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数学(下)教学教案(人教版)专题18:动态几何之和差问题探讨、静态和差冋题:典型例题:例1 : ( 2012海南省3分)如图,在 ABC中,/ B与/ C的平分线交于点 O.过0点作DE/ BC,分别交AB、AC 于D、E.若 AB=5, AC=4,21【答案】【考点】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答案】Co【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对称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 OB 是/ B 的平分线,/ DBO=/ OBCo又 DE/ BC,./ OBC =/ BOD。./ DBO=/ BOD。; DO=DB。同理,EO=EC 又 AB=5, AC=4,
2、ADE 的周长=AD + DE+ AE=AD+ DO+ EO+ AE=AD+ DB+ EC+ AE=AB+ AC=5 + 4=9。例2: (2012湖北荆门3分)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长为2迈,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折叠,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82【分析】如图,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长为 2J2,即 BD=2j2 , / A=90 , AB=AD,/ ABD=45 , AB=BD?cos/ ABD=BD?cos45=272咒岁=2 o AB=BC=CD=AD=2由折叠的性质: A M=AM , D N=DN, a d =AD,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 M+BM+BC+CN
3、+DN+AD =AM+BM+BC+CN+DN+AD=AB+BC+CD+AD=2+2+2+2=。故选Co将矩形ABCD例3: (2012四川内江 3分)如图,在矩形 ABCD中,AB=10, BC=5点 E F分别在 AB、CD上,沿EF折叠,使点A、D分别落在矩形ABCD外部的点Ai、Di处,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巧】EA.15B.20C.25D.30【答案】Do【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和折叠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和折叠的性质,得 AiE=AE, AiDi=AD, DiF=DF,则阴影部分的周长即为矩形的周长,2 (10+5) =300 故选例4:(2012山东枣庄Do3分)如图
4、:矩形ABCD的对角线AC=10, BC=8,则图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A、 14C、20D、28【答案】Do【考点】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分析】由勾股定理,得 AB=aC2 -BC2 = J102 -82 =6,将五个小矩形的所有上边平移至AD,所有下边平移至BC,所有左边平移至 AB,所有右边平移至 CD,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 =2 (AB+CD)=2X (6+8) =28o故选D。例5: (2012湖北武汉3分)在面积为15的平行四边形 ABCD中,过点A作AE垂直于直线BC于点E,作AF垂直于直线 CD于点F,若AB= 5, BC= 6,贝U CE CF的值为【A.C.117311
5、+一211x/3 十.117311 + 或 11 -2 211/3B. 112-D. 11- 或 1 +2【答案】Co【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面积,勾股定理。【分析】依题意,有如图的两种情况。设BE=x DF=y。如图 1,由 AB= 5, BE=x 得 AE =尿2 be2 =j25-x2 o由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15,BC= 6,得625-x2=15,5訂3解得X=子(负数舍去)o1/由 BC= 6,DF=y,得 AF = JaD 2 -DF2 = $36-y2 o由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15,AB= 5,得5j36-y2=15,解得y= 3(3 (负数舍去)。 CE+ C
6、F= (6-2+ ( 5 一 3*3 ) =11 一1232如图2,同理可得BE=凶3,DF=3 o2 CE+ CF= (6+2+ ( 5+ 3j3) =11 +11732图2F故选CoCD丄AD, AD2+ CC2= 2AB2.例6: (2012山东枣庄8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 ABC= 90(1) 求证:AB= BC;(2)当BE丄AD于E时,试证明:BE= AE+ CD.D【答案】解:(1)证明:连接 ACo/ ABC= 90 A AB2 + BC2= aC2。/ CD丄 AD,. AD2 + CD2= AC2。/ AD2 + CD2= 2AB2,. AB2+ BC2=
7、 2AB2。AB= BCo(2)证明:过 C作CF丄BE于F。/ BE丄AD,.四边形 CDEF是矩形。二CD= EF。/ ABE+/ BAE= 90 / ABE+/ CBF= 90 / BAE=/ CBR又 AB= BC,/ BEA=/ CFB / BAEA CBF (AAS)。/ AE= BF。 BE= BF+ EF = AE+ CD。【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题目中存在直角,垂直,含线段平方的等式,因此考虑连接AC,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证明。(2)可采用 截长”法证明,过点 C作CF丄BE于F,易证CD=EF只需再证明 AE=BF即可,这
