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酶催化的特点三、酶催化的特点 1 1 酶的催化效率极高酶的催化效率极高 2 2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3 3 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条件温和 4 4 酶的活性是受调节控制的酶的活性是受调节控制的 5 5 酶是活细胞中产生的酶是活细胞中产生的 , ,有胞外酶和胞外酶之分有胞外酶和胞外酶之分例例 2H2O22H2O+O2 反反 应应活化能活化能非催化反应非催化反应75.24kJ/mol钯催化反应钯催化反应48.9kJ/molH2O2酶催化酶催化8.36kJ/mol第二节第二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酶的分类与命名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年国际酶学委员会(enzyme commission,EC
2、)提)提出的酶的命名和分类方法。出的酶的命名和分类方法。1992年国际生化协会(年国际生化协会(IUB)出版的)出版的酶的命名酶的命名指出了指出了已发现的已发现的3000多种酶。多种酶。根据酶催化反应的类型,将酶分为根据酶催化反应的类型,将酶分为6类类:1 氧化还原酶类氧化还原酶类 2 转移酶类转移酶类 3 水解酶类水解酶类4 裂合(解)酶类裂合(解)酶类 5 异构酶类异构酶类 6 合成酶类合成酶类1.氧化还原酶类(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 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包括氧化酶类、脱氢酶类、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包括氧化酶类、脱氢酶类、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过氧化氢酶、
3、过氧化物酶等。(1)氧化酶类:)氧化酶类:催化底物脱氢,并氧化生成催化底物脱氢,并氧化生成H2O或或H2O22A2H+O2 2A+2H2O A2H+O2 A+H2O2 例:例:邻苯二酚氧化酶(邻苯二酚氧化酶(EC 1.10.3.1) OHOH+ O2邻邻苯苯二二酚酚氧氧化化酶酶OO2+ 2H2O2邻苯二酚邻苯二酚邻苯醌邻苯醌(2)脱氢酶类:)脱氢酶类:直接催化底物脱氢直接催化底物脱氢 A2H + B A + B2H 例:例: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EC 1.1.1.27) 乳酸乳酸丙酮酸丙酮酸COOHC HCH3H O+ NAD+COOHCOCH3+ NADH + H+乳乳酸酸脱脱氢氢酶酶2转
4、移酶类(转移酶类(transferases) 催化基团的转移催化基团的转移 AR+ BBRA +例:例: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GPT)()(EC 2.6.1.2) 3水解酶类(水解酶类(hydrolases)催化水解反应的酶催化水解反应的酶 AB + H2O AOH + BH 如: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蔗糖酶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蔗糖酶等4裂解(合)酶类(裂解(合)酶类(lyases) 从底物移去一个基团而形成双键或逆反应从底物移去一个基团而形成双键或逆反应 AB A + B 例例1:例例2:5异构酶类(异构酶类(isomerase) 催化分子异构化反应催化分子异构化反应 例:例:
5、AB6合成酶类(合成酶类( synthetases合成酶类,合成酶类,也称连接酶,也称连接酶,ligases ) 将两个小分子合成一个大分子,通常需要将两个小分子合成一个大分子,通常需要ATP供能供能 乙酸+CoASH+ATP 乙酰SCoA+AMP+PPiA + B + ATP AB + ADP + PiA + B + ATP AB + AMP + PPi 在每一大类酶中,又可根据不同的原则分为几个亚类,每在每一大类酶中,又可根据不同的原则分为几个亚类,每一个亚类再分为几个亚亚类型,然后再把属于同一亚亚类一个亚类再分为几个亚亚类型,然后再把属于同一亚亚类的酶按顺序排好,就可以把各种酶排成一个表
6、,即酶表的酶按顺序排好,就可以把各种酶排成一个表,即酶表在每一大类酶中,又可根据不同的原则分为几个亚类,每一个亚类在每一大类酶中,又可根据不同的原则分为几个亚类,每一个亚类再分为几个亚亚类型,然后再把属于同一亚亚类的酶按顺序排好,再分为几个亚亚类型,然后再把属于同一亚亚类的酶按顺序排好,这样就可以把各种酶排成一个表,即酶表这样就可以把各种酶排成一个表,即酶表 例如:例如: 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 EC EC 葡萄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EC EC 酶学委员会酶学委员会 大类大类 亚类亚类 亚亚类亚亚类 顺序号顺序号(二)酶的命名(二)酶的命名 国际酶学委员会建议,每一种酶都给以两种名称国际酶学委员会建
7、议,每一种酶都给以两种名称 系统名系统名 习惯名习惯名1 1 系统名:(准确)系统名:(准确) 原则原则: :底物名称底物名称+ +反应类型反应类型+ +“酶酶” 例例: 乳酸乳酸 + NAD+ NAD+ + 丙酮酸丙酮酸 + NADH + H+ NADH + H+ + 系统名应为:系统名应为:L-L-乳酸:乳酸:NADNAD+ +氧化还原酶氧化还原酶2 2 习惯名:习惯名:原则原则: :底物名称底物名称 + + 反应类型反应类型 + + “酶酶”例:例: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称为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称为蛋白酶第三节第三节 酶的组成和结构酶的组成和结构一一 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化学本质 1926年
