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一条解读:雇员工伤的雇主责任2009-12-22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一条解读:雇员工伤的雇主责任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 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 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 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 担连带赔偿责任。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雇员在工
2、作中遭受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的规定,属于雇主责任的又一规 定。本条规定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1)雇主对雇员的工伤应当直接承担赔偿责任,而且 是无过错责任。( 2)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侵权行为造成的工伤,受害人可以同时请求 第三人和雇主承担赔偿责任,第三人和雇主的责任为不真正连带的侵权赔偿责任。(3)第三人侵权行为造成的工伤,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4)发包人对工 伤事故有明显过错的,与承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5)本条所指的雇佣关系是狭义的 雇佣关系,是指没有纳入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雇佣关系,不包括 劳动法所指的劳动关系。对属于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
3、系,受害 人不能对用人单位(雇主)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向工伤保险机构请求工伤保险赔偿,对工伤保险赔偿有争议的,属于劳动争议纠纷,按 照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程序,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 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读】一、本条解释的背景雇员在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伤害,即工伤的赔偿问题,按照传统的民事侵权法理论, 当然是诉请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属于一般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也就是按照雇主的过错 承担责任。但是这一理论在工业革命以后遇到了挑战。( 1)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机 器作为生产工具大大拓展了人类劳动的范围,丰富了人类劳动的内容,人类通过
4、机器作 用于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如因机器故障造成的侵权伤害,可能就不是某个侵权人引 起的,侵权人的确定和雇主的过错如何界定成为难题。( 2)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化的大 生产,手工作坊越来越少,以社会劳动体现个别劳动的社会生产方式,劳动者聚积在一 起,同时使用工具,增大了造成职业侵害的可能性,加害行为主体具有多元性,责任难 以分清。 (3)技术革命使机器作为生产工具及其智能因素的增加,以及管理成为生产力 的要素,使职业伤害的行为具有隐蔽性。比如机器及其操作人员、设计人员、生产的管 理人员、设备的检验人员等可能都有过失。( 4)工业革命虽然解放和提高了工人的劳动 力,但同时为工人带来了更大的危险,
5、而且有的雇主为追求高额利润,减少损失,竟然 要求工人与之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生死协议”,经济效益与法律和道德产生了冲 突。鉴于以上情况,各国都从法律上不断作出新的调整,将工伤事故作为特殊的侵权, 适用无过错责任,并从劳动法上确立了工伤保险的制度。我国民法通则对雇员在雇佣活动中所受伤害如何赔偿的问题,未作明确规定。 有关的司法准则是在相关的判例中逐步得到确定的。判例一:“张连起、张国莉诉张学珍损害赔偿纠纷案”。该案的主要情况是:天津市塘沽区生产服务管理局建筑工程公司第七施工队承包的 天津碱厂除钙塔厂房拆除工程,于 1986 年 10 月转包给个体工商户业主张学珍领导的工 人新村青年合作服务站
6、,并签订了承包合同。 1986年 11月17日,服务站雇佣的工人张 国胜等人在拆除工作中,混凝土大梁断裂,导致张国胜坠地受伤,后经治无效身亡。张 国胜死亡后,其父张连起要求劳动行政部门按工伤事故给予处理,但劳动行政部门认为 该工伤事故虽属于劳动部门的统计范畴,但又属于个体雇工,行政处理缺乏依据,不予 处理。张连起等人遂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该案后,张学珍以张国胜入站工作填表 时,已签字同意“工伤概不负责”的说明,拒绝赔偿。为此,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就该 案能否受理及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最高人民法院于 1988年 10 月 14 日作出 88民他字第 1 号关于雇工合同应当严
7、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问题的批复 认为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侵犯, “工伤概不负责”既不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应认定 无效。其后,该案双方当事人经法院调解达成赔偿协议。这个判例开创了雇主对雇员的工伤必须承担赔偿责任的先河,并同时确定了雇主与 雇员约定“工伤概不负责”的合同免责条款无效的司法原则。从此,全国法院审理雇员 伤害赔偿案件莫不以此为圭镍。比如刊载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的“陈维礼诉赖国发 雇佣合同纠纷案”,就似乎是本案的翻版。除了一般的雇佣关系中的伤害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还刊登了两起涉及建设 工程发包和转包引发的工伤赔偿
