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ANSYS有限元分析通用后处理器_第1页
第7章ANSYS有限元分析通用后处理器_第2页
第7章ANSYS有限元分析通用后处理器_第3页
第7章ANSYS有限元分析通用后处理器_第4页
第7章ANSYS有限元分析通用后处理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用后处理器通用后处理器 2 7.1 通用后处理概述 7.2 结果输出方式控制与图形显示方式 7.3 图形显示计算结果 7.4 路径操作 7.5 单元表 7.6 列表显示结果 7.7 列表查询计算结果 7.8 结果观察器 7.9 综合实例椼架的计算及通用后处理技术 7.10 本章小结 3 ANSYS通用后处理器用于查看全部模型在某一时刻的结果。通用后通用后处理器用于查看全部模型在某一时刻的结果。通用后 处理为最常用的后处理器,处理为最常用的后处理器,POST1通用后处理器可观察整个模型在通用后处理器可观察整个模型在 某一载荷步和子步(或对某一特定时间点或频率)的结果,包括位某一载荷步和子步(或

2、对某一特定时间点或频率)的结果,包括位 移、应力和应变等,还可以查看结果的动画显示和控制等。移、应力和应变等,还可以查看结果的动画显示和控制等。 进入通用后处理器的命令为:进入通用后处理器的命令为: /POST1。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 】。 4 7.1.1 通用后处理器处理的结果文件通用后处理器处理的结果文件 在ANSYS中,不同的分析类型所对应结果文件的扩展名不同:结构 分析的结果文件名为Jobname.rst,热分析的结果文件名为 Jobname.rth,磁场分析的结果文件名为Jobname.rmg,FLOTRAN 分析的结果文件名为Job

3、name.rfl。 结果文件中的数据包括两种数据:基本数据和派生数据。基本数据 包含计算得到的每个节点的自由度解:比如结构分析的节点位移( UX,UY,YZ,ROTX,ROTY,ROTZ)、热力分析的温度等。这些被称为 Nodal Solution(节点解)数据。派生数据是由基本数据推导得到的 数据,如结构分析中的应力和应变等,派生数据称为 Element Solution(单元解)数据。 5 7.1.2 结果文件读入通用后处理器结果文件读入通用后处理器 在ANSYS中进行建模、求解后。可以直接进入POST1。进入POST1中首先是将数据从结 果文件读入数据库。数据库中首先要有模型数据(节点,

4、单元等)。若数据库中没有模型 数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把结果文件读入到数据库中。 1)恢复数据。 命令:RESUME。 GUI:【Utility Menu】/【File】/【Resume Jobname.db】。 读入数据文件Jobname.db。数据库包含的模型数据应该与计算模型相同,包 括单元类型、节点、单元、单元实常数、材料特性和节点座标系。数据库中被选 来进行计算的节点和单元组应和模型中的节点和单元组属于相同组,否则会出现 数据不匹配。 2)从已恢复的数据库中读取指定结果文件与结果数据。 命令:INRES。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通用后处理

5、器)/【Data&File Opts】(数据和文件选项)。 6 7.1.3 浏览结果数据集信息浏览结果数据集信息 在这里可以看到在结果文件中数据信息,例如载荷步,载荷子步, 时间等基本的信息。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sults Summary 】。 弹出图7-1所示的信息框,包括时间,载荷步,载荷子步,累计步等 信息。 7 图7.1 浏览结果数据 8 7.1.4 读入结果数据集读入结果数据集 GUI:单击【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Data&File Opts】,弹出如图7-2所示选取框。 图7-2 读入

6、数据选取框 9 1)【Data to be read】 】:要读取的数据,分为多种类型。:要读取的数据,分为多种类型。 “All items”:默认,读入全部结果数据类型。 “Basic items”:基本数据, “Nodal DOF solu”:节点自由度解数据, “Nodal reaction load”:节点支反力数据。 “Elem solution”:单元解数据。 “Elem nodal loads”:单元节点载荷数据。 “Elem nodal stresses”:单元节点应力数据。 “Elem elastic strain”:单元弹性应变数据。 “Elem thermal strai

