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题库完整_第1页
静脉输液题库完整_第2页
静脉输液题库完整_第3页
静脉输液题库完整_第4页
静脉输液题库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静脉治疗知识竞赛题库A. 静脉炎 B. 皮肤坏死 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D. 导管堵塞 E. 血栓专业 word 可编辑第三部分一、单选题1、静脉炎 1 级的临床表现 ( C )A. 输液部位疼痛 , 伴有发红或水肿B. 输液部位疼痛 , 可触及条索状静脉C. 输液部位发红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D. 输液部位疼痛 , 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 2.5cm ,有脓液流出 ,E. 没有症状2、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A)A. 2.5% -45% B.10%-40% C.5%-45% D.2.5%-40% E.10%-50%3、对外周静脉短导管的研究显示置入时间(C) 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导管细菌定植的发

2、生率会增加 。A. 72h B. 48h C. 72h D. 96hE. 72h4、最为严重的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是 ( C )5、如果置管时没有保证无菌操作 (如导管是在紧急的情况下置入的 ), 则应尽快 更换导管 , 最长不超过 ( C )A. 12hB. 24h C. 48h D. 72hE. 96h6、输液渗出是 ( B)A. 指输液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 , 刺激性药液输入了周围组织 。B. 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非腐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 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C. 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输入的腐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 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D. 指输液

3、过程中由于管理疏忽 , 刺激性药液和发疱剂或液体输入了周围组织。E. 指在输液过程中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 。7、预防机械性导管堵塞的措施 ,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B )A. 尽量减少穿刺置管时对静脉和血管内膜的损伤。B. 使用普通输液装置 。C. 减少药物联合输注 ,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D. 正确选择穿刺点 、正确固定导管预防导管打折 、 移动或滑出 。E. 检查输液装置有无药流受阻的现象, 及时发现和处理机械性阻塞8、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措施不包括( D )A. 输液过程严防液体滴空 , 防止血液回流 。B. 应用输液泵时要注意合理设置报警装置。C. 尽量避免留置导管的肢体下

4、垂 。D. 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经动脉导管采集血标本。C. 输液部位疼痛 ,伴有发红和 (或)水肿 , 有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及条索状静 脉。D. 输液部位疼痛 ,伴有发红和 (或)水肿 ,有条索状物形成 ,可触及条索状静 脉 ,长度大于 2.5cm , 有脓液流出 。E. 没有症状 。11、 关于静脉炎的处理描述错误的是 ( A)A. PICC 置管部位一旦出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除 。B. 血栓性静脉炎必要时遵医嘱进行溶栓 。C.如有脓性分泌物 , 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E. 按不同导管的维护说明 ,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程序完成冲管和封管操作9、输液部位疼痛 ,伴有发红和 (或)水肿 ,有条索状物形成

5、 ,可触及条索状静 脉。此临床表现属于 ( D) 静脉炎 。A. 0 级 B.1 级 C.2 级 D.3 级 E.4 级10、静脉炎 4 级的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D)D.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 严重者遵医嘱局部应用抗生素药膏或使用湿热敷等E.抬高发生静脉炎的肢体 , 避免剧烈运动 。12、 下列预防药液渗出措施错误的是 ( C)A. 避免在同一条血管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A.输液部位发红 , 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B. 输液部位疼痛 ,伴有发红和 (或)水肿 。B. 尽量避免在下肢和瘫痪肢体留置导管。C. 出现局部疼痛有回血 , 无药液渗出可能D.提高穿刺成功率 , 做到穿刺一次置管成功15

6、、 皮肤发白 ,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 15cm , 皮肤发凉 , 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E.评估外渗的风险因素 。可能有麻木感 。 所述临床表现在药液渗出的临床表现与分级属于第D)13、 液体外渗在渗出临床表现与分级中属于第(D)级。A.0 级 B.1 级 C.2 级 D.3 级E.4级A.0 级 B.1 级 C.2 级 D.3 级 E.4 级16 、药液渗出和外渗后处理应按下列间隔时间给病患部位拍照列错误的是14、药液渗出的临床表现与分级下列描述错误的有C)B)A.1 级:皮肤发白 ,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 2.5cm ,皮肤发凉 ,伴有或不伴有疼A. 损伤发生时B. 损伤后 12 小时 C. 损

