说明。思路:如果国内市场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则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说明比较优势(国 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或比较劣势(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时)越明显,在一定 的国内供给和需求弹性下,贸易量会很大,从而自由贸易的收益会越大。这可以用 下图说明(以出口产品市场为例)。价格Pd为自由贸易以前国内价格,Pw和Pw为两种世界价格,可见后者与国内价格相差更大,比较这两种世界价格下该国的净收益,可以发现Pw价格下净收益为c面积,而Pw价格下净收益为 b+c。5. 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

18、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PSc = 1200 + 0.02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1) 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2)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3)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思路:(1) 令Dc =Sc,得贸易前中国汽车价格为20000,产量为1600。(2) 自由贸易下中国进口汽车,由于假设中国为汽车进口小国,则国内汽车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10000,汽车的需求为1800,生产为1400,进口量为400。消费者福利增加 a+b=1/2*(1800+1600)*10000=1.

19、7*10生产者利润减少 a=1/2*(1400+1600)*10000=1.5*10社会福利增加b=(a+b)-a=2*106.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 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 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 位资本。则(1) 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2) 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 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 品?(4) 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 出口食品?思路:(1) 由于B国的

20、资本劳动比例高于 A国,所以B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2) 由于衣服的劳动资本比例高于食品,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 A国最多能生产160/3单位的衣服和50单位的食品;B国最多能生产40单位的 衣服和40单位的食品。(4) 根据H-O模型的结论,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应由劳动充裕的国定即A国出口,食品为资本为密集型的产品应由资本充裕的国家即B国出口。7. 设越南(V国)和马来西亚(M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V = 1.5- QDV, PM = 2.2 - 2QDM供给曲线分别为:PV = 0.1 + QSV, PM = 0.6 + 2QSM请计算:(1) 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

21、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2) 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3) 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 收益或损失。思路:(1) 自给自足时V国大米价格为0.8,产量为0.7,M国大米价格为1.4,产量为0.4。(2) 两国总需求为 QWD=QDV+QDM=(1.5-P)+(1.1-0.5P)=2.6-1.5P两国总供给为 QWS=QSV+QSM=(P-0.1)+(0.5P-0.3)=1.5P-0.4令 QWD=QS得,P=1, QDV=0.5, QSV=0.9,所以 V 国出口量 QSV- QDV=0.4,也等于 M 国的进口量。(3)0.

22、7 数量QV 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0.7+(0.7-1/2*0.4)*(1.0-0.8)= -0.12生产者剩余变化=1/2*0.7+(0.7+1/2*0.4)*(1.0-0.8)= -0.16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0.2*0.4=0.04M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0.4+(0.4+1/2*0.4)*(1.4-1.0)= 0.20生产者剩余变化=-1/2*0.4+(0.4-1/2*0.4)*(1.4-1.0)= -0.12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0.4*0.4=0.08世界总收益=V国净收益+M国净收益=0.04+0.08=0.12。第四章新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

23、应用1. 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 大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中国菲律宾大米钢铁大米钢铁劳动投入.50.25.80.35土地投入.20.15.10.20资本投入.30.60.10.45(1) 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2) 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 些要素受损?(3) 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 动。情况又如何?思路:(1) 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大米,进口自己不具 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钢铁。(2) 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

24、出口产品一一大米的价格上升,大 米行业的所有要素都会受益;相反,进口产品 钢铁的价格下降使得钢铁行 业的所有要素受损。(3) 如果仅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价格上升的行业一一大米行业 中的不流动要素一一土地和资本继续受益,价格下降的行业一一钢铁行业中的 不流动要素一一土地和资本会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一一劳动力的收益不确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思路:不同意。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使中国的贸易量扩大,中国会扩大对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一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这种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劳动力的收益是增

25、加的,对这种要素的需求也会增加,所 以失业应该不会增加。3. 假设A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以劳动力和土地两种要素生产服装和玉 米。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玉米是土地密集型产品。给定A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1) A国会出口什么产品?( 2) A 国国内服装和玉米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3) 假设突然有大批移民进入 A 国,对该国的生产、贸易量和福利有什么影 响?请简要说明。(4) 如果A国是个大国,上述3题的结论还会一样吗?思路:(1) A 国会出口服装。(2) A 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后会出口服装进口玉米,从而导致服装价格上 升,玉米价格下降。(3) 由罗勃津斯基定理,大量移民