7、n”:单元热应变数据。 “Elem creep strain”:单元蠕变数据。 10 2)【Results file to be read】 】:要读取的结果文件。:要读取的结果文件。 “Read single result file”:为读取单个结果文件。 “Read multiple CMS result files”:为读取多个结果文件。 11 对于SET命令有一些便捷标号,如图7-3所示。 命令:SET,FIRST 读入第一子步。 GUI:First Set。 命令:SET,NEXT读入第二子步, GUI:Next Set 命令:SET,PREVIOUS 读入前一子步, GUI:Pre

8、vious Set 命令:SET,LAST 读入最后一子步, GUI:Last Set By Pick 通过单击来选取所要读取的信息 By Load Step通过载荷步选择所要读取的信息 By Time/Freq通过时间选项选择所要读取的信息 By Set Number 通过编号选择所要读取的信息 图7.3 SET命令GUI界面 12 在图形显示之前需要设置一些相关的结果输出方式,以便在图形显示之前需要设置一些相关的结果输出方式,以便 于在后处理中显示合适的图形。于在后处理中显示合适的图形。 GUI:单击:单击【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 【 Options

9、 for Outp】,弹出,弹出 Options for Output(结果输(结果输 出选项)对话框,如图出选项)对话框,如图 6-4 所示,下面介绍结果输出的各所示,下面介绍结果输出的各 选项设置。选项设置。 13 图7-4 结果输出选项 14 1)【Results coord system】:结果坐标系设置。 Global Cartesian:整体笛卡尔坐标系), Global cylindric:整体圆柱坐标系), Global spherical:整体球坐标系), As calculate:计算坐标系), Local system:局部坐标系)。 15 2)【Local system

10、 reference no.】 】 :局部坐标系的编号:局部坐标系的编号 ,如果在结果坐标系设置中没有选择,如果在结果坐标系设置中没有选择Local system(局部(局部 坐标系),此项可以跳过。坐标系),此项可以跳过。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选项在列表显示结果时也同样起作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选项在列表显示结果时也同样起作 用。结果坐标系的设置使用较多。用。结果坐标系的设置使用较多。 16 3)【Principal stress calcs】 】为主应力的计算设置。当两为主应力的计算设置。当两 个或更多单元共用一个节点时,选择利用结果分量计算该个或更多单元共用一个节点时,选择利用结果分量计算

11、该 节点导出结果的方法。提供两点选项:节点导出结果的方法。提供两点选项: From components:先采用单元平均方法计算共用节点:先采用单元平均方法计算共用节点 上的各结果项的分量数值,然后再利用节点分量数值计算上的各结果项的分量数值,然后再利用节点分量数值计算 节点主参量和矢量结果项。节点主参量和矢量结果项。 From principals:先计算每个单元各自节点上的各种主:先计算每个单元各自节点上的各种主 参量和矢量结果项的数值,然后再采用单元节点结果累计参量和矢量结果项的数值,然后再采用单元节点结果累计 平均方法计算出共用节点上的各结果项数值。平均方法计算出共用节点上的各结果项数

12、值。 17 4)【Avg rslts( (pwr grph)for】:当:当PowerGraphics打打 开时表示计算平均结果设置。提供以下开时表示计算平均结果设置。提供以下4个选项:个选项: All Date:表示在所有网格节点上进行结果平均处理。:表示在所有网格节点上进行结果平均处理。 All but Mat Prop:除材料不连续位置之外的所有网格节:除材料不连续位置之外的所有网格节 点上进行结果平均处理。点上进行结果平均处理。 All but Real Cons:除实常数不连续位置之外的所有网:除实常数不连续位置之外的所有网 格节点上进行结果平均处理。格节点上进行结果平均处理。 Al

13、l but Mat+Real:除材料和实常数不连续位置之外的所:除材料和实常数不连续位置之外的所 有网格节点上进行结果平均处理。有网格节点上进行结果平均处理。 18 5)【Use interior data】:结果数据平均处理的方法。 YES:表示利用外表面和内部单元数据计算表面结果数据 ,计算的结果是真实的结果数据 NO:仅仅使用外层单元面计算表面结果数据。 19 6)EFACET:当看连续的云图时(PLNSOL),通过不同的 /EFACET命令设置将看到不同的线图。 1 facet/edge:区域中间位置的梯度值由平均过后的相邻 角点的梯度值插值得到。 2 faets/edge,先计算将每