7、伤后 24 小时痛。D. 损伤后 48 小时 E. 损伤后 7 天痛。痛。B.2 级:皮肤发白 ,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 2.5-15cm ,C.2 级:皮肤发白 ,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 15cm ,D.3 级:皮肤发白 ,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大于 15cm ,疼痛 ,可能有麻木感 。E.4 级:皮肤发白 ,半透明状 ,皮肤紧绷 ,有渗出 ,皮肤发凉 ,皮肤发凉 ,皮肤发凉 ,皮肤变色 ,伴有或不伴有疼伴有或不伴有疼轻到中等程度的有瘀斑 、肿胀 ,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 15cm ,呈可凹性水肿 ,循环障碍 ,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17 、药液渗出和外渗后护理文件记录的内容不包括A.记录发生渗出和外渗的

8、药液名称和时间B.记录渗出和外渗的临床表现 。C.记录渗出和外渗的处理措施及效果。D.记录导管拔出的时间 。E.记录导管置入的时间18、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 (D)E)A.发现并存在病毒的增长 ,可以是局部的 、全身的 ,或两者兼有。主要由三种类型 , 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 、 隧道感染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1 、 CRBSI 的诊断标准是 (A)B. 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 , 是局部的 。主要由三种类型 ,包括导管相关局A.有全身感染症状 , 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 ,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专业 word 可编辑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部感染 、 隧道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

9、染C. 发现并存在细菌的增长 ,可以是局部的 、全身的 , 或两者兼有 。主要由三种类B. 有全身感染症状 ,明显感染来源 , 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型 , 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 、 隧道感染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D.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 可以是局部的 、全身的 , 或两者兼有主要由C.有局部感染症状 , 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 ,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三种类型 , 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隧道感染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E.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可以是局部的 、全身的 , 或两者兼有主要由D.有明显感染来源 , 患者

10、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三种类型 , 包括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全身感染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原体。19、导管相关局部感染通常发生在穿刺位置,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 、流脓 ,E.有全身感染症状 , 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 ,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范围在 ( B)内。量培养分离出不同的病原体A.1cm B.2cm C.5cm D.10cm E.15cm 20、CRBSI 是( C)的英文缩写22、 静脉炎的处理原则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E)A.应拔除 PVC,可暂时保留 PICC。A.导管相关感染B.导管局部感染D.导管隧道感染E.导管感染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11、B. 及时通知医生 ,给予对症处理 。C. 将患肢抬高 、制动 ,避免受压 ,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D.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A.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 应继续输液 ,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E.应拔除导管 , 及时通知医生 ,给予对症处理 。23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原则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录。B.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 应拔除 PVC,暂时保留 PICC、CVC、 PORT,并继续输液 ,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专业 word 可编辑A.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 , 应告知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B.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

12、栓形成时 ,给予热敷 、按摩 。C. 应观察置管侧肢体 、肩部 、颈部及胸部肿胀 、疼痛 、皮肤温度及颜色 、出血倾 向及功能活动情况 。D. 只需观察置管侧肢体肿胀 、疼痛 、皮肤温度及颜色 。E. 观察内容有置管侧肢体 、肩部、颈部及背部肿胀 、疼痛 、皮肤温度及颜色 、出 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 。24、确认导管堵塞时 ,( )立即拔除 ,( )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 。( B)A.PVC; PICC。B.PVC; PICC、CVC、PORT。 C.PICC; CVC、PORT。D. PVC、PICC;CVC、PORT。E.PVC、PICC、 CVC;PORT。2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

13、理原则是 (D)C.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 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 PVC、 CVC,暂时保留PICC、PORT,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D.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应立即停止输液 , 拔除 PVC, 暂时保留 PICC、 CVC、 PORT,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E.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 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 PVC、 PICC、CVC,暂时 保留 PORT,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26、移除血管通路装置 (VAD )时,护士应在 (C )内对血管穿刺处进行监测以及 时发现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 。A.12 小时 B.24 小

14、时 C.48 小时 D.72 小时 E.96 小时27、血管通路装置 (VAD)相关感染不包括 ( B)。A. 外部穿刺点 B. 外周导管 C. 皮下隧道D. 输液港 E. 导管相关血液感染32、推荐在插管结束后行 ( A )以确定导管头端位置28、发生渗液 / 外漏后任何变化都应及时向 ( C ) 汇报A 护理部 B 家属C 有独立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D 总值班E.护理人员29、护士根据 ( D ) 来估计渗入组织中的液体总量A 抽吸出的药液量 B 外漏的面积 C 患者主诉D 注射或静脉输液量及距离前一次评估时间的间隔E.注射或静脉输液量30、当患者出现空气栓塞时 , 应紧急采取何种体位 ?(

