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补虚药补虚药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补虚药概念:补虚药概念:凡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 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以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 虚药。 功效与适应证:功效与适应证: 甘补甘补 补气血阴阳不足补气血阴阳不足 气虚证气虚证 血虚证血虚证 阴虚证阴虚证 阳虚证阳虚证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预防保健,抗老延年预防保健,抗老延年 分类分类 2 补虚药补虚药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1、对证选药:针对虚证,辨别虚证类型,认识药物特点、对证选药:针对虚证,辨别虚证类型,认识药物特点 5、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宜采用蜜丸、煎膏(膏滋)、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服用,并 可增效
2、的剂型。可增效的剂型。 2、合理配伍:气血阴阳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合理配伍:气血阴阳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 响响 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以扶正祛邪,保护正气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以扶正祛邪,保护正气 常配行气、化湿药,补而不滞常配行气、化湿药,补而不滞 4、用于扶正祛邪,要分清主次,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用于扶正祛邪,要分清主次,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 3、防止不当补而误补,应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防止不当补而误补,应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 3 补气药 共性特征:甘,入脾肺。补气,治疗气虚证共性特征:甘,入脾肺。补气,治疗气虚证 重点药:重点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 脾气虚脾气虚纳差、便溏、体倦、脏器
3、下垂,出血 肺气虚肺气虚气短、声低、气喘、自汗 心气虚心气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加剧 元气虚极欲脱元气虚极欲脱气息短促、脉微欲绝、神志模糊 血虚证、津伤口渴、出血证、虚汗血虚证、津伤口渴、出血证、虚汗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气虚证气虚证 4 人参人参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 根。 采制:采制:阴干。 处方名:处方名:按产地 按生长环境 按加工炮制 命名:命名: 5 人参 6 人参 7 人参人参 8 人参 9 人参人参 10 人参人参 11 人参人参 园参园参 红参红参蒸熟晒或烘干者(佳) 白糖参白糖参焯烫浸糖后干燥者(较次),又称“糖参”、
4、“白 参” 生晒参生晒参鲜参洗净直接干燥 者(佳) 条参条参边条(支参),力较薄弱 参须参须加工中较细碎段(更次 移山参移山参 山参山参野山参、野参、老山参、大山参、年代久远者(佳),野山参、野参、老山参、大山参、年代久远者(佳), 生晒山参生晒山参 中国参中国参 朝鲜参朝鲜参高丽参、力参、别直参。高丽参、力参、别直参。甘、温,力峻,最宜于脾肾阳虚者。 易生热,助火 12 人参人参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 甘,入脾肺补气补气 生津生津 安神益智安神益智 峻补元气峻补元气大补元气大补元气 缓补诸脏缓补诸脏补脾益肺(心、肾)补脾益肺(心、肾) 补气生血、生津补气生血、生
5、津 功效:功效: 13 人参人参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气虚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单用,气虚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单用, 如独参汤如独参汤 1.气虚欲脱证气虚欲脱证 气虚欲脱兼四肢逆冷,配伍附子,参附汤气虚欲脱兼四肢逆冷,配伍附子,参附汤 气虚欲脱兼津伤,配麦冬、五味子,生脉散气虚欲脱兼津伤,配麦冬、五味子,生脉散 救治气虚救治气虚 脱证要药!脱证要药! 14 人参人参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配白术、茯苓等,四君子汤 2.气虚诸证气虚诸证 脾肺气虚脾肺气虚 要药!要药! 脾气虚脾气虚 脾不统血、失血,脾不统血、失血,配黄芪、白术等,归脾汤 肺气虚,肺气虚
