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_第1页
多极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_第2页
多极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_第3页
多极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_第4页
多极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康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名称:多极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名:t=r.号: 系: 业:指导教师: 时 间:课程设计项目成绩评定表设计项目成绩评定表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2012年6月一、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1、设计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2、要求:1、输入正弦信号有效值Ui=10mV,信号源内阻为50 Q,工作频率f=30Hz 30KHZ;2、输出电压有效值 Uo 1V3、输出电阻Ro20KQ;5、温度变化时,开环?Au/ Au =10% ;闭环?Auf/ Auf 1%指导教师签名:二、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三、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四、系部意见:系部盖章: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电子与信

2、息工程系2012年6月、设计目的二、设计思路2.1选择反馈方式2.2选择级数.2.3确定电路.三、设计过程3.1功能放大模块.3.2反馈环节3.3滤波模块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扌目录3.4.4.1估算电压放大倍数并确定电路的形式4.2三极管的选择4.3输入级的计算4.4输出级的计算4.5第二级的计算4.6第三级的计算4.7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确定 调试与结果5.1分析电路.5.2核算技术指标5.3仿真波形图.主要元器件与设备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7.1设计体会7.2设计建议参考文献578991.01010121212131313多级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2、掌握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

3、用方法。3、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4、了解数字抢答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5、熟悉多级低频阻容耦合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图1设计方框图图中X表示电压或电流信号;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符号O表示输入求和,+、-表示输入信号 兀与反馈信号是相减关系(负反馈),即放大电路的净输 入信号为基本放大电路的增益(开环增益)为反馈系数为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闭环增益)为2.1选择反馈方式根据负载的要求及信号情况来选择反馈方式. 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放 大电路以稳压输出用电压负反馈: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放大电路恒流输出 时,就要采用电流负反馈。至于输入端采用串联还是并联方式, 主要根据对放大 电路输

4、出电阻而定。当要求放大电路具有高的输入电阻是,宜采用串联反馈:当 要求放大电路具有底的输入电阻是,宜采用并联反馈。如仅仅为了提高输入电阻, 降低输出电阻时,宜采用射极输出器。反馈深度主要根据放大电路的用途及指标要求而定。放大管的选择:如果放大电路的极数多,而输入信号很弱(微伏级),必须考虑输入几件放 大管的噪音所产生的影响,为此前置放大级应选用底噪声的管子。 当要求放大电 路的频带很宽时,应选用截止频率较高的管子。从集电级损耗的角度出发,由于 前几级放大的输入较小,可选用Pcm小的管子,其静态工作点要选得底一些(I E小),这样可减小噪声;但对输出级而言,因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都较大,故Pcm

5、大的管子。2.2选择级数放大电路级数可根据无反馈时的放大倍数而定,而此放大倍数又要根据所要 求的闭环放大倍数和反馈深度而定,因此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技术指标确定出它的 闭环放大倍数Af及反馈深度1+AF,然后确定所需的Af。确定了 A的数值,放大电路的级数大致可用下列原则来确定: 几十至几百倍左右 采用一级或两级,几百至千倍采用两级或三级,几千倍以上采用三级或四级(射 极输出极不计,因其A约等于零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四级以上, 因为这将给施加 反馈后的补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但反馈只加在两级之间也是可以的。 一般情 况下很少采用四级以上,因为这将给施加反馈后的补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但 反馈只加

6、在两级之间也是可以的。2.3确定电路(1)输入级。输入级采用什么电路主要取决于信号源的特点。如果信号源不允许取较大的电流。则输入级应具高的输入电阻,那么以采用射级输出器为宜。如要 求有特别高的输入电阻(ri 4M?),可采用场效应管,并采用自举电路或多级串 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如信号源要求放大电路具有底的输入电阻, 则可采用电压并 联反馈放大电路。如果无特殊要求,可选择共射放大电路。输入级的放大管的静态工作点一般取I E 1mA UCE= (12) V。(2)中间级。中间级主要是积累电压级电流放大倍数, 多采用共射放大P电路, 而且采用大的管子。其静态工作点一般为I E = (13) mA, U