15、 B )A 半坐卧位 B 左侧卧位 C 右侧卧位 D 端坐位E.平卧位31、当患者出现空气栓塞 , 采取紧急卧位的目的 ?( B )A 使右心室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B 使右心室下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C 使左心房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D 使右心房下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E. 使左心室上部的空气滞留而不进入血液A 胸片 B CT C MRI D 超声E.心电图33、在插管过程中 ,可使用 ( D )引导以除外导管头端进入颈内静脉A 胸片 B CT C MRI D 超声 E 心电图34、护士应熟知 CVAD 移位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并及时向 ( D )汇报 。A 科主任 B 护士长

16、C 主班护士D 具有独立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E 护理部35、护士对所有类型血管通路设备引起的渗液/外漏进行评估和记录 ,该措施应坚持至患者 ( B )A.严重程度减弱B.症状消失C.损伤区域功能感觉丧失D. 皮肤水疱形成E.肢体功能缺陷与丧失36、静脉炎的发生率应以 ( C)为基础计算 。A.外周导管的静脉炎发生率B.PVC 的静脉炎发生率C. 短期外周导管的静脉炎发生率D.PICC 的静脉炎发生率 E.静脉炎发生病例数37、针对导管的综合处理措施应由 (E)共同决定 。A.LIP 及患者 B.医生和护士 C.LIP 和护理人员A.3 天B.5 天C.一周D.两周E.四周D 护理人员及患者E.L

17、IP、护理人员及患者44、更换敷料前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消毒剂首选 ( A )。A.2%的氯己定B.碘酊C.碘伏D.乙醇E.络合碘38、PICC、CVC、PORT 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 C )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A.5mlB.10ml C.10ml 及以上D.20ml E.20ml 及以上A.12h39、连接 PORT 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 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 ( E )更换一次 。A.8hA.1B.2C.3D.5E.740、PORT 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 (D ) 周维护一次 。A.8h) 更换一次 ,若完整性受损应立即更换 。C.48hD.72hE.96h

18、更换一次 ,如被污染或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C.24hD.48hE.72h) 内输完 ,否则弃去。C.24hD.48hE.72h45、 纱布敷料常规 ( CB.24h46、 输液器应每 ( C)B.12h47、 脂质液体应在 (CB.12hA.1B.2C.3D.4E.548、冲管液的最小量应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B ) 倍。41、PICC 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A ) 周维护一次 。A.1 倍B.2 倍 C.3 倍 D.4 倍E.5 倍A.1B.2C.3D.4E.549、 中心静脉置管和PICC 在导管正常使用且没有发生局部或系统并发症时,需42、儿科患者应使用 ( C ) 浓度的肝素盐水封

19、管 。E )。A.1U/mlB.010U/mlC.1 10U/mlD.10U/mlE.1 100U/mlA.1 周更换一次B.2 周更换一次C.4 周更换一次43、穿刺点透明敷料对成人和青少年来说至少C ) 更换一次敷料 。D.半年更换一次E.没有必要定期更换50、 减轻机械性静脉炎症状的方法是 ( A )。56、 静脉留置导管正压封管方法为 :将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 ,脉冲式推注封管液), 确保留A.局部湿热敷B.局部按摩C.局部冷敷D.鼓励活动患肢E.局部抬高51、透明的半透膜敷料至少 ( C ) 更换一次。A.3 天 B.5 天C.7 天D.10 天E.14天52、不要为了控制感染而常规

20、使用 (D )。A.三通B.肝素帽C.正压接头D.过滤器E.实心导管帽53、PORT 可用肝素盐水的浓度 ( D )。A.0 10U/ml B.10U/mlC.10100U/mlD.100U/ml E.1000U/ml54、PICC 及 CVC 可用肝素盐水的浓度( A )。A.0 10U/ml B.10U/mlC.10100U/mlD.100U/ml E.1000U/ml55、抽血或输注胃肠外营养液等高粘滞性药物后,用(D ) ml 生理盐水冲管 。A.5 B.10 C.15D.20E.30剩 ( C ) ml 时,一边推封管液 , 一边拔针头 ( 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置导管内充满封管液 。

21、A.0.5 B.1C.0.51D.11.5E.1.5 257、PICC 留置时间不宜超过 (E ) 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A.3 4 天B.7 天C.14 天D.6 个月E.1年58 、静脉治疗过程中, 确认导管堵塞时 ,应立即拔除的是( A )。A.PVCB.PICCC.CVCD.PORTE.其他59、头皮钢针的拔除流程正确的是 (A)A、输液毕 -关闭调节器 - 去除输液贴 -快速拔针 -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覆盖无菌敷料B、输液毕 -去除输液贴 -关闭调节器 -快速拔针 - 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盖无菌敷料C、输液毕 -关闭调节器 - 去除输液贴 -快速拔针 -轻揉穿刺点至不出血覆盖无菌敷料-