6、,咳喘、痰多者,配五味子、苏子等,补肺汤 肾阳虚阳痿,肾阳虚阳痿,配鹿茸等 肺肾两虚气喘,肺肾两虚气喘,配蛤蚧、胡桃等,人参胡桃汤 心气虚,心悸、失眠健忘,心气虚,心悸、失眠健忘,配酸枣仁、柏子仁等,天 王补心丹 (增智) 补气补气 安神增智!安神增智! 15 人参人参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热病气津两伤口渴,热病气津两伤口渴,配石膏、知母,白虎加人参汤 3.口渴口渴 气津两伤消渴,气津两伤消渴,配生地、玄参、麦冬等。 此外,体虚外感此外,体虚外感 里实正虚里实正虚 小儿脾虚慢惊小儿脾虚慢惊 小儿痘疹内陷小儿痘疹内陷 16 人参人参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39g,救脱1530g。另煎。 野山参
7、研末服,每次2g,每日2次。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反藜芦。 17 党参党参 18 党参党参 19 诸参比较诸参比较 补气生津补气生津 人参人参大补元气,补诸脏气,益智安神。大补元气,补诸脏气,益智安神。 党党 参参功同人参而力缓,除大补元气外,代人参。又善功同人参而力缓,除大补元气外,代人参。又善 补血,治气血两虚,补血,治气血两虚, 西洋参西洋参性质偏寒,清火力强,治阴虚火旺咳嗽痰血性质偏寒,清火力强,治阴虚火旺咳嗽痰血 。 清补,不耐人参温补者用之。清补,不耐人参温补者用之。 太子参太子参 功近西洋参,力弱。功近西洋参,力弱。 脾肺气虚,津伤口渴脾肺气虚,津伤口渴 20 黄芪黄芪 出处:出
8、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豆科植物内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采制:采制:生用或蜜炙用。 处方名:处方名:黄芪、生黄芪、炙黄芪、绵芪、口芪 命名:命名: 21 黄芪黄芪 22 黄芪黄芪 23 黄芪黄芪 24 黄芪黄芪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益卫固表益卫固表 托毒生肌托毒生肌 脾脾补脾气、升清阳补脾气、升清阳 功效功效 甘,补气补气 脾脾补肺气补肺气 利水利水 25 黄芪黄芪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脾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脾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单用熬膏服,或配党参、白术等 1.脾气虚脾气虚 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配人参、升麻、柴胡等
9、,如补中益气汤 脾虚水肿,脾虚水肿,常与白术、茯苓等,或配白术、防己等,防己黄芪汤 既补脾气又利水既补脾气又利水 治气虚水肿之要治气虚水肿之要 药药 脾不统血的出血证,脾不统血的出血证,常与人参、白术等品同用,如归脾汤 血虚证,血虚证,本品补气生血,常与当归配伍,如当归补血汤 消渴,消渴,单用熬膏或配天花粉、葛根等,如玉液汤 26 黄芪黄芪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2.肺气虚,气短、咳喘,肺气虚,气短、咳喘,配杏仁、紫菀、款冬花等 自汗,自汗,配麻黄根、浮小麦、煅牡蛎等,牡蛎散 3.表虚不固表虚不固 盗汗,盗汗,配生地、黄柏等,当归六黄汤 自汗,外感风邪,自汗,外感风邪,配白术、防风,玉屏风散 易感
10、人群,易感人群,单用,预防感冒 27 黄芪黄芪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脓成不溃,脓成不溃,配人参、当归、白芷等,托里透脓 散 4.痈疽久败疮痈疽久败疮 风寒湿痹风寒湿痹 溃久不敛,溃久不敛,配人参、当归等,十全大补丸 中风麻木不遂中风麻木不遂 5.气虚,血行不畅补气行血,治气虚,血行不畅补气行血,治 28 黄芪黄芪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930g。补气升阳宜蜜炙。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肝阳上亢、疮疡初起、或疮疡余毒 未尽者慎用。 29 黄芪黄芪 黄芪与人参黄芪与人参 人参人参 大补元气、安神增智 补脾肺气生津、生血 黄芪黄芪 补气升阳、固表、托毒生肌、利水 30 白术白术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11、 来源:来源: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采制:采制:生用、土炒、麸炒 处方名:处方名:白术、生白术、 炒白术、焦白术、于术 31 白术白术 32 白术白术 33 白术白术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苦,温。归脾、胃经。 脾 胃 甘温补气补气 功效功效 苦温燥湿燥湿 补气健脾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燥湿利水 止汗止汗 安胎安胎 34 白术白术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脾虚食少、便溏,脾虚食少、便溏,配人参、茯苓等,四君子汤 1.脾气虚证脾气虚证 脾虚泄泻,脾虚泄泻,配人参、扁豆、茯苓等,参苓白术散 脾虚停饮、水肿,脾虚停饮、水肿,配桂枝、茯苓等,苓桂术甘汤 脾虚带下,脾虚带下,配山药、苍术、茯苓等 脾虚食积,脾虚食