8、一点又可通过全等三角形获证例7: (2012内蒙古呼和浩特 7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G是BC边上任意一点,DE丄AG于E,BF/ DE,交 AG于 F.(1)求证:AF- BF=EF(2)将 ABF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得 AB与AD重合,记此时点F的对应点为点F,若正方形边长为 3,求点F与旋转前的图中点 E之间的距离.【答案】(1)证明:如图,正方形 ABCD,. AB=AD,/ BAD=/ BAG+/ EAD=90。DE 丄 AG,./ AED=90 / EAD+/ ADE=90。/ ADE=/ BAF。又 BF/ DE,. / AEB=/ AED=90。在 AED和 BFA
9、中,/ AEB=/ AED,/ ADE=/ BAF, AD = AB AEDA BDA ( AAS。 BF=A&/ AF- AE=EF, AF- BF=EF(2)解:如图,D根据题意知:/ FAF=90, DE=AF=AF,/ FAE=/ AED=90,即/ FAE+Z AED=18O。 AF/ EDoA四边形 AEDF为平行四边形。又/ AED=90, 四边形 AEDF是矩形。 EF=AD=3o点F与旋转前的图中点 E之间的距离为3o【考点】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由四边形 ABCD为正方形,可得出Z bad为90 AB=AD,进而得
10、到Z BAG与Z EAD互余,又DE垂直于AG,得到Z EAD与Z ADE互余,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ZADE=Z BAF,利用AAS可得出三角形ABF与三角形ADE全等,利用全等三角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出BF=AE由AF- AE=EF等量代换可得证。将 ABF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得AB与AD重合,记此时点F的对应点为点F,连接EF如图所示,由旋转的性质可得出ZFAF为直角,AF=AF,由(1)的全等可得出 AF=DE,等量代换可得出DE=AF =AF,再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到AF与DE平行,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AEDF为矩形,根平行四边形可得出 AEDF为平行四边形,再由一
11、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可得出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出EF =AD由AD的长即可求出EF的长。例8: (2012重庆市10分)已知:如图,在菱形 ABCD中,F为边BC的中点,DF与对角线 AC交于点M,过M作ME丄CD 于点E,Z(1) 若CE=1,求BC的长;(2) 求证:AM=DF+ME.【答案】解:(1 )四边形ABCD是菱形,A AB / CDo/Z 1 = Z ACD。 Z 1 = Z 2 , aZ ACD=Z 2oA MC=MDo / ME 丄 CD,. CD=2CE CE=1, A CD=2oA BC=CD=2证明: F为边BC的中点BF=CF=2BCoA CF=CE 在菱
12、形 ABCD中,AC平分Z BCD, /-Z ACB=Z ACD。在 CEM 和 CFM 中, CE=CF / ACB=/ ACD, CM=CM, CEMBA CFM ( SAS,二 ME=MF。延长AB交DF于点G,/ AB/ CD,. / G=/ 2。/ 仁/2,/ 1 = / Go-AM=MG。A在CDF和 BGF中,/ G=/ 2,/ BFG=/ CFD, BF=CF CDFA BGF (AAS)。 GF=DR由图形可知, GM=GF+MF,. AM=DF+ME。【考点】菱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根据菱形的对边平行可得 AB/
13、 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仁/ ACD,所以CE=DE然后求/ ACD=/ 2,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 CM=DM,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出CD的长度,即为菱形的边长 BC的长度。(2)先利用SAS证明 CEM和 CF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ME=MF,延长AB交DF于点G,然后证明/ 1 = / G,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AM=GM,再利用AAS证明 CDF和 BG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GF=DF最后结合图形 GM=GF+MF即可得证。例9: (2012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3分)如图,线段AC=n+1 (其中n为正整数),点B
14、在线 段AC上,在线段 AC同侧作正方形 ABMN及正方形BCEF连接AM、ME、EA得到 AME.当AB=1时, AME的面积记为 S仁当AB=2时, AME的面积记为 Sz;当AB=3时, AME的面积记为 Ss;当AB=n时, AME的面积记为 Sv当n支时,Si - Sn-1= 【答秦土1.2【若点】正方形的性质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积,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连接BE,丁在建段AC同侧作正方形ABMN斥正方形BCEK.*. AAMEAAMBfja等高.AAME的面积=AAMB的面积。当 AB=n 时,A AKE 的面积为 = n,当 AB=ti 1 BtAAME 的面积为