22、穿刺部位-穿刺部位覆- 穿刺部位D、输液毕 -关闭调节器 - 去除输液贴 -快速拔针 -轻揉穿刺点至不出血 - 穿刺部位A.0 10U/mlB.10U/mlC.10100U/ml覆盖无菌敷料E、输液毕 -关闭调节器 - 快速拔针 -去除输液贴 - 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 - 穿刺部位 覆盖无菌敷料60、抑菌 0.9%氯化钠含有防腐剂苯甲醇 ,成人 24 小时用量不应超过 ( C )ml 。A. 10 B.20 C.30 D.40 E.5061、用于血液透析的导管在每次使用后必须使用( E ) 的肝素封管液封管 。A. 0 10U/mlB.10U/mlC.10 100U/mlD. 100U/mlE.

23、1000U/ml62 、在从植入型静脉输液港移除留置针芯做周期性接入和冲洗之前, 必须用( D ) 肝素封管液封管 。A. 0 10U/mlB.10U/mlC.10100U/mlD.100U/ml E.1000U/ml63 、用于血细胞采集的导管多为大口径导管,使用后必须使用 ( E )肝素封管液D.100U/ml E.1000U/ml64、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封管液作为预防感染的措施 , 因为有导致 ( B )的可 能。A. 化学静脉炎B.耐药菌株产生C.血栓性静脉炎D.高浓度封管液副作用E.导管堵塞65、肝素封管液中加入哪种抗生素时可能出现沉淀?( B )A. 替硝唑B.头孢唑啉C.林可霉素

24、D.氨曲南E.奥硝唑66、成人和儿童患者短外周导管在 ( B )使用后必须用不含防腐剂0.9氯化钠封管。A. 每天B.每次C.每周D.每小时E.每两天封管。年龄及所输注液体的性质而定 , 推荐使用不低于 ( B ) 导管体系的冲洗液冲洗导67、冲洗导管所需的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最少用量要视导管类型和尺寸/ 患者专业 word 可编辑管。在采血或输血后推荐使用更大体积的冲洗液冲洗导管C. 移除导管 。 D.给予 2% 利多卡因无菌纱布湿敷E.抬高患肢 。A. 1 倍B.2倍C.3 倍 D.4倍E.5倍68、如果在回抽过程中遇到阻力或回抽时无回血, 护士在给药或输液前 ( D )。A.用肝素液

25、冲洗导管B.用不含防腐剂0.9氯化钠冲洗导管C.用含防腐剂 0.9氯化钠冲洗导管D.进一步检查导管通畅性E. 其他69、 封闭中央血管导管时 ,在每次间断使用后最好采用 ( C )封管 。A.1000U/ml 肝素B.100U/ml 肝素C.10U/ml 肝素D.含防腐剂 0.9 氯化钠E.不含防腐剂0.9氯化钠72、对于接受任何浓度肝素溶液封管的术后患者 ,自第( D ) 天起至第 ( )天或直至停止使用肝素期间, 每 2 3 天检测血小板数量以防 HIT。A.2;3B.3;5C.7; 10D.4;14E.7; 1473、在挽救发生感染的长期使用的CVAD 导管时可用( C )封管 。A.1

26、00U/ml肝素B.10U/ml 肝素C.抗感染封管液D.含防腐剂0.9氯化钠E.不含防腐剂0.9 氯化钠74、 用于输注胃肠外营养及脂肪乳剂的输液器及附加装置应每( C) 更换一次 ,如被污染或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专业 word 可编辑70、对于接受任何浓度肝素溶液封管的术后患者 ,自第 4 天起至第 14天或直至停止使用肝素期间 ,( C ) 检测血小板数量以防 HIT。A.每 6 8 小时B.每 24 小时C.每 2 3 天D.每 5 天E.每 7 天71、如果患者有任何与置入短外周导管相关的不适或疼痛主诉 ,应首先( C )。A. 告知医生 , 继续观察 。 B.给予局部皮肤 50%

27、硫酸镁无菌纱布湿敷 。A.8hB.12h C.24hD.48hE.72h75、 纱布敷料与透明的半透膜敷料一起使用时, 更换时间为 ( C)A. 12hB. 24hC. 48hD. 72h E.96h76、输全血或成分血时 ,输血装置和附加过滤器应在每一个单位全血或成分血输入后更换 1 次,或每(A)更换 1 次,如疑被污染或系统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A. 4h B.8h C.12h D.24h E.48h77、单纯的脂肪乳建议在 ( C )内输完 ,最长不能超过 24hA. 4h B.8h C.12h D.16h E.24h78、建议肝素帽更换频率与外周静脉留置导管同步,否则 ,每(D)更换

