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作品交响音画《走近贵州》研讨会在黔举办_0_第1页
刘庆作品交响音画《走近贵州》研讨会在黔举办_0_第2页
刘庆作品交响音画《走近贵州》研讨会在黔举办_0_第3页
刘庆作品交响音画《走近贵州》研讨会在黔举办_0_第4页
刘庆作品交响音画《走近贵州》研讨会在黔举办_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可编输)值得下载刘庆作品交响音画走近贵州研讨会在黔举办刘庆简介:刘庆,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 主席,陕西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文化部优秀专家,第十届中 国艺术节文华大奖获得者,国家一级作曲。2008年被国家文 化部授予“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2012年作为国有院团体 制改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被文化部通报表扬。从陕西省庆祝建党70周年大型文艺晩会党旗颂 到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永远的旗帜,历时二十年, 他一直担任总导演。此外,他还担任陕西省历次国庆大型文 艺晚会;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艺术节开、闭幕式大型 文艺晚会;历届东西部经贸洽谈会大型文艺演出;陕西省纪 律检

2、查委员会恢复重建三十年大型纪念晚会;陕西演艺集团 “春天系列”迎新春主题晚会总设计、总导演、作曲等。获 得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总策划、总导演、作曲、创作 等各类奖项近百项。2015年10月15 H,陕西著名作曲家刘庆为贵州无偿 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交响音画走近贵州研讨会在贵州省文 联举办。出席研讨会的有来自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演艺 集团的有关领导以及我省部分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研讨会首先由主持人柴永兴(省音协副主席、秘书长) 介绍了这部作品创作的来龙去脉。刘庆与贵州的缘分源于中 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在贵州举办培训班的机缘,2015年5月 18日至26日,由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主办、贵州省文联协 办

3、的第六期全国文艺家高级研修班在贵阳举办,刘庆便是其 中的一位学员。学习期间,研修院除了开设课堂教学外,还 组织学员们赴遵义会议会址、中华布依第一村寨贵定音寨、 猴场会议纪念馆、草塘古戏楼等地进行采风创作、现场教学, 短短数天,贵州这片红色的热土、壮美的山河和淳朴的民风 给参加研修的文艺家留下难忘的记忆和创作的冲动,刘庆老 师在结业典礼上表态说:“贵州的真山真水真情感动了我, 也激发了我为贵州谱写交响乐的热情,将为贵州创作一部交 响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良性循环,将来有更多的优秀文 艺家来谱写和歌颂这片美丽动人的好山好水”。历经三个多 月,刘庆老师反复查阅贵州的音乐资料,并结合自己对贵州 的记忆

4、及感悟,创作了交响音画走近贵州。接着,刘庆为大家介绍了作品的基本构思:交响音 画走近贵州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苗岭秀山河: 乐曲反映出这里的山河雄浑俊美,这里的人民质朴无华。昨 天孕育了中国火种,今天将这动人的故事传颂追随。多少眷 恋、多少豪情、多少赞叹、青史永垂;第二乐章旭日升 希望:乐曲反映出贵州的生态环境,绿色葱茏中拥抱着希 望,青山碧水里隐含着蓬勃,晨曦的大地刚刚复苏,露珠的 眼睛在朝霞中闪烁,回眸长河、今日风雨、明朝髙歌;第三 乐章百鸟啼和谐:反映多民族和睦水乳交融,多姿多 彩的贵州靓丽升平,瀑布浇灌出乐土,真诚相拥着天空,山 歌描绘出畅想,热舞潇洒着快乐,万物和谐的世界,永驻心 灵

5、的彩虹;第四乐章报新春升腾:反映出多彩贵州的秀 美山川伴随着大地升腾,贵州一路欢歌,怀着美丽的中国梦, 走向复兴,走向征程,走向阳光,走向明天。在欣赏完刘庆的作品之后,与会人员就跨省院团的 合作、跨省音乐家的创作形式,以及走近贵州作品的元 素、结构、层次、感情、风格等多角度地进行了探讨,也引 发了关于跨省合作、激发贵州音乐人的创作热情,以及院团 建设、城市建设等文化方面的思考。顾久(省文联主席、省文史馆馆长):非常感动,这 里就想说三个词,一个是欢迎。欢迎像刘庆老师这样的音乐 家来到贵州,为贵州创作这么好的音乐作品。第二个是感谢。 刘庆老师对贵州感情,以及在这片土地上激发的创作激情, 在市场经

