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前进的步伐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电子政务系统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通、重复建设等问题,本文将web服务(web services)的理念引入到电子政务建设中,提出一个基于web服务(web services)技术的电子政务平台方案,从而达到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效率、增强电子政务系统使用灵活性等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web服务技术的电子政务平台的体系结构。其次,本文对该电子政务平台上的政务web服务注册中心g-uddi的设计以及其实现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三,本文从方便政务w
2、eb服务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平台服务调用接口。在此接口中,利用.net技术特性,实现了wsdl数据类型转换到c#数据类型的递归算法,进而完成了从wsdl文档到本地web服务代理类的自动生成工作。并把该接口以可视化控件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第四,针对电子政务平台上数据的敏感性,利用xml数字签名与xml加密技术,扩展了与web服务传递信息的载体soap协议。对扩展后的essoap(enhanced security soap)的原理以及实现流程做了详细讨论。最后,在此电子政务平台上,使用.net技术开发了一个应用实例网上企业注册审批中心。上述讨论的电子政务平台的主要技术及特点在此实例上均
3、得以体现。关键词:电子政务 web服务 接口 essoap .netabstractwith the information-based advancing step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has been launched extensively in all parts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achieve some goals such as improving e-government constructio
4、n efficiency, strengthening the flexibility of e-government system etc., this thesis introdues web services architecture into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nd present a solution about e-government platform baesd on web services. firstly,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existing domestic and i
5、nternational e-government systems, this thesis puts out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the e-government platform based on web services.secondly,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mechanisms of g-uddi center in e-government platform based on web services.then, an interface module which can facil
6、itate users to use web services is introduced. the thesis makes use of microsoft.net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a recursive algorithm which can make transformation from wsdl data types to c# data types in the interface, and provides the interface to users in visual modules.further, aiming at the sensit
7、iveness of the data on the e-government platform, the thesis extends soap by xml-signature and xml-encryp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give more security in the process of data transfer.finally, this thesis provides an applied instance on the e-government platform based on web services to prove the fe
8、asibility of the architecture & key technology discussed above. and the most expected objectives have been achieved.keyword: e-government, web services, interface, essoap, .net目 录摘 要iabstracti目 录i第一章 绪论11.1 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其优势11.2 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11.2.2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1.3 论文的出发点和意义11.4 本文的组织1
9、第二章 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结构12.1 电子政务平台的设计原则12.2 现有解决方案的分析12.2.1用户界面集成模式12.2.2中央数据库模式12.2.3分布式对象模型12.3 基于web服务架构的电子政务平台方案12.3.1 web服务(web services)概述12.3.2 采用web服务架构来实现12.4 系统结构12.5 开发技术与工具12.6 本章小结1第三章 政务服务注册中心的设计与实现13.1 政务服务注册中心(g-uddi)概述13.2 g-uddi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13.2.1 实体信息规范定义13.2.2 政府web服务描述信息结构定义13.2.3 bi