28、 1 次,如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 、 或完整性受损 ,或取下后 , 均应更换新的肝素帽 。A. 1d B.3d C.5d D.7d E.14d79、 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 成人外周静脉短导管至少 ( D) 更换 1 次。A.12-24hB.24-48hC.48-72hD.72-96hD96-120h80 、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 PICC、 CVC、 PORT 还应保持穿刺点 (D)密闭。A. 4h B.8h C.16h D.24h E.48h81、下列关于无菌敷料更换的说法错误的是:( C)A.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B.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 7d 更换一次 。

29、C. 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天更换一次。D. 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 、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E. 若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 、 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及时更换 。82、发生静脉炎时 ,应立即拔除的导管是 (A )A.PVC B.CVC C.PICC D.PORT83、关于主要和次要持续输液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用于输注除脂质 、血液或血制品以外液体的 , 主要或次要连续性输液装置的更换时间间隔不应少于 72h 。B.当次要输液装置从主要输液装置分离出来,并作为主要间断输液装置时,必须 48h 更换 。C.当次要输液装置从主要输液装置分离出来,并作为主要间断输液装置时,必须 72h

30、更换 。D. 当确定无输液成份间配伍禁忌时 , 可采用后方加压输液模式的次要输液装置进行输液 , 这样可减少断开次要间断输液装置的次数 。E. 用于输注除脂质 、血液或血制品以外液体的 , 主要或次要连续性输液装置的 更换时间间隔不应少于 48h 。84、主要间断输液装置必须 (C )更换 。C.移除导管后护士必须将导管穿刺点位置置于心脏水平或高于心脏水平以减少道。A.PICC 导管留置时间应由护士决定 ,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按照医疗机构A. 8h B.12h C.24h D.48h E.72h85 、输注丙泊酚时必须使用生产厂商说明书中推荐使用的输液装置,并且必须每(C) 随输液瓶一起

31、更换 。A. 4h B.8h C.12h D.24h E.48h86、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的传感器和 / 或传感器圆顶及系统其他组件 ,包括输液装 置、持续冲洗装置 、用于侵袭性血液动力学监测的冲洗液, 均被认为是一个封闭系统,必须 (E)更换 。但当怀疑污染 、输液药品包装或系统完整被破坏时立即更 换。A.12h B.24h C.48h D.72h E.96h87、移除中心静脉导管操作中错误的是 ( C)A. 当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 , 在评价患者和医疗团队协作干预无效时, 必须移除导管 。B. 护士必须用凡士林为基础的软膏和消毒敷料覆盖穿刺点以封闭皮肤- 血管的通 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 。D

32、.如果在移除导管过程中出现阻力 ,切勿强行拔出 。E.如果患者有任何植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不适或疼痛主诉, 则必须移除导管。88、当用玻璃 或半刚性输液容器时 ,必须用 ( )的输液装置 ;当用塑料输液容 器时必须用 ( ) 的输液装置 。( D )A.带排气孔 , 带排气孔B.不带排气孔 ,带排气孔C. 不带排气孔 ,不带排气孔D.带排气孔 , 不带排气孔89、头皮针输液拔针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B ):A.拔针时先关闭调节器 , 固定针柄 ,B. 撕去输液贴 ,用棉签顺血管走向压穿刺点再迅速拔针 ,C. 局部压迫至不出血为止 。 D.不宜按揉穿刺点 。 E.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90、PIC

33、C 拔除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的规定与程序拔除 。B. 拔除导管后应更换敷料 。 C.每 24h 评估穿刺点 1 次, 直到上皮形成D. 拔管如遇阻力 , 应立即停止 ,不得强行拔管 。E. PICC 导管拔除后不得再次被送入血管 。91、PICC 拔管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B)A. 拔除时 ,平行静脉方向 , 捏住导管尾部 ,B. 沿直线向外拉 ,每次 2-3cm ,C. 从穿刺点部位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D. 用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 , 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 。E. 如遇阻力 ,可暂时固定导管 , 实施热敷 ,直至导管松动 ,最终拔除 。92、CVC拔除与 PICC 拔除护理要点不同的是

34、 (C)A. 用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 。B. 按压力度要适中 , 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 。C. 拔管后患者需静卧 30min 。D. 拔除导管后应更换敷料 。E.怀疑出现与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时 , 进行细菌培养 。93、拔除 cvc 时与拔除 PICC 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同的是 (C)A. 告知患者拔除导管的过程 。B. 告知患者如有与导管有关的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C. 告知患者导管拔出时应屏住呼吸 。D. 告知患者放松 , 不要紧张 。94、移除导管过程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为 ( E)A. 皮下淤血 B.出血 C.血肿 D.穿刺部位感染 E.空气栓塞95、更换输液接头的操作步骤