6、济时代,能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所 以感谢刘庆老师的艺术修养,支持贵州文艺的创作。第三个 词是传承。希望刘庆老师的这种精神以及好的作品在贵州开 花结果。汪信山(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省剧协主席人 刘庆老师在贵州期间,去到了遵义会议会址、猴场会议会址 等地,刘庆老师说,他看到这些文化有种想下跪的冲动,仿 佛贵州这一山一水一物都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在向我们诉说 着人类的文明。我想这就是刘庆老师对文化的尊重和膜拜, 也是刘庆老师在艺术创作中紧贴大地的情怀。把这个作品包 装好、推出去、传下去,是省文联下一步简要开展的重点工 作。我相信,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在贵州演艺集团、贵 州省歌舞剧院的

7、努力下,在各位专家朋友的帮助下,一定会 取得不俗的成绩。李崇明(省文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在研讨 会上再次回顾了刘庆在贵州的学习与采风创作过程。赵季平(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来函): 刘庆是我多年的朋友,也是在演奏家的基础上努力学习音乐 创作的学生,这几年也有许多作品问世并受到好评,这次为 贵州写了四个乐章的乐队作品走近贵州,实属不易,我 祝这部作品成功!夏青(陕西演艺集团歌舞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 导):刘院长的音乐非常有画面感,在听他音乐的时候很多 舞蹈画面就在我脑子里闪现。我是第一次来贵州,但是听了 刘院长的这部走近贵州,我能感受到贵州山的雄壮,水 的清澈,这些感受应该来源

8、于刘院长被贵州山水的真情所感 染。研讨会后,我们将到贵州的一些地方釆风,我相信能更 加深刻的理解这部作品,了解贵州。韩贵森(原贵阳市音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刘 先生的精神十分可嘉,对贵州的音乐工作者是一个很好的鼓 舞和鞭策,作品有气势,脉络清楚,也运用了一些贵州元素, 也许是因为了解不够的原因,在贵州民间音调的使用上略显 不足。黄承志(音乐制作人、国家二级作曲):刘老师为贵 州无私奉献,创作此曲,可谓音乐界的“活雷锋”,这种精 神值得我们学习。感觉作者对贵州还不是很了解,民族元素 的使用上还不是很到位。张泉(省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二级作 曲):贵州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是贵州的亮点

9、,雄伟磅礴、 温婉秀美兼而有之,作品名为走近贵州,民族特色或者 说贵州特色不够,把握上也欠准确,显得主题不够鲜明。乐 曲富有激情,但如有些对比可能会更好。可适当考虑贵州少 数民族特色乐器的使用。周正军(省音协副主席、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人作为一个省外 作曲家,无偿为贵州创作交响音乐作品,精神难能可贵。这 部作品气势宏大,具有较强的交响性。旋律优美、流畅,听 起来亲切感人,通俗易懂。这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 时代的创作态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虽然还只是一个小样, 但管中可以规豹,作品已经具有很好的雏形,如能更多将贵 州少数民族“芦笙节”、“跳花坡”、“对歌节”、“火把节”等

10、 民族节日场面通过音乐进行展现,并在适当位置增加贵州特 色民族乐器音色,作品将更加多彩。唐德松(省音协副主席、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院长、国家一级作曲):贵州有20多个民族,17个世居民族,7个主要世居 民族。不可能在乐曲中都予以显现,也没有哪个民族的就可 以说代表了贵州,因此,在作品的民族特色上,不必苛求一 一展现。作者根据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来创作,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是不要概念化、模式化,或许作品叫“感悟贵州”之类 的更贴切。从结构上说,作品更接近于组曲或套曲,还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交响曲。罗舒(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这次研讨 会让我看到了文艺院团的重要性,有了乐团,一个省的演绎

11、 事业才有了基础、灵魂,乐团能充分展现音乐艺术的张力和 水平,陕西演艺集团在这方面的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同时, 陕西省演艺集团的领导能亲自抓创作也非常值得贵州所有 演艺集团学习。非常感谢刘庆老师为贵州创作作品,我听了 这个作品,觉得作品结构严谨,既大气磅礴又不失行云流水 的细膩。作品引发了我的对民族音乐交响化的思考。丁盛(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展现了贵州的山 河,贵州山美水美,以及多民族和谐相处,体现了外省艺术 家对贵州的感受,希望文联、剧团高度重视和关注这类作品, 推广、提升这类作品。这是推介贵州,以及相互间交流的很 好的方式。周蕾(省文联艺术研修院院长):走近贵州这部 作品结缘于我们举办

12、的培训班,培训班的初衷也是希望能更 多的推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在贵州期间,刘庆老师非常激动, 常常被贵州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所感动,在外 出实地考察时,刘庆老师总是掉队,他总是在我们认为不起 眼的地方细细的感受贵州生活。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太好了” “太美了”。宋世琼(音乐时空杂志社总编、副编审):首先这部 作品的创作让我很感动,刘庆老师作为一个音乐大家,无偿 的为贵州创作交响乐,值得我们点赞。这部交响乐体现了刘 庆老师对贵州最初的感受,整部音乐跌宕起伏,层次分明。 刘庆老师为我们抛了很好的一块玉,我们也应该以此为契 机,在推出这部交响乐的同时,带动贵州音乐的创作。赵旭(省文联文艺理论研

