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通风PPT学习教案_第1页
公路隧道通风PPT学习教案_第2页
公路隧道通风PPT学习教案_第3页
公路隧道通风PPT学习教案_第4页
公路隧道通风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公路隧道通风公路隧道通风 一一、 概述概述 二二、 隧道内污染物的形成隧道内污染物的形成 三三、 隧道通风标准隧道通风标准 四四、 通风量的计算通风量的计算 五五、 通风方式的选择通风方式的选择第1页/共63页 一一、 概述概述 公路毫无疑问依然是公路毫无疑问依然是现在交通的主力军,现在交通的主力军,承担着旅客出行、货承担着旅客出行、货物运输等大量交通任物运输等大量交通任务,因此其安全性贯务,因此其安全性贯穿始终,迫于地形、穿始终,迫于地形、地质等因素,也为了地质等因素,也为了交通的快捷、安全、交通的快捷、安全、经济,公路往往在一经济,公路往往在一些地方修建了隧道,些地方修建了隧道,影

2、响隧道安全的重要影响隧道安全的重要一环就是隧道的通风一环就是隧道的通风情况。情况。 第2页/共63页(一)(一)公路隧道通风介绍公路隧道通风介绍1.1. 19191919年,美国在研究纽约市荷兰隧道年,美国在研究纽约市荷兰隧道(2610m)(2610m)时时,开始研究隧道内汽车排放的,开始研究隧道内汽车排放的COCO卫生标准问题,研卫生标准问题,研究结果将究结果将400ppm400ppm作为作为COCO设计浓度设计浓度。2. 2. 随后日本、瑞士、奥地利、挪威等国家相继设计随后日本、瑞士、奥地利、挪威等国家相继设计出纵向、横向、半横向等方式来实现隧道通风,隧出纵向、横向、半横向等方式来实现隧道

3、通风,隧道通风发展进入快速时期。道通风发展进入快速时期。3.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隧道近年来,随着各国对隧道烟尘烟尘浓度控制标准的提浓度控制标准的提高,高,烟尘烟尘逐渐取代逐渐取代COCO转而成为通风计算的依据,分转而成为通风计算的依据,分段纵向通风方式逐渐占主导地位。段纵向通风方式逐渐占主导地位。4.4.隧道通风方式多样化,并且不断改进,效率不断隧道通风方式多样化,并且不断改进,效率不断提高,控制精度越来越高。提高,控制精度越来越高。第3页/共63页(二)(二) 国内外著名的隧道通风方式举例国内外著名的隧道通风方式举例 纵观全球,比较纵观全球,比较著名的公路隧道著名的公路隧道有位于挪威连接有

4、位于挪威连接奥斯陆和卑尔根奥斯陆和卑尔根的洛达尔隧道的洛达尔隧道, ,该该隧道长隧道长24.51km,24.51km,系世界最长的公系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采用的路隧道,采用的通风方式就是纵通风方式就是纵向通风方式。向通风方式。第4页/共63页我国在我国在20072007年建成通年建成通车的终南山隧道车的终南山隧道(18.02km),(18.02km),其长度仅其长度仅次于洛达尔隧道,通次于洛达尔隧道,通风方式为竖井分段纵风方式为竖井分段纵向式通风。向式通风。第5页/共63页隧道在运营期间机动车排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及烟尘,隧道在运营期间机动车排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及烟尘,超过限度,必须稀释或排出隧道。

5、超过限度,必须稀释或排出隧道。二二、 隧道内污染物的形成隧道内污染物的形成第6页/共63页(一)机动车排放尾气的成分分析(一)机动车排放尾气的成分分析 1. 1.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2. 2.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NONO、NONO2 2等)等); 3. 3. 含氧碳氢化合物(醛、醇、酚等)以及油烟含氧碳氢化合物(醛、醇、酚等)以及油烟等等。第7页/共63页三、隧道通风标准三、隧道通风标准前面我们已经说到隧道内有害污染物的种类,根据前面我们已经说到隧道内有害污染物的种类,根据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的要求,的要求,COCO和烟尘是作和烟