8、美国年美国Sumner从刀豆中获得了脲酶的结晶,并指出酶是蛋白质。从刀豆中获得了脲酶的结晶,并指出酶是蛋白质。 1930年年Northrop等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结晶,等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结晶,并进一步证明了酶是蛋白质。并进一步证明了酶是蛋白质。 J.B.SumnerJ.H.Northrop1、酶对热不稳定。、酶对热不稳定。2、酶是两性电解质。、酶是两性电解质。3、其他引起、其他引起Pr变性的理化因素,均能使酶丧失活性。变性的理化因素,均能使酶丧失活性。4、酶具有胶体物质的一系列特性。、酶具有胶体物质的一系列特性。5、许多酶受蛋白水解酶作用而失活。、许
9、多酶受蛋白水解酶作用而失活。6、酶的结晶均证明其催化活性与其、酶的结晶均证明其催化活性与其Pr本性密切联系。本性密切联系。7、许多酶的、许多酶的AA序列已被陆续测定。序列已被陆续测定。酶概念的发展:酶概念的发展: 20世纪世纪80年代发现某些年代发现某些RNA有催化活性,还有一些抗有催化活性,还有一些抗体也有催化活性,甚至有些体也有催化活性,甚至有些DNA也有催化活性,使酶也有催化活性,使酶是蛋白质的传统概念受到很大冲击。是蛋白质的传统概念受到很大冲击。 1982年美国切赫年美国切赫 (T. Cech)等人)等人发现四膜虫(发现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ea)的)的rR
10、NA前体能在完前体能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加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加工,发现工,发现RNA有催化活性有催化活性 Thomas Cech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SA 1983年美国奥特曼(年美国奥特曼(S.Altman) 等研究等研究RNaseP(由(由20%蛋白质和蛋白质和80%的的RNA组组成),发现成),发现RNaseP中的中的RNA可催化可催化E. coli tRNA的前体加工。的前体加工。 Sidney Altman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Cech和和Altman各自独立地
11、发现了各自独立地发现了RNA的催化活性,并命名这一的催化活性,并命名这一类酶为类酶为ribozyme(核酶),(核酶),2人共同获人共同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年诺贝尔化学奖。 1995年发现有些年发现有些DNA分子亦具有催化活性。分子亦具有催化活性。二二 全酶的辅因子全酶的辅因子依据其化学组成把酶也分为两大类:依据其化学组成把酶也分为两大类: 简单蛋白质(单纯酶):简单蛋白质(单纯酶): 结合蛋白质(结合酶):结合蛋白质(结合酶):单纯酶:单纯酶:如各种水解酶仅由如各种水解酶仅由AA组成,不含其他组份。组成,不含其他组份。结合酶:结合酶:如各种氧化还原酶类除如各种氧化还原酶类除AA以外还含
12、有对热稳定以外还含有对热稳定的小分子化合物。前者称酶蛋白,后者称辅因子的小分子化合物。前者称酶蛋白,后者称辅因子 酶分子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酶分子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酶蛋白( (脱辅酶脱辅酶) ) 非蛋白质部分称为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因子辅因子(cofactor)全酶全酶 = = 酶蛋白酶蛋白 + + 辅因子辅因子(二者结合才有活性)(二者结合才有活性) 金属离子金属离子 构成酶活性中心构成酶活性中心 维持特定构象维持特定构象酶的辅因子酶的辅因子 辅基辅基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作为电子、原子或某些基团的载体作为电子、原子或某些基团的载体 辅酶辅酶 参与反应并促进整个催化过程参与反
13、应并促进整个催化过程决定酶催化专一性的是酶的蛋白质部分决定酶催化专一性的是酶的蛋白质部分 三三 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体系单体酶、寡聚酶和多酶体系 根据酶蛋白结构上的特点,可将酶分为三类:根据酶蛋白结构上的特点,可将酶分为三类:单体酶单体酶 寡聚酶寡聚酶 多酶体系多酶体系1 单体酶单体酶 只有一条肽链的酶只有一条肽链的酶 (全部为水解酶)全部为水解酶)2 2 寡聚酶寡聚酶 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大多为糖代谢酶)(大多为糖代谢酶)3 3 多酶体系(多酶络合物)多酶体系(多酶络合物)几个酶嵌合而成的络合物几个酶嵌合而成的络合物 (丙酮酸脱(丙酮酸脱H酶)酶)四四 活性部位
14、与必需基团活性部位与必需基团 酶分子中的某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氧酶分子中的某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氧- -还、酰化、烷化等)还、酰化、烷化等)使其改变,则酶的活性丧失,这些基团称必需基团。与酶使其改变,则酶的活性丧失,这些基团称必需基团。与酶的活性有关的基团称为的活性有关的基团称为必需基团必需基团常见的必需基团有:常见的必需基团有: Ser Ser -OH-OH His His 咪唑基咪唑基 AspAsp、Glu Glu 侧链侧链COOHCOOH Cys Cys -SH -SH酶的活性部位(或称活心中心)酶的活性部位(或称活心中心)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酶分子中直