14、个单元中点节点的梯度值,由未平 均过的角点处的梯度值插值得到,然后所有中点节点的梯 度值由(PLNSOL)平均再描绘出线图。 4 faets/edge,ANSYS利用形状函数(高阶P单元除外)在每 个单元的边界处计算三个网格交叉节点的梯度值,交叉节 点值首先在每个单元内计算然后再由(PLNSOL)一起平均 。 20 7)【SHELL】壳单元或分层壳单元:缺省情况下,壳单元 或分层壳单元得到的计算结果假定为其上表面处的结果。 对于分层单元,在LAYER中可以选择特定的层。 DEFAULT:默认位置,壳单元的上表面或者多层壳的最上 层。 Top layer:壳的上表面位置。 Middle laye

15、r:表示壳的中面位置。 Bottom layer:表示壳的底面位置。 21 8)【Layer results are from】:控制多层复合材料壳单元的 结果输出位置。 Max failure crit:表示输出复合材料最大失效层的结果。 Specified layer:表示按照指定层输出结果。此时需要在 “Specified layer number”文本框中输入所需输出层的编 号。 22 9)【Force results are】 】:控制输出单元节点载荷选项,:控制输出单元节点载荷选项, 控制输出载荷方式。控制输出载荷方式。 Total force:表示输出总合力。:表示输出总合力。

16、Static only:只输出静载荷。:只输出静载荷。 damping only:只输出阻尼载荷。:只输出阻尼载荷。 Inertia only:只输出惯性载荷。:只输出惯性载荷。 23 POST1具有强大的图形显示能力,可以将读取的结果数具有强大的图形显示能力,可以将读取的结果数 据通过不同的形式用图形直观的显示出来。据通过不同的形式用图形直观的显示出来。POST1 可显可显 示下列类型图像:等值线显示;变形后的形状显示;向量示下列类型图像:等值线显示;变形后的形状显示;向量 图显示路径绘图;反作用力显示。图显示路径绘图;反作用力显示。 24 7.3.1 绘制变形图绘制变形图 命令:命令:PL

17、DISP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Deformed Shape】。 。 变形图是变形图是ANSYS分析后进行结果查看常用的图形,尤其分析后进行结果查看常用的图形,尤其 在静力分析中,如图在静力分析中,如图7-5所示。所示。 25 图7-5 绘制变形图对话框 Def shape only:只显示变形图 Def+undeformed:显示变形与未变形图 Def+undef edge:显示变形图与未变形轮廓 26 7.3.2 绘制等值图和等值线图绘制等值图和等值线图 1)显示节点结果)显示节点结果 命令:命令:PLNS

18、OL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 】。 。 27 PLNSOL命令生成整个模型连续的等值线。该命令可用于原始解或命令生成整个模型连续的等值线。该命令可用于原始解或 派生解。通常在单元之间派生解是不连续的,因此需要在节点处进派生解。通常在单元之间派生解是不连续的,因此需要在节点处进 行平均,行平均,ANSYS才能显示连续的等值线。通过才能显示连续的等值线。通过GUI方式操作时,在方式操作时,在 单击单击 PLNSOL 命令对应的菜单项后将会出现等值线显示结果对话命令

19、对应的菜单项后将会出现等值线显示结果对话 框,如图框,如图7-6所示。对话框中,选择所需要生成的等值线图的结果所示。对话框中,选择所需要生成的等值线图的结果 数据类型,可以是位移量、应力、应变等;还可以通过数据类型,可以是位移量、应力、应变等;还可以通过 Undisplaced shape only选项控制在生成的等值线图中是否显示选项控制在生成的等值线图中是否显示 未变形的模型,这些选项可以是未变形的模型,这些选项可以是 Def shape only(仅显示变形后(仅显示变形后 模型)、模型)、Def + undeformed(变形后和未变形模型同时显示)、(变形后和未变形模型同时显示)、