10、ndingtemplates结构规范定义13.2.4 tmodel结构规范定义13.3 政务服务注册中心(g-uddi)的实现13.3.1 查询api的设计与实现13.3.2 信息发布维护api的设计与实现13.3.3 g-uddi的运行界面13.4 本章小结1第四章 平台服务调用接口的设计与实现14.1 平台服务调用接口概述14.1.1 平台服务调用接口的使用14.1.2 平台服务调用接口的结构14.2 服务查询模块的实现14.3 wsdl解析模块的实现14.4 代码生成模块的实现14.4.1 数据类型映射14.4.2 生成代理类14.5 本章小结1第五章 政务web服务的安全消息模式ess
11、oap15.1 政务web服务信息安全的要求及特性15.1.1 要求15.1.2 特性15.2 传统信息安全解决方法及其不足15.3 soap协议的加强安全模式(essoap)的设计与实现15.3.1 essoap签名15.3.2 essoap加密15.3.3 essoap模式的信息处理流程15.3.4 essoap的实现15.4 本章小结1第六章电子政务平台上的一个应用实例16.1 实例的提出网上企业注册审批中心16.2 企业注册中心的开发16.3 企业注册中心的使用16.4 本章小结1总结与展望1参考文献1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作者攻读学位期间所做过的科研工作1致 谢164第一
12、章 绪论1.1 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其优势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由英文“e - government”翻译而来,而“e-government”的字面意思是“电子政府”,只不过为了与“电子商务”概念相对应,国内的媒体基本上都用了“电子政务”这一名称1。 为了理解“电子政务”的概念,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政务”的概念。“政务”(government affairs)是指有关政治方面的事务,泛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在我国,“政务”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政党、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如党务、税务、检务、军务、社区事务等等
13、;狭义的政务则是指政府部门所开展的行政管理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本文中“政务”的理解基本是从广义的角度出发的。目前“电子政务”的确切含义至今还没有统一认识,这是由于电子政务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其本身的内容不断更新补充。以下是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2。2) 电子政务(e-government ),通俗的讲,就是政府部门办公事务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i
14、nternet技术为基础,通过虚拟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的一种工作方式,是电子政府的物化形式3。3) 电子政务就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包括内部办公和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网络化。是政府内部工作和对外职能的全面信息化3。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比较认同最后一种,这一定义比较全面的包含了电子政务的内涵:第一,电子政务不同于用电话、传真方式处理政府事务,必须基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等信息基础设施。 第二,电子政务并不是政府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
15、组合,而是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政务活动中难以做到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双向交流成为可能。 第三,电子政务绝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与电子政务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工作流程重组,改善和创新政务管理,改变政府职能和运作方式,重塑政府形象,使电子政务发挥出真正的优势。2电子政务的优势 电子政务对于促进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建立信息时代新型的政府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作用。1) 实施电子政务,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2) 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克服官僚作;3) 改变政府管理方式,遏制权力腐败;4) 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大大降低行政成本;5) 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1.2
16、 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务”(e-government)也一直被各国政府列为第一位。由此可见,电子政务的研究与建设己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1.2.1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1我国电子政务现状我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晚,直到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这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2001年8月,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在此部门领导下,上百位