35、错误的是 ( E)A.准备生理盐水预冲液 、75% 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B. 核对患者 ,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C. 取下原有输液接头 .打开外包装 , 用生理盐水预冲输液接头D. 用碘伏棉球或 75% 酒精棉球消毒输液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E. 连接新的输液接头 ,以脉冲式冲洗导管 ,记录更换贴膜时间 、签名 。96、如患者出汗多 ,或局部有出血或渗出 , 应选择哪类敷料更为合适 (C)A.透明敷料 B.半透明敷料 C.纱布敷料D.伤口防水贴E.泡沫敷贴97、连接 CVC 的肝素帽在哪种情况下不必更换(A)A.使用 3dB.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C.取下肝素帽D.肝素帽破损E.更换 CVC 时98、需使

36、用避光输液器的药物为 ( D)A.脂肪乳 B.乳酸林格 C.50% 葡萄糖D.氧氟沙星注射液F.氟尿嘧啶99、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 ,应如何输注 ( A)A.前一种药物输注结束冲洗输液器及导管B.前一种药物输注结束更换输液器C.使用三通接头输注两种药物D. 使用双头输液器输注两种药物100、 更换接头时正确的消毒方法为 (E)A.使用消毒剂擦拭接头横切面两遍B. 使用消毒剂擦拭接头外围两遍C. 使用消毒剂多方位用力擦拭接头横切面D. 使用消毒剂多方位用力擦拭接头外围E. 使用消毒剂多方位用力擦拭接头横切面及外围101 、 更换输液器的方法错误的为 (A)A.1 天内输注数个脂肪乳

37、,24h 更换输液器 1 次B. 连接到患者前需先排气C. 输液器漏液时应立即更换D. 连接后查看莫非滴管液面是否过高或过低E. 使用前检查输液器有效期 , 有无膨胀 、 外包装有无破损102、不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的是( E)A.敷料B.导管接口C 输入脂肪乳剂D.导管留置时间E.无针输液系统103 、 使用下列哪项输液附加装置可以降低输液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 D)A.三通 B.肝素帽 C.无针接头 D.过滤器E.实心的导管帽104 、 输注下列哪些药物需增加输液装置的更换频率( D)A.50% 葡萄糖溶液 B.顺铂 C.乳酸林格D.血小板 E.红花注射液A. 碘酊 B 碘伏 C.

38、75% 的酒精D.2%氯己定 E.0.9%氯化钠106、穿刺部位的护理操作不正确的是 (C)A. 触摸穿刺部位前洗手B 使用辅助材料时洗手C. 消毒皮肤后进行穿刺部位的触诊D. 皮肤上的消毒剂自然风干E. 必须等到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后再进行操作。107、为了有效降低穿刺部位的感染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D)A.穿刺部位使用抗生素药膏B. 穿刺部位使用丙酮C. 穿刺部位使用乙醚D. 穿刺部位使用皮肤消毒剂 ,待干后操作E. 穿刺部位使用皮肤消毒剂 , 棉棒擦拭消毒液后操作108、儿童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至少 (F)更换A.12-24h B.24-48h C.48-72h E.72-96h109、如

39、果输液治疗时间需要维持 1-4 周,可考虑使用哪种导管 ( D)A.外周静脉留置针B.PICCC.输液港D.中等长度导管E.头皮钢针110、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需常规更换的导管为( A)A.PVC B.PICC C.CVC D.PORTE.动脉导管111 、 需立即更换中心静脉导管的情况为 ( C)A.患者出现一种发热感染征象B. 发生菌血症而感染源不像是导管的患者C. 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怀疑有CRBSID. 中心静脉导管不通畅E. 导管尖端血栓形成112、经 PICC、 CVC、 PORT 输注药物前宜通过 (D)确定导管在静脉内A.输入生理盐水B.输入少量药物C. 输入 10%葡萄糖

40、D.回抽血液E.推注 50% 葡萄糖105 、年龄小于 7 天的新生儿不可以使用哪种消毒剂 (D)F. 治疗结束 ,除非有并发症发生. 专业 word 可编辑 .113 、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输液前 , 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 ,应(C)D.75%酒精消毒后送入血管E.不得再次被送入血管A. 20ML 以上注射器用力冲洗导管 B.5ML 注射器用力冲洗导管C. 进一步确认导管的通畅性D.1ML 注射器用力冲洗导管E. 10ML 以上注射器用力冲洗导管114 、拔除 PICC导管时,()静脉方向 ,捏住导管尾部 ,沿直线向外拉 ,每次() cm. ( B)A. 平行,2-3 B.平行 ,5-1