8、案件。如判例二:刘明诉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二处第八 工程公司、罗友敏工伤赔偿案。该案基本情况是: 1998年 8月 27日,被告第八工程公司的眉山 106线项目部与本公 司职工、被告罗友敏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由罗友敏承包眉山 106 线西来堰大桥行车 道板的架设安装, 工程总价款 26万余元,费用包干。该合同还约定,施工中发生伤、 亡、 残事故,由罗友敏负责。合同签订后,罗友敏即组织民工进行安装。同年9月 2日,原告刘明经人介绍到被告罗友敏处打工。为防止工伤事故,罗友敏曾召集民工开会强调安 全问题,要求民工在安放道板下的胶垫时必须使用铁勾,防止道板坠落伤人。10月 6日下午 6 时许,刘明在安
9、放道板下的胶垫时未使用铁勾,直接用手放置。由于支撑道板的 千斤顶滑落,重达 10 多吨的道板坠下,将刘明的左手砸伤。罗友敏立即送刘明到医院住 院治疗 21 天后出院。刘明住院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伙食费,以及出院后的 治疗费用总计元,已由罗友敏全部承担。 1999年3月 5日,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医技术室对刘明的伤情进行鉴定,结论是:伤残等级为工伤七级。另查明,四川省眉 山地区 1998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5014元。眉山 106 线西来堰大桥行车道板的架设安装 工程,无论从现场环境还是从施工单位的技术与设备看,都应当使用吊车直接起吊道板 进行安装。采用人工安装,虽然开支费用能
10、减少,但是安全隐患增多。眉山县人民法院 认为:被告罗友敏是眉山 106 线西来堰大桥道板架设安装工程的承包人,招收原告刘明 在该工程工作后,双方形成了劳动合同关系。罗友敏作为工程承包人和雇主,依法对民 工的劳动保护承担责任。采用人工安装桥梁行车道板本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此,罗 友敏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临场加以监督和指导,而罗友敏仅在作业前口头予以强 调,疏于注意,以致刘明发生安全事故。虽然刘明在施工中也有违反安全操作规则的过 失,但其并非铁道建设专业人员、且违章情节较轻,故不能免除罗友敏应负的民事责任。 我国历来重视加强劳动保护工作。被告第八工程公司作为眉山106 线西来堰大桥的施工企业
11、,在有条件采用危险性较小的工作方法进行行车道板架设安装的情况下,为了降低 费用而将该项工程发包给个人,采用人工安装,增加了劳动者的安全风险。该公司在与 被告罗友敏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施工中发生伤、亡、残事故,由罗友敏负责”,把 只有企业才有能力承担的安全风险,推给能力有限的自然人承担,该条款损害了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我国宪法和劳动法前述有关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五)项的规定,该约定应当属于无效条款,不受法律保 护。第八公司对原告刘明的工伤事故,依法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综上,眉山县人民法院 于 1999年 3月 18日判决:一、被告罗友敏在本判决生效后 5 日
12、内付给原告刘明医疗、 误工、住院生活补助、护理、交通、伤残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共计元。二、被告 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第二工程处第八工程公司对上列费用承担连带责任。案件受理费、 鉴定费,由罗友敏负担。第一审宣判后,原告刘明不服,以原判没有解决再次医疗问题, 其他赔偿项目也不足为由提起上诉,要求改判增加再医费、误工费等,并补发拖欠的工 资。四川省眉山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期间,除认定一审关于工伤经过的事实外,还查 明:刘明住院治疗 21 天期间,被上诉人罗友敏为其支付医疗费、住院费、交通费及其他 费用等共计元。刘明因工伤受到的损失,除罗友敏已支付的外,尚有出院后的误工费 15 00 元、再医费 2
13、000 元(含住院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等)、伤残补助金 501 4 元、伤残就业补助金 6254 元以及其他损失 2443 元未付。 此外,被上诉人第八公司尚欠 刘明 1998年 9 月份的工资 1033元。眉山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诉人刘明因工伤致 残,两被上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据此,眉山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于 1999年 5月 17日自愿 达成如下协议:除被上诉人罗友敏已支付的元以外,再由被上诉人第八工程公司于 1999 年 5 月 30日前,一次性付给上诉人刘明出院后的误工费、 伤残补助金、 伤残就业补助金、
14、 再医费、其他损失费用和所欠工资等,共计 18244 元。一审案件受理费元、鉴定费 450 元,二审案件受理费元,共计元,由第八工程公司负担。这个案例中,人民法院直接确 认了工程发包人对工伤事故赔偿的连带责任,在赔偿责任的划定上比前两个判例更进了 一步。据此原则,云南省永胜县人民法院在 2001 年判决了龙建康诉中洲建筑工程公司、 姜建国、永胜县交通局损害赔偿纠纷案,并也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予以刊登。上述案例仅是人民法院判决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极个别典型,实践中,各地法院判 决实际处理的案件已经不胜枚举,仅是近年来人民法院报和“中国法院网”上刊登 的侵权赔偿案例就有六七百件。如果我们细细评析这些案