20、Def + undef edge(变形后的模型和未变形时模型的轮廓)。(变形后的模型和未变形时模型的轮廓)。 Scale Factor为比例因子,分为为比例因子,分为Auto Calculated(自动计算),(自动计算), True Scale(实际比例),(实际比例),User specified(用户指定)和(用户指定)和Off(不(不 设置)。设置)。Additional Options中包含单元插值点的信息。中包含单元插值点的信息。 28 图图7-6 等值线显示结果对话框等值线显示结果对话框 29 2)显示单元结果)显示单元结果 命令:命令:PLESOL GUI:【Main Menu

21、】/【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Contour Plot】/【Element Solu】 】。 由由PLESOL命令生成在单元边界上不连续(即颜色过渡命令生成在单元边界上不连续(即颜色过渡 不平滑)的等值线图。单元解界面与等值线显示界面类似不平滑)的等值线图。单元解界面与等值线显示界面类似 ,如图,如图7-7所示。所示。 30 图图7-7 单元解等值线显示单元解等值线显示 31 3)单元表显示单元表显示 命令:命令:PLETAB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Contour

22、 Plot】/【Elem Table】 】。 PLETAB命令是用等值线的方式显示单元表中的数据,命令是用等值线的方式显示单元表中的数据, 关于单元表的信息会在关于单元表的信息会在7.3中有详细的介绍。中有详细的介绍。PLETAB还还 可以决定在是否在单元之间的公共点处将结果数据进行平可以决定在是否在单元之间的公共点处将结果数据进行平 均处理。通过均处理。通过GUI操作会弹出以下界面,如图操作会弹出以下界面,如图7-8所示。所示。 32 图图7-8 单元表数据设置单元表数据设置 33 4)一维单元结果显示一维单元结果显示 命令:命令:PLLS GUI:【Main Menu】/【General

23、Postproc】 】/【Plot Results】/【Contour Plot】/【Line Elem Res】 】。 PLLS 命令用等值线的方式显示一维单元的结果。该命令命令用等值线的方式显示一维单元的结果。该命令 也需要数据存储在单元表中,常用在梁分析中对剪力和力也需要数据存储在单元表中,常用在梁分析中对剪力和力 矩图进行显示。该命令需要分别在一维单元的矩图进行显示。该命令需要分别在一维单元的i和和j节点上节点上 都定义单元表项,都定义单元表项,PLLS 命令只会在命令只会在 i 和和 j 节点的数值间节点的数值间 画一条直线,而不管结果沿单元是如何变化的。采用画一条直线,而不管结果沿

24、单元是如何变化的。采用 GUI 方式操作时,可以在如图方式操作时,可以在如图7-9所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所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34 图7-9 一维单元的结果设置 35 7.3.3 绘制矢量图绘制矢量图 ANSYS 的矢量显示功能可以用箭头显示模型中某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矢量显示功能可以用箭头显示模型中某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比如结构分析中的平移(比如结构分析中的平移(U)、转动()、转动(ROT)、温度梯度()、温度梯度(TG)和主应力()和主应力( S)等。)等。 1)矢量方式显示位移、应力、应变等结果项。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

25、/【Plot Results】/ 【Vector Plot】/【Predefined】。 36 图7-10 预定义矢量 37 【PLECT】:矢量显示条目。可以选择要用矢量显示内容。 【Mode Vetor or raster display】:选择矢量显示和点阵显示。 【Loc Vector location for results】:矢量结果位置。Elem Centroid为单元形心位置,Elem Nodes为单元节点位置。 【Edge Element edges】:单元边界是否显示。 【VSCALE】:矢量箭头比例设置。 WN:选择控制的窗口编号,包括Window1Window 5五个窗

26、口, “All active wind”为激活所有窗口。 VRATO:矢量箭头的比例系数。默认为1。 KEY:矢量比例系数。矢量大小为Uniform(统一比例)还是 Magnitude based(基于真实变量大小)。 【OPTION】:矢量显示基于在Undeformed Mesh(未变形的网格 )还是Deformed Mesh(变形的网格)。 38 2)矢量显示用户定义的结果项。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 【Vector Plot】/【User-Defined】。 图7-11 用户定义矢量显示 39 【I,J,K-c

