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_第1页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_第2页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_第3页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_第4页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短文两篇 (行道树第一次真好)教案(附答案)学习目标: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3、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课时)行道树学习目标:1理解行道树一一无私奉献者的形象。2、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3、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 语言。4、学会抓住议论性的语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体会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难点:行道树中形象而又含

2、蓄的语言。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这个美妙的大世界创造了万物, 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各自的骄 傲,例如:风的骄傲是能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鸟的骄傲是能在高空展翅翱翔,花的骄傲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绚烂多彩, 请大家说一说:树的骄傲是 什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生长在哪里?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出:有一种树,它生长在马路的两旁,伫立在城市的烟尘里, 人们称之为行道树。板书课题。二、前提测评: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贪婪() 堕落() 点缀() 冉冉()苦熬() 给予() 牙龈() 烟囱()2、根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繁弦急管红灯绿酒。贪婪。堕落冉冉三、学习新知(一)、简介作者:张晓风,1941

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8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 东吴大学,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著作曾一版再版,并 译成各种文字。散文代表作:步下红毯之后我知道你是谁人称其文“如太 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评价甚高。(二八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完课文,给课题加上修饰语:()-的行道树2课文用对比手法来写行道树,默读全文,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a、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b、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对比的事物生活环境生活态度第一组森林 同伴行道树第二组城市之 夜中人 们生活行道树3提问:通过以上两组对比,你觉得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呢?4. 本文用什么手法写行道树的自述

4、?(三八 四人一组,合作探究。1. 你认为文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2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3、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通过两组对比来体现)4、 原文“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 这种命运?5、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四八交流疑难语句(1)第2语段中“堕落” 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 么?(五)、拓展延伸:1、文章以第一人称道出了行道树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以第一人

5、称说说道行树 是什么样的一棵树?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环 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做贡献而快乐。2、在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职业?生回答(六)、写法借鉴问:文章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 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无私奉献者 的崇高精神。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它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我们生活当中 还有哪些物,人们经常赋予他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 自己的情感。请同学展开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自由发言。(七)、思考人生,主题升华行道树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你们愿意做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吗?我们就一起来 学学

6、行道树,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假如我是,我愿”的形式说 几个句子。例句: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仿写:假如我是,我愿四、课题小结:1、学生收获:2、师:行道树的形象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写行道树其 实就是写像行道树一样的奉献者们。我们深深体会到:正是这些行道树的默默无 闻的奉献,让我们的天更蓝、风更柔、空气更清新!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 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力量,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 无私

7、的奉献中大放光彩。人生启示老师寄语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向社会索 取了什么。一爱因斯坦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一茨巴尔五、当堂训练:1. 行道树给我们介绍了 ;用了 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自述。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 ;最后一句行道树告诉我们 ;第5自然段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最自豪的时刻是 2. 这篇文章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是 。3. 行道树作者,节选自。4简答题:(1) 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我们应当学习行道树的什么精神?(3)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 矛盾?不矛盾的

8、原因是什么?5. 解释下列词语红灯绿酒:6.抄写课后“读一读六、布置作业:课外练笔,校园里的紫丁香等。七、教师反思:繁弦急管:写一写”并注音学习本文以一处景物为题写一篇短文。 例如:小草、附板书设计:行道树张晓风 神圣-制造清新献出浓阴痛苦与原始森林同伴相比 与欢度夜生活的市民相比 深沉-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和快乐 第二课时(总课时)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旨,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立足点。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3学会在经历“愉快”之后的思考和“不愉快”之后的反思,认识并珍视人生 第一次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了解作者思想情趣。 教学难点:1对“愉快”

9、或“不愉快”经历进行思考和反思。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入:同学们,“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 柿的那个人吗?(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 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 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 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 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 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那么,我们的生命,已经经历了十几个春秋轮回,那么,你能说说你的生命 经历了哪些第一次吗?那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来和大家分享。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同学们说得真好啊!第一次远行,第

10、一次上学,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 第一次求助 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 数不清的第一次,但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 子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能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今天, 我们 一起来学习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或许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周素珊简介周素珊,台湾女作家。笔名毕璞,毕璞作品产量虽多,但是她一向只为兴趣 以及有所感而写,“以我笔写我心”是她的写作信条。 她的文章清新雅丽,在平 淡中蕴含着哲理,言之有物,非一般花拳绣腿者可比。毕璞已出版的著作有故 国梦重归、风雨故人来、寂寞黄昏后、心灯集、秋夜宴、绿 萍姊妹、无言歌、清音、春花与春树、明日又天涯、毕璞 自选集、老树春深更着花、有情世界等