15、 ; = iin-l |二当论価讼厂討弓叶泞弓n+52竽例10: (2012贵州铜仁4分)如图,在 ABC中,/ 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 E,过点E作MN / BC交 AB 于 M,交 AC于 N,若 BM+CN=9,则线段MN的长为【】A.6 B. 7C. 8 D. 9【答案】D。【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 ABC /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E,A/ MBE=/ EBC / ECN=/ ECB/ MN / BC,. / EBC=/ MEB,/ NEC=Z ECB / MBE=/ MEB,/ NEC=/ ECIN BM=ME , EN=
16、CN / MN=ME+EN,即卩 MN=BM+CN。/ BM+CN=9. MN=9。故选 D。例11: (2012广东梅州3分)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 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 A=75则/ 1 + / 2=【】A.【答案】【考点】150 B. 210 C.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 ADE是 ABC翻折变换而成,/ AED=/ AED,/ ADE=/ ADE,/ A=/ A = 75 Z AED+Z ADE=Z AED+Z ADE=180-75105 l + Z 2=360-2 X105150故选
17、A。例12: ( 2012湖北孝感3分)已知Z a是锐角,/ a与Z B互补,Z a与Z 丫互余,则Z 3-Z 丫的值是【】【答案】Co【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互余两角之和为90,互补两角之和为 180,结合题意即可得出答案由题意得,Za+Z3 =180;Z a+Z Y =90;两式相减可得:Z3 Z Y =90o 故选 Co例13:(2012湖南长沙3 分)如图,AB/ CD/ EF,那么ZBAC+Z ACE+Z CEF=ABcDEF【答案】360 o【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 AB/ CD,.Z BAC+Z ACD=180-。C. 90oA. 45oB. 60oD. 180o
18、/ CD/ EF, / CEF+Z ECD=180 。度. + 得,/ BAC+Z ACD+Z CEF+Z ECD=180180360 即 Z BAC+Z ACE+Z CEF=360练习题:1.(2012辽宁本溪 3分)如图 在直角 ABC中,Z BAC=90, AB=8, AC=6, 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交边BC于点E,连接AE,则 ACE的周长为【】A、16B、15C、2.(2012吉林省3分)如图,在等边 ABC中,D是边AC上一点,连接 BD.将 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 BAE,连接ED.若BC=10, BD=9,则 AED的周长是_3.( 2012福建龙岩3分
19、)如图,RtABC中,/ C=90 AC = BC =,6E是斜边AB上任意一点,作 EF丄AC于F, EG丄BC于G,BABCD中,AB=2,则矩形CFEG的周长是4.(2012福建宁德4分)如图,在矩形BC= 3,点 E、F、G、H分别在矩形ABCD的各边上,EF/ HG, EH/ FG,则四边形EFG H的周长是【】C. 210D.5. (2012内蒙古包头10分)如图,已知AB为O O的直径,过O O上的点C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 ,AD丄EC于点D且交O O于点F,连接BC , CF , AC。(1)求证:BC=CF(2)若 AD=6 , DE=8,求 BE 的长;求证:AF +
20、 2DF = AB6.(2012山东东营10分)(1)如图1,在正方形 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 DF= BE.求证:CE= CF;(2)如图2,在正方形 ABCD 中,E是AB上一点,G是AD上一点,如果/ GCE= 45请你利用(1 )的结论证明:GE= BE+ GD.(3)运用(1) (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AB= BC, E 是 AB 上一点,且/ DCE3,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 BC ( BO AD), / B= 90如图S 17. (2012黑龙江牡丹江 8分)如图, ABC中。AB=AC, P为底边BC上一点,PEXAB,
21、 PF丄AC, CH丄AB,垂足分别为 E、F、H.易证PE+PF=CH证明过程如下:图如图,连接ARrPE丄AB, PF丄AG CH丄AB,* PE, S心右AOPF.又*耳砂*氐恵席=氐遊PE-|-;AC*PF=AB CH,2 2 27AB=AC,APE+PF=CH,(1)如图,P为BC延长线上的点时,其它条件不变,PE PF、CH又有怎样的数量网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2)填空:若/ A=3O0,A ABC的面积为49,点P在直线BC上,且P到直线AC的距离为PF,当PF=3时,则AB边上的高CH=.点P至U AB边的距离PE=B8.(2012江苏南通3分)如图,在 ABC中