12、积,配枳实,枳术丸 脾胃虚寒,脘腹冷痛,便溏,脾胃虚寒,脘腹冷痛,便溏,配人参、干姜等, 理中丸 35 白术白术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2.气虚自汗气虚自汗单用或配黄芪、浮小麦、防风等。 妊娠水肿,本品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妊娠水肿,本品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 使用。使用。 脾虚湿阻之恶阻,脾虚湿阻之恶阻,配人参、茯苓、陈皮等 3.脾虚胎动不安脾虚胎动不安 既能补气健脾,既能补气健脾, 又能利水消肿又能利水消肿 36 白术白术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612g。补气健脾止泻宜炒用。 白术与苍术白术与苍术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苦燥伤阴,热病伤津,阴虚者不宜 白术白术 补气健脾为主,又固表止汗、安胎补气
13、健脾为主,又固表止汗、安胎 健脾、燥湿,治脾虚湿盛健脾、燥湿,治脾虚湿盛 苍术苍术 燥湿化湿为主,又解表、明目,治湿痹燥湿化湿为主,又解表、明目,治湿痹 37 山药山药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采制:毛山药、光山药。生用或 麸炒用 处方名:处方名:山药、生山药、炒山药。 38 山药山药 39 山药山药 40 山药山药 甘平甘平,补气阴补气阴 补补脾脾养胃,养胃,脾气虚或气阴两虚、食少、便脾气虚或气阴两虚、食少、便 溏、带下等溏、带下等 生津益生津益肺肺,肺气虚肾、脾肺气阴两虚咳喘肺气虚肾、脾肺气阴两虚咳喘 补补肾肾涩精,涩精,肾气虚精尿遗滑、带下清稀量多肾气虚
14、精尿遗滑、带下清稀量多 气阴两虚消渴,气阴两虚消渴,补脾肺肾之气阴补脾肺肾之气阴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1030g,大量60250g,研末 服,每次610g,止泻炒用。 41 甘草甘草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豆科植物甘草、胀 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 茎。 采制:采制:生用、蜜炙用。 处方名:处方名:甘草、炙甘草 命名:命名: 42 甘草甘草 43 甘草甘草 44 甘草甘草 甘补甘补,补脾益气补脾益气 心气虚,心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作主药心气虚,心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作主药 脾气虚,四君子汤,作辅助。(和中)脾气虚,四君子汤,作辅助。(和中) 甘缓甘缓,缓急止痛缓急止痛
15、多种原因所致脘腹、四肢拘挛作痛,如芍药多种原因所致脘腹、四肢拘挛作痛,如芍药 甘草汤甘草汤 45 甘草甘草 甘和甘和,调和药性调和药性 缓和毒烈药性缓和毒烈药性 二陈汤,缓半夏燥烈二陈汤,缓半夏燥烈 四逆汤,缓附姜燥热四逆汤,缓附姜燥热 白虎汤,缓石知阴寒白虎汤,缓石知阴寒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缓硝黄峻下缓硝黄峻下 调和药性调和药性 寒热并用,麻杏石甘汤寒热并用,麻杏石甘汤 补泻并用,温脾汤补泻并用,温脾汤 46 甘草甘草 甘解毒、生性寒甘解毒、生性寒 解热毒,治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单用、配伍桔梗解热毒,治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单用、配伍桔梗 解药食中毒,单用煎汤或配绿豆等解药食中毒,单用煎汤或配
16、绿豆等 祛痰止咳,祛痰止咳,单用有效,多入复方为佐使,治疗多种类型咳 喘,如三拗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 47 甘草甘草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1.59g,生用解毒,蜜炙补益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反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易助湿 48 补阳药 共性特征:共性特征:甘,温(热),肾。补肾壮阳,治疗。补肾壮阳,治疗 肾阳虚证肾阳虚证 重点药:重点药: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 杜仲与续断 肾阳虚肾阳虚腰膝无力,畏寒,阳痿、宫冷不孕、滑 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 脾肾阳虚腹痛泄泻脾肾阳虚腹痛泄泻(黎明晨泻) 、 阳虚水肿阳虚水肿 肾不纳气虚喘肾不纳气虚喘 肝肾不足,精
