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内容学生活动人类的起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 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认识观察现代类人推测森林古猿当时 的生活状况【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 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IIII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I I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I I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I、I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 异同点。;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 活情况。IIIIiiIIliEElUS151S!3!E131E191EEa!lSlSJS!B!E131EI99JEa5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的原因环境的变化(地壳|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的运动导致)教师活动
2、0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i i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 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弓I I导学 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 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 的斗争。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 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 索、回答,并补充。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 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 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 lEB!J!El!l;EB!l.EEa3iEa51El!EB!l.E15!l.!EB51Ea51!E99EE51.EI!lJa31Ea59JE99EB51.EE91JEE!4P3!l!l!E151.!l!S!EB51!a!l!EI31E151.Ell5Ea51El!9JE9SEB51.EII3!
3、:B51|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 补充、纠正。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 |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 !化,促使一部I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I I 进化的主要证据: 化石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 (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 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 疑,树立进化的观点。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 方面的重要变化。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 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
4、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重点和难点 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授课时间 两课时教学设计1.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 书上的提示
5、,分析“露 |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 状况、进化的地位。|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 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分组游戏。(肢体表达一句话的意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的观点。I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思,体会语言的重要性):小组讨论:I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 发展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尊重生态规律。发展!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 猿。课后作业:同步训练第二节 人的生殖知识目标: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明它们的功能。能力目标:1.1.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
6、胎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2.2.运用观察的方法,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1. 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学之中,结合学生现状,讲解上述内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学的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并认识到对其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及长远的意义。22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重点、难点分析1.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22如何理解生殖的过程和胚胎的营养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准备: 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动态多媒体课件。 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多媒体课件示意图。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侧面剖图挂图。 印制好的青春期心理
7、、生理现状调查若干份。建议在讲完本节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下一节课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对于兼做班主任的任课教师来说,借此也是了解学生的一个机会。问卷调查的试题附在其后供参阅。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大家知道,生物的“生”一是指有生命,能够新陈代谢,而另一方面是指种族和生命的延续, 或称之为繁殖。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根据老师的讲解,逐渐进入问题情景。【提示】学习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要端正态度,不回避,不隐讳,以科学的态度像学习其它章节 的内容一样地学习,有不清楚的及时问老师、 家长或医生。其次,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为今后一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8、学习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言解到被子植物的生殖发育,那么人类新个体的产生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 育形成新个体。这一过程是靠人体的什么系统来完成?组成这个系统的器官都有那些呢?每个器官又 有什么功能呢?新授:生殖系统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图 3 3出示挂图: 男性生殖系统挂图 对照图 3 3 仔细观察 仔细读图确认各器官的位置正确填写图 4 4 的各部分名称。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图 5 5出示挂图:女性生殖系统挂图 对照图 5 5 仔细观察 仔细读图确认各器官的位置正确填写图 6 6 的各部分名称。对于重要器官的功能,结合男性和女性成人的第二性征,有助于学生理解睾丸和卵巢的功能。