17、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形成一套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框架,电子政务已经被列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建立两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即连接副省级以上部门办公业务的“政务内网”和面向公众、企业以及连接政府间业务的“政务外网”;其中,外网将与互联网相连接。二是建设和推进十二项重点工程,包括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和“宏观政策管理系统”,目标将所有税务机关和税种扩展成为全方位的税收电子化系统的“金税工程”,将完整的通关业务电子化的“金关工程”,为国家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提供网络化、数字化服务的“金财工程”,对银行、信托、证券、保险进行有效监管“金融监管工程”、实现审计工作数字化的“金
18、审工程”。另外,还有包括保障社会稳定、安全的“金盾工程”和“社会保障工程”、防伪打假的“金质工程”、应对水旱灾情的“金水工程”和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金农工程”。三是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两个信息体系和人口库、法人库、信息资源和空间地域库、宏观经济库等四个数据库,为政府部门提供最基础的数据资源4。2002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启动。2002年5月,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推出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版)在全国发行,这说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始全面的正规化,标准化5。2国外电子政务现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
19、化基础比较好,因此美、欧等国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而其他国家则不甘落后。下面以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成果以及对比情况来说明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研究状况。美国:1993年,克林顿政府在建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review committee, npr)时,就提出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克服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所存在的弊端,构建“电子政府”成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1994年12月,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政府与客户间
20、的互动,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电子政务,以提供效率更高、更便于使用的服务,提供更多取得政府服务的机会与渠道。1995年5月,克林顿签署文犊精简法,要求各部门呈交的表格必须使用电子方式,规定到2003年10月全部使用电子文件,同时考虑风险、成本与收益,酌情使用电子签名。1996年,美国政府发动“重塑政府计划”,提出要让联邦机构最迟在2003年全部实现上网,使美国民众能够充分获得联邦政府掌握的各种信息。2000年9月,美国政府开通“第一政府”网站()。这是个超大型电子网站,旨在加速政府对公民需要的反馈,减少中间工作环节,让美国公众能更快捷、更方便地了解政府,在同一个政府
21、网站内可完成竞标合同和向政府申请贷款等业务。加拿大:加拿大的电子政务迅速发展,后来居上,与加拿大良好的基础设施大有关系。加拿大号称是全球联网率最高的国家。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高速数据网联通,通讯上网费全球最低。由政府、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国家光纤网于2001年建成。该网的技术甚至比美国领先6个月,加拿大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优势为其发展电子政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在欧盟诸国中,英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走在欧盟诸国的前列。英国从1994年开始着手于e-governmance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英国政府建设电子政务的特点是“平民化”色彩较浓。要求政府做电子政务时,既要考虑到熟悉、了
22、解信息技术的人,也要考虑到不熟悉、不了解信息技术的人。从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来看,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政府推动下,电子政务在各国都呈现阶段式发展。大多数国家发展起步时间大致相同,而且经历的阶段大致一样;第二,各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目的大都集中在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第三,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以满足本国人民对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要求为主4。1.2.2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很快,但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还处在启动期。各政府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各层次、各区域的电子政务应