27、omponent of vector】:指定矢量的方向的三个分量确定矢量方向。 【Mode Vetor or raster display】:矢量显示方式。 Vector Mode:矢量显示模式 Raster Mode:点阵显示模式 【Loc Vector location for results】:矢量结果位置。 Elem Centroid:为单元形心位置 Elem Nodes:单元节点位置 40 路径图是显示某个量沿过模型的某一预定路径的变化图。要产生路径图, 需要先定义路径,然后还需要将特定的结果数据映射到路径上,才能显示路径图。 GUI操作如图7-12所示。 图7-12 路径操作 41

28、 1)通过节点定义路径 命令:PATH,PPATH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Define Path】/【Defined Paths】/【By Nodes】。 弹出节点选择对话框,如图7-13所示,要求选择足够多的节点以定义路径。 如果路径是直线或圆弧,则只需选择两个定义端点的节点即可 (如果在柱坐标系下定义,两点确定的线为圆弧)。 由选择的节点连接生成的路径轨迹必须完全位于模型内部。 42 图7-13 节点定义路径 43 【Name】:定义路径名称 【Number of data sets】:数据项个数。 在

29、文本框中输入可以映射到所定义的路径上的结果项数目的最大值。 【Number of divisions】:相邻两点的分划数。 在文本框中输入在相邻的两个定义点间的分划数, 此项值越大则映射到路径上的结果项变化越平滑。 44 2)在工作平面上定义路径。 命令:PATH,PPATH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Define Path】/【Defined Paths】/【On Working Plane】。 弹出如图7-14所示对话框。 图7-14 工作平面上定义路径 45 【Type of path to creat】

30、:路径的类型。 Arbitrary path:任意路径 Circular path:圆形路径 【/VIEW】:工作平面绘制路径。 Yes:在工作平面绘制 No:不在工作平面不绘制 【Window number】:选择控制的窗口编号, 包括Window1Window 5五个窗口, “All active wind”为激活所有窗口。 【/PBC】:路径显示 Yes:显示 No:不显示 46 3)通过路径定义点来定义路径。 命令:PATH,PPATH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Define Path】/【Define

31、d Paths】/【By Location】。 弹出如图7-15所示对话框。 图7-15 通过定义点定义路径 47 4)路径状态查看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Define Path】/【Defined Paths】/【Path Status】/【Current Path】。 可以查看当前已定义的路径情况,包括路径的定义点及其坐标等。 48 5)路径改变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Define Path】/【Defined Pa

32、ths】/【Modify Path】。 通过GUI操作,会弹出如图7-16所示对话框,在其中可以通过设置改变路径。 图7-16 改变路径 49 【Path point number】:路径点编号。 【Node number】:节点编号 【X,Y,Z】:缺省坐标系的点的位置参数 【CS】:插入坐标系的选择。在文本框中输入坐标系的编号。 50 6)通过名称删除路径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Define Path】/【Delete Path】/【By name】。 图7-17 通过名称删除路径 在【Name】中选择

33、要删除的路径的名称,单击“OK”。 51 7)删除全部路径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Define Path】/【Delete Path】/【All paths】。 图7-18 删除全部路径 52 7.4.1 绘制路径图绘制路径图 1)坐标图的形式绘制关系图 制定插值得到的路径项的数据为纵轴,指定的某一路径项为横轴,绘制路径图。 命令:PLPATH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Plot Path Item】/【On Graph】。

34、 图7-19 坐标图 在【Lab1-6】后的选择框选择要绘制的路径。 53 2)绘制几何形状关系图 路径几何形状用一彩色等值线显示路径数据。 命令:PLPAGM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Plot Path Item】 /【On Geometry】。 图7-20 几何形状关系图 54 【Item】:选择显示路径。 【Gscale】:显示比例 【Nopt】:显示设置 Without nodes:无节点显示 With nodes:节点显示 55 3)列表显示指定路径 命令:PRPATH GUI:【Main Menu】