9、听讲 后结合身边的成年人进行思考,理解掌握睾丸和卵巢的功能。生殖过程边示多媒体课件边讲解:1.1.精子的特点;2.2.卵细胞的特点;3.3. 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动态课件。仔细观察,认真听讲,深刻领会,从而理解生殖的过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1111 页图 IV-8IV-8 理解从胚胎到新生儿产出的大致过程。阅读教材 1111 页图 IV-8IV-8 理解从胚胎到新生儿产出的大致过程。区分胚胎和胎儿。胚胎或胎儿在母体内是如何生活的呢,对照 1212 页图 IV-9IV-9 听老师的讲解。 完成老师的习题:胚胎 或胎儿与母体进行的物质交换。示动画 :分娩的过程。 由此可知,父母的生育不容易,特别
10、是母亲,为了你的诞生,要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作为子女 的你应该怎样做。 交流:描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时,父母的经历。 第二节 人的生殖教案【讲新课】 首先了解什么叫生殖。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人类的生殖细胞是 怎样产生的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人类的生殖系统。 人体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 性生殖系统。【展示】男性生殖系统挂图(侧剖图) 。 【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确图中各部分的位置(用投影幻灯片) ,最后归纳如下:1 1内生殖器:(1 1)睾丸:一对,位于阴囊,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 2)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3 3 )输精管:输送精子的通道2 2外生殖器:阴囊、
11、阴茎。从图上可以看出:男性输尿管长,它有排尿和排精双重作用。 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精子很小,长约 6060 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等于一微米) ,有长尾,形如蝌 蚪,能游动。下面介绍女性生殖系统和构造。【展示】女性生殖系统的挂图(侧剖图) 。 女性生殖系统的各器官的功能如下: (用投影幻灯片) 。1 1内生殖器:(1 1)卵巢:一对位于盆腔子宫两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2 2)输卵管:输送卵子的通道。(3 3)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4 4)阴道:胎儿产出的通道。2 2外生殖器:(外阴)。 由于女性在生殖过程中有妊娠、分娩过程,因此结构要比男性生殖系统复杂。女性的生殖细胞叫卵细胞,直径0
12、 0 1 1 毫米以上,几乎用肉眼可以看到。在正常情况下,两侧卵巢每月只有一枚卵细胞成熟,卵细胞是一个带放射冠的球体。它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卵黄是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建议】在讲到子宫时是否考虑可增加一点关于它的位置、 结构及分娩时变化方面的知识。 (倒 置梨形,平滑肌组成,正常重量 5050 克,分娩时净重 15001500 克,腔容量增加 500500 倍等。)讲到阴道时, 阴道口外的处女膜问题,未婚女子从事剧烈运动也可破裂,因此不能根据处女膜是否完整,判别是否 为处女。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之结合(受精) ,形成 受精卵,受精卵
13、由输卵管进入子宫发育。 (看多媒体课件)【建议】学生这时肯定会想到,如果卵巢排出的卵细胞没有受精怎么办,应提示学生,这正 是下次课要讲的内容之一(月经的由来) 。为下节课内容打下伏笔。最后讲胚胎的形成和发育时是否可以把本节课内容前后串联起来,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形 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胚胎在母体子宫发育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都是通过胎盘(图W-9-9 )从母体获得的;胚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也是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的,因此,妇女在怀孕的九个多月的时间里担 负着自己和胎儿两个人的代谢负担,要适当注意营养和休息,以保证自己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同时照顾好孕妇是大家的责任。【课上作业】练习:
14、教材 P.13-14P.13-141.2.3.41.2.3.43 3 题和 4 4 题可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填写问卷调查(请看小资料部分) 。【板书设计】第二节人的生殖、生殖:1 1 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2 2 生殖系统:(1 1)男性A.A.内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B B外生殖器:阴茎、阴囊(2 2)女性A.A.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B B外生殖器:外阴3 3 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二、受精,胚胎发育及营养(用课件,见屏幕上)第三节青春期知识目标:1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2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33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能力目标:通
15、过活动,培养观察、思考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表演的能力 情感态度:1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习惯。22形成正确的性观念。33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青春期身体变化及青春期心理卫生课前准备:教师:11实物投影仪22投影片3.3.年级学生情况4.4.指导学生排练小品学生:预习,排练小品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节青春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身高、体重突增;卵巢、睾丸 迅速发育;神经系统、心脏和 肺功能明显增强引言:青春期寄语出示图片资料分析青春期生 理方面的变化根据讨论总结并强调卫生保 健聆听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总结得出结论演小品讨论,解决疑惑,健健康康度二
16、、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健康 度过青春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出问题,引出小品,弓1 1导讨 论,明确方向。强调正确对待青春期及调试 方法。有疑惑要及时与好朋友交流 或与家长老师沟通。过青春期。养成良好的生理心理卫生习 惯,珍惜人生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教学过程:(P Pl4-仃)板书设计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青春期寄语第二节青春期、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身高、体重突增;卵巢、 睾丸迅速发育;神经系 统、心脏和肺功能明显 增强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及健康度过青春期课堂小结引言:投影展示并真情地朗诵:冃春期疋人生关键时期,疋人生过渡 时期,走好青春期,是未来成功的基 石。在座的同学们有的已经步入了青 春期