22、,/ C= 700,沿图中虚线截去/ C,则/1 + / 2=【 】A. 360oB.250o9. (2012江苏南京2分)如图,10. (2012四川绵阳3分)如图,A. 225B. 235C. 180oD. 140oN3、N4是五边形 ABCDE 的 4个外角,将等腰直角三角形虚线剪去顶角后,/1 + / 2=【C. 270若 NA =120,则】。11. (2012四川凉山4分)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的度数是【A. 180B.220C.、和差为定值问题:典型例题:例1 :( 2012广西崇左10分)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
23、CD上移动,但点 A到EF的距离AH始终保持与AB的长度相等,问在点E、F移动过程中;(1)/ EAF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2 ) ECF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解:(1)在正方形 ABCD中, AH丄 EF,A/ AHF=/ D=9C ,/ AF=AF, AH=AD,.RtAAHF RtA ADF(HL)oA/ HAF=/ DAF。同理 RtA AHE RtA ABE, / HAE=/ BAE./ HAF+/ DAF+/ HAE+/ BAE=90,/ EAF=/ HAF+/ HAE=45。/ EAF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2)A ECF的周长不会发生变化。理由如下:由(
24、1)知:RtA AHFB RtAADF, RtA AHE RtA ABE FH=FD, EH=EB EF=EH+FH=EB+FD CE+CF+EF= CE+CF+ EB+FD=BC+CD CE+CF+EF= CE+CF+ EB+FD=BC+CD【考点】【分析】正方形的性质,动点和定值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1) 由 HL 证得 RtA AHF RtAADF和 RtA AHE Rt ABE即可得/ EAF=/ HAF+/ HAE=45,即/ EAF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2) 由(1)两个全等即可得 CE+CF+EF= CE+CF+ EB+FD=BC+CD CE+CF+EF= CE+CF+
25、 EB+FD=BC+CD【点评】第二问, ECF的周长即CE+CF+E为定值:正方形 ABCD边长的2倍。例2: (2012山东德州12分)如图所示,现有一张边长为4的正方形纸片 ABCD,点P为正方形AD边上的一点(不与点 A、点D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P处,点C落在G处,PG交DC于H,折痕为EF,连接BP、BH.(1) 求证:/ APB=/ BPH;(2) 当点P在边AD上移动时, PD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3) 设AP为X,四边形EFGP的面积为S,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试问 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GG(备用图(
26、2 ) PHD的周长不变为定值 &证明如下:如图2,过B作BQ丄PH,垂足为Q。GG【答案】 解: (1)如图 1,v PE=BE / EBP=ZEPB又/ EPH=/ EBC=90 ,/ EPH- / EPB=/ EBC-/ EBP,即/ PBC=/ BPHo又 AD / BC, / APB=/ PBC./ APB=/ BPH。由(1)知/ APB=/ BPH,又/ A=/ BQP=90, BP=BF, ABPA QBP (AAS)。 AP=QP, AB=BQ。又.AB=BC,. BC=BQ又/ C=/ BQH=90, BH=BH, BCHA BQH ( HL)。 CH=QHP D+DH+P
27、H=A P+P D+DH+HC=AD+CD=8(3)如图3,过F作FM丄AB,垂足为M,则FM=BC=AB又 EF为折痕, EF丄BP。/ EFM+/ MEF=/ ABP+/ BEF=90。/ EFM=/ ABP。又/ A=/ EMF=90 AB=ME,:. EFMA BPA (ASA)。DBHG EM=A P=x.在 RtA APE 中,(4 - BE) 2+x2=bE2,即2xBE =2+L。82- CF =BE -EMC x=2+ x。8 又四边形 PEFG与四边形BEFC全等, S 丄(BE+CF)BC丄 4+xl2 丿 24-X【4=1 x2 -2x+8=丄(X -2 $ +6。0
28、1 4,当x=2时,S有最小值6。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二 次函数的最值。【分析】(1)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PBC=/ BPH,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PB=/PBC即可得出答案。(2) 先由AAS证明 ABPA QBP,从而由HL得出 BCHA BQH,即可得 CH=QH=因此, PDH的周长=P D+DH+PH=AP+P D+DH+HC=AD+CD= 定值。(3)利用已知得出 EFMA BPA从而利用在 RtAAPE中,(4 - BE) 2+x2=bE2,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出即可。例3: (2012黑龙江绥化8
29、分)如图,点E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且 BE=BC AB=3, BC=4,点P为直线EC上的一点,且 PQ丄BC于点Q , PR BD于点R.12(1) 如图1,当点P为线段EC中点时,易证:PR+ PQ=(不需证明).5(2)如图2,当点P为线段EC上的任意一点(不口与点E、点C重合)时,其它条件不变,则(1)中的结 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P为线段E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则PR与PQ之间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答案】【考点】【分析】12解:(2 )图2中结论PRP Q=仍成立。证明如下:5
