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_第1页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_第2页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_第3页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_第4页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实习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见习报告见习地点: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矿山博物馆姓 名: 专 业: 地 理 科 学 系 班 级: 学 号: 2011年12月5日第一章 绪言实习时间:2011年12月3日上午 8 时到 12 时实习路线:铁山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冶博物馆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东经 114 度 54 分 43 秒,北纬 30 度 13 分 10 秒)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因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而举世闻名,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公园位于106 国道上,更有武九铁路横贯矿区,东距黄石市中心区 25 公里,东南距大冶市 15 公里,位于

2、、 大冶、鄂州三市的结合部。交通比较便利,方便矿物的运出,有较好的开发条件。公园东北部的铁山位于316国道上,走向呈西北向,这座矿山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机械开采的露天矿山;是亚洲最大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视察过的唯一一座铁矿山。公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大理岩组成的岩溶地貌很常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够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植物茂盛,树种以樟树为主。由大理岩组成的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实习任务:一 ,参观藏宝阁,肉眼观察一些常见矿物岩石,了解各种岩石的性质,学会区别辨 认相似岩石。将课本所讲有关矿物岩石的特点与实际所观察到的相结合,深化理论认识

3、,牢记书本知识。二,调查并了解矿山地区的地质、地貌及人文景观。深化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好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三,观察了解该地区的当地地层的分布特点和地质构造情况,并探究其成因及构造变动过程,四,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倾向,走向,倾角等相关数据。五,做好相关记录,查阅相关资料。整理笔记,并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一, 了解相关地区的历史背景及地质地貌。二, 能够区分各种岩石及矿物,联系所学地质学基础知识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并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锻炼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深化认识。三, 能熟练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相关数据实习要

4、求 一, 野外实习,安全第一,时刻注意安全。二,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地质地貌情况,做好记录。重要区域可通过拍摄照片或素描保存图片。三, 服从安排,遵守纪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保持与组长和其他小组成员间的密切联系,不得掉队。四, 遵守各景区相关管理规定,爱护公共财务,自觉保护景区卫生。未经允许,不得用手接触馆内矿物标本。 第二章 地层本地出露地表地层主要为三叠纪下统大冶群灰岩,以构造线的展开方向,大体上为北 偏西,西北向和北偏东向三组。而大冶群从下到上可分为七个岩性段,由于第七段特点不突出,这里就不介绍第七段。下表段名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厚度25m120m40m108m1

5、10m150m65m100m95m136m150m180m岩性及所含灰黑色角页岩, 灰黑色角页岩,黄褐色钙质页岩夹有灰褐色中厚层状泥灰岩透 镜体。灰白色竹叶状大理岩黄褐色薄层含角 灰白色竹叶状大理岩 , 标志层 ,黄褐色薄层含角 2 岩条带大理岩与灰白色中厚层状大理岩互层发育有各种形态石香肠构造,灰褐色薄层角岩大理岩。浅褐色微薄层至薄层透辉石,石榴石条带状大理岩浅褐色薄层,含石榴石条带大理岩,浅棕色薄层含角岩条带大理岩,具石香 肠构造。灰白色含黑色角岩团块状大理岩;灰褐色、浅棕色薄层角岩条 带大理岩微薄层至薄层,黑白相间大理岩。白色薄层细齿状大理岩色浅、质纯、单层厚度薄且稳定底部为 浅褐色中薄

6、层含白云质大理岩。1灰褐色、浅棕色薄层含角岩团块条带大理岩 2. 浅棕色中薄层大理岩加黑白条带大理岩及含白云质大理 岩。3. 中厚层粗波状角岩条状大理岩。 4. 黄褐色浅棕色薄层至微薄层白云石大理岩。5. 白色厚层邹纹状大理岩。而从地层的分布及其岩浆岩与围岩的地层的接触条件看主要有两种侵入情况: 而从地层的分布及其岩浆岩与围岩的地层的接触条件看主要有两种侵入情况:一、侵 入于古生界及前古生界。二、侵入于三叠纪及其上部层位。 除此之外该处地层中还含有稀世珍奇古生物化石中华震旦角石。它是一种无脊椎 软体动物化石,属于足类鹦鹉螺超目,是四亿五千万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凶猛肉食动物, 卒于海底沉积物种中而

7、形成。今埋藏于坚硬的石灰岩中,取之不易,传之更难。俗称三峡石笋,震旦为中国年代古称,因其化石石形似竹笋,故俗名称之为石笋。该化石仅发现于中国三峡地区。他是一种生活在四亿四千万年前海洋中的凶猛食肉无椎脊动物,由于地壳的运动变化,使其被埋于坚硬的石灰岩之中,而成为一种海生无椎脊软件动物化石,是中国古生代奥陶纪的重要化石之一,其数稀少,尤是珍贵。 第三章 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最好附剖面图、素描图)。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等矿,储量比较丰 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它黄