13、究室副主任人我不太懂音 乐,但我在这部作品中听见了贵州流水叮咚响的细腻,感受 到了贵州大山的巍峨。刘庆老师的作品几易其稿,我觉得每 一稿都很珍贵,随着对贵州的不断认识,每一稿都能体现刘 庆老师“走近”贵州的足迹和感悟。“走近”贵州不是驻足, 而更多的是行走,“走近”也意味着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现在很多艺术门类在不断整合,音乐也可以与文学整合,第 一稿与最后一稿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如果用文 学的手法,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记录了一个大山外的 音乐人如何一步一步走近贵州,并探寻贵州的一部完整作 品。另外,这次跨省的创作方式,也引发了我从文化学方面 的一些思考。作为大山外的音乐家,如

14、何认识贵州,以及贵 州的音乐家所认识的贵州?贵州要展现给世人一个怎样的 面貌,世人又是从哪些方面接受贵州、认识贵州、感悟贵州 的?这些都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对于我们的文化建设、城 市建设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周雯(省音协副研究馆员):刘老师走进贵州这 部作品,以远距离的视角抒发了作者对贵州这片多彩土地的 赞美之情,四个乐章中熟悉的贵州音乐元素结合多元的创作 手法把作者的情感通过音符传递给听众,感情真挚热烈,无 疑给本土作曲家们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启发。刘洪英(省音协副主席、铜仁市音协主席、教授) 从交响音画走近贵州的作品创作,可以看出作曲家对大 美贵州、多彩贵州“映像所投入的真挚情感及丰满

15、热诚的 内心。作品通过四个乐章的结构布局、音乐本体内语汇技法 的创作手段、非音乐性素材的使用、画面感视觉感音响的呈 现以及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给听众呈现了一幅最 美贵州的山水画卷及丰富的多民族风土人情的“映像”。柴永兴(省音协副主席、秘书长):近年来交响乐创 作一直是音乐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现在一些年轻 的作曲家,注重创作技法运用,忽视音乐美的本体;注重形 式、忽视内容,使得听众不愿意听、指挥不愿意排、乐团不 愿意演。听刘庆先生为贵州创作的走近贵州则完全不是 那样的情况。他的音乐像水一样地自然流畅,有激情、有向 往,有贵州的民族风情、有贵州的自然风光!我认为这种创 作理念,是现

16、在更多人民群众的美学追求。刘庆专访音乐时空:您是在贵州参加培训班时与贵州结下 了缘分的,能说说您当时的想法吗?刘庆:2015年5月23前后,由中国文联研修院组织 的“全国第六届髙级文艺家研修班”在美丽的贵阳举办,学 习期间组织者带大家实地釆风,从红都遵义到布依山寨,从 猴场古戏楼到当代新瓮安短短数天,贵州便给我留下难 忘的记忆和创作的冲动。我认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讴歌这方 水土和人民,他们的故事和奉献,他们的生态与和谐,必将 与山河共存。自己深知才疏学浅,但激情难抑,苦思几日, 于是有了在研修院结业大会上自己代表第二组的表态:为贵 州创作一部交响乐。豪言一出,压力自来,由于初到贵州, 对当地风情

17、、音乐、人文、历史等等,虽历历在目但只是皮 毛,走马观花一闪而过,并没有真正的投身这片厚土,三个 月来,我在写作中庾复查阅了贵州大量的音乐资料,并结合 自己对贵州的碎片式记忆及感悟,才完成交响音画初稿。音乐时空:研讨会上,大家都被您的这种奉献精 神所感动,我们也非常珍惜您对贵州的这份深情,您希望这 部作品在贵州产生怎样的影响?刘庆:我也只求能为贵州做一点实际工作。但有一 点是肯定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作用,希望将来会有 更多的优秀艺术家来谱写和歌颂这里的好山好水。音乐时空九您常说,贵州的山水感动了您,能具 体说说吗?刘庆:那太多了。就拿猴场的戏楼来说,雕梁画栋、 青瓦灰墙、飞檐翘角,显得是那么的巍峨、庄严,这就显示 了一个城市对文化的态度,体现了文化在一个城市的地位。 那些挂落、斜撑、雀替、花窗让我舍不得离开。还有青岩, 我们的队伍一直朝前走,我悄悄的停下来,坐在小餐馆里, 品尝美食,还小酌了几杯,那种小镇的惬意和情趣让我非常 享受。音乐时空:您的这部作品大气磅礴,其中细节并 不局限在贵州某一个具体的民族元素上,您在研讨会结束后 的再一次贵州釆风中,会对这部作品有改变吗?刘庆:从构思到小样完成,不过才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