11、39种。她一篇早期的散文第 一次真好,曾选入国文课本中。二前提测评: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雏形 () 丰硕()稀疏()霎时()孵鸟()姊妹)柚子()沉甸甸()结实累累()玲珑剔透()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雏形: 丰硕: 稀疏: 低回:玲珑剔透:具体而微:不可磨灭:回味无穷:多姿多彩:三、学习新知(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下列问题:(1) 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2) 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你能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吗?(3) 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第一次”是无益的,那本文所说的“第 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4) 人生的第一次许多,本文也提到很多第一次,详写了哪些“第一次”

12、?作 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5) 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子处是什么?(6) 作者为什么对人生的第一次情有独钟?(二) 、精读课文,把握内容(7)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为什么不说“风俗画”或 “风景画”?(8) 、“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9)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10) 、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11) 、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三)、体验感悟,延伸反思1名人的第一次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及感言。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 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行太空旅行及其感言。 刘翔第一次

13、获得奥运会短跑冠 军及其感言。总结:三位知名人士的第一次,感言各不相同,意义也各不相同。阿姆斯特郎的 第一次引起了人类历史的大飞跃,杨利伟的第一次,使飞船升空载上了中国人的 名字,刘翔的第一次改写了世界短跑的历史,为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赢得了荣誉。2、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地“第一次”,你一定有自己奇妙的感受。回 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和感受,下面请同学们搜索你生活中的记忆, 想一想你的 生活经历了哪些难忘的第一次,选一次最精彩的告诉大家。然后用一句富有哲理 的美句来说明你的第一次好在哪里?用“第一次真好,好在” 的句式,写一段话 3、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值得尝试?试举例说明 四、课题小结:1学

14、生收获:2、教师反思:五、当堂训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回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 不可磨灭的印象?请你写出一个,要求不少于 80字,简单概括,带有感想。2、第四段中“我”为什么喜爱幼鸟又甚于那些老鸟?3、第五段中“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在文中指那一次?4、“第一次好在哪里?它给我们带来什么?5、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6、作者在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六、作业布置:习作:生活不仅是丰富多彩的,它还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 时,我们学会了尊严,在第一次与困难的斗争中,我们学会了坚强;在第一次与 大自然的抗争中,

15、我们学会了生存;在第一次处理相互关系上,我们学会了谦 让总之,在生活中学会了成长。请以“第一次一一我学会了一一”为话题, 参照以上观点,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课题:行道树参考答案1. 读完课文,给课题加上修饰语。()-的行道树2 .课文用对比手法来写行道树,默读全文,请同学们在课文中 划出(1) 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2)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对比的事 物生活环境生活态度第一组森林 同伴山上的 森林里吸露,玩 凉凉的云行道 树立在城市 的飞尘里勤生绿叶 献出浓阴第二组城市 之夜中人 们生活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习惯污浊行道 树在黑暗里 苦熬制造清新 迎接太阳3提问:通

16、过以上两组对比,你觉得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 神呢?乐于奉献的崇咼精神4 .本文用什么手法写行道树的自述?拟人四、四人一组,合作探究。1. 你认为文中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这句话的关 键词是什么?神圣的事业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神圣痛苦深沉2、 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把握课文精神实质。(1) 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师启发:你认为什么是神圣的事业?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师启发:行道树在从事着什么事业? 行人需要绿荫遮挡阳光,它们就“在夏日献出浓阴”;城市需要迎 接太阳,它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居民需要新鲜空气,它们就

17、“固 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所以行道树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献出浓阴-迎接太阳-制造清新 板书:神圣献出浓阴迎接光明制造清新(2)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通过两组 对比来体现) 师 启发 抓住对描写原文痛苦的关键句子如“一身抖不落的烟尘”“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我 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痛苦:生存环境:恶劣,总是一身烟尘。(跟原始森林 的同伴相 比,他们抛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生活环境:寂寞、孤独、不被人了解、苦熬、忧愁(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寂寞、孤独、苦熬。他们还时时为城市 的污