41、0 C.逆向 ,2-3 D.逆向 ,5-10 E.垂直 ,5-10 115 、输注胃肠外营养液及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隔() 更换一次 ,如果数个单位的脂肪乳在 1 天内间歇输入 ,每瓶脂肪乳 () 输液装置 。(C)A.4h ,均需更换新的B.12h ,均需更换新的C.24h ,均需更换新的D.4h, 可使用原来的E.24h, 可使用原来的116 、外周静脉留置针和外周静脉留置导管(中等长度导管 ) 脱出后 (E)。A.2% 氯己定消毒后送入血管B.0.5%碘伏消毒后送入血管C.2%碘酊和 75% 酒精消毒后送入血管117、对于住院患者来说 ,静脉输液时临床最常见 、最直接 、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

42、 一。根据 (A), 临床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及静脉输液导管。A. 药物性质 、 给药时间的不同及患者自身的特点B. 药物性质 、 给药时间的不同及患者疾病的特点C. 药物性质 、 给药时间的不同及疗程的长短D. 患者经济条件 、 给药时间的不同及患者自身的特点E. 药物性质 、 给药时间的不同及患者经济条件118、遵循手卫生原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A. 来自皮肤的致病菌是感染的重要来源B. 良好的手卫生是护理操作前后的必要保障C. 在触摸穿刺部位前后应遵守手卫生原则D. 使用消毒措施后可继续进行穿刺部位的触诊E. 使用辅助材料时应遵守手卫生原则119、护士需持续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

43、,观察内容不包括 :( E)专业 word 可编辑A. 皮肤颜色 、 温度B.肢体感觉C.肢体血运D.关节活动E.意识120 、关于输血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A. 输血器用于输血及血制品 ;B. 虽然输血器与输液器滤网的孔径不同,但输血器也可以于输液 ;C. 使用输血器时 , 输血前后应用葡萄糖溶液冲洗输血管道;D. 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 连续输入即可 ;E. 用于输注全血 、 成分血或生物制品的输血器宜 12 小时更换一次 ;121 、如果所输药品与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有配伍禁忌 , 必须先用 (A)冲洗 , 再用不含防腐剂的 0.9%氯化钠和或肝素封管液冲洗 。A

44、. 5% 葡萄糖B.10%葡萄糖C.50%葡萄糖D. 5% 葡萄糖生理盐水E.3%生理盐水122 、 CVC拔除时 ,护理要点中错误的是 :( D)A. 有医生遵照医疗机构的规定与程序拔除中心静脉导管B. 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 按压力度要适中 , 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然后在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C. 拔管后患者静卧半小时D. 告知患者导管拔出时深呼吸E. 怀疑出现与 CRBSI 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与程序 ,对导管进行细菌培养123、动脉穿刺置管的拔除 ,错误的是 :( B)A. 拔管后用加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B. 可在按压处上下揉动C. 在穿刺部位覆盖无菌敷料或加压包

45、扎止血D. 每 24 小时评估穿刺点一次 , 直至上皮形成E. 导管拔出后不得再次被送入血管124、对皮肤 - 管连接处和周围组织的观察和评价内容中,错误的是 (C)A.每天对穿刺部位情况进行评估 , 透过敷料来触诊穿刺部位 , 询问患者是否存 在压痛B. 如果患者局部压痛或其他可能为CRBSI的表现 ,应去除不透明的敷料并进行观察C.如患者出现静脉炎表现 , 应立即拔除导管B.化疗 、刺激性药物推注前后注入 0.9%生理盐水D.每日对穿刺部位进行监测 , 当周围静脉导管不能正常使用时, 应立即拔除导C.尽量选择对患者活动限制最多的部位管D.粗直 、 弹性好的血管125 、必须按规定的间隔进行

46、血管通路装置置入点护理及换药,除外下列哪种情况:(D)A. 敷料完整性受损B.敷料潮湿 C.敷料有液体或血性液体渗出D. 患者发热E.出现置入点感染症状体征126 、某护士在执行 PICC 过程中发现无菌手套破损 ,她应(E)A. 加戴另一副手套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C. 用胶布粘贴破损处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E.更换手套127 、护士为患者行深静脉置管 ,应戴 (A)A. 无菌乳胶手套B.非无菌一次性乳胶手套C.双层手套D.薄膜手套E.任何手套128、 静脉注射部位选择不应 (C)A.长期注射自远心端至近心端选择血管E. 避开伤口 、血肿或多次穿刺部位129、输液过程中 , 由于多种原因致