35、/【General Postproc】/【List Results】/【Path Items】。 在【Lab1-6】后的选择框选择要绘制的路径。 图7-21 列表显示 56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1)加法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Add】。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FACT1】:第一个数据因子 【Lab1】:第一个数据路径 【FACT2】:第二个数据因子 【Lab2】:第二个数据路径 【CONST】:常数项 57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36、 2)乘法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Multiply】。 图7-23 乘法运算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Lab1】:第一个数据路径 【Lab2】:第二个数据路径 【Factor】:比例因子 58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3)除法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Divide】。 图7-24 除法运算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Lab1】:第一个数据路径 【Lab2】:第二个数据路径

37、 【Factor】:比例因子 59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4)幂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Exponentiate】。 图7-25 幂运算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Lab1】:第一个数据路径 【EXP1】:第一个数据指数 【Lab2】:第二个数据路径 【EXP2】:第二个数据指数 60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5)微分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Dif

38、ferentiate】。 图7-26 微分运算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Factor】:比例因子 【Lab1】:第一个数据路径 【Lab2】:第二个数据路径 61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6)积分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Integrate】。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Factor】:比例因子 【Lab1】:第一个数据路径 【Lab2】:第二个数据路径 图7-27 积分运算 62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7)余弦运算 GUI:【

39、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Cosine】。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FACT1】:第一个因子 【Lab】:数据路径 【FACT2】:第二个因子 【CONST】:常数项 图7-28余弦运算 63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8)正弦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Sine】。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FACT1】:第一个因子 【Lab】:数据路径 【FACT2】:第二个因子 【CONST】:常数项

40、图7-29 正弦运算 64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9)自然对数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Natural Log】。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FACT1】:第一个因子 【Lab】:数据路径 【FACT2】:第二个因子 【CONST】:常数项 图7-30 自然对数运算 65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10)叉积运算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Cross Prod

41、uction】。 图7-31 叉积运算 66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LabXR】:用户定义结果向量的X分量 【LabYR】:用户定义结果向量的Y分量 【LabZR】:用户定义结果向量的Z分量 【LabX1】:路径项中第一个数据向量X分量 【LabY1】:路径项中第一个数据向量Y分量 【LabZ1】:路径项中第一个数据向量Z分量 【LabX2】:路径项中第二个数据向量X分量 【LabY2】:路径项中第二个数据向量Y分量 【LabZ2】:路径项中第二个数据向量Z分量 67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11)点积运算 GUI:【Main M

42、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Dot Product】。 图7-32点积运算 68 7.4.2 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沿路径的结果数据处理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识 【LabX1】:路径项中第一个数据向量X分量 【LabY1】:路径项中第一个数据向量Y分量 【LabZ1】:路径项中第一个数据向量Z分量 【LabX2】:路径项中第二个数据向量X分量 【LabY2】:路径项中第二个数据向量Y分量 【LabZ2】:路径项中第二个数据向量Z分量 69 7.4.3 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 在离开 POST1 时,路径数据会

43、丢失,如果想保留定义的路径数据, 必须将其存入文件或数组参数中,以便以后再次使用时恢复。 1)将路径存入文件。 命令:PASAVE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Archive Path】/【Store】/【Paths In File】。 70 7.4.3 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 图7-33 数据储存 在【Existing options】中选择存储类型: Save all paths:存储所有路径 Selected paths:存储所选路径 71 7.4.3 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路径数据的

44、存档以及恢复 2)将路径数据保存至数组参数中。 命令:PAGET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Archive Path】/【Store】/【Path in array】。 图7-34 路径数据保存到数组 All information:所有信息保存到数组中 POIN-only points:只有点信息保存到数组中 TABL-only data:只有数据保存到数组中 LABE-only labels:只有标签保存到数组中 72 7.4.3 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 3)从文件中恢复路径数据。 命

45、令:PARESU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Archive Path】/【Retrieve】/【Paths from File】。 单击“Browse”选择恢复路径数据的文件。 图7-35 数据恢复 73 7.4.3 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路径数据的存档以及恢复 4)从数组参数中恢复路径数据. 命令:PAPUT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ath Operations】/ 【Archive Path】/【Retrieve】/【Path from array】。 图7