15、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在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又可以分为两类:在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又可以分为两类: 参与和底物结合的基团称为结合基团参与和底物结合的基团称为结合基团 直接参与催化反应的基团称为催化基团直接参与催化反应的基团称为催化基团 His 57 His 57 咪唑基咪唑基 Asp 102 Asp 102 COOHCOOH Ser 195 Ser 195 OHOH五五 酶原的激活酶原的激活 1.1.概念概念: :无催化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过程无催化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过程2.2.实质实质: :活性部位形成和暴露的过程活性部位形成和暴露的过程 3.3.举例举例:
16、:胃蛋白质酶原的激活胃蛋白质酶原的激活 胰蛋白质酶原的激活胰蛋白质酶原的激活HCl胃胃蛋蛋白白酶酶原原pH1.52(从从N N端端失失去去4 44 4个个氨氨基基酸酸残残基基)自自身身激激活活胃胃蛋蛋白白酶酶六六 同工酶同工酶 1.1.概念概念: :酶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有差异,但有相同的催酶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有差异,但有相同的催化活性的一组酶化活性的一组酶2.举例举例: LDHLDH(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 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寡聚酶,每个亚基的分子量约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寡聚酶,每个亚基的分子量约3500035000。亚基分为两类:亚基分为两类:骨骼肌型(骨骼肌型(A A或或M M) 心肌型
17、(心肌型(B B或或H H) 这两种亚基可组成这两种亚基可组成五种五种四聚体:四聚体:H H4 4、H H3 3M M、H H2 2M M2 2、HMHM3 3、M M4 4组成和电泳行为组成和电泳行为 HHHH (LDH1) HHHM (LDH2) HHMM (LDH3) HMMM (LDH4) MMMM (LDH5)催化的反应催化的反应 乳酸乳酸 丙酮酸丙酮酸 LDH5骨骼肌骨骼肌:乳酸乳酸 丙酮酸丙酮酸 心肌心肌:LDH1第四节第四节 酶催化的特异性酶催化的特异性 立体异构特异性立体异构特异性 专一性(特异性专一性(特异性) 键专一性键专一性 相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 结构特异性结构特异性
18、基团专一性基团专一性 绝对特异性绝对特异性一一 结构特异性结构特异性 1 1 键专一性键专一性对底物分子中其所作用的键要求严格,而不管键两端所连基团的性质对底物分子中其所作用的键要求严格,而不管键两端所连基团的性质2 2 基团专一性基团专一性 要求底物具有特定的化学键,而且对键的一端所连基团也有一定要求要求底物具有特定的化学键,而且对键的一端所连基团也有一定要求 3 3 绝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 酶对作用的底物要求相当严格,甚至只能催化一种底物进行化学反应酶对作用的底物要求相当严格,甚至只能催化一种底物进行化学反应 二二 立体异构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酶只能催化对映异构体的一种发生反应,对另一种则无
19、作用酶只能催化对映异构体的一种发生反应,对另一种则无作用 第四节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酶的作用机理 一一 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活化能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活化能 活化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速度越快活化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速度越快常采用的是下列两种方法常采用的是下列两种方法 增加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子数目1 1 使反应物吸收一定的能量。如光照、加热使分子活化使反应物吸收一定的能量。如光照、加热使分子活化2 2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降低反应的能阈使用适当的催化剂,降低反应的能阈 二二 中间产物学说中间产物学说 E + S ES E + P E + S ES E + P 三三 诱导契合学说诱导契合学说 底物诱