30、连接BP,过C点作CK1BD于点Ko四边形 ABCD为矩形,/ BCD=90。又 CD=AB=3, BC=4,. BD XcD2 +BC21122. 1 1 1.$ bcE= BE?CKSxbeP= PR?BESxbcf= PQ?BC,且 SxbcE=Sabep+ sbcp,2 22111- BE?CK二 PR?BE- PQ?BG222111又.BE=BC CK= PR+ PQoA CK= PRb PQ2221212又.CK=r , PR+PQ亠 o5512(3)图3中的结论是PRPQ=12 .5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 bcd=1 BC?CD=1BD?CK,a 3 X 4=5
31、CK - CK=12 o-5(2)连接BP,过C点作CKaBD于点K.根据矩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相等可求出CK的长,最后通过等量代换即可证明。(3)图3中的结论是 PR-PQ=125 。连接BP, &BPE &bcf=SbegBEC是固定值,BE=BC为两个底,12PR, PQ分别为高,从而 PRPQ= o5例4: (2012山东潍坊11分)如图,已知抛物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2, O)、B(2, 0)、C(0, I)三点,过坐标原点0的直线y=kx与抛物线交 于M、N两点.分别过点 C、D(0, 2)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1. |2 .(1)求抛物线对应二次函数的解
32、析式;求证以ON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i相切;MN的长.【答案】 解:(1)设抛物线对应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y=ax + bx+ c,i6I _1解得b=0。c= 14a 2b+c=0 则 4a+2b+c=0Ic= i抛物线对应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所以 y= 1 x2 1。4(2)设 M(xi,yi), n(x2,y2),因为点M、N在抛物线上,足为P、F,则-旳二卜/, y2 = x22 -i ,442 x =4(y2+i) o又ONx2y2y2 +1 J+y?2 =(y2 +2 j ON =|y2 +2|。设ON的中点E,分别过点 N、E向直线|1作垂线,垂OC+NP 2+y2EF =2ON=2E
33、F,即ON的中点到直线li的距离等于 ON长度的一半,以ON为直径的圆与11相切。过点 M 作 MH 丄 NP交 NP于点 H,贝U MN 2 =MH2 +NH2 =(X2 f +(yyi f ,2 2 2 2 2又yi=kxi, y2=kx2,;( y2 yi)2=k(X2 Xi)。二 MN =(l+k )(X2一 X|)o又点M、N既在y=kx的图象上又在抛物线上,1 2 2- kx=x -1,即 X 4kx 4=0,-.X2+ Xi =4k, X2 xi= 4。 4【考点】的条件,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2 2 2 2 2 2 2 2- MN =(1+k)(X2 一 X|)
34、=(1+k )(X2+ X|) 4X2 Xl =16(1+k)。二 MN=4(1+k )。延长NP交l2于点Q,过点M作MS丄l2交l2于点S, 贝y MS+ NQ=y1 + 2 + y2+ 2= ix? -1 +-1+44 14 2122!2I 1222= -(x1 +x2 )+2= - (x1+X2 ) -2x1 X2 j+2=-(16k +8 )+2=4k +4=4(1+k ) MS+NQ=MN,即M、N两点到I2距离之和等于线段 MN的长。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中点坐标的求法,直线与圆相切51【分析】解析式。根据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的关系,用待
35、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对应二次函数的(2)要证以ON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i相切,只要证ON的中点到直线li的距离等于ON长的一半即可。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MN和M、N两点到直线l2的距离之和,相比较即可。例5:(2012江苏苏州9分)如图,正方形 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将正方形 ABCD以1cm/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移动开始前点 A与点F重合在移动过程中,边 AD始终与边FG重合,连接CG,过点A作CG的平行线交线段 GH于点P,连接PD.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矩形EFGH的边FG GH的长分别为4cm、3cm.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 x (s)
36、,线段GP的长为y (cm),其中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 y=3时相应X的值;记 DGP的面积为S , CDG的面积为Q .试说明S Q是常数;当线段PD所在直线与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AC垂直时,求线段 PD的长.F_ 4 -Xy=。3-XCD=- p-x )1 =-x+-,2 丿 2 2【答案】解:(1 ) CG/ AP, / CGD=/ PAG 则 tan ZCGD= tanPAG。二 CD = PG。 GD AGGF=4, CD=DA=1 AF=XGD=3 x, AG=4 x。丄 =-,即。二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3 -X 4 -X3 -X4 _ X当 y =3 时,3=
