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春》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_第1页
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春》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_第2页
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春》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_第3页
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春》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_第4页
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春》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春为例1. 目录摘要:II关键词:IIAbsrtact:IIIKey words:III引言4一、重庆中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解读4(一)重庆语文中考现代文考试内容4(二)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分析4二、重庆中考试卷中现代文试题分析4(一)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材4(二)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点设置4(三)重庆中考语文现代文试题的题型设计分析4三、当前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5(一)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5(二)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成因分析4四、基于试卷及现状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41.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42.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43.阅读

2、联系生活教学策略44课外阅读教学策略4五、春教学设计4注释:9参考文献:9致谢语I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春为例摘要: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其考察篇目大多出自课外,因此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中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进行了解读,大概将现代文考试内容划分为九大类:整体把握类、推敲词语类、理清结构类、阅读感受类、写作技巧类、获取信息类(新闻和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理解拓展类和最后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根据重庆中考中现代文的命题特点和题型设计,基于当前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为例,尝试构建出现代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个

3、性化阅读教学策略、阅读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和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关键词:重庆中考 现代文阅读 教学策略IAbsrtact: Modern Read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examination language, and its inspection is mostly out of class, so it has higher requirement for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examination out

4、line of Chinese subjects in high school, it is likely to classify the contents of the modern examination into nine categories: grasping the whole class, examining the category of words, clearing structure, reading feelings, writing skills, acquiring information (news and explanatory articles), discu

5、ssing the reading of papers, understanding the expanding class and finally the requirement of reading spe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i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ype design of the modern text in Chongq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dern reading teaching, the au

6、thor tries to construct a modern comprehensive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individualized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reading link life teaching strategy an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taking the book Spring in the seven grade. Key word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modern reading in Chon

7、gqing High School2014届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引言现代文在语文课文中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学好现代文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但是审视现有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文章被解读得支离破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等等。教师只是一味的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或者是技能的训练,但是对本应该处于现代文阅读中的最重要地位的能力却忽略了。导致在学生眼中现代文阅读处于一种“伪存在”的状态,听课与不听课并不与最终的成绩挂钩,以至于现代文阅读课甚至是语文课在学生眼中都是

8、无关紧要的存在。这种现状不得不引起语文老师的深思,改变这种状态已是迫在眉睫了。本文将在分析重庆中考考试大纲和重庆中考试卷现代文试题以及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掌握现代文阅读能力有用的策略。希望可以对初中教学策略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重庆中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解读(一)重庆语文中考现代文考试内容现代文阅读占全卷总分百分之二十八,居于第二重要的地位。而现代文阅读多是考察课外的篇目,需要学生的不只是死记硬背的能力,更多的是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能够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并且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中现代文阅读考查范围十分广泛,具体考查内容见

9、下表。表1:重庆语文中考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具体考查内容序号 具体内容1 整体把握类: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中心2 推敲词语类: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 理清结构类:段落之前的关系,文章思路,文章结构4 阅读感受类: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5 写作技巧类:了解五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6 获取信息类:新闻和说明文能获取主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7 议论文阅读: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3的联系8 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9 理解拓展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共11页 第1页从表1可

10、以看出,现代文考试内容大概可以划分为九大类:整体把握类、推敲词语类、理清结构类、阅读感受类、写作技巧类、获取信息类(新闻和说明文)、议论文阅读、理解拓展类和最后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教师在以后的上课备课中要有所侧重,教学目标不能偏离考试大纲的要求,不可仅凭自己的主观意志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明确现代文阅读的教学重点,讲课做到详略得当,不可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二)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分析根据重庆考试大纲可以看出,重庆语文中考考查的现代文阅读有两篇:一篇为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一篇为实用类现代文阅读。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散文和小说,以散文为主。据新考纲:“文学文本的难度不

11、一定很高,但一定要有文学味”1。在教学中要着重关注文学类阅读的语言品味、修辞手法、词语凝练、表达方式等方面。另一个实用类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是简单议论文、新闻、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等。新考纲对实用类现代文阅读给出了明确的考试方向:“简单议论文主要考查的是区分观点与材料和发现观点与材料的联系并作出自己的判断;新闻和说明性文章主要考查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科技作品考查的是领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能力不外乎五种。第一种是文意把握能力,即结合文章具体语境理解文章内容。第二种是思路分析能力,即理清段落间关系,分析文章思路,文章结构。第三种

12、要点概括能力,即能够归纳整理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第四种是语言品味能力,即鉴赏词语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第五种是评价探究能力,即对阅读文学作品有自己的看法,能够根据作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基于对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分析,归纳出现代文阅读要考查的就是文意把握、思路分析、要点概括、语言品味、评价探究五种能力。教师在执教现代文阅读的时候要明白现代文阅读课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上现代文阅读课的时候要目标清晰,清楚不同文本的阅读规律,针对不同文本选择不同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王春燕: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春为例二、重庆中考试卷中现代文试题分析(一)重