7、cE= (15) V。(3)输出级。输出级采用什么样的电路主要决定于负载的要求。如负载电阻较大(几千欧左右),而且主要是输出电压,则可采用共射电路;反之,如负载为 低阻,且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则采用射级输出器。如果负载需要进 行阻抗匹配,可用变压器输出。因输出级的输出电流都较大,其静态工作点的选择要比中间级高,具体数值 要视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小而定。三、设计过程3.1功能放大模块采用三个NPN型三级管放大3.2反馈环节(1) 、在第一级与第三级之间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2) 、在Rfi和Rf2不加旁路电容以便引入局部负定度确定反馈深度,1 AFAuo/AuoAuf / Auf反馈以稳定每一级

8、的放大倍1+AF=f,从放大性能稳ri(3) 、第一级采用局部电流负反馈,所需反馈深度为:20电子与信息工程系2012年6月估算A值根据指标的要求,计算电路闭环放大倍数:(4) 、放大管的选择:因设计中前两级放大对管子无特别要求,统一采用了3DG100(要求中需用3DG100但仿真软件中没有此参数三极管,故选用1711)3.3滤波模块本实验没有采用特殊的滤波模块,输入端到第一级只采用了一个10uf的电容以实现阻直流通交流滤波,第一级与第二级同样采用一个电容来滤波,即主要通 过电容来达到滤波的效果。四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4.1估算电压放大倍数并确定电路的形式根据指标要求,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应为

9、AufU0 1VUi 10mV 100由此可求得开环电压增益应为AuAuf*|1AuF |100*101000因输出级采用射级输出器,其放大倍数近似为 1,故需采用两级共射级 放大电路才能达到放大倍数为1000,又因输入级为了满足输入电阻以及 电路稳定性的要求,放大倍数也为 1,故放大电路共为四级,前三级为 共发射极电路,输出级为射级输出器。第一级和第四级之间采用电压串联负反馈,参考电路图如下VCC臥LO.kRft-久:LRU綁TfII.UO - r4 -门 Lob图1电路总设计图lR11IWttcsilWiiF4.2三极管的选择选择2N2923三极管4.3输入级的计算HE :VttI liz

10、vs?ti?973 HC5Thr 01: lOur /阳 Hffli: !CH2 V1如图2所示,36+rbo3 k339 r3 -WH4518VIQA I V a dB5et .03R16120 kllTJ.04 :f.1HQ加-wmR9U* looiir n L - p - I 1Lki&:W他n :UB1 4.518 Ubeq1 0.7VUbeq1 4.518 0.73.818V3.818VI EQ11.3mAR13k26mV26rbe1(1 1)*37*7400.74k1 EQ11.3rbe1rbb1rbe10.3k0.74k1.04kRo1R13 Ri27k /3.7k2.4kRiR

11、2/R3/rbe1 (1)R160k /70k /1.04kRi20k满足要求U EQ1UeqiUb137*3 k 25k4.4输出级的计算-12VVCCL? 1 - rt :rk_(: C5J卜01 ir)iiF-I Irm 2*:krE130+ i_J- niVIlOhhVrma I kHzft4 JJkO3bii: :4=mh)iODiiF见图3,4=36Ub4U BEQ4U EQ49.522V0.7VU B4U BEQ4 9.5220.78.822V1 EQ4U EQ 4Rrbe48.822V70k(13)26mV1 EQ40.126mA37* 10.12676357.635krbe4

12、F0bbrbe40.3k(Rl0 / /尺4)rbe47.635k7.935kKooR41AuF46/R12 70k /12037 7-935k /70k4.66kR0/R14/rbe4 (14)270k/120k/7.935k(37*70 k )23kRo4 Ro 4.66k* R0010输出电阻有点问题4.5第二级的计算vx1 12VJl-(J1 10IIFJ 6. k - r6 aItxutei:-XftSet.2c,.-叫 o fllol fl MJ - R I - lT -1- Q .MW I DC F ILSrr :ZM2S)2JIS16IL I p- f t _ F R 7 _

13、-鼬-孚一 L-236UB2=2.18VUbeq2 =0.7VU eQ2 =U b2 -U BEQ2 =2.18-0.7=1.48V. U eq2 1.48VI EQ2 =Ri7750=2mArbe2(1rbe2R22)严I EQ2rbe20.3k37*26 48120.48krbb2R4/R18/rbe2 (139k /4.7k /(0.78k0.48k0.78k2)R737*0.75 k ) 3.7k4.6第三级的计算Vff=7= 12V-FU:L昭:LMtei 】21SVLrb11lllijt - n _ rLnc dh ifiiiF:1: : 2H2W3 -12 BiL _W;-ft(