15、例,会发现其中也有许多不足 之处,比如在上述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的案件中,法院采用的均是过错责任原则, 而不是无过错原则;在刘明赔偿案中,法院判决发包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龙建康赔 偿案中,法院则判决发包人是直接责任;还有几个案件均有引用宪法规定作为判决 依据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法律规定的缺失,造成法律适用难,执法尺度有异, 这与法制统一和司法公正的要求是不适应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就应当适时作 出立法规定或者司法解释。二、雇主承担无过错责任的理论依据尽管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 很多法院是运用过错责任原则裁判雇用活动中伤害案件, 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现在,绝大多数人均
16、主张雇主对雇员在雇用活动 中所受的伤害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其主要依据是:1雇主对雇员的职业活动负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职责义务。无论是一般的工作 场所,还是利用机器从事生产活动的雇主和企业,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卫生条件关系 到工人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改善生产条件,提供安全设备和教育,组织安全生产,对雇 员的职业活动提供必须的保障,是雇主和企业的责任。即使在雇主和企业无过失的情况 下,发生工伤事故对工人确实造成人身伤害,雇主和企业要承担赔偿责任。职业伤害是 机械化大生产的成本因素之一,这是大工业生产成本的必然组成部分,如同设备维修的 “工人维修成本”。2工伤事故治疗和伤残发生的赔偿,是对工人因职业伤
17、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劳动能 力损失的补偿,与工人操作过失无关,不能因为工人操作的过失而受到影响。即使有时 是由于工人自身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工伤事故,也非工人自愿。为了排除操作过失对责任 的影响,法律推定工人不会自己伤害自己。3规定雇主责任有利于促进雇主的劳动保险和劳动保护意识。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 规定,即使是个体经济组织(或称个体工商户)都应当给工人建立工伤保险,因此雇主 承担替代责任一般能够通过保险给予分担,在法律上是公平合理的。从实际情况看,工 人是机械化大生产的组成部分,是机械化大生产带来的危险因素的承受者,工人遭受职 业伤害使他们的劳动能力、经济收入甚至生命受到损失,工伤保险待遇仅仅是他们
18、经济、 健康和劳动能力损失的一定补偿,本身就体现了对雇主责任的减轻,所以设定此种情况 下的雇主责任符合社会正义。总之,工人受到事故、职业病或者第三人的伤害,如果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可能有 种种场合和情形:如劳动者劳动纪律松散、安全意识淡薄或违法操作规程等导致伤害事 故发生;或因为企业、雇主一方管理混乱、设备设施不良、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还 有可能是双方过错,如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劳动者为了赚更多的钱加班加点、疲劳 作业;以及其他意外事故,劳动者之间的过失伤害,等等。这会给案件的裁判带来诸多 不公正的因素。如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则会起到发挥社会保险功能、简化法律程序、 提高效率的作用,同时能
19、够及时救济受害人,使双方当事人从赔偿官司中解脱出来,有 利于正常的生产生活。三、第三人致雇员伤害的赔偿责任性质第三人侵权行为致雇员伤害的赔偿问题,是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但在如何处理 上,一直有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应由直接侵权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因为雇主并 没有实施侵权行为,无行为即无责任。第二种观点认为,应由雇主和侵权第三人共同承 担连带赔偿责任,因为侵权后果与雇主没有提供安全生产条件或者是没有尽到安全保护 的职责有因果联系,雇主的失职行为也是侵犯了雇员的合法权益。第三种观点认为,受 害的雇员既可以要求雇主承担责任,也可以请求侵权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其享有选择 请求权。因为雇主的责任和第
20、三人侵权行为在性质上不同,受害人享有的是两个不同的 权利,应当分别请求。对于以上观点,倘若受害人同时请求第三人和雇主承担赔偿责任, 那么,他们之间的责任如何划分?核心问题是学者提出的民法理论上的不真正连带债务 问题如何理解和适用。对不真正连带债务,一般的理解是:指数个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而对于同一 债权人负有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数个债务,因一个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均归于消 灭。其特征如下:多数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对债权人负有不同的债务;债权人对数 个债务人均享有分别的请求权;数个债务偶然联系在一起;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基本 上是相同的,且债务的清偿不分比例、数额,每个债务人均负有全部清