6、尘是作为确定隧道通风量的主要依据(必要时考虑为确定隧道通风量的主要依据(必要时考虑NONO2 2) )。( (一一) CO) CO作为隧道通风的计算标准作为隧道通风的计算标准1.1.隧道内隧道内COCO设计浓度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设计浓度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隧道长度(隧道长度(m m)1000100030003000150150100100)(ppmCOCOCO设计浓度设计浓度CO第8页/共63页2.2.交通阻滞交通阻滞时,阻滞段的平均时,阻滞段的平均COCO设计浓度可取设计浓度可取150ppm150ppm,同时经历时间不超过同时经历时间不超过20min20min。3.3.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

7、,隧道内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隧道内COCO设计浓度不应超过设计浓度不应超过70ppm70ppm。 第9页/共63页(二)烟尘作为隧道通风的计算标准(二)烟尘作为隧道通风的计算标准1.1.烟尘设计浓度烟尘设计浓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采用显色指数显色指数33Ra6033Ra60、相关相关色温色温200020003000K3000K的的NaNa光源时,烟尘设计浓度应按下表取值。光源时,烟尘设计浓度应按下表取值。设计速度设计速度909060 90 50 6030 5030 烟尘设计烟尘设计浓度浓度K(mK(m-1-1)0.00650.00650.00700.00700.00750.00

8、750.00900.00900.01200.0120烟尘设计浓度烟尘设计浓度K K(NaNa光源)光源)(km/httttt第10页/共63页2. 2. 采用显色指数采用显色指数Ra65Ra65、相关色温相关色温33006000K的的荧光灯、荧光灯、LEDLED灯时,烟尘设计浓度应按下表取值。灯时,烟尘设计浓度应按下表取值。烟尘设计浓度烟尘设计浓度 K K(荧光灯、(荧光灯、LEDLED灯等光源)灯等光源)设计速度设计速度909060 90 50 6030 5030 烟尘设计烟尘设计浓度浓度K(mK(m-1-1)0.00500.00500.00650.00650.00700.00700.007

9、50.00750.01200.0120)h/kmt(tttt第11页/共63页3. 3. 双洞单向交通临时改为单洞双向交通时,隧双洞单向交通临时改为单洞双向交通时,隧道内烟雾允许浓度不应大于道内烟雾允许浓度不应大于0.012m0.012m-1-1。4. 4. 隧道内进行养护维修时,隧道作业段的烟雾隧道内进行养护维修时,隧道作业段的烟雾允许浓度不应大于允许浓度不应大于0.0030 m0.0030 m-1-1。第12页/共63页(三)换气要求(三)换气要求1. 1. 隧道空间最小换气频率隧道空间最小换气频率不应低于每小时不应低于每小时3 3次次。2. 2. 采用纵向通风的隧道,隧道换气风速采用纵向

10、通风的隧道,隧道换气风速不应低于不应低于1.5m/s1.5m/s。第13页/共63页 四四、需风量的计算需风量的计算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车辆有害气体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车辆有害气体、烟尘的排烟尘的排放量及与之对应的交通量和基准排放量均应与各放量及与之对应的交通量和基准排放量均应与各设计目标年份相匹配,计算近期的需风量时应采设计目标年份相匹配,计算近期的需风量时应采用相应年份的交通量和基准排放量,在确定需风用相应年份的交通量和基准排放量,在确定需风量时,应对稀释烟尘、量时,应对稀释烟尘、COCO按隧道设计速度以下各按隧道设计速度以下各工况车速工况车速10km/h10km/h为一档分别进行计算为

11、一档分别进行计算( (当工况车速当工况车速达到达到交通阻滞交通阻滞车速时,基准排放量应按交通阻滞车速时,基准排放量应按交通阻滞要求取值要求取值) ),并计算,并计算换气换气的需风量,的需风量,取其较大取其较大者作者作为设计需风量。为设计需风量。第14页/共63页 ( (一一) ) 稀释稀释COCO需风量需风量COCO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排放量应按下式计算:DnmmmivhdaCOCOfNLffffqQ16)(106 . 31其中其中 是隧道全长是隧道全长COCO排放量排放量(m(m3/s)s); 是是COCO基准排放量,可取基准排放量,可取0.007m0.007m3/辆辆kmkm; 为考虑为考