23、用系统大都建立在异构系统,即不同的网络硬件设施和操作环境基础之上,缺乏有效的协作,政务应用系统之间缺乏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电子政务资源整合能力还很弱,各个政务系统的数据共享性与一致性较差。 这样就形成了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这样就很难为公众提供极为方便的“一站式”服务。另外,随着政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安全成为当前电子政务中的关键问题。与电子商务相比,电子政务对信息的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整体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而政府的信息、安全技术又必须由我们自主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的电于政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1.3 论文的出发点和意义目前各个电子
24、政务系统极其分散且数据存储格式各异,是一个典型的异构分布式系统,由于政府各个部门业务相对独立,他们之间的联系很松散,所以整个系统可以说是一个松散耦合的分布式系统。当前电子政务的主要技术难点包括:1) 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电子政务平台框架,该平台对具体实施点不能有太严格的规定,任何操作系统上所开发的电子政务应用都可以灵活的集成到该电子政务平台上。2) 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如何提供一种分散统一的管理机制。3) 针对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灵活度大,样式多样来提供一种有效的信息安全机制。本文在总结了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利用web 服务这一适用于松散耦合系统的分布式系统技术,提出一种适合电
25、子政务发展形势的新的平台框架,文章就实施这一模型的关键问题:政府uddi注册中心,平台服务调用接口,以及平台上进行交换的信息安全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一定的实现工作。1.4 本文的组织本文共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概述,主要介绍了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相关背景知识,对目前电子政务研究现状及问题做了分析。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web serivces的优势及相关基本知识点,并针对第一章所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电子政务平台的系统结构。第三章对电子政务平台中的政务服务注册中心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讨论。第四章对平台服务调用接口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并实现了web服务客户端代码自动生成模块以及方
26、便客户利用政府部门所提供的web服务进行二次开发的接口组件,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五章讨论了电子政务平台中的安全模块,利用xml相关规范扩展了soap协议,从而实现了电子政务消息的安全保护,这也是论文的重点内容。第六章实现了在此电子政务平台上开发的一个应用实例网上企业注册审批中心。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第二章 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实现跨部门的政府网络综合应用,各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虚拟电子政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达到以上目标的电子政务平台。2.1 电子政务平台的设计原则
27、1通用性原则 整体上看来,电子政务系统是典型的异构网络,各部门现有的内部业务系统都是功能完善,紧密藕合的,所采用的对象体系、运行环境、开发语言等都不尽相同。因此,电子政务平台需要在这种异构环境中实现数据交换和业务处理,就必须屏蔽这些网络的差异,所以保证系统之间的互通性,是综合平台设计的首要原则。通用性原则还包括该平台能够用统一的规范来表示电子政务系统中涉及的文档型数据、关系型数据、gis数据和多媒体数据各等种数据类型,减少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因标准不统一而引起的诸多问题。2可扩展性原则 电子政务平台的可扩展性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功能模型的可扩展性。平台的设计不应限制各部门功能的实现,将来各
28、部门的职能功能发生改变时,平台系统能够继续支持。第二,信息模型的可扩展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部门中处理的信息、数据类型会发生改变,所以,所设计的平台要具有良好的数据支持扩展性。3安全性原则电子政务涉及对国家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核心政务的保护,涉及维护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涉及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保证。因此,需要保证信息的交互是安全、可靠、完整和一致的6。2.2 现有解决方案的分析2.2.1用户界面集成模式 用户界面集成模式是一种简单的实现方式,也称为界面重组模式,它主要是建立一个面向公众的门户网站,上面提供各职能部门的链接。用户使用的时候,要通过链接分别进入各个部门的站点,用户直