37、 ,解得:x=2.5。3 -X S1=GP G冋xl2x+2,S2=rGD S1 -S2= (1x+2用x+l尼为常数。(3)延长PD交AC于点Q.正方形 ABCD中,AC为对角线,/ CAD=45。/ PQ 丄 AC,. / ADQ=45。/ GDP=/ ADQ=45。 DG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GD=GP。F 3-x= _X,化简得:X2 5x+5=0,解得:x= 5 “53-X_25-府/ 0W x 2,5 - x=。2在 RtA DGP 中,PD= GD逅(3 _xCOS450I 2 丿【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
38、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1)根据题意表示出 AG、GD的长度,再由tanNCGD=tanNPAG可解出x的值。(2)利用(1)得出的y与X的关系式表示出 0、S2,然后作差即可。(3)延长PD交AC于点Q,然后判断 -DG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结合 x的范围得出x的值,在Rt DGP中,解直角三角形可得出 PD的长度。练习题:1.(广东广州14分)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 ax2 +bx+ c(aH0 )的图象经过点 C ( 0, 1),且与x轴交于不同的两点A、B,点A的坐标是(1,0)(1)求C的值;(2)求a的取值范围;(3) 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 1交于C、D两
39、点,设A、B、C、D四点构成的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卩,记 PCD的面积为&, PAB的面积为S2,当0V a 0)的图象与边BC交于x点F。(1) (4分)若 OAE、 OCF的而积分别为 Sp S且S + S=2,求k的值:(2) (6分)若OA=2. 0C=4.问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EF的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多少4.(2011黑龙江龙东五市 8分)如图,点E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 BD上的一点,且BE=BC AB=3, BC=4,点P为直线EC上的一点,且 PQ丄BC于点Q, PR丄BD于点R。(1)如图1,当点P为线段(2)如图2,当点P为线段12EC中点时,易证:PR+
40、 PQ=(不需证明)。5EC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 E、点C重合)时,其它条件不变,则(1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P为线段E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时,其它条件不变,则PR与PQ之间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C5.( 2011湖南永州10分)探究问题:方法感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 F分别为DC,BC边上的点,且满足/EAF=45,连接 EF,求证 DE+BF=EF感悟解题方法,并完成下列填空: 将 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 ABG,此时AB与AD重合,由旋转可得:AB=AD, BG=DE,/仁/ 2,
41、/ ABG=/ D=90, / ABG+/ ABF=90+ 90 丄180 ,因此,点G, B, F在同一条直线上./ EAF=45/ 2 + / 3=/ BAD- / EAF=90 45=45 ./ 仁/2,/ 1 + / 3=45.即/ GAF=/又 AG=AE, AF=AF. GAF=EF,故 DE+ BF=EF方法迁移:EAFJ / DAB.试猜2如图,将 RtA ABC沿斜边翻折得到 ADC,点E, F分别为DC, BC边上的点,且/想DE, BF, EF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问题拓展: 如图,在四边形 ABCD中,AB=AD, E, F分别为DC,BC上的点,满足/ E
42、AF / DAB试猜想当/ B与/ D2满足什么关系时,可使得DE+BF=EF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说明理由)G6.( 2011福建莆田14分)已知菱形 ABCD的边长为1 ./ ADC=60,等边 AEF两边分别交边DC CB于点E、F。(1)(4分)特殊发现:如图1,若点E F分别是边DC、CB的中点.求证:菱形 ABCD对角线AC BD交点0即为等边 AEF的外心;(2)若点E、F始终分别在边DC CB上移动.记等边 AEF的外心为点 P. ( 4分)猜想验证:如图2.猜想 AEF的外心P落在哪一直线上,并加以证明;笑(6分)拓展运用:如图3,当 AEF面积最小时,过点 P任作一直线分
