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可编输)值得下载 低应变法检测中桩身截面变化引起桩身完 整性误判分析 【摘要】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桩 身完整性检测方法,是目前我国应用广泛、使用便捷、技术 先进、发展相对成熟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 工程实践中。本文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了某工 程实例,对桩身完整性检测情况产生误判进行简单阐述与分 析。 【关键词】桩身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法;误判 前言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如 各种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等的建设,使得基础的重要性充 分显现出来。其中,桩基础由于经济、承载力高、施工方便 等诸多优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也带动了
2、检测技术的进 一步发展。 1、低应变法的基本原理 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 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其基本原理是:当桩长远大于桩径时,桩可视为一维 弹性杆件,其介质均匀连续,信号沿桩身传播不发生衰减, 且在小应变测试过程中,桩周土对桩身应力波的信号不发生 影响的假设下,可以得到一维杆件波动方程为: 式中:U质点振动的位移函数; x 振动质点至振源的距离; t 质点振动时间变量; Ve 纵波在桩中的传播速度; P 桩身质量密度; E桩的弹性模量。 当给桩顶施加一激振力,弹性入射波开始向下传播, 传播过程中遇到波阻抗的界面时,会产生反射和透射,反射 信号由放
3、置于桩顶的传感器所接收,再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 以判断桩的质量情况。 2、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实例1:某综合宿舍楼工程,矿渣回填较深,达 1.52.5m,为框架四层结构。工程基桩采用377振动灌注 桩,设计桩长34n),工程基桩成桩日期为2010年11月15日 至2010年11月30 0,检测日期为12月17 H,由广州某 建工质量检测室检测,共抽查23根桩,其中I类桩7根, II类桩10根,III类桩(缩颈桩)6根。该基桩动测存在不合 格现象引起了相关单位的重视,在组织现场复查时发现桩头 由于受回填矿渣挤压,普遍成形差,存在缩颈等现象。并对 其中23#桩(动测结果为I类桩)进行了开挖检查,发现在
4、 1. Im处存在严重缩颈。于是由当地某检测单位复检,在检测 时先用普通塑料锤敲击桩头,釆集到反射波后,再使用小铁 锤轻击桩头,以专门检测桩头质量。共检测出桩端部位缩颈 桩37根,后提供给设计单位做加固方案,防止了质量事故 的发生。 23#桩波形图,其动测质量结果I类桩,但开挖后发 现距桩顶1. Ini处缩颈。 实例分析:由于在反射波法基桩检测中存在测试盲 区,这个区域桩身存在的缺陷无法被有效检测出来。测试盲 区一般位于桩身浅部,这是因为应力波在桩头附近会产生大 量的杂乱反射,干扰正常的缺陷反射。检测缺陷位置越浅, 所需频率越大。使用较硬的力锤,高频丰富,能检测出浅部 缺陷,但对深部缺陷检测效
5、果差。实测时应根据情况选用不 同的力锤,可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 工程实例2:某综合楼工程,地质勘探时发现地质情 况复杂,中风化基岩顶板埋深10.617. 5m。工程基桩釆用 650与750两种规格的机械钻孔灌注桩,设计没有指定 桩长,只要求以必须进入持力层22d (d为桩径)为控制指 标。桩身観C25,基桩成桩时间为2010年1月25日至2010 年4月12 0,基桩动测于2010年5月6日及5月22日进 行,并于5月25日提交成果报告。 根据基桩检测的原始记录波形,结合施工单位打桩记 录提供的桩长,计算出大多数桩的波速为3110m/s左右,而 小部分桩(13根)的波速为3570m/s左右。因
6、此动测单位提 议对这13根桩进行静载抽查。 实例分析:经分析这13根桩在基础平面上布置位置 接近,施工顺序相连:同时通过对13根桩中3根进行静载 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大于设计要求值,满足设计要求,不 存在质量问题。 基于以上两点,再结合成桩工艺、场地工程地质详勘 报告,得出以下结论:这13根桩由桩长推算出的波速是个 错误值。这是由于施工单位打桩记录不准,提供了错误桩长, 而动测单位又引用了这一不正确的值,从而得出不正常的波 速。反过来由平均波速3110m/s左右,推算这13根桩的桩 身实际长度,结果这13根桩桩身实际长度比施工单位记录 的桩身长度短约1.01.6m。 3、产生误判的其他可能原因
7、 (1)理论模型的缺陷:A、渐变缺陷难以判定:对于 缓慢变大然后突然缩颈的桩,往往不能分辨出扩径而只能看 到缩颈现象,工程实践中因此而发生误判;桩身中的深部斜 裂纹或竖向裂纹的判断也很困难,其原因均来自一维应力波 理论应用的局限性。B、多重缺陷难以判断:桩身上部多个 缺陷的存在(即使缺陷并不大)阻碍了信号的传递,使桩身 下部缺陷难以识别,特别是缺陷之间的间距相等时,根本无 法识别。因此反射波法依据波形幅值对下部缺陷进行定性分 析,容易导致误判。对于上部存在明显缺陷的桩,不宜对下 部桩身完整性进行评判。 (2)桩侧土阻力的影响:桩周土阻力对测试信号影 响非常大,软硬土层界面往往在测试信号中有明显
8、的反映, 同时,该位置在各种桩的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土阻力 反射波与桩身缺陷反射波容易混淆,引起误判。还有土的阻 力使得反射波法所能检测的有效深度可能不满足检测要求, 造成缺陷和桩底难以识别,有时较短的桩也难测到清晰的桩 端反射。因此在检测中应认真分析工程地质资料,了解桩侧 土的性质,并注意各个不同地区检测经验的积累。 (3)传感器的安装及力锤的选择:传感器安装不好, 会造成接收的桩底反射信号不明显,引起误判,同时会产生 桩头信号的反冲。因此检测时要保证桩头质量,桩头浮浆必 须处理干净,然后用石膏抹平桩头安装面或用砂轮机将桩头 安装面打磨平,再用黄油将传感器粘到桩头安装面上。实际 检测中,
9、应准备不同频率的力锤,方便检出不同深度部位的 缺陷,不至于漏判甚至错判。 4、总结 低应变反射波检测仪器、设备越来越轻便,现场采集 计算、分析处理等功能越来越齐全,检测工作效率较高,应 用已经十分普遍。对基桩检测情况的判定应综合各种条件、 原因,单从曲线上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有时是片面的,对基桩 精品文档(可编输)值得下载 缺陷的误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检测人员除了必须掌握 应力波理论知识,熟悉仪器操作及信号采集技术外,还应在 实际检测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了解影响反射波检测准确性 的各种因素,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同时,还应注意与静载 试验、高应变动力试验配合使用,以便为建设工程提供准确 可靠的检测结果,减少误判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陈凡,徐天平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利用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2025年传染病学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考试答案及解析
- 独立储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 外周静疗课件
- 2025年老年心血管病学老年冠心病诊疗技术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外协进厂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中医内科考博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常见疾病防治策略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辨识考察答案及解析
- 艺体综合中心建设项目投标书
- 数字色彩课件
-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走近科学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3张PPT)
- 煤矿现场急救技术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三段式距离保护
- 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内地所生中国籍子女赴香港定居申请表
- 学习的基本理论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 第5课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课件
- 跨境电商亚马逊运营实务完整版ppt课件-整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GB∕T 31038-2014 高电压柴油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
- 基层工会经费财务规范化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