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贯穿“新、活” 熔铸“奇、美” 【】数学实践是学生深入生活,参与社会的一项活动, 学生把“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和“生活数学”紧密联系起 来,“变单纯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转为“身入观察,心 入体验”的情感, 在领悟了数学技巧上, 同时张扬学生个性, 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新;活;奇;美;有效 细细解读新课标,不难发现,数学实践是学生深入生活,参 与社会,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一项实践活动。因此, 当务之急是有效改革数学教学理念,创设一个利于学生终身 发展的数学教学环境,让我们的孩子轻轻松松学数学,愉愉 快快做数学。1发展创新能力,渗透一个“新”字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有效改变自己、改变环境
2、的应变能力 和创造能力。并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凭自己的智慧和 能力,积极、有效、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多方 向、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求异中创新。 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课教学中,出示这样一道 题目: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 6 分米的正方形,现在 如果要改围成长 10 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一般 做出下列两种解答:(6X4-10X 2)+ 2=2(分米); 6X4+2 -10=2 (分米)。通过引导激励求异,有的学生又提 出6X2-10=2 (分米)的解法。从这种解法中有的学生又想 出一种新的解法 6- (10-6 ) =2(分米)。最后教师又评出
3、最 优解法。这样教学不仅实现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机结 合,而且激发了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中选优,好中求 佳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 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 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刚举目张的效果。 如:教师在教学正方形有 8个顶点、 6 个面、 12 条棱这个知 识时,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小棒和一些橡皮泥小球)搭 一个正方体。 于是学生就纷纷动手搭了起来。 过去一段时间, 有些小组搭出了漂亮的正方体,有的小组搭出的正方体就不 怎么样了,
4、还有的小组就连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也搭不成。这 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知识的关键点、也是突 破问题的难点, 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 及时向学生提出。 “为 什么有的小组搭的正方体不漂亮?”因为这个问题问到点 子上,所以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学生通过自 主探索,很快就得出了“正方体 12 条棱长度相等”这一结 论。达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目标。 开放数学时空,惯穿一个“活”字 “开放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 旨,数学开放性教学主要体现在“二广、四化”。即:在教 学活动空间上要“广”;在教学内容上要“广”;在教学手 段上要“信息化” ; 在教学评价上要“多元化”;在
5、教学过 程中要“民主化”;在教学目标上要“多元化”。为突出这 个理念教师应:11 尊重学生观点。教学中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时,不要急于判令是错误的还是正 确的,而应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或纠正错误 或坚持正确的观点。让学生的奇思妙想在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等宽松民主的数学环境中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展现学 生智慧之美,学习过程之美。例如,一次课堂上,本人在执 教“1减去真分数”数学过程中,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 堆煤,运走了 3/4 ,还剩几分之几?”正当我想着手分析解 题时,一位学生突然喊道:老师,“它不是一道应用题。”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 当时我有点慌张、 惊讶、 也有点气恼, 但理
6、智告诉我要冷静,于是我干脆放下书、案,转而用好奇 语言问:“你为什么说它不是应用题呢?能说出你的理由 吗?”这位学生见我不责怪就振振有辞地说:“应用题至少 应该是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这道题只有一个条件,怎么 能说是应用题呢?”啊 ! 多么“漂亮”的回答,他的回答已 经给了教学这道题的最佳切入口,于是我马上改变原先的教 学思路,顺水推舟。“这真是你重大的发现,老师真为你善于积累知识、善于比较学习并大胆提出问题而感到娇傲。那它到底是不是应用题呢?我们再作进一步的探索”接下来 的教学我就腾出时间以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展开充分的讨 论。结果,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对这类应用题结构的理解, 对单位“ 1”(
7、题中隐藏的已知条件)的理解,决不是原先 的教学设想所能达到的。12 解放学生思维。成功的教学就在于能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最大限度地激 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创意地解决实际问 题。如,教学有余数除法这部分内容, 我设置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首先我拿出“ 20 个梨, 5 个盘子。”要求( 1)请同学们用 5 个盘子分梨,而且每盘梨的个数都 一样,你有什么办法吗?因为学生刚学过整数除法,所以很 快得出结果(每盘 4 个)。要求( 2)要求用 3 个盘子分梨,且每盘子的个数一样,你 怎么分,有什么结果。学生经过实践操作发现,由于两个前提条件变化了,就决定 了必然剩余 2 个梨子的结果。从
8、而感悟到余数与被除数和除 数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对余数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要求( 3)用 5 个盘子分梨,“每盘放 5 个梨,要求余 1 个、 余2个问学生老师这里需要几个梨?”整个学习过程我运用发散与集中思维方式,至使学习目标不 仅能圆满完成,而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正如美国心里学 家布鲁纳所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 发展智慧。”2张扬学生个性,熔铸一个“奇”字 创新教育强调教育个性化,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性格。而 数学教学中的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等方法,正是学生在自主 学习中发展个性,展现自我、体验自我、超越自我,培养创 新人格的良好舞台。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用多
9、媒体演示猴子分饼 的画面,边演示边讲解:猴妈妈把一块饼平均分成 4 份,四 个孩子每人一份。大猴子看见了,嚷着说:“我老大一块太 少了,我要两块。”猴妈妈没说什么,只是把原先分好的饼 平均分成 8 份,满足大猴子的要求。小猴子看见妈妈不责怪 反而是满足哥哥的要求, 也急着说: “我最小, 我要三块。 ” 猴妈妈把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继续饼平均分成 12 份,给了小 猴子三块。当同学们沉醉在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时,我 抓住时机进行挑疑:“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于是,同学 们纷纷提出问题:“三只猴子谁吃得多一些?”“为什么猴 妈妈在满足他们的时候,又能做到公平呢?”这样,学生由 兴趣引发质疑,由疑问
10、产生探究需求,既能达到教学目标,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展现自我、超越自我。3强化审美底蕴,关注一个“美”字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创新,从 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如:数学概念简单统一,数学公式简练整齐,数学图形和谐 对称,数学结构协调完美,数学知识奥妙无穷、数学方法奇 妙多样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表现。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有 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欣赏、去评价,就可以使学生认 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从而感受到美的教育。例如: 在教学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自然 界的对称物,如:蜻蜓、蝴蝶、树叶、花等;看生活中的对 称物:面具,衣服、北京天坛等;看中国的剪纸对称图。当 他们看着一幅幅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画面惊奇地睁大眼 睛,并发出一阵阵的赞叹声:“太美了 ! 真没想到时,自然 而然的引发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热爱之情,也从中感悟到生 活数学的美。再有:在教学“图形拼组”时,就可放手让学 生分小组自由选择用图形进行拼组:在实践操作中,有的学 生拼出了一辆坦克, 有的拼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有房子、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报告
- AI智能行业应用策划
- 纳米级表面形貌测量技术-洞察及研究
- 劳务公司临时用工合同范本4篇
- 防偷拍专业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超疏水材料开发-洞察及研究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数据隐私保护方案-第3篇-洞察及研究
- 部门聚餐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赤魟病害防控-洞察及研究
- 十个严禁考试题目及答案
- 海底捞会员管理制度
- 吉林:用水定额(DB22-T 389-2019)
- 威士忌餐吧策划书3
- 单位党旗党徽管理制度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5)解读
- T/CECS 10378-2024建筑用辐射致冷涂料
- T/CECS 10288-2023水泥及混凝土用玻璃粉
- 2025年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应用语文(第三版)》课件 第三单元 特殊情境口语交际
- 期货分成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