17、血亏虚,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筋 骨痿软、小儿发育不良 阳虚证阳虚证 补阳药与温里药补阳药与温里药 使用注意:对证、配伍使用注意:对证、配伍 49 鹿茸鹿茸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鹿科梅花鹿、马鹿等未骨化的幼角。 采制:采制:切片或研粉 处方名:处方名:鹿茸、 鹿茸片、鹿茸粉 50 鹿茸鹿茸 51 鹿茸鹿茸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 甘温补阳补阳 甘咸甘咸滋肾滋肾 托疮毒托疮毒 调冲任调冲任 强筋骨强筋骨 功效:功效: 补肾阳补肾阳 益精血益精血 52 鹿茸鹿茸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肾阳虚衰肾阳虚衰 精血不足精血不足 神疲畏冷、阳痿、宫冷不
18、孕、小便频数等神疲畏冷、阳痿、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 单用研末,水、温酒或淫羊藿煎汤送服; 配山药浸酒服,如鹿茸酒; 配人参、当归、黄芪等,参茸固本丸。 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 与当归、乌梅膏为丸 53 鹿茸鹿茸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腰膝酸软无力腰膝酸软无力 小儿五迟之证小儿五迟之证 骨折预后不良骨折预后不良 2.肾虚骨弱肾虚骨弱 配五加皮、熟地、山萸肉等,配五加皮、熟地、山萸肉等, 如加味地黄丸;如加味地黄丸; 治骨折后期,愈合不良,配骨治骨折后期,愈合不良,配骨 补、川续断等;补、川续断等; 54 鹿茸鹿茸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崩漏,崩漏,配乌贼骨、龙骨
19、、川断等,如鹿茸散 3.冲任虚寒冲任虚寒 白带过多,白带过多,配狗脊、白蔹,如白蔹丸 4.疮疡久溃不敛、内陷不起,疮疡久溃不敛、内陷不起,配当归、肉桂等,阳和汤 55 鹿茸鹿茸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剂量宜小,逐渐加量,不可骤用大量, 发热当忌。 附药:附药:鹿 角 鹿角胶 鹿角霜 56 淫羊藿淫羊藿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剑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的 全草。 采制:采制:生用或羊油炙用。 处方名:处方名:淫羊藿、仙灵脾 57 淫羊藿淫羊藿 58 淫羊藿淫羊藿 59 淫羊藿淫羊藿 60 淫羊藿淫羊藿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20、:辛、甘,温。归肾、肝经。 甘温补阳补阳 辛温散寒散寒 祛风除湿祛风除湿 补肾壮阳补肾壮阳 功效:功效: 肾肝肾肝 61 淫羊藿淫羊藿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肾阳虚,阳痿肾阳虚,阳痿 单用浸酒,淫羊藿酒;单用浸酒,淫羊藿酒;(速效) 2.风寒湿痹,四肢麻木,风寒湿痹,四肢麻木,配威灵仙川芎、肉桂等, 仙灵脾散 配熟地、枸杞子、山茱萸、巴戟天等,配熟地、枸杞子、山茱萸、巴戟天等, 赞育丹赞育丹 62 淫羊藿淫羊藿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315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阴虚火旺不宜服 内温肾阳内温肾阳 外散风湿外散风湿 淫羊藿淫羊藿 巴戟天巴戟天 仙茅仙茅 巴戟天巴戟天微温
21、,力缓,甘润不燥微温,力缓,甘润不燥 淫羊藿温,兴阳祛风湿均佳,常用淫羊藿温,兴阳祛风湿均佳,常用 仙仙 茅燥热有毒,祛寒湿,易伤阴精茅燥热有毒,祛寒湿,易伤阴精 63 巴戟天 64 巴戟天巴戟天 65 杜仲杜仲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采制:采制:生用或盐水炒用。 处方名:处方名:杜仲、川杜仲、炒杜仲 命名:命名: 66 杜仲杜仲 67 杜仲 68 杜仲 69 杜仲杜仲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 1.补肝肾强筋骨补肝肾强筋骨 治腰痛治腰痛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肾虚腰痛:肾虚腰痛:单味煮羊腰食用或配补骨脂、胡桃肉等 风湿腰痛:风湿腰痛:配独活、