13、庆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材从近几年中考来看,现代文阅读在选材上总体呈现出贴近生活、文质兼美、意蕴丰富等特点。2017重庆中考A卷语文现代文阅读(一)和2016年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一)以及2015重庆中考A卷语文现代文阅读(一)相比较呈现出大都相同的特点。所选的三篇文章都是关于爱充满温情的叙事散文:2017年现代文阅读(一)艾叶香中寻玉佩通过作者一点一滴的回忆中,我们看到的是奶奶的爱,奶奶对“我们”的爱,奶奶对爷爷的爱;2016年语文现代文阅读(一)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中,作者描绘了三个令人感动的片段:第一个性格叛逆的“我”偶然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性格有所改变;性格冷漠封闭的朋友因为女

14、生的真诚亲切而变得愿意与人相处交流;因为父母的舍身相救而得以逃脱死亡的邻家大伯在其父母忌日那天禁言一天以怀念那份爱与恩情;而2015重庆卷语文现代文阅读(一)中是一位憨厚在外务工的父亲为了消除孩子的心理阴影,请求坐一次“我”的车,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的温情故事。(二)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点设置现代文的题目设置符合新课标和新考纲对考生考查语文综合能力的要求,考点大致相同:2017年中考重庆卷现代文阅读(一)和2016年中考重庆卷现代文阅读(一)都考察了用简洁语言概括事件,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理解题目或者句子的含义。而2017年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二)桌与案和2016重庆

15、中考现代文阅读(二)笑,不苦口的良药都考察的是一篇说明文,都考察了从说明文角度语言品析加点词,说明方法以及其作用,说明顺序。可见题目设置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从各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感知文本能力。(三)重庆中考语文现代文试题的题型设计分析重庆中考试题的题型设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客观题分值相对较低。2017重庆中考卷和2016重庆中考卷的现代文阅读中每一篇阅读都仅有一道客观题,在40分的现代文阅读中有且仅有8分。而2015重庆中考卷中两篇阅读仅有一道题,在40分的现代文阅读中只占了十分之一。客观题的数量不多而主观题的数量更多,减少了因为运气得分的成分,使结果更加能够真实清晰地反映出考

16、生的水平。而主观题相对来说答案比较开放,只要考生的答案意思符合参考答案的意思即可,也更加的科学合理 。2.选择题倾向综合化,引导考生关注整体阅读。无论是2017重庆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还是2016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都需要学生整体把握了文章才能够正确作答题目。卷中概括文章内容,以及选择不符合文章的一项,都需要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作答,所以说近几年重庆中考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整体阅读。从多个角度进行命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课标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的要求。3.开放性试题增多。例如2017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二)桌与案第22题“很多传统物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如太师

17、椅、红灯笼、青花瓷、紫砂壶、油纸伞、纸折扇请用三字经的形式在横线上填补两项。”3这样的题目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只要考生给出合理的答案即可,这样的开放性题目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其思维扩散开来,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拓展到课外和生活中。符合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求,让学生可以用生活的眼光看语文,从语文的眼光看生活,更加的合理化人性化。三、当前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一)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1.教学目标设置笼统化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总是借助教参和教辅,要么就是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随意设计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呈现出一种随意性和主观性。没有真正考虑到学

18、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在完成一堂阅读课的学习后能有何收获。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不是按照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目标只是一种“伪存在”形式。设置的教学目标总是以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未曾想过现代文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目标的设置极具笼统性。2.教学方法运用单一化虽说新课改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很多老师还是以非常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课上老师的讲远远多于学生自己阅读品味,一堂课四十分钟,教师的讲可能就占据二十五到三十分钟。教师的单方面讲解,完全忽略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课堂呈现出一种“满堂灌”的状态。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忽视了学

19、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对自己是学习的傀儡而非学习的主人感到厌倦,从而对现代文阅读课没有多大的期望和学习热情。3.教学重点设置不合理化任何事物事情都有主次关系,对于现代文阅读教学也不另外。但是很多老师在设置现代文阅读教学重点的时候,总是把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往往忽视对文本的感悟。要么就是整个阅读课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很少关注学生的学情,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因此,学生在课上也是云里雾里,插科打诨,不知所云,收获甚微。4.阅读方法指导缺乏化在上阅读课的时候,总是听到老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读,可到底怎么读呢,却没有明确指出。这个问题并不罕见,在现有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总是缺乏教师对

