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版_第1页
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版_第2页
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版_第3页
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版_第4页
土石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石方开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编制: _审核: _审批: _信阳河川水利建筑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3月土石方开挖安全施工方案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主要施工内容为石南干渠首水轮泵站总干渠桩号 3+150-6+913 段渠道衬砌 及桥 涵等建筑物配套。二、编制依据 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主要有:1、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 ( SL2006)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 DL/T5162-200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JGJ462005)4、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 SL223-2008)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本工程的施工

2、总工期,立足于合理化,依据现场情况及工程 量,仔 细分析、精心安排土石方、 围墙工程的施工顺序, 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的施工干 扰及窝工现象。根据工程特点,现场地质条件,结合设备、人员状况,本工程土方开挖控制工期为有 效工期 内。在实际施工中 , 我们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 , 合理安排好施工机械、 人员和时间, 在保证 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四、施工准备工作1、为确保土方开挖质量、进度、安全的三大目标的实施,我公司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对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同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从技术上认真 控制,从责任 上具体落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运

3、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 严格的质量控制 措施,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2、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市政工程有关施工规范,采有科 学的施 工技术,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为辅,以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为指导,科学 管理、务实施 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目标。五、施工方法1、土石方开挖总体施工顺序: 本方案的施工顺序从做临时通道开始。第一步:测设场地标高,修施工通道。 第二步:开挖基坑并转运土方至校方指定地点堆放 第三步:在基坑周边设置防护设施。2、施工方法:岩石和块石采用炮机分层凿打,土方采用挖机开挖。基坑周边采用直径 50X 3.5 钢管搭设临边护栏,并挂防护网进行防护。基坑边坡

4、采用竹胶板和 50X 3.5 钢管进行支护。3、 施工顺序:(1)土石方开挖的基底标高根据施工图计算。(2)施工顺序如下:定位放线 f 基坑防护 f 土石方开挖 f 渣土外运 ( 道路清扫、冲洗弃渣场弃土、平 场。4、 土石方开挖方式及要求: 本工程选用机械开挖。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与设计一致。土方 开挖应分层、分段、对称、均衡进行。(1)开挖深度:机械开挖至标准高程以上 10c m后,采用人工开挖,避免扰动原状土。(2)挖掘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首先开挖1m深度,所挖土方用于临时道路的修筑。另一台挖掘机在卸土区协助导土。( 3) 夜间挖土时在坑边设红灯警示,同时安排好场地照明

5、。5、 基坑护栏:基坑坑边设置护栏,高1.5m,长150m立杆间距1.5m,下横杆距地0.3m,上横杆与下横杆间 距为1.0m。护栏上悬挂醒目标识,上下基坑设扶梯搭设宽1.2米钢管扶梯设扶 手,坡度不大于35 度。6、 边护支护:边坡支护采用钢管和安全网、安全绳进行防护。7、 机具设备: 本机械化挖土工程主要的机具设备有:挖掘机、装载机等。8、 作业条件:( 1 ) 场地已由建设单位负责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架空高压线、照明线、 通讯线路等。(2) 制定好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图和基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 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边坡支护、基坑防护等方案。(3)完成测量

6、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 网桩的 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 行土方工程的 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4)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 临时供 水供电线路。(5)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6)运渣沿途派清洁工人清扫道路,并使用洒水车洒水进行路面洒水,减少扬尘污染。9、成品保护:(1)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撞、行驶破坏。(2) 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

7、地基、边距超挖。(3) 基坑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损坏。10、安全措施:(1) 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当山坡坡度陡于五分之一, 或在 软土地段,不得在挖方上侧堆土。(2)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必要时,视工地地质条件,底部铺设建筑垃圾、卵砂、道渣垫道,防止作业时下陷。(3) 机械挖土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4)2台挖掘机在同一作业面机械开挖,挖掘机间距应大于10m挖掘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5)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 或进 行其他作业。挖

8、掘时、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 驶室顶部越 过;装土地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6)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 路线 行驶,防止撞车。( 7)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 作; 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 垂直与水平距离分别不得小于 2.5m 与 4-6m( 110-220kv 时)。(8)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9)冬期、雨期施工,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行车安全。( 10)基坑三方设置 1.5m

9、 高防护护栏,并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楼梯。11 、施工注意事项:( 1 )机械化挖土应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 标高, 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 乱挖,应尽可 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2)在斜坡地段挖方时, 应遵循由上而下、 分层开挖的顺序, 以避免破坏坡脚, 引 起滑坡。(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以拦阻附近地面的地表水,防止流入场地和基坑内,扰动 地基。六、测量放线规则1、定位放线依据: 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 点进行 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

10、控制点的引测。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的原则。(2)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点定出主 控轴线。 地下室边轴线定为四大角轴线。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 即便于观测又不 易遭到破坏地方加以固定、保护。本工程轴线控制采用内控结合外控的方 法。(3)定出主轴线控制网以后,依据基础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定位,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4)根据主控轴线放出土方开挖线。土方开挖线的确定需考虑基坑施工作业面、放坡高度及放坡坡度。3、高程控制

11、:(1)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 (不少于三个),采用0.2mm级精度的DSf2水 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 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 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 个月后,再进 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3) 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 1 公里,距离基坑边线不小于 15 米。(4)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4、标高控制要点: (1)高程

12、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以判断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 0.00 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标高基准点,必 须正 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 点的较差不 得超过3mn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设置在边坡外稳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 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七、质量保证措施1、 由项目经理针对本工程特点及质量目标要求, 编写出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 质量保证计划。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质量计划要求,编制出行之有效的作业指导书。2、 工程用的所有材料进场时,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并进行标识,做好可追溯性记录。3、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均由技术负责人编制出详细的技术质 量交底, 由班组遵照实施。4、 开工前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各工种负责人、 主要操作人员对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