12、虑COCO的车况系数,对高速公路、一的车况系数,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取级公路取1.01.0,对二、三、四级公路取,对二、三、四级公路取1.11.1 1.21.2;COQCOqaf是车密度系数,可按表是车密度系数,可按表4-14-1取值;取值; 是考虑是考虑COCO的海拔高度系数,按图的海拔高度系数,按图4-14-1取值取值;是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是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h h);是考虑是考虑COCO的车型系数,可按表的车型系数,可按表4-24-2取值;取值;dfhfmNmf第15页/共63页COQCOQCOQivf是考虑是考虑COCO的纵坡的纵坡- -车速系数,可按车速系数,可按4-3

13、4-3取值;取值;n为车型类别数;为车型类别数;L为隧道长度。为隧道长度。工况车速工况车速10080706050403020100.60.75 0.8511.2 1.5236df 表表4-1 4-1 车密度系数车密度系数df第16页/共63页表表4-2 4-2 考虑考虑COCO的车型系数的车型系数mf汽油车汽油车1.01.02.55.07.0车型车型 各种各种柴油车柴油车 小客车小客车 旅行车旅行车轻型货车轻型货车中型货车中型货车 大型客车大型客车mf第17页/共63页ivf表表4-3 4-3 考虑考虑COCO的纵坡的纵坡- -车速系数车速系数 设计速度设计速度 (km/hkm/h) 隧道行车

14、方向纵坡隧道行车方向纵坡i i()()-4-3-2-1012341001.2 1.2 1.2 1.2 1.2 1.4 1.4 1.4 1.4801.0 1.0 1.0 1.0 1.0 1.0 1.2 1.2 1.2701.0 1.0 1.0 1.0 1.0 1.0 1.0 1.2 1.260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250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40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300.8 0.8 0.8 0.8 0.8 1.0 1.0 1.0 1.0200.8 0.

15、8 0.8 0.8 0.8 1.0 1.0 1.0 1.0100.8 0.8 0.8 0.8 0.8 0.8 0.8 0.8 0.8ivf第18页/共63页2.02.01.91.91.81.81.71.71.61.61.51.51.41.41.31.31.21.21.11.11.01.00 1000 20000 1000 2000COCO海拔高度系数海拔高度系数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图图4-1 4-1 考虑考虑COCO的海拔高度系数的海拔高度系数第19页/共63页稀释稀释COCO的需风量应按下式计算:的需风量应按下式计算:600coreq10TTPPQQCO)(式中式中 隧道全长隧道全长COCO的需

16、风量(的需风量(m m3 3/s/s););)(req COQ隧址大气压(隧址大气压(kN/mkN/m2););P隧址夏季温度,(隧址夏季温度,(K)K);TCOCO设计浓度(设计浓度(ppmppm)。)。第20页/共63页( (二)二) 稀释烟尘需风量稀释烟尘需风量DnmVImmVIVIhVIdVIaVIVIfNffffqQ1)()(iv)()()(6)(106 . 31式中式中 是隧道全长烟尘排放量,是隧道全长烟尘排放量,(m m2/s s); 是烟尘基准排放量(是烟尘基准排放量(m m2 2/ /辆辆kmkm),可取),可取2 2m m2 2/ /辆辆kmkm; 是考虑车况的烟尘系数,对

17、高速公路、一是考虑车况的烟尘系数,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取级公路取1.01.0,对二、三、四级公路取,对二、三、四级公路取1.21.21.51.5; 是考虑烟尘的海拔高度系数,见图是考虑烟尘的海拔高度系数,见图4-24-2; 是考虑烟尘的纵坡是考虑烟尘的纵坡-车速系数,见表车速系数,见表4-44-4;)afVI()(hfVI)(ivfVIVIQVIq第21页/共63页VIQ是考虑烟尘的车型系数,见表是考虑烟尘的车型系数,见表4-64-6;相应车型的交通量;相应车型的交通量;柴油车型类别数。柴油车型类别数。)(mfVImN车密度系数,见表车密度系数,见表4-54-5;VI)df(Dn第22页/共6