17、,有的即将步入青春期。有人说, 冃春期疋化季、疋雨季。所有关心你 的人们会说,你们不要被鲜花陶醉, 不要被暴雨打湿,你们要用理智迎接 这花季雨季。理智思考之时是你长大 之时。人来到世界上,要走过婴儿期、 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 老年期。把握好每个时期是你一生的 成功。怎样才知道自己到了青春期呢?投 影展示图片资料并出示讨论题(见课 本 P14P14 )身体其它方面的变化(学生不好意思 讲)由老师讲(略) 在青春期会有那些疑惑?应该怎么 办?演小品;每个小品演后适时请同 学讨论解答,教师补充(过程略)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青春期的生理变 化及心理变化。同学们的观察、思考、 讨论都很好,尤其
18、是表演小品的同学 更为出色。青春期会有很多疑惑或诱 惑,你怎样把握好青春期呢?我建议 同学们要与家长、老师、好朋友及时 沟通;我把这几句话送给你们: 如果你想一年受益,你就种花;如果 你想十年受益,你就种树;如果你想 终生受益,你就种理想。认真倾听并进入新课 观察思考小组交流:1.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 增的年龄有差别:一般地说, 女孩早于男孩2.2.图中数据只是某地区的 男女平均值,因此会与自己有 区别。3.3.通过观察卵巢睾丸发育 趋势的曲线图可以发现,随着 睾丸卵巢的发育,男孩和女孩 的身咼依次明显增加,体重也 增加,所以,体形也会放发生 变化。小品一请假(大意是女生 向体育老师请假被
19、批准,男生 有意见)小品一上课走神(大意是 男生第一次遗精,女生初潮不 知如何应对,致使上课好朋友 之间传纸条,影响上课)小品二赴约吗?(大意是 一女生接到同班一帅气男生 的纸条,约她晚上去看电影, 去还是不去?)第四节计划生育知识目标:说出人口剧增给地球造成的压力,说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措施,说出我国计划 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调查、探究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教学重点和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究方法;认同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世界与人口”栏目的录象资料;准备一个人一生
20、大约需要从环境交换多少物质的数 据;实物投影仪学生:调查自己家族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并详细记录。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我国不同年代人口的增长趋 势计划生育探究晚育的意义课堂小结播放“世界与人口”栏目录象, 创设问题情境。创设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出示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的资 料,组织讨论。出示一个人一生大约从外界 需要获取多少化合物的资料, 引出所要解决的矛盾,即人口 与资源。启发学生联系上节课学过的 知识,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提供图片,让学生总结。看录象,引起对问题的思考并 初步养成关注社会问题的意 识。展示交流课前调查的结果,即 家族人口数量变化
21、。分析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资料,探讨解决问题的办 法。看书,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目 标和具体要求,结合学过的生 殖发育内容,探讨我国婚姻法 的理论依据。小组合作探究,利用书中资 料,运用数学方法探讨解决问 题。看图总结。教学过程:(P Pl8 20)板书设计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第四节计划生育一、一个家庭人口的数量变化二、 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 探究晚育的意义四、小结引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带 给家庭的是喜悦,可带给社 会、生物圈的全是喜悦吗?请 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世界与 人口”栏目的录象。请同学们展示课前调查的结果:一个家庭尚且如此,那么一个 国家呢?甚至全球呢? 请看一个人一生要从外界获
22、取多少物质才能生存?(资 料)今天全世界人口已突破6060亿,我国已超过1313亿,这么 多的人口需要从外界获取多 少物质才能生存?更何况人 类的生存还需要其它的条件, 生物圈的范围是有限的,这就 与人口的过快增长出现了矛 盾,怎么解决?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是什 么?请看书回答?请根据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分 析:为什么提倡比法定结婚年观看录象并思考感受人口急剧膨胀,给社会、 生物圈造成的压力。实物投影展示一个家庭自四 十年代至今人口的数量变化 情况。看资料:按6060岁计算:蛋白 质:克,糖类:克,脂类:克, 水:克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目标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
23、求是: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生理上分析(略)能四人一小组,参看书 P Pl9 -20A A夫妇及子孙都是2020岁生孩 子,100100年后,A A的后代有5 5 代。B B夫妇及子孙都是2525岁 生孩子,100100年后,B B的后代 有4 4代。龄晚2 23 3年结婚?能用数学的方法探究晚育的 意义吗?指导探究,检查探究的结果。请展示:展示图片,请根据图片围绕本 节课内容展开想象并表达?假设我国现在1616岁、1717岁、 1818岁、1919岁、2020岁的女性各 有1 1千万人,第一种情况是没 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 一个孩子,5 5年后因她们的生 育而增加的人口是5 5千
24、万;第 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 要到2525岁时才生孩子,也是 每人生一个,那么5 5年后因她 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1 1千 力少生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过 快增长,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 的人口素质。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美丽幸 福的母亲怀抱着健康的孩子, 和平鸽自由的飞翔,五彩斑斓 的世界是多么的和谐、安详。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让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
25、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探究活动的组织,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是该节的难点。课前准备教师: 学生分成4 45 5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并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发言。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 C的含量的各种材料用具。学生: 调查人们都吃哪些食物。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怎样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各小组带上自制的 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 预习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知识,上
