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_第1页
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_第2页
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_第3页
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专业化成长论文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几个行为因素的剖析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关系教育持续、稳定、优质发展 的重要问题。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他们之间 又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关系。我们只有很好地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 才能够使自身素质、能力得到快速地提高和完善。状态大于方法状态是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状貌或情态,方法则是关于解决思 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在我们长期的思维定势中, 往往提到问题,就想到方法。管理需要管理方法,研究需要研究方 法,教学需要教学方法,学习需要学习方法。似乎一切教育问题的 解决都需要依靠什么“方法”,似乎一切名师、专家的成长也都是 找到了什么有效

2、的成长方法。教师的专业成长固然有一定的方法、 途径和规律,但是众多名师成长的经历却清楚地告诉我们:成长, 其实是一种状态。人的生活不管是多么的千差万别,但营造各自生 活现实的根本恐怕还是人的精神。你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你就会有 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状态的创造 与给予。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 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激情而投入地工作与麻木而呆滞地工作,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从这种意义上说,优秀的特质是一种精神, 更是一种态度。给加西亚的信曾让许多青年教师醒悟:把信送达目的地,靠 的是忠诚敬业的心态,而不是也没有什么捷径和方法。面对工作, 有

3、些人聪明,有方法,有点子,但如果他无所事事,怨天尤人,结 果还是一无所成;有的人笨拙,但凭执着,凭进取,却成就了自己, 成就了事业。正确的方法,可以加快教师的成长;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状态作 前提,你自己没有努力成长的强烈欲望,即使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 事。就如一个空杯子,往里面倒水的方法很多很多,只不过有的快 有的慢;但是如果自己盖上盖,不想向里吸纳,那么各种方法都是 徒劳。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因为有了状态就想做事,既然想做, 就有可能成功。以苦为乐是一种状态,淡泊功利是一种状态,坚守 清贫是一种状态,追求卓越是一种状态一个教师只有拥有了这 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才能产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形成一种

4、自我 发展的巨大张力。反思大于苦干“经验 +反思=成长” ,是学者波斯纳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 它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美国的中小学 优秀教师评价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反思是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的核心因素。我国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 的心态置身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 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帕斯卡尔 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 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而且教师天生就是个反思性职业,没 有反思习惯,正如上战

5、场没有带枪的习惯一样危险。可见,反思是 一个教师自身成长和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能力。其实,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梳理,进行思考分析,从 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成长和完善。教育离不开智慧,而只 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更好地胜任教 育教学工作。但我们还要注意:经验是成长的财富,但是成才绝不 是经验的简单相加;反思是成长的途径,但是一味的反思绝不会达 到成功。反思是对自我的一种审视,既要反思成功的经验,更要反思失败 的教训。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一位优秀的年轻人,首先选择从商, 可是不久破产;接着尝试搞养殖,结果本利全赔;又去静心写作, 可文稿总被如数退回。这时,意志坚

6、强的他,真的有些动摇了。无 奈之下,他就去拜访自己大学里的恩师。老教授听后,只笑了笑, 说:“跌倒了,先别急着爬起来! ”青年人听后,恍然大悟。是啊, 跌倒了,别急着爬起来,要先看看自己跌倒的地方有什么坑坎,再 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跌倒,怎样才能以后不再跌倒。如果想不到这些, 就很可能会陷入继续失败的怪圈。善于反思是成功者一种优良的品质。借鉴别人,思考自己,留下 精华,扬长避短,丰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的锤炼过程, 更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其实,当我们静心反思的时候,我们已经超越自我,站在了“我”外或比“我”高的境界了。笛卡儿说,我思 故我在。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进步。研究大于经验丰富的经验,是

7、一个成长的财富。但是,如果只固守过去的经验, 不研究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新的规律,思想就会僵化、麻木,被 时代淘汰出局。我们强调的研究,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 等的一种能力,主要是指面对问题时主观积极采取的“为什么?” “怎么办?”等的行为动态。经验是过去的知识积累,经验意味着 被动地接受,模仿和继承;研究是面对新的问题,意味着主动地探 索,创新和发展。教育教学中的研究,就是要确定教育教学中问题 的研究方向,找到研究突破口,明确如何收集资料,知道采用适当 的思维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知道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各种剖析、 质疑等等。这不光是学习和记住某些知识,而是要学会在教育教学 中观察问题,

8、发现问题,学会研究问题和突破问题。经验如果不随着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那么就只是滞后的、 无用的死知识,不能指导工作。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满足于机械 地传授应付,不懂得思考,不去研究,一年又一年,“星星也还是 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颗月亮”,忙忙碌碌十几年,知识却和刚 参教时的几乎一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必定要学而不厌,然 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十分的枯燥。”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科研 能力。为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研究的基本素质, 如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研 究型”的转变。一个没有研究能力的

9、教师永远是一个“教书匠”, 素质和能力不可能真正得到发展和提高。经验很重要,但在信息、技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只靠经验是非 常愚昧的;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研究,需要创新。北京某机床厂 接收一批加工任务,在连续制作了多个样本后,一群熟练的老技工 面对不合格的产品发呆,都干了一辈子了,怎么现在却不行了呢? 一个老师傅回到家,还在愁眉苦脸地思考。上高中的孩子询问原因 后,就想试试,被老师傅一通斥责:小毛孩子,你懂什么?可他万 万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儿子却拿来了几张对比图纸,令他豁然 开朗,一群有经验的老师傅一直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却被这个毛头孩 子轻松解决。这就是经验与研究产生的差别。许多老教师教了一辈 子也走不出知识的贫乏与思想的平庸的框子,而一些年轻教师三五 年即可在教坛崭露头角、有所建树。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老教师 只靠老经验生存,随着年龄的增加、时代新知识的迅猛增长,经验 在老化、在过时、在僵化,他们过着一种减法的生活,必然就有“越老就越不中用”的悲哀。而那些年轻人呢?他们的可贵就在于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