14、7:彌.:RIGi2ai;n. i:3:Q4广 - h*; - m . 7 . R j -2乙MoH為I T LS1IL I I i .5m - I - 1 V - L - AC -皿 -Wv1 - s 一H - k -B3 2.18V并且第三级和第二级的电路结构完全相同rbe3=rbe20.78kR3 R5 / R6/ rbe3 39k /4.7k /0.78k0.6k尺3 R7 / Ri4 6k /43.5k5.3k4.7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确定根据前面分析,1 Ro136*2.4 k3.8k22.72R02rbe2(12) RI736*0.55 k0.78k37*0.75 k0.728.5

15、3Au3| 严 36*7巴 244.6Au4| Aui Au2Au3Au4 | 3886.7严 1000放大倍数足够五调试与结果5.1分析电路(1)电路安装按图接线,经反复检查,确认没有错误后,接通直流电源电压0V(2)开环测试将A点与P点断开并与B点相接,使放大电路处于开环状态。将信号发生器输 出信号调至1KHz、30mV左右,然后接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Uo波形,应为不失真的正弦波。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Ui、Un、Uo1、Uo2、Uo、Uf,并记于表中。断开R,测出uot,也记于表中根据测试结果,分别求出:Au1=Uo1/Ui,Au2=Uo2/Uo1, Au=Uo/Ui,

16、Fu=Uf/Uo 以及 R,Ro。(3) 闭环测试将A点与B点断开并与P点相连,使放大电路处于闭环状态。适当增大输入信号U幅度,使输出电压uo达到开环时的数值,然后分别测出 Ui、Un、Uo1、Uo2、U。、Uf,断开Rl测出Uot,并记录在表格中。5.2核算技术指标确定放大管的静态工作点及电路元器件,放大电路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能满足要 求,尚需要最后核算。(1)核算Au :核算射级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射级输出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可用下式求得A dV気且rLRe3/Rl/(Rf3 Rf1)2/1/5.1 0.59g 300 (13)空 300I E3(50 1)空 6796803.5因此得Au

17、30.978核算第二级电压放大倍数第二级放大倍数用下式求得I2RC2Au 2rbe2(11) R= 22 Rc2 / Rb31 / Rb32 / A 3%2(12) Rf2式中,L rbe3 (13)RL 0.68 (1 50) 0.59 30.7 K,仏1.63K ,因此可得 Au2 39.1核算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用下式求得A2RL1 RC2 / RB31 / ri2A 1rbe1(12)Rf2rbe1(11) Rf1式中,RF1 RF1/ RF3 51 ,rbe1 2.96K ,ri2 4.23K因此可得AU1 29.7因此可以求出AAu1Au2Aj3 1136 1000

18、这说明放大电路元器件的选择是合适的。(2)核算输出电阻。放大电路开环时的输出电阻为roRE3/rbRF3 81故得r0f七10 8-1因此可满足要求。(3)核算输入电阻。放大电路开环时的输入电阻为riRbi / rii,式中,ri1 q (11) (Rf1/Rf3)2.96 (1 50) 0.0515.56K ,由此可求出闭环时的输入电阻为 ri1fri1(1 AF) 5.55 10 55.5K因此总输入电阻为rif ri1f /RB1 55.5/5126.6K20K ,可以满足要求。(4)核算放大电路是否稳定,可以判定本例电路不会产生振荡脅 05(;illc?scope-JCSCL5.3仿真

19、波形图Muhimeter-XMM2 玄-in2923T:斗4n中THlt Channel_A8L04jims 3.639 nivChflme)_01,323 V2 29SVTmebmseScale |i/DivXposiHon oIY/T Adj 04、I AjC IpChannd A scale |50 mVAJivY pcsJDori o |7F oJdcI prOiarinel B j sole巨莎厂 Ynosmon o fTc oHcJ-Set Ir L ,1F! TL1*3-1 Li-VCC.,-12V -红色为输入波形,蓝色为输出波形,引入负反馈后输出电压为2.298伏六主要兀器件与设备Multisim 软件 电 阻 50Q1 只,60KQ 1 只,6kQ 2 只,70kQ3 只,7kQl 只,39k Q 2 只,120k Q l 只,8k Q l 只,750Q 2 只,4.7k Q 2 只,3k Q1,1 .1M Q 1电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