26、网查相关资料丰富以上知识。并结合知识自编自演与之相关的病 人,课堂上表演。课时分配:2 2课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来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 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来源广泛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提出冋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水无机盐与维生素 种类 缺乏时病症 相应食物治疗 膳食纤维小结,谈收获练习巩固 作业:进一步探究认真听题,积极思维并举手回答。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教科书第 41-41-4242页“常见食物成分表”,并填 与在教科书上。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
27、物质 呢?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 数量是否相同?比较、归纳得出结 论。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与同学交流。 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8IV-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 的食物写在图IV-20IV-20的旁边。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 含物质有什么联系?在老师的启发 下讨论得出答案。看教材第2323页中的插图,学生互相 交流,各小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并确定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 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 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 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 别。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 分
28、讨论后作出假设。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 计划,并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 后,各小组用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 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 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 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 的能量不同。小组代表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 女口:误差大的进行反思。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 强烈的探求欲望。积极、涌跃通过“医生看病”的活动, 轻松、愉快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学生根据活动情况将相关知识填入P25P25表1 1及P26P26表2 2。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巡视,指导学生查阅表 格。观察大多数学生完 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 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 行比较,并引导
29、学生讨 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 价。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 质和能量,那么,食物 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 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 联系?创设情景,指导学生看 书。巡视检查大多数学生 完成后,组织小组讨论 交流,给予鼓励性评 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到各个小组进行 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 和用具,指导完善探究 方案。提示学生注意减少实 验的误差和注意安全。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 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 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 验。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 原因。创设疑问,引入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引导学生诊断、 讨论。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谈自己收获及感想。维持其学
30、习积极性。小结有关内容。学生自行完成练习,可小组讨论。巡视指点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分析小肠 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相关的实验准备;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教学时数:2 2课时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进行新
31、课一、食物在消化系 统中的变化1 1、 消化系统的组成2 2、 探究馒头在中腔中的变化 提出冋题制定并实施计划Q Q表达交流、得出结论3.3.消化的全过程(1 1)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 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 2 )小品表演,引起思索人的 胖瘦与消化吸收的关系。观看画面、回答问题(1 1)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回 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和 主要作用。(2 2 )细嚼馒头,说出自己尝 出什么味道?并思考为什么会尝 出甜味?(3) 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 计划。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分析。(5 5)提出改进意见(6 6)全班交流观察的现象、分
32、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1 1)设问引起学生疑惑, 激发学习欲望。(2 2 )教师启发:引入新 课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 件、提问(1)引出口腔中的消化, 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唾液的作用。(2) 请学生嚼咀馒头,设 冋,弓1 1出馒头在口腔中发 生的变化,引起学生进行探究。(3) 媒体演示P30P30探究 提示及参考方案。(4)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5) 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6) 鼓励、肯疋学生的回答并补充。二、营养物质的吸收(1 1) 资料分析 小肠的特点(2 2)进一步探究 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三、小结、课后练习(7 7 )概括消化的概念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 险记”作准