18、浊而忧愁。)板书痛苦与原始森林的同伴比较1 一身烟尘2吸露,玩凉凉的云 与城市的人们比较1寂静黑暗孤独苦熬2繁弦急管红灯绿 酒(3 )原文“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既然痛苦,为什 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因为它们认识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它们甘愿自我牺牲,这就是无私奉献者的襟怀。(4)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 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 福是更深沉的幸福.板书思想境界:深沉自豪快乐五、交流语句上的疑难 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有:(1 )第2语段中“堕落” 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9、? 教师点拨、明确: 明确:“堕落”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沦落、流落。在文中的含义是 流落到恶劣的环境里。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 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2 )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明确: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实在令人悲凉,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一 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 的点缀”。(3) 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 什么?快乐什么?明确: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 固执地制造不被

20、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 遗憾 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 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它们为城 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六、拓展延伸:1、文章以第一人称道出了行道树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以第一人称说说道行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做贡献而快乐。例:1、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2、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 树3、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2、在现实生活中

21、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职业?生回答七、写法借鉴1师问:文章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 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 赞美了无私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它为:以 物喻人,托物言志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人们经常赋予他某种 思想、情感和精神,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请 同学展开想像,搜索一下自己的记忆,自由发言。 小草:她,坚韧、顽强、执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蜡烛:明知道自己会烧光,却仍然要点着。也有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蜜蜂:辛勤采蜜,为人类服务,自己的寿命却很短暂。 牛:辛苦地耕田,为农民服务,很勤奋,能吃苦。鲁迅先生曾 这

22、样说牛:“吃的草,挤出来的是奶” 还有菊花:能耐寒、不怕风霜 路灯:孤独、寂寞,却给别人方便。 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 雨送春(8)梅花: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 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零落成 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9)师:大家刚才所说的,和文中作者写的都一样,都是借自 然界的某一物,挖掘它的特点,赋予他人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赞 美了一种精神。七、思考人生,主题升华1 .行道树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你们愿意做一个无私的奉献者 吗?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行道树,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假 如我是,我愿”的形式说几个句

23、子。例句: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仿写:假如我是,我愿仅供参考:假如我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 阴假如我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假如我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八、人生启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整个人类和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 是看他向社会索取了什么。一爱因斯坦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一茨巴尔(1)九、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 我们的生活能如此 的美好而快乐,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象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的人 的存在。他们承受着痛苦,努力追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不断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24、他们牺牲自 己,照亮别人,让爱的阳光洒满大地。有一首歌中唱到:“只要 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人 人都奉献自己,世界将永远充满阳光。同时记住:奉献是一种牺 牲也是一种快乐!最后,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听一首歌,感受一下 人世间最美丽、最崇高的情感爱的奉献教师播发歌曲爱的奉献。愿我们每个同学像行道树一样勤生绿叶,献出浓阴,迎接太阳,制造清新。迎接太阳 十一、当堂检测 1行道树给我们介绍了 ;用了 手法写出了行道树的自述。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 ;最后一句行道树告诉我们 ;第5自然段行道树告诉我们它最自豪的时刻是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拟人 行道树的痛苦是它自己选择的行道树生长的环境

25、 它是忧愁而快乐的树清晨2.这篇文章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是 (无私的奉献者)2 .简答题:(1)行道树的这份深沉与痛苦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什么 精神的体现?“以苦为乐” “奉献精神”(2)我们应当学习行道树的什么精神?学习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3)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 像有点矛盾?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原因:因为“忧愁”是说它有抖不落的烟尘,人们不重视它;“快 乐”说的是它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忧愁”是因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快 乐”是因为“我们”能“在春天勤生绿在复日献出浓阴”为城市制 造清新。“忧愁”是它奋斗

26、的痛苦,“快乐”是它奋斗的结晶。文章正 是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 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 献者的崇咼精神。第一次真好参考答案一、词语解释雏形(ch u):未定型前最初的形式。丰硕(shu o)(果实)又多又大(多虚用)。稀疏(sh 口):(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低回:留恋。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朽。 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不可磨灭:形容印象、功绩等不会因历时久远而消失。回味无穷:吃过好东西后余味不尽, 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 长。多姿多彩:本文指生活丰富而充实。要求其他学生:思考题(1)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第

27、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一一积 极生活,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享受生活,珍重第一次。)(2)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你能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吗?“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3)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第一次”是无益的,那本文所 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 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 多姿多彩”。(4)人生的第一次许多,本文也提到很多第一次,详写了哪些“第 一次”?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详写的是第一次看柚子树和第一次看孵小鸟两件事。作者从 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 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 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 心,而后喜爱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 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5 )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