26、的涌入会使该国密集使用劳动的产品服装的 生产增加,同时使另一种产品玉米的生产下降,贸易量扩大,社会总体的 福利也会扩大。(4) 如果 A 国是大国,则前两问不变。由于大国的贸易条件会随着进出口量的变化 而变化,第三问的结论有被大国贸易条件恶化所抵消,这种贸易条件恶化的程 度取决于进出口产品的供需弹性。4. 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土地是生产葡萄的特定要素,资本是生产 汽车的特定要素。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在特定要素模型 的框架内,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1) 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 5;( 2) 有大量外国汽车厂商到法国投资;( 3) 生产葡萄和汽车的工人都减少。思路

27、:(1) 名义工资上升,但用葡萄价格衡量的价格实际工资;名义和实际地租上升; 名义和实际利率下降。(2) 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名义和实际地租下降;资本的名义和实际总收益都会 增加,但是名义和实际利率的变化无法确定。(3) 名义和实际工资上升; 名义和实际地租下降; 名义和实际利率下降。5. 美国国会在 2000年就是否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 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努力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 要是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为什么?思路: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意味着增加与中国的贸易,根据斯托尔珀- 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的趋势是增加出口产品密集

28、使用的要素的收益,减少进口产品中密集 使用的要素的收益,所以美国一旦扩大了与中国的贸易就会改变国内各要素的收 益:降低美国国内的劳动力的收益,同时增加国内资本的收益,所以出于自身利益 的考虑工会组织反对该提案,大公司支持该提案。6. “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请评论。思路:一般来讲,自由贸易通过使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并且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进口没有优势的产品,使资源达到更优的配置,增加各国的总体福利水平。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1给定玫瑰国某些行业的进出口数据如下,请计算该国各行业的行业内贸易指 数 IIT 。(单位:万美元)向其他国家的出 口额从其他国家的进口 额新鲜水果655

29、4玩具56680微型面包车700200电影电视30097X M思路:根据IIT =1 ,可以求得:X +M65-54|11(1)新鲜水果行业IIT =1 一 =1 一丄 = 90.76%65 + 54119十口/-“|68056|624(2)玩具行业 IIT =1115.22%56 +680736一|700200|500(3)微型面包车行业IIT =11 - =44.44%700+200900,300 97203(4)电影电视行业 IIT =1=1=4887%300+973972. 讨论以下问题:美国为什么在喷气式飞机制造方面还保留有比较优势,而在 钢铁制造和汽车生产方面都正在失去比较优势?思

30、路:产品比较优势即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也取决于该产品的技术结构,钢铁、汽车和 飞机虽然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且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但是近几十年前两种 产品的世界需求增长很快,产量有很大的提高,规模经济导致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 本迅速下降,钢铁和汽车已走到技术扩散期,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都能生 产汽车和钢铁,美国逐渐失去这些产品的垄断地位;相反,飞机由于其高昂的制造 成本及其提供的服务,所以整个世界的需求增长不是很大,其他国家很难利用规模 经济大量制造飞机,致使该行业的进入门槛很高,目前美国的波音公司仍然是主要 的飞机制造商。第七章 进口保护政策:关税1. 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

31、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e = 2000 - 0.02 PSc = 1200 + 0.03 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 题:(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 的福利影响。(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 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思路:(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为 1200 0.03 10000=1500,消费量为20000.0210000 = 1800,所以净进口为300。相对于封闭经济,自由贸易 的价格更低,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而厂商利润降低。2) 征收关税后国内

32、汽车的价格为 13000,产量为 1590 ,国内消费 1740,净进口 150。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下降,但是产福利增加。2. 两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 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 P ,Sc = 1200 + 0.03 P 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us = 1800 - 0.02 P ,Sus = 1400 + 0.03 P请计算 :( 1) 贸易前,双方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2)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 不考虑运输成本 ) 。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3)a. 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 3000 美

33、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 产量及贸易量。b. 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 何?c. 关税的福利净损失 ( 与自由贸易相比 )思路:( 1) 中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 16000,产量为 1680;美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 8000,产 量为 1640( 2) 自由贸易下国际市场的均衡价格为 12000,中国汽车产量为 1560,进口量为 200;美国汽车产量为 1760,出口 200。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都带来净收 益。 0(3)a. 中国国内价格为 13500,产量为 1605,进口 125。美国国内汽车的价格为 10500 ,产量为 1715,出口 1

34、25。b. 关税降低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了汽车制造商的福利,也增加了政府的 收入。c. 关税使消费者和厂商共计损失 243750 ,政府关税收入 375000,社会总体福利 增加 131250。第八章 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保护1. 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 PSc = 1200 + 0.03 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 10000 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 题:( 1)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 ,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 的福利影响。(2) 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 3000 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