29、接面对业务办理的每一个环节,和各个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交互,没有实现业务的自动处理。 目前,一些政府门户网站就是采用这种实现模式。使用这种模式,用户需要在各个部门的站点上分别填写数据材料,造成大量数据的重复填写,不方便用户使用。2.2.2中央数据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所有部门需要交换及共享的数据都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政务平台系统和各个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间的数据交互都通过中央数据库完成。中央数据库保存了电子政务系统中涉及到的所有共享数据6,见图2.1:部门业务系统部门系统数据库部门业务系统部门系统数据库中央数据库政务平台系统平台数据库图2.1 中央数据库模式结构图这种形式存在整合上的困难:1
30、现有的各部门业务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有的还存在需要保密的数据,所以从数据层中央集中管理存在技术上和行政协调上的问题。2随着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不同部门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建设新的计算机系统,要想提前在中央数据库中筹划这些未知系统的数据字段是不现实的。2.2.3分布式对象模型使用基于rpc(远程过程调用)的分布式对象模型(如dcom, corba或rmi)能够实现异构平台之间对象的信息交互。例如对于corba,其对象可以用任何一种corba软件开发商所支持的语言,如c,c+,java和small talk来编写。同样地,corba对象可以运行在任何一种corba软件开发商所支持的平台上,如solari
31、s、windows 95/nt、open vms、digital unix或hp-unix等。这样,我们就能在windows下运行java应用程序,同时动态调用运行在unix应用服务器上的c+对象7。如上所述,如果各个部门采用分布式对象模型部署它们各自的业务处理系统,综合平台系统就能够调用它们来实现各部门联合办公。下面的图2.2所示的是一个基于分布式对象的异构对象调用示意图:政务协同工作平台系统采用了ejb对象,调用使用了corba对象或dcom对象实现的政务处理系统。政务处理(dcom app)政务处理 (ejb app)政务处理(corba app)政务协同工作综合平台(ejb based
32、)图2.2 异构分布式复杂连接示意图使用这种模式,可以达到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系统的功能要求。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冗长许多基于rpc的协议因为所提供的服务而需要相当的带宽。例如,dcom的基于ping的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保持持续的会话。2防火墙穿越大部分部门都在他们自己的公共web服务器和远程客户端之间放置防火墙,来根据不同的标准阻止引入的网络拥塞。远程服务难以穿越防火墙。例如,像corba和dcom之类的分布式对象协议都是基于动态分配端口的远程方法调用,而防火墙一般只开放80端口,这样服务端和客户端都需要手工干预防火墙的配置,是不现实的。3协议之间的转换由于不同对象之间的结构差异
33、,不同对象之间必须通过专门的连接器才能相互调用。例如在图2.2中,综合平台系统必须为不同的对象建立不同的连接器才能调用各对象。如果有新类型的对象加入就必需再开发新的连接器,维护起来既麻烦又容易出错。2.3 基于web服务架构的电子政务平台方案2.3.1 web服务(web services)概述web服务是以独立于平台的方式,通过标准的web协议,由程序可访问的应用程序逻辑单元组成,是使应用程序可以用与平台无关和与编程语言无关的方式进行相互通信的一项技术8。web服务是一个软件接口,它描述了一组操作,可以在网络上通过标准的xml消息传递来访问这组操作。其接口和绑定可以通过xml构件定义、描述和
34、发现,web服务支持通过基于因特网的协议使用基于xml的消息与其他软件应用程序直接交互。它使用基于xml语言的协议来描述要执行的操作或者要与另一个web服务交换的数据。web服务是一种应用程序,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分布式解决方案。它可以提供企业级的集成,而且还对因特网上的任意设备连接到服务器(位于任意位置)上提供支持,web服务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大飞跃。web服务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未来的应用将由一组应用了网络的服务组合而成。只要两个等同的服务使用同一标准,那么从理论上说,一个应用程序就可以根据价格或者性能的标准,从两个彼此竞争的服务中选出一个。除此之外,一些服务允许在机器间复制,因而可以通过
35、把有用的服务复制到本地储存库,来提高允许在特定的计算机(群)上的应用程序的性能9。web服务包括以下相关技术规范:1soap协议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它是用于交换xml编码信息的轻量级协议,也是web services的核心协议。soap协议规定了方法请求的格式和传递到消息的参数格式,soap协议包含了一系列规则,从而允许发送和接收正确的信息。它有三个主要方面:xml-envelope为描述信息内容和如何处理内容定义了框架;将程序对象编码成为xml对象的规则;执行远程过程调用(prc)的约定。soap可以运行在任何其它传输协议上。例如
36、,您可以使smtp,即简单电子邮件传输协议来传递soap消息。在传输层之间的头是不同的,但xml有效负载保持相同10。使用简单和无状态的http协议可以提供巨大的可伸缩性,还能够不受阻拦的穿越现有的防火墙软件。对于几乎所有的设备和系统来说,http协议可以完成这一任务,所以可以享受到http协议跨平台的优势。2wsdlsoap定义了应如何发送web服务的消息进行格式化和编码。但是如何才能知道给服务器发送了什么信息,如何判断一个特殊的web服务提供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应接收哪些参数等,这些都要靠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来完成。wsdl是web
37、服务描述语言,它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wsdl语言被设计用来描述web服务和web服务中所有的方法。这种语言的代码是以xml的格式进行编写的,因此,所有的系统都能够识别并解释其中的信息。使用wsdl描述语言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是一个标准的协议,任何系统都能够解释web服务的方法并识别要生成的soap消息和发送该soap消息。web服务使用发布的wsdl文件来创建代理对象,这些代理对象则用于和外部的web服务进行通信。本地的代理对象则模仿用于web服务上的方法调用,这就使得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本地代理对象而不编写soap消息的方式来进行工作。3uddi即通用描述、发现、集成(universal d