22、桑寄生等,独活寄生汤 外伤腰痛:外伤腰痛:配当归、川芎等 妇女经期腰痛:妇女经期腰痛:配鹿茸、山茱萸、菟丝子等 腰肌纤维炎、劳损、腰扭伤:腰肌纤维炎、劳损、腰扭伤:配焦白术为末,总 有效率94。 70 杜仲杜仲 2.补肝肾安胎,补肝肾安胎,治肝肾足,胎动不安习惯性堕胎:治肝肾足,胎动不安习惯性堕胎:单用, 或配桑寄生、阿胶、续断、菟丝子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1015g。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炒用效果好,阴虚火旺慎用。 本品有可靠的降血压效果,单用有效,缓解症状尤佳。 71 续断续断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根。 采制:采制:生用。 处方名
23、:处方名:续断、川续断 命名:命名: 72 续断续断 73 续断续断 74 续断续断 75 续断续断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性温性温 功效功效 止止血血 肝肾肝肾 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益肝肾,强筋健骨 苦辛苦辛活活血祛瘀血祛瘀 疗伤续折疗伤续折 安胎安胎 76 续断续断 1. 阳痿,遗精遗尿,阳痿,遗精遗尿,鹿茸、肉苁蓉、菟丝子等,鹿茸续断散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2.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配杜仲、牛膝、五加皮等 肝肾不足兼风寒痹痛,肝肾不足兼风寒痹痛,配防风、川乌等,续断丸 3. 出血出血 崩漏,崩漏,配侧柏炭、当归、艾叶等 胎漏,胎漏,配伍桑寄生、
24、阿胶、艾叶等 77 续断续断 4.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跌打损伤,筋伤骨折,治本品活血、补肝肾,用于各期治本品活血、补肝肾,用于各期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915g。崩漏下血炒用。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热痹忌用。 杜仲:杜仲:补益力大,肾虚腰痛、胎动不安要药补肝肾补肝肾 强筋骨强筋骨 安安 胎胎 续断:续断:补益力弱,行血,补而不滞,伤科、及妇 科出血常用。 78 肉苁蓉肉苁蓉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带 鳞叶的肉质茎。 采制:采制:生用或酒炙用。 处方名:处方名:肉苁蓉、淡大芸 命名:命名: 79 肉苁蓉肉苁蓉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咸,温
25、。归肾、大肠经。 甘温质润甘温质润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肾阳虚肾阳虚 精血虚精血虚 肠肠 燥燥 补补肾助阳,益精血,肾助阳,益精血,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诸证 补肾阳补肾阳 益精血益精血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阳虚兼津亏肠燥便秘 肉苁蓉,肉苁蓉,温而不燥,润肠力大 锁阳,锁阳,温燥,助阳力大 80 补骨脂补骨脂 出处:出处:药性论 来源:来源: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 采制:采制:生用、炒或盐水炒用。 处方名:处方名:补骨脂、破故纸 81 补骨脂补骨脂 82 补骨脂补骨脂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肾、脾经。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壮阳:壮阳:阳痿,腰膝冷痛,阳痿,腰膝冷痛,配杜仲、胡桃肉等 1.
26、温肾温肾 固精缩尿:固精缩尿:遗精滑精,遗精滑精,配青盐等份为末服。 遗尿,遗尿,单用,或与小茴香等份为丸(例) 纳气平喘:纳气平喘:肾不纳气虚喘,肾不纳气虚喘,配蜂蜜、胡桃肉等 温肾温肾 固摄固摄 83 补骨脂补骨脂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温脾温脾 固摄固摄 2.温脾止泻:温脾止泻:苦脾肾阳虚五更泻,苦脾肾阳虚五更泻,配吴茱萸、五味子、肉 豆蔻,四神丸。(新用) 补骨脂与益智仁补骨脂与益智仁 补肾助阳补肾助阳 固精缩尿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温脾止泻 补骨脂:补骨脂:长于温肾壮阳,纳气平喘长于温肾壮阳,纳气平喘 治阳痿、腰痛、虚喘等治阳痿、腰痛、虚喘等 益智仁益智仁:长于温脾开胃摄唾,治长于温脾开胃摄
27、唾,治 中寒多唾、流涎中寒多唾、流涎 遗精遗尿遗精遗尿 脾肾虚泻脾肾虚泻 84 益智仁 85 菟丝子菟丝子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种子 采制:采制:生用、或煮熟捣烂作饼 处方名:处方名:菟丝子、菟丝子饼 86 菟丝子菟丝子 87 菟丝子菟丝子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肾、肝、脾经。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1.补肾益精补肾益精肾虚腰痛、阳痿、遗精、遗尿、白浊等, 配杜仲、山药等。治肾虚消渴。 3.止泻止泻肾阳虚泄泻,肾阳虚泄泻,配山药、茯苓、莲子等。 温肾温肾 固摄固摄 2.养肝明目养肝明目目昏、目暗,配熟地、沙苑子、枸杞子等 4.安胎安胎肾虚胎动不安,肾虚