20、导酶的构象发生改变底物诱导酶的构象发生改变, ,使使使使E E和和S S契合而结合成中间络合物,并契合而结合成中间络合物,并引起底引起底物物进行反应进行反应 四四 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 (了解了解 自学自学) )1 1 邻近定向效应邻近定向效应2 2 张力和形变张力和形变3 3 酸碱催化酸碱催化4 4 共价催化共价催化第五节第五节 酶促反应速度及影响因素酶促反应速度及影响因素一一 酶促反应速度的测量酶促反应速度的测量 1 1 酶促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酶促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1)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 (2)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单位时
21、间内产物的生成量;酶促反应速度一般指酶促反应速度一般指“初速度”。开始速度维持恒定开始速度维持恒定然后曲线斜率逐渐然后曲线斜率逐渐减小,反应速度降减小,反应速度降低。低。原因:原因:底物浓度降底物浓度降低,酶失活,逆反低,酶失活,逆反应增大,产物抑制。应增大,产物抑制。二二 EE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当当SE,其它条件,其它条件固定,反应系统中无固定,反应系统中无E的抑制剂时的抑制剂时V=k E三三 SS对酶作用的影响对酶作用的影响 观察曲线可知:观察曲线可知:1 1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度几乎与在底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度几乎与SS成正比,成正比,此时符合一级反应:此时
22、符合一级反应: 2 2 当当SS较高时,较高时,SS增加增加v v也随之升高,但不显著。也随之升高,但不显著。3 3 当当SS很大时,很大时,v v几乎不再增大,趋向于一个极限值,几乎不再增大,趋向于一个极限值,此时符合零级反应此时符合零级反应 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一级反应)(一级反应) 当底物浓度使酶饱和时,再增加浓度反应速度几乎不变当底物浓度使酶饱和时,再增加浓度反应速度几乎不变 (零级反应)(零级反应) 两级中间的称为混合级反应。两级中间的称为混合级反应。 由Michaelis和Menten于1913年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推
23、导。SKSVvmmax 结果讨论:结果讨论: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即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即SS很小,很小,KmSKmS Km + S Km Km + S Km V = Vmax/KmS = kS V = Vmax/KmS = kS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符合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符合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在底物浓度很高时在底物浓度很高时 SS很大很大 SKmSKm Km + S S Km + S S V = Vmax S V = Vmax S= Vmax= Vmax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符合零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符合零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当反应
24、速度等于最大反应速度当反应速度等于最大反应速度VmaxVmax的一半时的一半时, ,即即v=1/2Vmaxv=1/2Vmax时时 Km = SKm = SKmKm称为米氏常数称为米氏常数: :物理意义物理意义: :KmKm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单位为浓度单位单位为浓度单位 KmKm可用来表示可用来表示E E和和S S的亲和力的亲和力Km大,表示酶和底物的亲和力弱大,表示酶和底物的亲和力弱Km小,表示该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强小,表示该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强几点说明几点说明:(1)Km是酶的一个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是酶的一
25、个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无关. (2)如酶能催化几种不同的底物,对每种底物都有一个特定的)如酶能催化几种不同的底物,对每种底物都有一个特定的Km值,其中值,其中Km值最小的称该酶的最适底物。值最小的称该酶的最适底物。 132kkkKmmaxmaxmV1S1VKv1 双倒数作图法双倒数作图法(Lineweaver-Burk作图法)作图法)四四 pHpH对酶作用的影响对酶作用的影响 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pH值,叫做最适值,叫做最适pHpH值值 机制机制 : : 过酸、过碱能使酶本身失活(变性)过酸、过碱能使酶本身失活(变性) pHpH改变影响酶分子活性部位
