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训练9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时间:40分钟)11如图所示为一个离体的神经元。 在X X位置处给其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 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A A .冲动会到达效应器B B .图示神经元是传出神经元C C.冲动会到达Y Y处的感受器D D .在Z 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答案 A A 图示神经元可能是传出神经元,也可能是传入神经元。不论是何种神经元,刺激X X产生的冲动,最终都会传到效应器。冲动可以经过 Y Y处传给下一个神经元,丫处不是感受器。Z Z处是树突,不能释放神经递质。2 2.切除老鼠的甲状腺后,其物质代谢能力大大下降;若切除甲状腺后,连续给 老鼠注射一

2、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 其物质代谢能力与切除前相比 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 论,有必要再进行其他对照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 实验组的是( )。A A .既不切除体内的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B B .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再移植甲状腺C C.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 D .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后,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答案 C C 由题可知,切除甲状腺后,连续给老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4散热lity树枣末梢 或细胞体中的甲状

3、腺激素,发现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但不能确定,是溶剂起作用还是甲状腺激素起作用,需要设计实验排除,选C C。3.3. (20122012 浙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答案 D D 环境温度下降后,体温与环境温差加大,散热量增加。进食后,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上升,血糖正常后,胰岛素的含量又会下降。突触小泡只分布在突触前膜内。4.4.如图为神经一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A 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 2次B B 刺激M 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 C 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D D 刺激N 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

4、生1 1次偏转答案 C C 该反射弧中,肌肉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刺激肌肉,电流表发生两次偏转,A A正确。刺激M M点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中,只有传出神经和效 应器发挥了作用,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参与,不属于反射,血液申的胰岛素含址O迸食后的时间B轴突末梢突触小泡25 弋 15 TA信息传递方向靶细胞大 脑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aaa23B B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一电信号,C C错误。刺激N N点,兴奋只能传到电流表的右极,指针只能发生1 1次偏转,D D正确。 5 5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

5、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在a 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 4、2 2、4 4、3 3、4 4B B .在b 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 4、3 3、4 4、2 2、4 4C C.在a a、b 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 4、1 1、4 4D D .在a a b 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 4、3 3、4 4、2 2、4 4 答案 D D 刺激a a点左侧,a a点先兴奋,膜外变为负电位,而b b点还处于静息电位状态,即b b点膜外为正电位,因此电流表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a a、b b两点间时,膜外均

6、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当a a点兴奋后立即恢复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 b点处于兴奋状态,膜外为负电位,因此 指针又向右偏转;在a a、b b两点中央刺激,a a、b b两点同时处于兴奋状态即膜外 同时为负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当 a a、b b两点兴奋后,细胞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同时变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6.6. (20122012 广东六校联考)通过手术损毁大鼠的部分下丘脑(能存活),进行相关研 究。下列结果可能的是()()。A A .刺激下肢无反应B B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C C.体温无法维持恒定D D .尿

7、量减少答案 C C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损毁大鼠的部分下丘脑,体温调节受到影响;刺激下肢有反应,此部位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或大脑皮层;下丘脑能够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损毁大鼠的部分下丘脑,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大鼠的尿量减少,而损毁部分下丘脑,会使尿量增加。7.7. (20122012佛山一模,3 3)儿童性早熟是目前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小杨同学认为这一现象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你认为最不合理的是()。A A .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

8、B B .滥服营养滋补品C C.环境中类激素污染物的影响D D .脑垂体功能异常答案 A A 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后,乙烯被降解,且乙烯仅对植物起作用,故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A A选项错误。滥服营养滋补品(营养品中可能含有较多量的激素类物质),环境中类激素污染物的影响,脑垂体功能异常(产生的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过量),均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所以 B B、C C、D D项合 理。8.8. (20122012泰安质检)当你专心解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下丘脑 大脑皮层H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S S区(运动性语言 中枢)大脑皮层V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 W W

9、区(书写性语言中 枢)A A .B B .C C.D D .答案 D D 本题考查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之一一一语言功能。根据题目的含义,专心解答试题时,需要看懂试题的文字并将组合的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9.9.(20122012朝州月末)()(双选)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该种调节的特点是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局限性B B .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分泌物可以是抗利尿激素C C.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D D .如果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答案 CDCD 图中显示的分泌、运输和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

10、,属于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比较广泛,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具有准确性和局限性;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说明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垂体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10.10. (20122012汕头质检)()(双选)人们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将其称为“沉默突触”,上海科学家破解了其沉默之谜。此类突 触“沉默”的原因最可能是()()A A .突触小体内没有细胞核B B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蛋白C C.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蛋白D D .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答案 CDCD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

11、突触后膜组成,因为“沉默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因此突触小体内应该有细胞核,而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蛋白,或者是突触小泡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11.11.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 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1)(1)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 _( (写器官名称) )。(2)(2)物质d d是_。由图可知,激素主要通过影响 _ 调节生命活动。(3)(3)若激素表示雄性激素,其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 _。物质b b是_。若切除垂体,则物质a a含量