28、胎动不安,配续断、桑寄生、阿胶等。 88 沙苑子沙苑子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来源:来源:豆科扁茎黄芪的种子。生用或盐水炒用。 89 蛤蚧蛤蚧、胡桃仁胡桃仁、冬虫夏草冬虫夏草 蛤蚧蛤蚧:肺肾虚喘要药、益精血 补肾益肺定喘补肾益肺定喘 助助 阳阳 胡桃仁:胡桃仁:善治虚寒气喘及腰痛,润肠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善治诸咳虚喘、劳嗽咯血, 调补虚损要药 90 蛤蚧 91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 92 补血药 共性特征:补血,治疗血虚证共性特征:补血,治疗血虚证 重点药:重点药: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 当归与熟地 生地与熟地 白芍与
29、赤芍 血虚证血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爪色淡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爪色淡、眩晕耳鸣、心悸怔 、失眠健忘、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甚至经闭,脉细脉细。 使用注意:对证、配伍使用注意:对证、配伍 93 当归当归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采制:采制:生用或酒炒用。 处方名:处方名:当归、全当归、 酒当归、归身、归尾。 命名:命名: 94 当归当归 95 当归当归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甘补补 辛散辛散 温通温通 质润质润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 活血活血 补血补血 功效:功效: 调经调经 止痛止痛 入心肝走血分 96 当归当归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血虚
30、证血虚证 配白芍、熟地、川芎,四物汤; 气血两虚,配黄芪,当归补血汤; 八珍汤、人参养荣汤 气虚,配人参、黄芪气虚,配人参、黄芪 2.血虚血瘀月经病,四物汤血虚血瘀月经病,四物汤 气滞,配香附、延胡索气滞,配香附、延胡索 血瘀,配桃仁、红花血瘀,配桃仁、红花 血热,配牡丹皮、黄芩血热,配牡丹皮、黄芩 血寒,配艾叶、阿胶血寒,配艾叶、阿胶 97 当归当归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3.疼痛疼痛 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配桂枝、芍药、生姜等, 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建中汤 跌打损伤肿痛跌打损伤肿痛,配乳没、桃红等,如复元活血汤 疮疡初起肿胀疼痛疮疡初起肿胀疼痛,配银花、赤芍、天花粉等, 如仙
31、方活命饮 此外,还用于痈疮成脓不溃或溃后不敛,脱疽溃烂阴血伤败 风寒湿痹疼痛风寒湿痹疼痛,配羌活、防风、黄芪等,蠲痹汤。 98 当归当归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3.血虚肠燥便秘,血虚肠燥便秘,配肉苁蓉、牛膝、升麻等,济川煎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515g。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溏泻忌用。 99 熟地黄熟地黄 出处: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块根的加工品。 采制:采制:切片或炒炭用。 处方名:处方名:熟地黄、熟地、大熟地、熟地炭。 100 熟地黄熟地黄 101 熟地黄熟地黄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一般配当归、白芍等,四物汤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32、 1.补血血虚诸证补血血虚诸证 心血不足,加酸枣仁、远志等 崩漏下血配艾叶、阿胶,胶艾四 物汤 102 熟地黄熟地黄 肝肾阴虚肝肾阴虚,配山药、山茱萸,六味地黄丸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1.养阴填精益髓养阴填精益髓 阴虚骨蒸潮热,阴虚骨蒸潮热,配知母、黄柏等, 大补阴丸 精血亏虚,须发早白,精血亏虚,须发早白,配何首乌、菟丝子 等,七宝美髥丹 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肝肾不足,筋骨痿软,配龟甲、锁阳、 狗脊等,虎潜丸 103 熟地黄熟地黄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1030g。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 鲜地黄鲜地黄 生地黄生地黄 熟地黄熟地黄 养养 阴阴 生生 津津 鲜地黄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治邪热