18、3页设计速度设计速度 (km/hkm/h) 隧道行车方向纵坡隧道行车方向纵坡i()()-4-3-2-101234800.30.30.40.40.550.550.80.81.31.32.62.63.73.74.44.4- -700.30.30.40.40.550.550.80.81.11.11.81.83.13.13.93.9- -600.30.30.40.40.550.550.750.751.01.01.451.452.22.22.952.953.73.7500.30.30.40.40.550.550.750.751.01.01.451.452.22.22.952.953.73.7400.30

19、.30.40.40.550.550.70.71.851.851.11.11.451.452.22.22.952.95300.30.30.40.40.50.50.60.60.720.720.90.91.11.11.451.452 210200.30.30.360.360.40.40.50.50.60.60.720.720.850.851.031.031.251.25表表4-4 4-4 考虑烟雾的纵坡考虑烟雾的纵坡- -车速系数车速系数)ivfVI(第23页/共63页2.02.01.91.91.81.81.71.71.61.61.51.51.41.41.31.31.21.21.11.11.01.0

20、海拔高度海拔高度0 1000 20000 1000 2000烟雾海拔高度系数烟雾海拔高度系数图图4-2 4-2 考虑烟雾的海拔高度系考虑烟雾的海拔高度系数数)hfVI(第24页/共63页df表表4-5 4-5 车密度系数车密度系数工况车速工况车速(km/h)100100808070706060505040403030202010100.60.60.750.750.850.851 11.21.2 1.51.52 23 36 6df表表4-6 4-6 考虑烟雾的车型系数考虑烟雾的车型系数VI)df(小客车、轻小客车、轻 型货车型货车 中型中型货车货车重型货车、重型货车、大型客车大型客车拖挂车、集拖

21、挂车、集装箱车装箱车0.41.01.53)mfVI(第25页/共63页稀释烟雾到容许浓度的需风量按下式计算:稀释烟雾到容许浓度的需风量按下式计算:KQQVIVI)()(req式中式中 K K是烟雾设计浓度是烟雾设计浓度(m(m-1-1) )。第26页/共63页(三)隧道换气需风量(三)隧道换气需风量1.隧道换气需风量应按下式计算:隧道换气需风量应按下式计算:3600nsracreqLAQ)(式中式中 隧道换气需风量(隧道换气需风量(m m3 3/s/s);); 隧道净空断面积(隧道净空断面积(m m2 2);); 隧道最小换气频率。隧道最小换气频率。 )(acreqQrAsn2.2.采用纵向式

22、通风,换气需风量应按上式和下式计算,采用纵向式通风,换气需风量应按上式和下式计算,然后作比较,取其较大者作为隧道换气需风量然后作比较,取其较大者作为隧道换气需风量: :racacAQ)(req第27页/共63页式中式中 隧道换气风速,不应低于隧道换气风速,不应低于1.5m/s1.5m/s; 隧道净空断面积(隧道净空断面积(m m2 2)。)。acrA第28页/共63页需风量的取值:需风量的取值: )(reqreqreqmaxacreqVICOQQQQ,)()(第29页/共63页五、隧道通风方式及其选择五、隧道通风方式及其选择(一)(一) 隧道通风方式概括隧道通风方式概括通风通风方式方式自然通风

23、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机械通风自然风自然风交通风(活交通风(活塞风)塞风)纵向通风纵向通风射流风机式射流风机式集中送入式集中送入式竖竖( (斜)井送排风斜)井送排风式式竖竖( (斜)井排出式斜)井排出式吸尘式通风吸尘式通风半横向通半横向通风风横向通风横向通风组合通风组合通风送风式送风式排风式排风式第30页/共63页(二)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方式的选择(二)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方式的选择 选择通风方式时,首先需要决定隧道内所需通风量选择通风方式时,首先需要决定隧道内所需通风量,然后讨论自然风和交通风能否满足需要,如果不,然后讨论自然风和交通风能否满足需要,如果不能满足需要或者缺乏可靠性(自然风和交通风是否