46、-36 从数组参数中恢复数据 【Define Path with Name】:定义数组的名称 【POPT】:选择恢复类型。 All information:所有信息保存到数组中 POIN-only points:只有点信息保存到数组中 TABL-only data:只有数据保存到数组中 LABE-only labels:只有标签保存到数组中 74 ANSYS中单元表有两个功能: 第一,它是在结果数据中进行数学运算的工具; 第二,它能够访问其它方法无法直接访问的单元结果。 单元表可视为一个数据表:每行代表一个单元,每列则代表和单元相关的某个数据项。 75 7.5.1 创建和修改单元表创建和修改单

47、元表 1.创建单元表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Element Table】/【Define Table】。 单击“Add” 添加 单元表数据 图7-37 创建单元表 图7-38 定义增加单元表数据 76 【User label for item】:单元表标识字。便于标识。 【Results data item】:在左侧选择单元结果类型,右侧列表中该类型的结果项。 创建的单元表将包含所有当前选择集中的单元,因此如果要创建一个只包含特定单元的单元表, 则需要首先通过【Utiliy Menu】/【Select】 工具选定这些单元。单元表的列代表了数据项

48、, 所以需要根据需要为每列填入合适的数据项。填充的方法有两种:组件名法和序列号法。 77 (1)组件名法 ANSYS为识别单元表的每列,在GUI方式下使用Lab字段或在ETABLE命令中使用Lab变元 给每列分配一个标识,作为所有的以后的包括该变量的POST1命令的识别器。 进入列中的数据靠Item名和Comp名以及ETABLE命令中的其它两个变元来识别。 有些项不需Comp,如单元的体积。这种情况下,Item为VOLU, 而Comp为空白。 按Item和Comp(必要时)识别数据项的方法称为填写单元表的“组件名”法。 使用“组件名”法访问的数据通常是那些针对大多数单元类型和单元类型组而经过计

49、算的数据。 (2)序列号法 ANSYS 也允许将单元的没有经过平均处理的结果数据和非单值的结果数据, (即在单元的各个节点上此结果项可能不相等)填入单元表中。 这些结果数据项包括 积分点的数据 从结构的一维单元(如杆、梁、管单元) 接触单元派生的数据、从一维温度单元派生的数据 从层状单元派生的数据等。 78 7.5.2 基于单元表的数学运算基于单元表的数学运算 1.绝对值运算 命令:SABS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Abs Value Option】。 图7-39 单元表绝对值运算 将【Use absolute va

50、lues】选项选为“Yes”,然后单击“OK”即可求单元表的绝对值。 79 2.计算单元表各列的和 命令:SSUM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Sum of Each Item】。 图7-40 单元表各列和运算 80 3.将单元表中两个指定列相加 命令:SADD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Add Items】。 图7-41 单元表指定列相加运算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FACT1】:第一个数据因子 【Lab1】:第一个单元表数据 【FA

51、CT2】:第二个数据因子 【Lab2】:第二个单元表数据 【CONST】:常数项 81 4.乘法运算 命令:SMULT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Multiply】。 图7-42 单元表乘法运算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FACT1】:第一个数据因子 【Lab1】:第一个单元表数据 【FACT2】:第二个数据因子 【Lab2】:第二个单元表数据 82 5.比较单元求最大值 命令:SMAX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Find Maximu

52、m】。 图7-43 单元表求最大值运算 【FACT1】:第一个数据因子 【Lab1】:第一个单元表数据 【FACT2】:第二个数据因子 【Lab2】:第二个单元表数据 83 6. 比较单元求最小值 命令:SMIN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Find Minimum】。 图7-44 单元表求最小值运算 【FACT1】:第一个数据因子 【Lab1】:第一个单元表数据 【FACT2】:第二个数据因子 【Lab2】:第二个单元表数据 84 7.幂运算 命令:SEXP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

53、oc】/【Element Table】/【Exponentiate】。 图7-45 单元表幂运算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签 【Lab1】:第一个单元表数据 【EXP1】:第一个数据指数 【Lab2】:第二个单元表数据 【EXP2】:第二个数据指数 85 8.向量叉积 命令:VCROSS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Cross Product】。 图7-46 单元表向量叉积运算 86 【LabXR】:用户定义结果向量的X分量 【LabYR】:用户定义结果向量的Y分量 【LabZR】:用户定义结果向量的Z分量 【Lab