8、铁矿和黄铜矿等。脉石矿物还有方解石、 石英等。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 是一种矿物, 其主要成分 是氟化钙(cuf2),含杂质较少,此外还含有少量的 fe2o3,sio2 和 微量的 cl,3,he 等。自然界常 呈鲜艳是颜色, 硬度比小刀低。 它 可以用于制氟化氢,早人造萤石技术为成熟前,是制造镜头的光学玻璃的材料之一。 黄铁矿 fes2 ,如上图, 为铁的 二硫化物,一般为黄铜色立方体, 表面常具黄褐色。条痕绿黑或褐黑。 强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极不 完全。 硬度 66.5。 相对密度 4.95.2。 通常呈致密块状产于多种金属矿床 中,但主要富集于铜镍硫化物矿床中, 与镍黄

9、铁矿、黄铜矿共生。它是提 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 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 化学成分为 cu2co3(oh)2,含 cuo71.9%,co2 19.9%, h2o 8.15%。 属单斜晶系。 晶体形态常呈柱状或针状, 十分稀少,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 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 具同心层状、 纤维放射 状结构。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常有纹带, 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 似透明至不透明。 折光率 1.661.91,双折射率 0.25,多色性为无色 黄绿暗绿。硬度 3.54.5,密度 3.544.1g/cm3。性脆,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遇盐酸 起反应,并且容易溶解。孔雀石产地众多,中

10、国的孔雀石产地主要在湖北。 蓝铜矿化学组成为 cu3【co3】2(oh)2, 晶体属单斜晶系的碳酸盐矿物。 在中国古称石 青。晶体呈柱状或厚板状,通常呈粒状、钟乳 状、 皮壳状、 土状集合体。 深蓝色, 玻璃光泽, 土状块体为浅蓝色,光泽暗淡。解理完全或中 等, 贝壳状断口。 摩斯硬度 3.54, 比重 3.7 3.9。与孔雀石紧密共生,产于铜矿床氧化带 中,是含铜硫化物氧化的次生产物。蓝铜矿易 转变成孔雀石, 所以蓝铜矿分布没有孔雀石广 泛。大量产出时可作为铜矿石利用;质纯色美的可用于制作工艺品的材料;粉末用于制作天 然蓝色颜料。此外,还可作为寻找原生铜矿的标志。第四章 构造大冶铁矿区位于淮

11、阳山构造前弧西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地带, 大致与传统构造区划的下扬子褶皱带西部大冶复式向斜构造部位相当。 根据地层分布和变化特征来探索地质 构造发展变化过程 得知本地区曾经历过多次地壳构造运动。 大冶地区现代地貌格局与地壳 运动密切相关,受地质构造体系和岩性构造控制, 本地区的地貌单元基本上可分为幕阜山褶 皱中低山带,鄂东南褶皱低山带和长江谷平原带三个分带。 在各个地貌分带中又有多种构造地貌类型。 地质历史上的印支运动奠定了本地区地貌格局的基础, 燕山运动确立了和定型了本地区的地貌格局,喜山运动仅表现局部的抬升和凹陷,构造剥蚀作用形成了本地区现代地貌形态。该实习地区地处淮阳山字前弧两翼,新

12、华夏系第二隆起带次级构造鄂城-大磨山隆起带上,隶属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的有段青龙群。 对于本区来说这里的地质构造复杂,除近 nww 向的接触带构造外,褶皱和断裂都比较发育,依构造线的展布分向,大体上可分为 nww 向,和 nw 向三组, 要了解本地区的地质构造为何是这样 就必须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历史。本地区在新元古代初期形成南方扬子原地台,这个时期形成了黑云斜长麻岩,混合角闪岩。 而同时期南纪-南华大冰期形成了冰石责层并有陆相沉积。接下来在震旦纪形成了震旦纪地层,代表性地层有浅海相石炭酸盐沉积。紧靠是中志留纪海浪岩相广布,在离现在最近的地质运动是海西印支运动,形成了燕山期花岗岩侵

13、入形成的铁矿山期花岗岩侵入形成的铁矿。 第五章 外力作用 地貌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其中包括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等,但最重要的外力作用要数人为作用了。经过千百年的开采,这里形成了亚洲第一天坑等景观,因为人为破坏作用明显导致了植被稀疏,流水侵蚀严重等问题的产生。再加上酸雨作用,使本地区天坑一带的岩层风化作用明显,可以很明显的看见部分山体坍塌。 然而政府为了改善矿区,再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终于经过多年的科学治理,矿区再次出现了石海绿洲的奇景,矿区环境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从而避免了溃坝的危险,这一成功的治理经验值得学习,它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有利于发展经济,保护环境。 第六章 后记 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到了很多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才能学以致用,在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在进行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书本知识,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我们以后所学知识的运用奠定了基础二, 知识是成体系存在的,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岩石上,要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气候,植被,土壤,经济,人文等都有所分析,最终得出全面的结果三,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是大势所趋,资源的匮乏带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大冶铁矿已经面临枯竭的危险,仅仅依靠矿产发展经济,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