24、能满足需要或者缺乏可靠性(自然风和交通风是否稳定),就应当采用机械通风。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稳定),就应当采用机械通风。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计算自然通风的隧道最大容许长度的一般算式。计算自然通风的隧道最大容许长度的一般算式。 从世界各国的隧道实例看,长度较短的隧道,在一从世界各国的隧道实例看,长度较短的隧道,在一定的交通量下可以考虑用自然通风。定的交通量下可以考虑用自然通风。第31页/共63页 区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界限经验公式:区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界限经验公式:(1 1)双向交通隧道(符合条件时,为机械通风)双向交通隧道(符合条件时,为机械通风)5106 NL式中式中隧道长度(隧道长度(m m

25、);); 设计交通量(辆设计交通量(辆/h/h,以小轿车为准),以小轿车为准)。 (2 2)单向交通隧道(符合条件时,为机械通风)单向交通隧道(符合条件时,为机械通风) 6102 NL式中式中隧道长度(隧道长度(m m);); 设计交通量(辆设计交通量(辆/h/h,以小轿车为准)。,以小轿车为准)。 LNNL第32页/共63页(三)自然风力和交通风力的计算(三)自然风力和交通风力的计算1.1.自然风力的计算自然风力的计算 当确定用机械通风方式以后,自然风力一般作为阻力来当确定用机械通风方式以后,自然风力一般作为阻力来考虑,除非确定自然风速常年与隧道通风方向一致时,考虑,除非确定自然风速常年与隧

26、道通风方向一致时,可作为动力来考虑,其计算公式为:可作为动力来考虑,其计算公式为:22)1 (nrremvDLp式中式中自然风阻力(自然风阻力(N/mN/m2 2););自然风作用引起的洞内风速自然风作用引起的洞内风速,可取可取(2(23)m/s3)m/s;e隧道入口损失系数,见表隧道入口损失系数,见表5-15-1;隧道壁面摩阻损失系数,见表隧道壁面摩阻损失系数,见表5-15-1;隧道断面当量直径(隧道断面当量直径(m m)。)。mPnrrD第33页/共63页隧道壁面摩阻损失系数隧道壁面摩阻损失系数r0.020.02主风道(含竖井)壁面摩阻损失系数主风道(含竖井)壁面摩阻损失系数b、e0.02

27、20.022连接风道壁面摩阻损失系数连接风道壁面摩阻损失系数d0.0250.025隧道入口损失系数隧道入口损失系数e0.60.6表表5-1 5-1 损失系数损失系数第34页/共63页2.2.交通风力的计算交通风力的计算 交通风:隧道内气流在车辆的带动下,将会产生交通风:隧道内气流在车辆的带动下,将会产生流动,这种流动称为交通风(活塞风)。流动,这种流动称为交通风(活塞风)。 2)(2)()(2)(2rtrmrtrmtvvnAAvvnAAp式中式中交通风力(交通风力(N/mN/m2 2););r)( t3600nLNtP隧道内与隧道内与 同向的车辆数(辆),同向的车辆数(辆),n隧道内与隧道内与

28、 反向的车辆数(辆),反向的车辆数(辆),r-n;)(-3600ntLN;第35页/共63页r隧道设计风速(隧道设计风速(m /sm /s),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rrrAQ)(t与与 同向的各工况车速(同向的各工况车速(m /sm /s););r与与 反向的各工况车速(反向的各工况车速(m /sm /s););)( -tr汽车的等效阻抗面积(汽车的等效阻抗面积(m m2 2)。)。mA汽车的等效阻抗面积按下式计算:汽车的等效阻抗面积按下式计算:c2cllc1cslmrr - 1AAA)(r式中式中 小型汽车正面投影面积,一般取小型汽车正面投影面积,一般取2.13m2.13m2 2; 小型车