54、X1】:单元表中第一个数据向量X分量 【LabY1】:单元表中第一个数据向量Y分量 【LabZ1】:单元表中第一个数据向量Z分量 【LabX2】:单元表中第二个数据向量X分量 【LabY2】:单元表中第二个数据向量Y分量 【LabZ2】:单元表中第二个数据向量Z分量 87 9.向量点积 命令:VDOT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Dot Product】。 图7-47 单元表向量点积运算 88 【LabR】:用户定义结果标识 【LabX1】:单元表中第一个数据向量X分量 【LabY1】:单元表中第一个数据向量Y分量 【L

55、abZ1】:单元表中第一个数据向量Z分量 【LabX2】:单元表中第二个数据向量X分量 【LabY2】:单元表中第二个数据向量Y分量 【LabZ2】:单元表中第二个数据向量Z分量 89 7.5.3 根据单元表绘制结果图形根据单元表绘制结果图形 1)等值线显示单元表结果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roc】/【Element Table】/【Plot Elem Table】。 图7-48 等值线显示单元表结果 【Itlab】:需要绘制的条目。 【Avglab】:是否在节点处平均。 90 2)列表显示单元表结果 GUI:【Main Menu】/【General Pos

56、troc】/【Element Table】/【List Elem Table】。 在【Items to be listed】中选择所需列表显示的单元表结果。 图7-49 列表显示单元表结果 91 7.6.1 结果数据集汇总列表结果数据集汇总列表 选择后会弹出结果数据集汇总列表,显示结果文件包含的结果序列信息。 命令:SET,list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List Results】/【Detailed Summary】。 图7-50 结果数据集汇总 92 7.6.2 迭代信息汇总迭代信息汇总 显示求解过程中的迭代情况,显示求解过程中的迭代情况,

57、 如迭代次数(如迭代次数(Number of Equilibrium Iterations)、收敛精度(Convergence Indicator)、 最大自由度值(Maximum Degree of Freedom Value) 及一些收敛值(Convergence Values)等。 93 1)列表显示迭代信息 命令:PRITER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List Results】/【Iteration Summary】。 图7-52 迭代信息汇总 94 7.6.3 排序列表排序列表 缺省状况下,所有列表显示通常按节点号或者单元号的升序排列,

58、 当然也可依据指定的结果项排序, 然后再列表显示,此功能在查找模型中结果项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时往往比较有用。 1)基于指定的节点求解项进行节点排序。 命令:NSORT 命令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List Results】/【Sorted Listing】/ 【Sort Nodes】。 95 图7-53 指定的节点求解项进行节点排序 96 【ORDER】:指定结果项列表显示顺序,有两个选项: Descending order:降序排列即从大到小排列。 Ascending order:升序排列即从小到大排列。 【KABS】:控制排序之前是否要对结

59、果数据进行绝对值处理。 Yes:按照结果的绝对值大小进行排序。 No:按照实际值排序。 【NUMB】:排序节点编号。 【SELECT】:是否选择排序的节点。 Yes:选择。 No:不选择。 【List sorted nodes for】:列表显示排序节点位置。 None:无 Results:结果。 Coordinates:坐标系。 Results&Coords:结果与坐标系。 【Sort nodes based on】:选择排序的结果项,如位移、应力、应变等。 97 2)恢复到原来的节点顺序 命令:NUSORT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List

60、Results】/ 【Sorted Listing】/【Unsort Nodes】。 图7-54 恢复节点排序 98 3)基于单元表内存在的指定项进行单元排序 命令:ESORT GUI:【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List Results】/ 【Sorted Listing】/【Sort Elems】。 图7-55 单元表内指定项单元排序 99 【ORDER】:指定单元表中列表显示顺序,有两个选项: Descending order:降序排列即从大到小排列。 Ascending order:升序排列即从小到大排列。 【KABS】:控制排序之前是否要对结果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