20、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总是只下达一个干脆明确的指标:读课文,却不给出清晰的阅读方法的指导。缺乏阅读方法指导的学生便也机械的读着课文,却读不出多少体会和感悟。5.文本过度解读化大多数教师上现代文阅读课几乎都是一个模式,无论是散文、记叙文还是小说都是从文章内容、分层、概括段意、文章主旨、作者思想等方面依次入手。过度拆分分析文章,使文章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也只能从中学到一些零星的知识碎片。对现代文阅读教学总是呈现重分析而轻感悟的模式,忽略了文本解读的整体性。共11页 第4页(二)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成因分析1.教育观念落后新课标的教育观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

2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但是现有很多老师或是因为年纪大已经无意接受新的教学观念,或是以自己的教学理念创造出的成果引以为豪固执己见藐视新的教学观点。这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点依旧很落后,上课坚持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上课模式,阅读课呈现“满堂灌输”的现状。这种课堂既不符合新课标的开放更不符合有活力,如此落后的教育观念只会让学生感觉乏味无趣,对阅读课没有兴趣。2.教学理念混乱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大多混淆了学生主体和知识客体间的关系,知识的学习积累变成主体。教师在执教现代文阅读课的时候,往往本末倒置,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在第一位,次之便是技能的学习,学生能力的培养却被忽略了。

22、但是现代文的考查却是课外,考查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是要在课堂内形成的,然而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混乱的,导致学生学习现代文阅读效果不佳。3.教师无参与课程设计及教材处理的权利教师是教材和学生间的一个中介,但是一个教师如果连教材都不熟悉或是无从选择的话,他就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要么就是按照教参上组织起东拼西凑的信息,一股脑丢给学生。要么就是凭着自己的主观选择要讲解的内容,科学可行与否暂且不顾,输入给学生就够了。四、基于试卷及现状分析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重庆中考中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两篇文章分别为文学类和实用类。文学类主要考查的是散文,而实用类主要考查的是

23、议论文、说明文和新闻。现代文阅读目前的阅读现状有教学目标设置笼统、教学方法采用单一、教学重点设置不合理、缺乏阅读方法指导和文本过度解读。重庆中考试卷分析让现代文阅读教学更具针对性,而现状分析让以后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不再重蹈覆辙。基于以上种种分析,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1.整体性阅读教学策略现有的大多数现代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肢解式”阅读教学现象,即把一篇文章肢解成碎片,以此来让学生消化吸收。学生在“肢解式教学”下体会不到课文的美感、艺术,只是跟着教师的角度完成一些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懵懵懂懂没多大收获。而与“肢解式”阅读对应的便是“整体性”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

24、整体性阅读做出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5整体性阅读要求弄清三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怎样写的?即文章的内容;写作目的及情感;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语言特色以及写作顺序。教师在教学现代文阅读的时候,可以以“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对文章的内容、立意和结构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其次是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章的疑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最后介绍作者背景及写作原因,对文章有个整体的综合认识。共13页 第7页 整体性阅读教学中,可以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入手,也可以从把握文章写作主题

25、入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题目、重要词句、关键段落。把握文章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关键词句和文章题目等方面。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春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解题,根据文章题目猜测文章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以怎样的结构写的。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对文章想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原因。后面引导学生解决怎样写的这一问题: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写作手法;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最后介绍作者背景及写作原因,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文章。2.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以往的语文教学总是以标准答案去限定学生的思考,学生成了阅读的奴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

26、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感情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6。简单来说就是个性化阅读是学生自己与文本的对话,没有“第三者”教师的插足,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但是教师不能够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在必要的时候给出指导,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阅读航向。个性化阅读,教师应该做的有:营造阅读情景,让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尽量以鼓励为主,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质疑,让他们阅读文本后对文章中觉得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这些疑问;和谐对话,不论是师生和文本还是

27、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要形成一种和谐的对话氛围。例如在课文春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的文体。针对不同文章的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春,朗读完后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再次朗读课文,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3.阅读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很多人认为语文课堂枯燥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方面学习的文章大多时代久远,离学生们的生活相差很远,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无法引起共鸣的;另一方面语文课堂只注重纸上谈兵,没有太多实践价值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基于重庆中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越来越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很多现代文阅读文章选取于最新的新闻,或是最新身边发生的事,亦或是最近当红有

28、卓越贡献的人,联系生活注重实践的教学策略实用而且学生也会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联系生活,注重实践?首先要求教师有双善于发现课文与生活中的联系,课文与学生兴趣的联系的眼睛。例如在介绍作者的时候,不要墨守成规的用一页PPT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介绍段落,自己读一遍或者请学生读一遍,然后摘抄下重要的知识点,最后让学生下去记忆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教师在这上面也应该多花一点功夫备课,在自己熟悉作者生平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自己组织语言,然后以讲故事的形式或者说以自诉的方式,实时利用多媒体上自动放映的功能来介绍作者。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听的目的,最主要的是学生切身体会到作者的生平作者的起