29、空气阻力系数,可取小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可取0.50.5; 大型车正面投影面积,一般取大型车正面投影面积,一般取5.37m5.37m2 2; 大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可取大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可取1.01.0;csAclclAc2 大型车比例。大型车比例。lr第36页/共63页单向交通隧道交通通风力可按下式计算:单向交通隧道交通通风力可按下式计算:2crmt)(n2ArtAP式中式中 隧道内车辆数(辆),隧道内车辆数(辆), ; 各工况车速(各工况车速(m/sm/s)。)。 tLN3600nccnt第37页/共63页2. 2. 隧道隧道通风阻力的计算通风阻力的计算隧道通风阻力计算方法如下:隧道通风阻力

30、计算方法如下:2rrrer21)(DLP式中式中 通风阻力(通风阻力(N/mN/m2 2)。)。rP第38页/共63页(四)(四) 公路隧道机械通风方式介绍公路隧道机械通风方式介绍 1.1.射流纵向通风方式射流纵向通风方式射流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射流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rPjjmPtP第39页/共63页 射流纵向通风方式的隧道内压力平衡应满足下式射流纵向通风方式的隧道内压力平衡应满足下式:jtmrPPPP 式中式中 射流风机群总升压力。射流风机群总升压力。jP 射流风机所需台数的计算射流风机所需台数的计算在满足隧道设计风速在满足隧道设计风速 的条件下,射流风机所需台的条件下,射流风机所需台数可按下

31、式计算:数可按下式计算:rjtmrPPPPi式中式中 所需射流风机的台数。所需射流风机的台数。i第40页/共63页 每台射流风机所提升的压力应按下式计算:每台射流风机所提升的压力应按下式计算:)(jrrj2jj-1AAP式中式中 射流风机的出口风速(射流风机的出口风速(m /sm /s););j射流风机的出口面积(射流风机的出口面积(m m2 2););jA 射流风机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当隧道射流风机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当隧道同一断面布置一台射流风机时,按表同一断面布置一台射流风机时,按表5-15-1取值,当隧取值,当隧道布置道布置2 2台及台及2 2台以上射流风机时,射流风机位置摩台以上

32、射流风机时,射流风机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可取阻损失折减系数可取0.70.7。第41页/共63页表表5-1 5-1 单台射流风机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单台射流风机位置摩阻损失折减系数j/DZ1.51.51.01.00.70.70.910.91 0.870.870.850.85第42页/共63页第43页/共63页rQ2.2. 集中送入式纵向通风方式集中送入式纵向通风方式bQbr1r2rQ集中送入式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集中送入式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第44页/共63页3. 3. 竖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竖井排出式纵向通风方式0Pg1Pg2P123t1Pt2P3r3AP,11AL,22,AL第45页/共63页

33、当应用于双向交通隧道时,竖井应宜设置在隧道当应用于双向交通隧道时,竖井应宜设置在隧道轴向中央附近,竖井底部合流后的全压力可用下式轴向中央附近,竖井底部合流后的全压力可用下式计计算:算:233- 121r1ret1g1tot32-2-)(DLPPP233-222r2ret2g2tot32-2-)(DLPPP式中式中 竖井底部合流全压力(竖井底部合流全压力(N/mN/m2 2);); tot3P第46页/共63页1L 第第区段隧道口与竖井出口之间的气象压差(区段隧道口与竖井出口之间的气象压差(N/mN/m2 2)自然风朝向隧道风向时为正;自然风朝向隧道风向时为正; 第第区段长度(区段长度(m m)

34、;); 以竖井内风速为基准第以竖井内风速为基准第区段的损失系数;区段的损失系数; 第第段区隧道口与竖井出口之间的气象压差(段区隧道口与竖井出口之间的气象压差(N/mN/m2 2)自然风朝向隧道风向时为正;自然风朝向隧道风向时为正; 第第区段长度(区段长度(m m);); 以竖井内风速为基准第以竖井内风速为基准第区段的损失系数;区段的损失系数; 第第区段区段断面平均风速(断面平均风速(m /sm /s);); 第第区段区段断面平均风速(断面平均风速(m /sm /s);); 竖井内竖井内断面平均风速(断面平均风速(m /sm /s)。)。 区段交通风力可按下式计算:区段交通风力可按下式计算:g1