35、与 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3)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 150 单位的配额限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 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4) 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 量、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5) 上述三种政策都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你认为政府应该实行哪一种政 策?在实践中会有什么问题?(6) 如果国际汽车市场价格降为8000美元,分析关税(仍为3000美元)和 配额(仍为150)对国内价格、进口量、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影 响。思路: 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为1200 0.03

36、 10000 = 1500,消费量为2000-0.02 10000=1800,所以净进口为300。相对于封闭经济,自由贸易的 价格更低,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而厂商利润降低。(2) 征收关税后国内汽车的价格为13000,产量为1590,国内消费1740,净进口150。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下降,但是产福利增加。(3) 本题国内价格、产量、贸易量和消费者福利与b相同, 厂商和政府的福利变动要视配额的分配方式而定,具体方式及其福利分配参看教材。(4) 生产补贴后国内汽车产量为1590,净进口为210,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不变,厂商利润增加,政府收入下降。(5) 一般来说生产补贴社会的福利净损失最

37、小,所以建议使用生产补贴。在实践中的 问题是政府的财政会遇到困难,所以尽管对社会有利的事政府也不一定会做。(6)关税配额国内价格1100013000进口量250150消费者福利变 化增加不变政府收益增加增加(如果配额是被拍 卖的话)厂商利润减少不变注:福利变化是相对于国际价格为10000美元时的情况。2. 两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e = 2000 - 0.02 P ,Sc = 1200 + 0.03 P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us = 1800 - 0.02 P ,Sus = 1400 + 0.03 P请计算:(1) 贸易前,双方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38、(2) 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不考 虑运输成本)。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3)a. 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 量及贸易量。b. 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 何?c. 关税的福利净损失 ( 与自由贸易相比 )(4)a. 美国为每辆出口的汽车提供 3000 美元的补贴,这时各国汽车的价格、产 量和贸易量。b. 对每个国家的消费者、政府及厂商的福利影响。(5)a. 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 100, 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 产量。b. 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

39、的福利变动情况。c. 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 150, 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 产量。(6)a. 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 3000 美元的单位补贴,两国汽车的价 格、产量及贸易量。b. 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c. 比较它与关税、进口配额的福利影响。思路:( 1) 中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 16000,产量为 1680;美国汽车的均衡价格为 8000,产 量为 1640( 2) 自由贸易下国际市场的均衡价格为 12000,中国汽车产量为 1560,进口量为 200;美国汽车产量为 1760,出口 200。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都带来净收益。(3)a. 中国国

40、内价格为 13500,产量为 1605,进口 125。美国国内汽车的价格为 10500 ,产量为 1715,出口 125。b. 关税降低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了汽车制造商的福利,也增加了政府的收 入。c. 关税使消费者和厂商共计损失 243750,政府关税收入 375000,社会总体福利增 加 131250 。(4)a. 中国国内价格为 10500,产量为 1515,进口 125。美国国内汽车的价格为 13500 ,产量为 1805,出口 275。b. 与自由贸易相比补贴降低了国内消费者剩余和政府收益,增加了厂商的利润。(5)a. 中国汽车价格为 14000,产量为 1620;美国汽车价格为

41、 10000,产量为 1700b. 与自由贸易相比,中国消费者受损,厂商获利;美国消费者获利,厂商受损。c. 中国汽车价格为 13000,产量为 1590;美国汽车价格为 11000,产量为 1730。(6)a. 两国汽车价格均为 11100,中国汽车产量为 1623,进口 155。美国汽车产量为 1733 ,出口 155。b. 与自由贸易相比,两国的消费者福利增加,中国厂商的利润增加,美国厂商的利 润降低。c. 对中国政府的上述三种政策,关税增加 131250 单位的社会福利;生产补贴增加 65250 单位的社会福利;进口配额为 100 时增加 100000 的社会福利。3. 政府对外贸权和

42、进口产品分销权的控制为什么被认为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思路:政府控制该国厂商进口的权力实际上限制了该国的进口数量,该国进口多少进口什么 不是市场能决定的,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可以根据国内产业的需要妨碍自由贸 易,因而构成了一种非关税壁垒。4. 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提高劳工标准保护国内企业,为什么?画图说明。 思路: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工资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充足拥有较低的 劳动投入成本,发达国家如果能够通过提高劳工标准迫使发展中国家提高工资则会提 高该产品的世界价格,从而使本国厂商扩大生产,阴影部分即是国内企业获得的额外 好处。5. 在本章第4个专栏的“柠檬酸与柠檬酸钠倾销案”和