29、起伏伏,拉近学生与年代久远的作者的距离,站在作者的角度经历作者的经历,思考作者的思考,感受作者的感受。这样学生便能够较轻易明白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用意,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将所学让学生运用到实践,例如学习了新闻两则,就可以让学生模拟新闻联播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播放新闻联播背景音乐,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新闻播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新闻的直播,而且通过学生们的直接参与获得新闻播报相关知识,近距离接触新闻播报这种形式,使其不再只存在于想象和电视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创新的形式,可直接参与的近距离,不再觉得学习新闻是枯燥痛苦的,而是有趣

30、实用的,那么这样学生便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既然有了兴趣也不用担心学生成绩的差强人意了。例如课文春导入的时候,可以以网上盛行的重庆的春的说法进行导入,重庆的春和网络都是大家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以此导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此一来学生们有话可说那么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学生不再认为语文与生活完全是两回事,语文和生活完全是分离开来的。而是真正明白语文的用处,语文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慢慢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拿从阅读中学到的道理去解决生活中的事情。4课外阅读教学策略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

31、师以完成课文教学为最终任务,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书本中仅存的课文中,尤其是不喜欢学习、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更难接触到课外读物,体会课外书籍阅读带来的精彩。但根据对近几年重庆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文阅读大多出自课外,阅读量很大,而且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以完成后面的题目。据重庆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分析,现代文阅读中大多题型是是主观题,而客观题在每一篇阅读中仅且仅有一道。由此可见如果平常的积累不够,阅读的范围不广很难在现代文阅读中取得高分。原因之一在于阅读面不广导致学生的阅读速度不快,而需要阅读的阅读量很大,如果速度跟不上那么答题效果势必不佳。第二个原因是学生的接触面少了,对很多

32、名词现象不同地域的不同风俗也全然不了解,做起题来就会很吃力。所以基于重庆中考试卷分析下提出增加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的教学策略,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外阅读上,而不是局限于课内知识的讲解。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外书,发现阅读的乐趣,打开知识的新天地,于无形中扩宽眼界,提高阅读速度,增加文化底蕴。例如课文春中,让学生在学完春这篇文章后,总结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然后给出朱自清先生的其他写景文章,例如荷塘月色绿白色山茶花美丽的夏天等文章。这些文章中有一些今后他们要学到的,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他们写作也储备了一定的材料积累。2014届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士学位论文五、春教学设计在对义

33、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段阅读部分和中考语文科考试大纲的研究以及对重庆高考试卷的分析基础上,设计的春教案如下:(一)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字词,了解文章内容。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学习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难点:学习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在网上看到过我们重庆有关春天的几种说法?(生答)我听到很多同学在说时间短,变化大等等,其实把同学们的概括起来就是网上的三种说法:“春天

34、孩儿面”“春季像四季”“春姑娘脾气有点暴”怎么理解呢?(生答)第一个“春天孩儿面”说的是春天的善变,可能刚才还是太阳一会就有雨了;第二个“春季像四季”表达的是春季的起伏多变,温度降得猛升得陡;最后一个“春姑娘脾气有点暴”说的是春天常常雷电聚齐,有暴雨。很多同学在频繁的点头了,看来这些同学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但今天呢,我们不是讲重庆的春天,而是跟着作者朱自清先生看看他笔下的扬州的春。2.自主朗读课文首先在多媒体上出示朗读要求,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示范。然后布置任务:初读:明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及结构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再读:找出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和写作顺序3.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同学们

35、的朗读,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以下题目,请独立完成答题期间不要互相讨论,完成之后再和同学交流答案。在PPT上出示题目:文章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文中哪些句子使用了修辞?说明好处。你认为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给同学们十五分钟时间,然后让他们保留答案)。4.学生范读课文让学生推荐一个朗读很好的同学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第一个仔细听同学朗读,纠正自己读时易读错或断句不当的地方;第二个在听的同时思考文章的写作思路(在多媒体上出示-春-春-春进行引导)。5.解决问题文章描绘了五幅春日图景,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下面逐一讲解每一

36、幅图,着重品味语言体会修辞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春草图: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多)“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和“钻”的表达效果,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穿插小孩的画面的用处。(让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解决问题,后面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根据其他同学朗读“春草图”部分,画出“春草图”画面)。春花图:朗读(齐读)思考:作者怎样描绘春花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春风图:作者写春风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春雨图:作者以怎样的顺序描写春雨图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迎春图:刻画了怎样一幅画面?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解决完所有问题后,让同学们找到自己之前所得答案和跟着老师一起分析出的答案间的差距,老师再一次讲解得出最后答案的思路,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解题的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