12、 _( (增加、不变、减少) )。个别男 性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性激素,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 _。(4)(4)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物质属性及功能相似,其化学成分都是_。(5)(5)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 A细胞,结构甲的神经细胞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 _。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肝细胞接受激素后所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 。解析(1)(1)从激素的分级调节可知,甲为下丘脑( (具有神经传导功能,也具有 分泌功能) ),a a为促激素释放激素,b b为促激素。(2)(2)图中c c为DNADNA,d d为mRNAmRNA, e e为蛋白质。激素与细

13、胞质中受体结合,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来调控基因 的表达。(3)(3)如激素为雄性激素,贝U U b b为促性腺激素,性激素为脂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切除垂体,促激素含量减少,致使激素含量减少,再通过负反馈调节使 a a合成和分泌增多。长期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腺功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1)(1)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过程产生细胞。_。物质A A是。细胞通过能降低进而出现性腺萎缩。(4)(4)各种受体的化学成分相同,均为蛋白质。(5)(5)下 丘脑对胰岛A A细胞分泌激素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A A细胞的信 号分子应为神经递质。胰岛 A A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其对肝细胞

14、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答案 下丘脑 (2)mRNA(2)mRNA 基因的表达 (3)(3)自由扩散 促性腺激素 增 加性腺萎缩(4)(4)蛋白质(5(5 ) )神经递质肝糖原分解加快;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的速度加快12.12. (2012(2012广州一模,28)28)下图甲是a 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 图乙是a 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2)(2) _若要制备抗a a银环蛇毒的单克隆抗体,应取图甲中的细胞 _( (填序号) )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3)(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

15、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 _。(4)(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 _ 由图乙可知,a 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 _解析 图甲中细胞可将a a银环蛇毒吞噬且有呈递作用,故为吞噬细胞。由 甲图最后产生抗体可知,该过程为体液免疫,故细胞 为T T细胞,其释放的 物质A A淋巴因子能作用于 ,同时也有抗原直接刺激 ,故为B B细胞,通 过增殖分化过程产生,即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制备抗a a-银环蛇毒的单克 隆抗体,应取已经免疫的 B B淋巴细胞,即图甲中的细胞 浆细胞,该细胞与 图甲图乙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

16、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 又能分泌抗a a-银环蛇毒的抗体。当兴奋传导到图乙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 正电位。由图乙可知,a 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 a a-银环蛇毒能与 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答案(1)(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2)(2) 既能分泌抗a a银环蛇 毒的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4)正电位 a a银环蛇毒(2)(2)补充完成下列调节模型:()n. .某同学用若干条小鲫鱼、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小型喷雾器、装有适量水的鱼缸等器材,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补充完成以下实验操作:(1)(1)

17、 _实验步骤:挑选_的小鲫鱼若干条,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两个鱼缸中,观察鲫鱼的游动状态;取出鲫鱼,同时用小型喷雾器给甲组鲫鱼鳃部喷洒清水,给乙组喷洒 _, 1 12 2 minmin后将鲫鱼放回鱼缸,观察鲫鱼的游动状态。(2 2)实验结果见下表。组别实验处理前实验处理后甲组正常游动正常游动乙组正常游动游动缓慢甚至昏厥以上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可以影响鲫鱼的生理状况,若要证明胰岛素能够降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神经细胞D细胞Ea M皮肤细胞A神经细胞CA神经细胞R人微型电流计F低血糖浓度,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_0 0 解析 I. .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加速组织细胞摄取

18、葡萄糖、促使血糖分解等方式来降低血糖含量。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且到细胞外起作用,即分泌蛋白。在细胞内,核基因在核糖体中表达产生胰 岛素前体,再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细胞结构完成加工、分 泌等一系列过程。饮食后血糖升高,进而使胰岛B B细胞活性增强,促进胰岛素的分泌。n. .本实验要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故喷洒胰岛素溶液的组别为实验组。实 验过程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等。若要证明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需补 充的实验操作是对乙组再补充葡萄糖,观察是否恢复正常游动。答案 I . .(1 1)细胞摄取葡萄糖、血糖分解、葡萄糖转化成非糖物质、葡萄糖合 成糖原 内质网、(囊泡)、高尔基

19、体、(囊泡)、细胞膜n . .(1 1)生长状况相近等量胰岛素溶液(2 2)通过施加胰岛素使鲫鱼昏厥后(或对施加了胰岛素后的乙组),再补充葡萄糖,观察是否恢复正常游动1414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 a b b为置于神经细胞B B和神经细胞D 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 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a a处受刺激后,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贝呼田胞内表面的电位是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_(填“正”、“负”或“零”)电位。若从a 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 b处,效应器_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

20、构是 _。如果在电极a a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此时 a a、b 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 向是 在细胞A 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 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5 5)德国科学家Mellor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一一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 单的实验(如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12 cm* -v-/4x 10_JB15 cm 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 _E E分。 刺激1 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 4 4X1O1O3 s s,刺激2 2至肌肉发生收 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5X10_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1515 cmcm和1212 cmcm。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 _m/sm/s。解析 受刺激后,a a处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若规定细胞膜外 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正电位。(2 2)A A为感受器,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