43、“钢丝绳倾销案”中,为什么在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企业倾销成立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却最终以“无实质损害”结案而不征反倾销税?思路:因为 WTC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倾销成立;(2)国内产业受到损害;(3)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虽然美国国内行业遭受了损害,中国企业也确实 有倾销行为,但是二者不具有因果关系,中国产品与美国同类产品不具有竞争性,在 质量和用途上有很大的不同,柠檬酸和柠檬酸钠行业受损是源于从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进口的产品的直接竞争,国内钢丝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生厂商美国缆绳公司(Wire Rope )关闭了许多工厂。6. 为什么中国企业向美国低价销售柠檬酸对美国

44、国内产业不造成实质损害而 美国向中国倾销新闻纸却严重损害中国的新闻纸生产企业?从中可以得出 什么样的一般性结论?思路:中美两国生产的柠檬酸和柠檬酸钠在质量上从而在最终用途上有很大不同。美国的柠 檬酸质量很高,主要用于食品和药品,而中国只生产未经提纯的低质包装的柠檬酸, 主要用于洗涤剂的工业产品,很少用于饮食业和制药业,因为中国产品的质量与在美 国饮食业和医药业的接受程度,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无法与美国产品匹敌。因此,没有 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柠檬酸和柠檬酸钠对美国的同类产业产生了 实质性的损害或潜在的损害。另一方面,美国向中国倾销的新闻纸却因为物美价廉极 大地压缩了国内企业的生存空

45、间:对国内企业的生产、销售挤兑以及使国内企业在吸收就业方面的能力下降,而且在正常的财务运作方面也将受到影响即发展空间受到 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只有倾销与本国产品有很大替代性的产品时,本国行业才会受到严重伤害。7. 既然出口国对本国的出口企业的补贴增加了进口国的福利,为什么进口国 政府要征收反补贴税?思路:出口国的补贴降低了进口国的价格对厂商有利,但是进口国国内的工业会受到威胁, 产量会下降,他们会努力游说,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征收报复性的反补贴税,消费者 会反对反补贴税,但是本国政府往往把企业的利益放在优于消费者的地位上,所以政 治经济学往往能解释反补贴税的出现。第九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1. 假设

46、下面是中国20英寸电视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世界市场价格是$500价格($)100200300400500600需求14013012011010090供给8090100110120130如果政府决定促进本国电视机产业的生产并征求你的意见,以下两种政策 你会推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假定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小国)(1)对每一台出口的电视机给予$100的退税;(2)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机给予$100的补贴。(3)对该产业承诺$600美元的保护价。思路:这三种政策都能使本国的电视机产量增加10个单位,对本国电视机厂家的收益影响相同,但是由于三种政策对本国的价格影响不同,所以对消费者乃至对全社会的福利 影响不

47、同。生产补贴下价格不变,对全社会的福利影响最小;出口退税和保护价使国 内价格上升到600,所以使社会福利损失大于生产补贴。所以如果政府在培育本国电 视机产业的同时要最大化社会福利的话,可以考虑b,这也是一个经济学家最常建议的。另一方面,注意到b种政策政府的财政支出最大,如果政府促进产业的同时要兼顾政 府财政预算,则可以考虑 a和 c。2. 比较鼓励出口的三种政策(出口补贴、出口行业的生产补贴和出口行业的 价格支持)对本国市场价格、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生产者和消费者 利益、政府支出及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出口补贴生产补贴价格支持市场价格升高不变升高生产量增加增加增加消费量减少不变减少出口量增加

48、增加增加生产者利益增加增加增加消费者利益减少不变减少政府支出增加增加最多增加社会的福利减少减少最少减少思路:3. 参照图9.6,画图分析大国对出口产品征收出口税的经济影响(包括国际价 格、国内价格、生产量、消费量、出口量、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以及 整个社会的福利变动)。思路:第一种情况:世界价格的上升量小于出口税价格X129Di D2SiQ数量国际价格上升,国内价格下降,生产量下降,消费量上升,出口量下降,生产者福利 下降a+b+c+d,消费者福利增加a,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c+e,整个社会福利减少b+d-e第二种情况:世界价格的上升量大于出口税国际价格上升,国内价格上升,生产量上升,消费量下

49、降,出口量上升,生产者福利 上升a+b+c+d,消费者福利下降a,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e,整个社会福利增加 b+d+e第三种情况:世界价格的上升量等于出口税国际价格上升,国内价格不变,生产量不变,消费量不变,出口量不变,生产者福利 不变,消费者福利不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c+e,整个社会福利增加 c+e4. 假设毛麻纤维是S国的一项出口商品,该国以毛麻纤维为主要原材料的地 毯工业也很发达。该国贸易部长建议取消对该产品的出口关税,但他的提 议遭到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的强烈反对。(1) 假定S国是毛麻纤维贸易的小国,用图说明如果取消出口关税对S国各方 利益的影响,并分析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为什么要反对这