33、炽盛 生地黄生地黄凉血、养阴均佳,治血热阴伤及虚热 熟地黄熟地黄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治血虚精亏 阴阴 亏亏 津津 伤伤 104 白芍白芍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 采制:采制:生用、酒炒或清炒用。 处方名:处方名:白芍、白芍药、杭 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 芍。 105 白芍白芍 106 白芍白芍 107 白白 芍芍 108 白芍白芍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功效 柔肝止痛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平抑肝阳 酸,入肝,酸,入肝,养肝血、敛阴养肝血、敛阴 109 白芍白芍 血虚肝郁,胁肋疼痛,血虚肝郁,胁肋疼痛,配柴胡、当归等,消遥散 临床
34、应用:临床应用: 1.血虚证,血虚证,配熟地黄、当归等,四物汤 2.疼痛疼痛 脾虚肝旺,腹痛泄泻,脾虚肝旺,腹痛泄泻,配白术、防风、陈皮等, 痛泻要方 阴血虚,手足挛急作痛,阴血虚,手足挛急作痛,配甘草,芍药干草汤 痢疾腹痛,痢疾腹痛,配木香、黄连等,芍药汤 养血柔肝止痛养血柔肝止痛 善治血虚肝郁善治血虚肝郁 之疼痛之疼痛 110 白芍白芍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牛膝、龟板、牡蛎等, 镇肝息风汤 4.敛阴止汗敛阴止汗 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自汗,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自汗,配桂枝等,桂枝汤 阴虚盗汗,阴虚盗汗,配龙骨、牡蛎、浮小麦等 补阴血补阴血 抑肝阳抑
35、肝阳 111 白芍白芍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515g;大剂量1530g 。 白芍白芍 赤芍赤芍 止止 痛痛 白芍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治血虚肝郁诸痛 养血敛阴、平肝、止汗 赤芍赤芍活血止痛,治热瘀血瘀疼痛;清热凉 血、善清肝火 疼疼 痛痛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反藜芦藜芦。虚寒不宜。 112 阿胶阿胶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马科动物驴的皮,熬制 的胶块。 采制:采制:打碎用或炒珠用。 处方名:处方名:阿胶、贡胶、驴皮 胶、阿胶珠。 命名:命名: 113 阿胶阿胶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功效 补血补血 止血止血 甘,质粘甘,质粘 滋阴滋阴 润肺润肺
36、 114 阿胶阿胶 妊娠尿血、血痢、下血,妊娠尿血、血痢、下血,单用,炒为末,内服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血虚证,单用,或血虚证,单用,或配熟地、当归等,阿胶四物汤 2.出血出血 虚寒崩漏,单用或虚寒崩漏,单用或配艾叶、当归等,胶艾四物汤 中焦虚寒吐、便血,中焦虚寒吐、便血,配附子、灶心土,黄土汤 肺破嗽血,肺破嗽血,配人参、天冬、白及等,阿胶散 补血要药补血要药 血虚伴出血者佳血虚伴出血者佳 阴虚血热,阴虚血热,配蒲黄、生地黄等 115 阿胶阿胶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3.燥咳燥咳 2.阴液阴液 亏虚亏虚 燥邪伤肺,干咳无痰燥邪伤肺,干咳无痰,配桑叶、杏仁、麦冬等, 如清燥救肺汤 肾水亏
37、而心火亢,心烦不眠肾水亏而心火亢,心烦不眠,配黄连、白芍等, 如黄连阿胶汤 真阴欲竭,阴虚风动,手足瘈疭,真阴欲竭,阴虚风动,手足瘈疭,配龟甲、鸡 子黄等,如大、小定风珠。 滋阴润肺滋阴润肺 肺热阴虚,燥咳痰少,痰中带血肺热阴虚,燥咳痰少,痰中带血,配马兜铃、牛蒡 子、杏仁等,如补肺阿胶汤 116 阿胶阿胶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515g;入汤剂宜烊化服 。止血蒲 黄炒,润肺蛤粉炒,可入煎剂。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粘腻,脾胃虚弱者慎用。 117 何首乌何首乌 出处: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采制:采制:制用或生用。 处方名:处方名:何首乌、制首乌、首乌、生首乌。