38、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是用来存储业务信息和发布服务的注册表。使用uddi标准,潜在的客户机能够通过任何已注册的业务信息搜索并找到所提供的web服务。uddi注册表本身提供了几个web服务,以允许任何客户机都可以使用标准的soap消息来搜索注册表10112.3.2 采用web服务架构来实现 web服务是对象/组件技术在internet中的延伸,是封装成单个实体且发布到网络上以供其它程序使用的功能集合。web服务从本质上讲是放置于web站点上的可重用构件。web服务可以分散于web的各个地方,通过互相地调用以协同完成业务活动。 web服务核心基
39、础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其相关标准协议包括服务调用协议soap、服务描述语言wsdl以及服务注册检索访问标准uddi等。采用web服务技术来实现这个电子政务平台主要是因为:1可扩展标注语言xml作为一种新的internet上的数据交换标准,是一种自描述的数据共享机制,它具有自描述性、可扩展性、分层结构等多种特性,可以用于在开放环境下统一描述不同数据源的异构数据。所以它能够统一表示电子政务处理流程中涉及的各种数据类型。 2web服务用soap消息来完成服务调用,用wsdl来描述服务的调用界面,用uddi来完成服务的注册、查找。web服务完全屏蔽了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差异,无论是corba、dco
40、m还是ejb都可以通过这些标准的协议进行互操作,实现了电子政务处理流程中涉及的异构平台整合。同时soap通常和http一起绑定使用,也就是说web服务对象是以xml/http形式进行消息交互的,可以方便地穿越防火墙12。3在web服务的体系中,应用系统可以被分割为高内聚、弱耦合的单个的服务,通过网络被调用和访问。服务的调用者不用关心服务是如何实现,是基于什么平台实现的,对于调用者来说,只要服务的调用界面不变,web服务的任何变更,哪怕服务的实现平台从j2ee迁移到.net或者反之,对他们来说都是透明的。所以基于web服务架构的综合平台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可以按照需要进行简单、灵活的变化。 4在
41、电子政务体系中,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大都是紧密耦合的、高效的、结构复杂的n层分布式系统,它们负责该部门内部具体业务模块的运行,最适合作为服务提供。电子政务综合平台整合各部门业务时,提供协调控制,而不是接手业务工作。它采取简单的、易于理解的标准web协议和各个部门进行业务的交互,整合各个部门的职能,对外提供便捷统一的服务。图3.3显示了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对象简单调用模型,利用web服务技术在各个异构平台系统的上层构筑一个通用的、平台无关、语言无关的技术层,各种不同平台之上的应用依靠这个技术层来实施彼此的连接和集成。电子政务平台web services basedweb service inter
42、face政务处理 (ejb app)web service interface政务处理 (dcom app)web service interface政务处理 (corba app)web service interface图2.3 web服务对象简单连接示意图可以看出,通过使用web服务对象这种简单的连接方式,不仅减轻了整个平台系统系统开发连接器的负担,而且简化了对象调用的修改配置。综合以上所述,我们来总结一下使用web服务架构的优点:1) 任何平台上用任何语言编写的服务进行交互。2) 将应用程序功能概念化成任务,从而形成面向任务的开发。3) 允许松耦合,这意味着,每当其中某个或多个服务在设
43、计或实现中发生变更时,服务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不会因此而中断。4) 使现有的应用程序能适应变化中的业务条件和客户需要。5) 向现有或原有的软件应用程序提供服务接口,而无需改变原来的应用程序,从而使这些应用程序完全可以运行在这种服务环境下。6) 引入其它一些与原有功能无关的管理或操作管理功能,比如可靠性,安全性等,从而在业务计算环境中增加了其实用性。2.4 系统结构基于web服务的电子政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对内整合各个政府机构提供的职能服务;对外提供统一、便捷的使用界面;对交互中的信息提供安全保护。根据以上功能,该平台主要由政务服务实施方、政务服务注册中心、平台服务调用接口三部分组
44、成,可以在该平台上构建针对具体应用的政务服务应用服务器,它们之间完全按照web服务技术架构来构建,整个系统结构为基于b/s模式的多层架构,如图2.4所示:发布政务服务实施方政务服务实施方政务服务注册中心(g-uddi)。政务服务应用服务器web browserinternet平台服务调用接口服务查找模块代码生成模块wsdl解析模块internet政务服务使用者web browser图2.4 系统结构图1政务服务实施方 政务服务实施方是政务服务的提供者,它封装政府机构中原有的业务职能为web服务,或者开发新的web服务系统,并且将政务服务发布出去供他人使用。在该电子政务平台中,政务服务实施方提供
45、的政务web服务不仅可以被政务服务应用服务器调用,还可以被其它政府部门调用。2政务服务注册中心政务服务注册中心是一个uddi注册中心,它管理如何发现各个服务实施方发布的政务web服务。在电子政务平台中,经常要发现需要的政务web服务并与之交互,但是快速地发现并找到答案经常会十分困难。如果采用人工的方式和每个协作机构进行联系,这对于提供政务web服务的服务实施方来说,需要配备具备相当技术能力的专业人员去满足这种服务发现的需求,显然是不适合的。如果把政务web服务的描述文件放到服务实施方的网站上,又不方便政务服务的使用者查找。我们用政务服务注册中心来维护一个职能机构和职能机构提供的政务web服务的
46、目录,它包括职能机构的一些基本信息和调用政务web服务所必需的技术信息,其中的信息、描述格式是基于通用的xml格式的。这样,政务服务的使用者就能够方便地查找到需要的政务web服务。由于我们的系统是应用在政务领域内的,我们可以把政务服务注册中心设计为一个政务领域内的私有web服务注册中心。3平台服务调用接口平台服务调用接口是整个平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从服务注册中心查找适合的政务服务,然后对查找到的政务服务的wsdl文件进行解析,由接口中的政务服务使用端代码生成模块根据一定的规则来自动生成调用政务web服务的代码。这样,政务服务申请者在构建自己的政府服务应用服务器时就可以直接使用生成好的代码,