43、别交边 DA于点M,交边DC的延长线于点N,试判断1 1+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三、和差最大问题:典型例题:例1 :( 2012广西崇左10分)如图所示,抛物线 y = ax2+bx + c (aO的顶点坐标为点 A (- 2, 3),且抛物线y=ax2+bx + c与y轴交于点B (0, 2).(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明理由;是否在x轴上存在点P使 PA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若点P是x轴上任意一点,则当 PA PB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答案】 解:(1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a( 2,可设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 a(x +2)
44、2 +3。1由题意得 a (叶2 )+3,解得a =。4物线的解析式为y =(x+2)2+3,即y=-1x2x+2。4 4(2)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其坐标为(P,0),则PA2=(2 P)2+32, PB=p2 +22 , AB2 = (32)2+22 =5当pa=pb时,(-2 -P)2 +3 = p2 十2,解得 p= 94当PA=PB时,(_2-p )2 +32=5,方程无实数解;当PB=AB时,p2+22=5,解得 p = 1。9- x轴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其坐标为(一,0)或(-1,0)或(1,0)。4(3)v paPBC AB 当A、B、P三点共线时,可得 PAPB的最大值,这
45、个最大值等于AB,此时点P是直线AB与x轴的交点。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1 1b 2lk = 1b,解得r 2。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 -1x+2,2k+b=3b=221当 y =-x +2 =0 时,解得 X =4。2当paPB最大时,点P的坐标是(4, 0)。【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由已知用待定系数法,设顶点式求解。(2)分PA=PB PA=PB PB=A三种情况讨论即可。(3)求得paPB最大时的位置,即可求解。例b C2012四川内江&分已知A(h 5), B (3, -1)两昌 在蛊轴上取一
46、点M,AM-BM取得a大值时,则M的坐标酋4【答案】(-,0)o2【考点】一S函数综合题,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关于签轴对称ffi点的坐标,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如圈,作点.B关于龙轴的对称点B;连接总B-并延长与K轴的交点,目卩対所求的M点此时 AM- BM= AM- B AB不妨在藍轴上任取一个另一点Ml连接M虫、MB ME刚MA IVTAM-AMAE(三角形两辺之差小于第三边)目卩此时女M最犬.是B(3,】)关于签轴的对称点,二By,1)设直线AB解析式为y-b+b,把A (1,幻和BUS, 1)代入得:丁一2 二直绘阳懈析式为 L
47、昭了.0=777令尸山解得迁也点坐标術(T 0).例3: (2012广东广州1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B=5, BC=10,F为AD的中点,CE1 AB于E,设/ ABC=a (60w在平行 四边形 ABCD中,AB/ CD, / G=/ DCF。在 AFG和 CFD中,/ G=Z DCF,/ G=Z DCE AF=FD, AF3A CFD (AAS)。 CF=GF AG=CD/ CEL AB,. EF=GFAEF=/ G。1 1 AB=5 , BC=10,点 F 是 AD 的中点,二 AG=5 , AF=-AD=-BC=. AG=AF。 22/ AFG=/ Go在 AFG中,/ EFC=Z AEF+Z G=2/ AEF,又/ CFD=/ AFG, / CFD=/ AEFO / EFD=/ EFC+/ CFD=2Z AEF+Z AEF=3/ AEE因此,存在正整数 k=3,使得Z EFD=3/ AEFO 设 B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次环保志愿者活动的心得周记7篇范文
- 未来世界我想象想象作文6篇范文
- 昆山安全员c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并购基金从业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舰船攀爬理论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石油化工行业环保减排技术创新报告
- 水泥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体育行业体育产业全球化发展与体育文化传播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生态农业行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健康评估绪论试题及答案
- 浙江德斯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00吨 PVB 功能膜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训讲座
- 数学职业生涯规划课件
- T/CADCC 003-2024汽车漆面保护膜施工技术规程
- 检测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 2025年上饶经开区招才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村级组织2025年换届准备工作方案
- 传染病报告及处理规范服务培训
- 《高等数学基础》课件-第四章 导数的应用(含课程思政元素)
- 2025-2030石材加工机械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