38、 命名:命名: 118 何首乌何首乌 119 何首乌何首乌 120 何首乌何首乌 121 何首乌何首乌 制:制:补益精血补益精血 血虚,配当归、熟地黄等血虚,配当归、熟地黄等 精血亏虚,须发早白,精血亏虚,须发早白,配当归、枸杞子、菟 丝子等,如七宝美髯丹 肝肾亏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耳聋,肝肾亏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耳聋,配 桑椹子、黑芝麻、杜仲等,如首乌延寿丹 生:解毒,截生:解毒,截 疟,润肠通便疟,润肠通便 久疟正虚,久疟正虚,配人参、当归等,何人饮(报道) 乌须发要药乌须发要药 瘰疬痈疮、皮肤瘙痒瘰疬痈疮、皮肤瘙痒,配夏枯草、当归等 肠燥便秘,配肠燥便秘,配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
39、 122 补阴药 共性特征:甘寒滋养阴液,治阴虚证,兼清虚热共性特征:甘寒滋养阴液,治阴虚证,兼清虚热 重点药:重点药:北沙参、麦门冬、龟甲、鳖甲 南北沙参 天冬与麦冬 龟甲与鳖甲 使用注意:对证、配伍、阳中求阴使用注意:对证、配伍、阳中求阴 阴虚证阴虚证 干燥干燥 虚损虚损 虚热虚热 肺阴虚 胃阴虚 肝阴虚 肾阴虚 心阴虚 123 北沙参北沙参 出处:出处:本草汇言 来源:来源: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采制:采制:生用。 处方名:处方名:北沙参、辽沙参、莱阳参 命名:命名: 124 北沙参北沙参 125 北沙参北沙参 126 北沙参 127 北沙参北沙参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
40、归肺、胃经。 甘寒养阴寒养阴 苦寒清热苦寒清热 功效:功效: 养阴清肺养阴清肺 益胃生津益胃生津 归肺胃 128 北沙参北沙参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肺阴虚证肺阴虚证, 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配麦冬、南沙 参、杏仁、桑叶、玄参等 2.胃阴虚证,胃阴虚证,口干、口渴,便秘等,配石斛、玉竹、北沙 参、天花粉等 129 北沙参北沙参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煎服,4.59g. 南北沙参南北沙参 养肺胃阴养肺胃阴 清肺胃热清肺胃热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与藜芦同用的问题。 北沙参北沙参力强,肺胃阴虚有热者多用 南沙参南沙参兼补气,祛痰作用,气阴两 伤及燥痰用之,反藜芦 130 南沙参南沙参 131 南
41、沙参南沙参 132 百合百合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百合科植物百合、细叶 百合的肉质鳞叶。 采制:采制:生用或蜜炙用。 处方名:处方名:百合、制百合 命名:命名: 133 百合百合 134 百合百合 135 百合百合 136 百合 阴虚肺燥、劳嗽咯血:阴虚肺燥、劳嗽咯血:百花膏,百合固金汤 清肺心热 养肺心阴养肺心阴 功效: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心、胃经。 虚热心神不安:虚热心神不安:百合地黄汤等 胃阴虚,口干渴、胃脘痛胃阴虚,口干渴、胃脘痛 137 麦冬麦冬 出处: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来源:百合科植物麦冬的 块根 采制:采制:生用。 处方名:麦冬、麦门冬处方名:麦冬、麦门冬、 寸冬 138 麦冬麦冬 139 麦冬麦冬 140 麦冬 热伤胃阴,口干舌燥,热伤胃阴,口干舌燥,配生地、王竹、沙参等 消渴消渴,配天花粉、乌梅等同用。 胃阴不足,呕吐胃阴不足,呕吐,与半夏、人参等,麦门冬汤 热邪伤律之便秘热邪伤律之便秘,配生地、玄参,增液汤。 清胃肺心胃肺心热 养胃肺心胃肺心阴 功效: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 心神不安:心神不安:清营汤、天王补心丹 胃阴虚证胃阴虚证 肺阴虚证:肺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401-T 339-2024 巢湖梅花鳖亲本选育技术规程
- 儿童眼外伤的急救与治疗
- 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腹胀护理查房要点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小班春游亲子活动方案
- 师生读写活动方案
- 帮会约战活动方案
- 干净干事活动方案
- 尚湖镇新巷村活动方案
- GB/T 3785.1-2023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
- 三国姜维传攻略
- 叙事护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中考英语补全对话
- 防治脑卒中专业知识讲座
- 供热工程全套
- 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试卷
- 2023年小升初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 JJG 646-2006移液器
- GB/T 40167-2021纸和纸板加速老化(100 ℃)
- GB/T 1094.12-2013电力变压器第12部分: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