47、极大的简化了使用政务web服务的流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逻辑上,政务服务申请者构建的政务服务应用服务器与平台服务接口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但在物理上,两者可以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4政务服务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在该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政务服务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主要通过平台服务调用接口所生成的政务服务代理类来调用所需要的政务服务实施方提供的政务web服务。2.5 开发技术与工具在开发基于web服务的应用系统方面,许多公司都提供了相应的开发环境。例如:sun公司j2ee,microsoft公司的.net,ibm公司的websphere等。各种环境相互比较我们选择了microsoft公
48、司的.net,因为与其他开发环境相比,.net有以下特点:.net对web服务相关开发提供了一整套强大的开发工具包,例如:开发uddi注册中心的microsoft uddi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处理soap消息的microsoft soap toolkit,解析xml的microsoft xml parser4.0等。另外,.net平台将软件开发和internet功能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使系统中包含的internet功能和交互性比以前更简单、更透明。同时开发环境的人机交互友好,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文档(msdn)。具体的开发语言我们选择了micr
49、osoft在.net环境下推出的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c#。2.6 本章小结本章阐述了电子政务平台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现有解决方案的不足。提出了基于web服务架构的电子政务平台解决方案,并给出了系统结构图。下面几章将对基于web服务技术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关键部分:政务服务注册中心,平台服务调用接口以及政务web服务的消息安全机制做深入的讨论。第三章 政务服务注册中心的设计与实现3.1 政务服务注册中心(g-uddi)概述政务服务注册中心g-uddi(government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政府部门的we
50、b服务在web上注册,发布,并为客户提供灵活的搜索功能。为了今后可以同公有uddi交互,g-uddi必须设计成符合uddi标准,因此,其基本数据结构跟uddi相同,共涉及到四种基本数据结构1314:(1)实体(busnessentity),描述发布服务的政府机构的相关信息。(2)服务(businessservice),某个政府web服务的描述信息。(3)绑定模板(bindingtemplate),有关服务的入口点和构造规范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对(4)的引用。(4)tmodel,服务或分类法的规范描述。这四种基本数据结构之间关系如图3.1,下面先从这些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来讨论g-uddi的设计,
51、然后再详细介绍g-uddi所用api的实现。businessentitybusinessservicebindtemplatebindtemplatebindtemplatebusinessservicetmodeltmodeltmodel 图3.1 g-uddi基本数据结构关系示意图3.2 g-uddi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 3.2.1 实体信息规范定义这一部分主要包含机构实体的一般信息。对于一个特定的政府部门,其一般信息主要包括:机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邮址、电话、传真、网址等)、联系人、机构类别、上级单位、组织情况、机构提供服务简单信息,我们采用下面的xml-schema来描述其定义: 其中属性businesskey是实体的唯一标识符(uuid),它是实体第一次注册时由g-uddi分配的,可以通过该标识符引用该实体。该标识符在g-uddi中用某种算法生成(标识中不含任何地域信息,如ip地址),也可以按政府部门的类别或地域进行代码分配,按某一方式进行标识符分配,operator和auth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英语口语面试突破常见问题与答案
- 2025年人事经理揭秘招聘面试内幕销售岗位预测题
- 2025年城市管道天然气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地面瞄准设备、定位定向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抢险救援现场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学期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小学教师专业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合作协议书
- 批注式阅读课件
- 扫大街的父亲课件
- 货币互换协议书
- DB65╱T 3953-2016 反恐怖防范设置规范 商业场所
- 航运企业船员安全培训及宣传制度
- 《医学文献检索技巧》课件
- 2024年贵州省瓮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高校教师命题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 2025-2030再生胶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粪菌移植技术进展
- GB 14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