50、一政策。(2)假定S国是一个毛麻纤维的出口大国,贸易部长的建议还会对本国的经济 产生什么影响?思路:(1)取消出口关税,国内毛麻纤维的价格上升,所以以它为主要原材料的地毯的价格会 相应上升,这对一个地毯工业发达的工业体系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工业部长反 对;同时政府减少了 c部分的关税收入,故而财政部长也反对;消费者受损a,生产者获禾U a+b+c+d。(2) 如果S国是一个毛麻纤维的出口大国,取消出口关税会降低世界毛麻纤维价格,从而会恶化整个国家的贸易条件,社会的净损失比小国征收同样比率的关税要小。5. 假定印度在世界是某种铜矿的供应小国。国内对这种铜矿的需求和供给分 别为D = 400 -

51、 50P, S = 200 + 50P某一天印度政府突然意识到这种铜矿对发展军事工业的重要性,决定把它 的出口限制在100单位,并免费发放了 100单位的出口许可证。试分析出 口数量限制对社会各利益方及总体福利的影响。如果政府知道国内铜矿市 场的供需曲线,它还会选择使用许可证来限制出口吗?试为印度政府设计 一种更加有利的限制方案。大国搞出口补贴要比小国损失小,是否搞生产 补贴也是如此?思路:相对自由贸易,出口许可证降低了国内铜矿的价格,消费者获利,国内生产者总体 受损,但是得到免费出口许可证的部门仍然可以以国际价格出口,他们可能从中获 禾然而社会总体福利依然是下降的。如果政府知道国内铜矿市场的

52、供需曲线,它会改用征收出口关税的方式,关税额等于国际价格减去36. 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法国牛肉为每吨2625美元,而国际牛肉市场的价格为每吨2000美元。在自由贸易下,法国自己生产 100万吨,从国际市 场上进口 50万吨。法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农民利益规定了 3000美元的保护 价格,结果牛肉生产增至120万吨,并向其他国家出口了 30万吨。试用图 和数字估计法国政府、农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变动。思路:相对自由贸易法国政府损失3亿美元,农民获利11亿美元,消费者损失12亿美元,整个社会福利损失 4亿美元。价格(美元/吨)30世界价格2C00120保证价格30007.10050设A B

53、两国对商品X的供求曲线相同,为:Sa = Sb = 150+ 20 P, Da = Db = 200- 20 P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De = 100 20 P(1)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 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2)如果A 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情况。(3)如果A国单独对C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 A B C三国的福利变 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思路:(1)自由贸易下,商品 X的价格为2,A、B国分别出口 30单位到C国,所以C国一共 进口 60单位。(2)两国贸易制裁下,A、B

54、国皆损失11.25,C国损失90。(3) A国单独制裁则,A国还是损失11.25,商品X的价格为2.5,B国出口量增加到50,相对自由贸易获利 20,相对与A国合作制裁C国的情况,获利 31.25; C国进 口量比自由贸易减少 10个单位,福利损失 27.5,但是比两国制裁的零进口量要好, 相对这种情况,福利改善62.5。可见A国单独制裁对被制裁国来说是损人不利己,对出口竞争国来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种行为降低了整个世界的福利,所以说是 得不偿失的。第十章贸易保护的理论1. 研究显示,发达国家中消费者为每一个被保护的工作付出的代价都不小, 为什么政府仍要保护这些行业?思路:受保护的行业很可能拥

55、有实力比较强大的工会组织,或者说是重要的选票来源。所 以如果从就业保护的政治经济学角度考虑,尽管代价不菲,政府还是会对这些行业 进行保护,以满足其政治上的利益最大化。2. 为什么要用限制进口的政策来改善国家收支状况?现实中效果如何(用图 说明)?思路:改善国际收支情况是指通过贸易保护的手段,使得出口所得高于进口所有,形成贸 易出超。保护手段包括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两方面。而对于一些出口能力低、外债 负担沉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能依赖限制进口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进口数量减少 -外汇支出减少外汇储备增加(或赤字减少)出口数量不变外汇收入不变但在实际中一般不会实现预想效果,因为贸易是双方面的,一国采取限制进口的措 施,其贸易伙伴要么报复,要么进口能力下降,这都从反方面影响了本国的出口, 最终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