26、基团的解离,与底物结合能力下降改变影响酶分子活性部位基团的解离,与底物结合能力下降 pHpH改变也影响底物分子的解离,使之不适于与酶结合,当然反应速度肯改变也影响底物分子的解离,使之不适于与酶结合,当然反应速度肯定会下降定会下降 五五 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温度对酶作用的影响 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温度为最适温度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温度为最适温度 通常:动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通常:动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37-5037-50 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50-6050-60六六 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激活剂对酶作用的影响 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酶的激活剂。例:例: ClCl- - 是唾
27、液淀粉酶的激活剂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 MnMn2+2+ 是醛缩酶的激活剂是醛缩酶的激活剂 MgMg2+ 2+ 是是 RnaseRnase的激活剂的激活剂 MgMg2+2+、MnMn2+2+、CoCo2+ 2+ 是羧化酶的激活剂是羧化酶的激活剂七七 抑制剂对酶作用的影响抑制剂对酶作用的影响 凡是能使酶的必需基团或酶活性部位中的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降凡是能使酶的必需基团或酶活性部位中的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降低酶活力甚至使酶完全丧失活性的物质叫低酶活力甚至使酶完全丧失活性的物质叫抑制剂抑制剂,常用,常用I I(inhibitorinhibitor)表示,其作用称为)表示,其作用称为抑制作用抑制作用
28、不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作用 可逆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反竞争必抑制作用反竞争必抑制作用 1 1 不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 I I与与E E的结合为不可逆反应,的结合为不可逆反应,I I与与E E结合牢固,不能用透析法除结合牢固,不能用透析法除去去I I而使酶恢复活力,这种抑制作用叫做不可逆抑制作用而使酶恢复活力,这种抑制作用叫做不可逆抑制作用2 2 可逆的抑制作用可逆的抑制作用 I I与与E E的结合是可逆反应,用透析等方法能除去抑制剂使的结合是可逆反应,用透析等方法能除去抑制剂使E E恢恢复活力,这种抑制
29、作用叫可逆抑制作用复活力,这种抑制作用叫可逆抑制作用 (1 1)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作用 定义定义: :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和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和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妨碍底物与酶的结合,减少了酶与底物接触机会,从而降低了酶妨碍底物与酶的结合,减少了酶与底物接触机会,从而降低了酶的活力,这种抑制作用叫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活力,这种抑制作用叫竞争性抑制作用方程式方程式: :从速度方程式可以看出:从速度方程式可以看出: (1)(1)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KmKm是原是原KmKm的的1+I/Ki1+I/Ki倍,而且倍,而且KmKm值
30、将随值将随II的增加而增大的增加而增大 当当EtEt固定时,当固定时,当SKmSKm(1+I/Ki1+I/Ki),也就是),也就是SS使酶饱和时,使酶饱和时,v=Vmaxv=Vmax,即最大反应速度不变,即最大反应速度不变 即即 Km , Vmax不变不变机制机制:竞争性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底物与抑制剂结合在酶分子的同一部位竞争性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底物与抑制剂结合在酶分子的同一部位上,也可能是由于底物或抑制剂中的一个与酶结合后,而引起酶发上,也可能是由于底物或抑制剂中的一个与酶结合后,而引起酶发生构象变化,产生不利于与另一个结合的构象生构象变化,产生不利于与另一个结合的构象 (2)非竞争性抑制剂
31、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 有些抑制剂和底物可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上,形成有些抑制剂和底物可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上,形成ESI三元复合三元复合物。形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种作用称为非竞争性物。形成的三元复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种作用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作用 方程式方程式: :从速度方程式可以看出从速度方程式可以看出: 抑制剂是与酶活性部位中的催化基团结合,也可能是与维抑制剂是与酶活性部位中的催化基团结合,也可能是与维持酶分子构象的必需基团作用,而使酶的活性降低。持酶分子构象的必需基团作用,而使酶的活性降低。 E E与与S S或或I I的结合互不相关的结合互不相关 EI +