47、使输入的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 的周围组织 。定义为 (A )A.输液渗出 B.输液外渗 C.输液外溢 D.输液外漏 E.药物外漏130 、 输液过程中 ,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泡剂及刺激性药液进入了周围组 织 。定义为 (B)A.输液渗出B.输液外渗C.输液外溢 D.输液外漏 E.药物外漏131 、 中心静脉导管缩略语为 ( A)A.CVC B.PIC C.PN D.PORT E.PVC132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缩略语为 ( B)A.CVC B.PICC C.PN D.PORT E.PVC133、输液港的缩略语为 (D )专业 word 可编辑A.CVC B.PICC

48、C.PND.PORTE.PVC134、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缩略语为 (E)A.CVC B.PICC C.PN D.PORTE.PVC135、中等长度导管的平均置管时间是7 天 ,也可长至 (E) 天A.14 天 B.21 天 C.28 天D.42 天E.49天136.经 PVC 输注药物前 (B)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A. 应 B.宜C.不应D.不宜E.可137.输注脂肪乳 、 化疗药物及中药制剂 (B) 使用精密过滤器 。A. 应 B.宜 C.不应 D.不宜E.可138. 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 ,( A )使用避光输液器 。A.应B.宜C.不应 D.不宜E.可139 、下列可

49、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导管是(B)A.耐高压 PICC B.CVC C.外周静脉留置针D. 头皮钢针E.外周静脉导管140、 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导管 ,当使用多腔导管输注静脉营养液时,应(A)A 选定一条通路输注B. 间隔 4h 更换另一条通路C. 间隔 8h 更换另一条通路D. 间隔 12h 更换另一条通路E. 间隔 24h 更换另一条通路141 、 留置针固定错误的是 ( B)A.透明贴首选B.接头尽量靠近导管C.接头高于导管尖端D.延长管 U 型固定E.穿刺点局部出血时纱布固定142、CRBSI 描述错误的是 (E)A.不明原因发热B. 外周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C. 伴有寒颤或低血压等

50、表现D.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E. 沿穿刺静脉条索状红线143、CRBSI 缩略语是指 (C). 专业 word 可编辑 .A.导管相关局部感染D.颈内静脉144、145、B. 隧道感染C.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D. 菌血症E. 败血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拔除导管 ( D) 小时出现菌血症 。A. 6B. 12C. 24D. 48E. 72CAVD 导管头端位于 (B)部位时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更高A. 上腔静脉下部分B. 上腔静脉中至上部分E. 腋静脉146 、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部位选择( A )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选择()高。A. 肘前窝 、 中上臂B.

51、前臂 、 肘前窝C. 肘前窝 、 前臂D. 中上臂 、 肘前窝E. 中上臂 、 前臂147 、 预防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措施中不包括(C)A. 置管后尽早活动肢体B. 进行每日正常活动C. 预防性抗凝治疗D. 轻度的肢体锻炼专业 word 可编辑C.右心房E. 适当饮水A、规范洗手B、 规范洗手 ,戴清洁手套D)C、 规范洗手 ,戴无菌手套D 、规范洗手 ,戴双层手套148 、最常引起导管破裂的原因为 ( B)A. 导管打折B. 导管夹闭综合症C. 患者烦躁D. 导管固定不牢固E. 穿刺过程中机械损伤导管149 、 PICC 穿刺及维护过程中护士哪项干预措施可预防导管栓塞的发生A. 在插管过程中

52、 , 将钢针撤回导管B. 针芯再次插入导管中C. 护士对不能耐高压的血管通路装置进行高压注射D. 使用 20ml 以上的注射器进行冲管150、 渗漏处导管破裂的前兆不包括哪项 (C)A. 无法抽回血B. 输液时局部疼痛C. 穿刺静脉发红 , 呈条索状改变D. 皮下水肿E. 输液后肿胀151 、 选择 PVC 穿刺时宜 (B)152、在经 PVC 输注药物前宜采用何种方法确定导管在静脉内?( A)A. 输入生理盐水B. 推注生理盐水C. 回抽血液D. 推注肝素盐水E. 输入葡萄糖153、在经 PICC 输注药物前宜采用何种方法确定导管在静脉内?(C)专业 word 可编辑C.回抽血液D.推注肝素盐水E.输入葡萄糖156、移除 VAD 时,护士应对血管穿刺处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输液后静脉炎 , 护士 健康宣教内容应为 ( E )?A. 告知患者或陪护者静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