21、偿的义务,一旦 一个债务人清偿了全部债务,债权人的债权就得以全部实现,债权人无权再向其他债务 人求偿;在多数情况下不真正连带债务有终局责任人。所谓终局责任人,是指最后真正 承担债务责任的人。具体到第三人侵权赔偿的问题上,即是:( 1)直接侵权人应当承担 侵权赔偿责任,但雇主对于雇员的人身安全负有保护责任,雇员在为其工作中受到伤害, 雇主亦应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是说,雇主和侵权第三人都应承担责任,但二者承担责任 的原因是不同的。 (2)受害人既可以基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向其主张权利,也可以基于 雇员同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向雇主主张权利,并且这两个请求权是分别独立的。(3)雇主及侵权第三人对雇员所负的赔
22、偿债务的发生,既无共同行为,也无相互的某种约定, 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 4)侵权第三人和雇主向受害人所负的债务,其内容是完全相同 的,只要其中一人向受害人履行了赔偿义务,受害人就不能再向另一人求偿。(5)第三人作为直接的侵权行为人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雇主在履行了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 人追偿。本条解释在讨论过程中,有很多人认为,不真正连带责任当然不是连带责任,与连 带责任毫无关系,第三人侵权,就应当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本质上是不可以选择责任人 的,除非第三人难以确定,或者下落不明的,才可以列雇主为被告。此时的雇主责任只 不过是替代责任,是公平责任。由于该种观点里的“第三人难以确定”、“下落不
23、明” 等条件有含糊性,不便操作,故其中又有人主张,如果受害人只请求雇主承担责任,人 民法院应当追加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为共同被告,也可以按照过错责任和侵权行为的 原因力比例确定他们相应的责任。如果受害人选择他们为共同被告,责任也是按份责任 (比例责任),而不承担连带责任。还有人认为,第三人侵权造成雇员的损害赔偿案件涉及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目前尚 无法律规定,在民法理论上也尚有争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该类法律问题,还是应 该按连带责任处理恰当。连带责任是指债权人或者债务人有数人时, 各债权人均得请求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 各债务人均负有全部给付的义务,且全部债权债务因一次给付而归于消灭。由此可以看
24、 出,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在如下几方面是相似的:债务人均为多数;给付为同一; 各债务人均负有全部给付的义务;因一人的给付而使全部债务归于消灭。但实际上,两 者又有着显着的区别:1债务发生的原因不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数个债务的发生原因各不相同,一般是由相关的法律关系竞合而 产生;而连带债务的各债务的发生,通常基于同一原因,如基于同一合同约定,或基于 共同侵权行为。2主观目的不同不真正连带债务并非法律或当事人为担保债权实现而有意设立,其发生纯属偶然, 各债务的产生主观上并无共同关系,产生后尽管一人的履行可使全部债务消灭,但这只 不过是为维护公平及不使债权人因其他人履行债务而额外收益,才作出这样的
25、认定;而 连带债务各债务人之间须有主观的共同目的,相互间发生主观的联系。多数债务人为满 足债权人的债权及为其债权提供担保而联为一体,各债务均为达此目的的手段,连带债 务人中任何一人履行给付就使设定连带债务的目的实现。3法律效力不同不真正连带债务各债务人相互间因无主观的联系, 所以除债权人债权满足的事项外, 原则上其他事由只发生相对效力,其效力不及于其他债务人;而在连带债务各债务人之 间因具有主观的联系,债权人免除部分债务人所生的事项,其效力一般均及于其他债务 人。4法律要求不同连带债务实行法定主义,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或当事人有明确约定时才产生连带债 务,否则不得擅自使用连带债务;不真正连带债务
26、中各债务人的债务分别基于不同原因 而各自独立,其运用由法院根据不同法律关系的竞合情况酌定,无须法律明文规定,更 不存在债务人之间的约定。5债务人的责任分担不同不真正连带债务各债务人相互之间没有主观的共同目的,所以就债务的承担并无分 担关系,从而也不发生内部求偿,即使有,也只是基于终局的责任承担;而连带债务各 债务人相互之间有主观的共同联系,有责任分担关系,从而相互之间存在内部求偿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三人行为造成雇员人身伤害案件,既不存在责任竞合问题, 也不存在连带责任问题,而是一个不真正连带责任问题,雇主只有在承担赔偿责任以后, 才可以对第三人进行追偿,这种追偿是代位清偿的追偿权。四、发包人承担连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半导体器件工艺学》课件
- 2025年福建厦门天地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糖尿病肾衰竭护理计划
- 2025年扬州仪征市扬子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绍兴市镜湖新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语言教学中的课程设计
- 2025伊春市乌翠区抚育河经营所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双鸭山市四方台区集贤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泌尿外科护理进修
-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铁总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广东省清远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年级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清远二模
- 2025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温杯抛光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对口高考畜牧兽医类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