32、S ESIEI + S ESI 均不能转化成产物均不能转化成产物 ES + I ESIES + I ESI应用:应用: 有机磷农药能专一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使昆虫体内有机磷农药能专一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使昆虫体内乙酰胆碱不能分解造成大量积累,影响神经传导,使昆虫乙酰胆碱不能分解造成大量积累,影响神经传导,使昆虫功能失调,失去知觉而死亡功能失调,失去知觉而死亡 磺胺药物磺胺药物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生长繁殖时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生长繁殖时: : 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 二氢叶酸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四氢叶酸( (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
33、物) ) ( (为生长必须为生长必须) )第六节第六节 酶的制备和应用酶的制备和应用一一 酶的制备酶的制备 1 1 选材选材 (酶含量要高,易于分离)(酶含量要高,易于分离)2 2 破碎细胞(捣碎、砂磨、冻融、自溶等方法)破碎细胞(捣碎、砂磨、冻融、自溶等方法) 动物细胞较易破碎动物细胞较易破碎 细菌细胞较难破碎细菌细胞较难破碎 植物细胞也难破碎植物细胞也难破碎3 3 抽提:低温下用水或缓冲液(离子强度较低)将酶溶出抽提:低温下用水或缓冲液(离子强度较低)将酶溶出4 4 进一步分离、提纯进一步分离、提纯 常用方法有常用方法有 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吸附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吸附法 二二
34、酶活力的测定酶活力的测定 测定反应速度可采用多种方法:测定反应速度可采用多种方法:1 1 直接从反应体系中取出一小部分样品,停止酶的作用,测定直接从反应体系中取出一小部分样品,停止酶的作用,测定其底物或产物浓度,作出其底物或产物浓度,作出t tPP图,再求出图,再求出v v。2 2 如果如果S S或产物或产物P P具有光吸收性质,可以用分光光度计直接连续具有光吸收性质,可以用分光光度计直接连续测定。测定。3 3 如果底物如果底物S S或产物或产物P P为气体,也可以通过瓦氏呼吸器测定为气体,也可以通过瓦氏呼吸器测定酶单位(酶单位(U U)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1 1分钟内转化分钟内转化1
35、 1个微摩尔底物的酶量个微摩尔底物的酶量 “KatalKatal”单位单位 : :一定条件下,一秒钟内转化一定条件下,一秒钟内转化1mol1mol底物所需要的酶底物所需要的酶量量 1Kat = 61Kat = 610107 7 U U1U = 16.67 nKat1U = 16.67 nKat比活力比活力( (比活性比活性) )每单位质量样品中的酶活力每单位质量样品中的酶活力即每毫克蛋白质中所含的即每毫克蛋白质中所含的U U数,或每千克蛋白质中含的数,或每千克蛋白质中含的KatKat数数 U/mgU/mg蛋白质蛋白质 U/gU/g蛋白质蛋白质 Katal/kgKatal/kg蛋白质蛋白质 三三 酶的应用酶的应用 第二节第二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酶的分类与命名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年国际酶学委员会(enzyme commission,EC)提)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滋味独特的烧烤课件
- 经济模型教学课件
- 储能设备操作安全须知
- 智能算法提升预报精准度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
- 毕业选题测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跨学科教学创新实践路径
- 卵巢恶性肿瘤试题及答案
- 宝贝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内容营销在品牌宣传中的应用拓展与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守护育幼底线成就美好童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 动物交换合同范本
- 月子中心产康部产后恢复流程解析
- GB/T 24628-202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与化学指示物测试设备
- 2025年时事政治考题及参考答案(350题)
- 辐照下金属材料微观损伤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影视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标准化研究-洞察分析
- 建筑装饰工程材料供应合同及质量免责协议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不规则动词表
- 呼吸机湿化的护理
- 大学英语(二)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