35、P3-1g2P2L3-212321t1 -21t1rmt1n-n2)()(AAP1L第47页/共63页式中式中 区段的交通通风力(区段的交通通风力(N/mN/m2 2);); 第第区段内由区段内由区段往区段往区段行驶的车辆数(区段行驶的车辆数(辆);辆); 第第区段内由区段内由区段往区段往区段行驶的车辆区段行驶的车辆数(辆)。数(辆)。区段交通风力可按下式计算:区段交通风力可按下式计算:t1P1n1 -n22t222t2-rmt2n-n2)()(AAP 式中式中 区段的交通风力(区段的交通风力(N/mN/m2 2);); 第第区段内由区段内由区段往区段往区段行驶的车辆数区段行驶的车辆数 (辆)

36、(辆); 第第区段内由区段内由区段往区段往区段行驶的车辆数区段行驶的车辆数(辆)。(辆)。t2P2n2-n第48页/共63页g1Pg2P12t1Pt2P3r33AP,11,AL22,AL单向交通隧道分流型纵向通风模式图单向交通隧道分流型纵向通风模式图第49页/共63页4. 4. 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1 1第50页/共63页排气排气 送气送气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2 2第51页/共63页5.5.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集尘装置集尘装置rQrQcQ)(rcSQQQ短道段

37、长度短道段长度1nCnCds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吸尘式纵向通风方式模式图第52页/共63页6. 6. 全横向、半横向通风方式全横向、半横向通风方式全横向通风方式同时设置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隧全横向通风方式同时设置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隧道内基本上不产生沿纵向流动的风,只有横方向的道内基本上不产生沿纵向流动的风,只有横方向的风流动,主要用于双向交通隧道。风流动,主要用于双向交通隧道。半横向通风包括半横向通风包括送风式半横向通风排风式半横向通风,送风式半横向通风排风式半横向通风,送风式半横送风式半横向通风是半横向通风的标准型式,主要用于单向交向通风是半横向通风的标准型式,主要用于单向交通隧道。通

38、隧道。第53页/共63页 全横向通风方式全横向通风方式 排风道排风道排风道排风道排风孔排风孔送风道送风道送风孔送风孔排风道排风道排风道排风道送风道送风道全横向通风方式模式图全横向通风方式模式图第54页/共63页 半横向通风方式半横向通风方式送风道送风道送风道送风道送风式半横向通风方式模式图送风式半横向通风方式模式图第55页/共63页7. 7. 组合式通风方式组合式通风方式混合式通风没有固定的格局,它是根据某些特殊混合式通风没有固定的格局,它是根据某些特殊的需要,由上述几种基本通风型式组合而成的。的需要,由上述几种基本通风型式组合而成的。其组合方式有许多种,但应符合经济实用原则。其组合方式有许多

39、种,但应符合经济实用原则。竖井送排风竖井送排风+ +射流风机混合式通风方式模式图射流风机混合式通风方式模式图第56页/共63页8. 8. 各机械通风方式的特点各机械通风方式的特点通风方式通风方式纵向式纵向式基本特征基本特征通风风流沿纵向流动通风风流沿纵向流动代表形式代表形式射流风机式射流风机式 集中送入式集中送入式 竖井排出式竖井排出式 竖井送排式竖井送排式形式特征形式特征射流风机群射流风机群升压升压喷流送风升喷流送风升压压两端进风两端进风中间排风中间排风喷流风机升喷流风机升压压适用长度适用长度50005000米以内米以内 30003000米左右米左右 50005000米左右米左右不受限制不受限制交通风利用交通风利用很好很好很好很好部分较好部分较好很好很好工程造价工程造价低低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管理与维护管理与维护不便不便方便方便方便方便方便方便技术难度技术难度不难不难一般一般一般一般稍难稍难运营费运营费低低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单向交通隧道单向交通隧道第57页/共63页通风方式通风方式半横向式半横向式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