33、备。思考、回答问题。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 化的主要器官。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价。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 特点,理解小肠的特点与其功能 的适应。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 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理解小肠内表面的皱壁 及绒毛的作用。课后完成(7 7)引导学生归纳消化的 概念媒体演示消化的全过 程设问:胃病和肝炎对 消化的影响及其保健。演示P33P33的演示实验, 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插入练习P35P35第2 2题和P35P35技能训练。布置 P35P35 第1 1题评价、肯定学生的设 计引导
34、学生分析P33P33的资 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 有何异同。指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 特点。展示制作的小肠内表面 的折叠模型。小结:小肠是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布置P35P35练习第3 3题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目标1.1. 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2. 关注食品安全3.3. 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4.4. 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重点和难点重点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难点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
35、动教师活动一、合理营养1.1.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 害。2.2.什么是合理营养?3 3 .“我”该怎么做?4.4.运用知识指导生活,设 计午餐食谱。合理营养关注健康生活,进行 情感教育。二、食品安全整体感知食品安全的重 要性。1 1、怎样购买安全食品。包装食品的安全。(会 读包装内容)。非包装食品的安全(有 一双火眼金睛)2 2、预防食物中毒3 3、防止食品污染。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 护与食品安全的统一性。4 4、了解绿色食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关 知识督促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并指 导学生观察、自学、组织全 班交流。点评;引导学生对比了解科 学知识前后对健康生活的作 用。创设问题情境,列举教师在 生
36、活中了解到的典型实例及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提供的报 刊信息,弓I I入课题;弓I I导学 生讨论,组织并参与全班交 流、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 性、有效性。归纳并用投影 片展示该如何合理营养。课前提出课题(调查当地青 少年营养不良状况;调查因 不注意饮食安全带来的危 害)指导学生开展调查(访 问、查阅资料)组织交流, 做出评价。听取学生的资料发布,引导 学生分析,组织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学生发言予以肯定并纠正 补充某些内容。听取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多 观察、多比较,建议学生课 后到菜市场进行“实战演习” 和学生一起听取小讲座, 对进行表演的同学予以充分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认真听取学生讨论
37、并及时 调控。引导学生深层次地从防治环 境污染的角度认识食品安全 问题。肯定学生的分析,再次强调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 3939页绿色 食品的资料,鼓励学生上网 查询,进一步了解该方面的 信息。展示讨论提纲,指导阅读, 鼓励学生课外学方案一:学生课前为家长设计一份午 餐食谱;自主讨论不良饮食习惯、不合 理营养的危害。观察讨论归纳:怎样 做才是合理营养。师生、生生合作为 该班制定一个合理营养文明公约。再次为家长重新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对 比哪一份更合理。先在全班评一评,比 一比,然后参加全年级的设计赛,并把 好的作品办成生物专刊。方案二:4 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 阅读书上提供的
38、信息并观察书上的插 图或自制投影片,结合身边实例相互讨 论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明确什么 是合理营养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 意义;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并利用 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上一份爱心。 阅读课后“营养师”资料,拓宽视野。方案三:4 4人小组合作,以课题形式展 开调查,收集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写 出调查报告,课堂上小组交流,相互评 价,并用所学知识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 食谱,为长辈敬孝心。(注:书上第三 节内容可作为学生调查过程中查阅的 资料之一。) 学生根据课前布置,发布收集到的有关 食品安全的消息 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盒上的内容,分组讨论,并推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就课前询问了解的常
39、识进行组间 交流。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学生听取有 关知识,并可提问和补充。学生思考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1 1、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 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为什 么?2 2、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水果, 农药含量少,可放心购买。对吗?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思考:实际生活中 哪些行为最终会导致食品的污染? 学生通过讨论,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 安全的统一性。方案一:学生阅读有关资料,思考并了 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方案二:根据讨论提纲小组自主合作讨 论人类活动与环保、食品安全之间的关 系,学生阅读“绿色食品”资料,以便 拓宽视野,并自主地在课外收集此方面 的信息(如转基因
40、食品)(可通过剪报、上网查询、收看电视相关节目、VCDVCD光碟等途径获得。)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分析资料,说出呼吸道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呼吸道对空气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体验食不言”,养成”食不言的好习惯。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和呼吸道作用。难点:说出呼吸道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1 呼吸系统组成图,写有呼吸系统各器官名称的纸片,双面胶。2 2 给参加表演的学生提出要求的投影片学生准备:小组所扮演角色的资料。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1生活设问1 1 问题推断2 2 简图展示2 2 粘贴标
41、识3 3 指导活动3 3 角色扮演4 4 递进探究4 4 思考交流5 5 小结陈述5 5 评议小结教学过程教师修改意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课1 1 设冋:鱼儿离不开水,这是众所周知 的事实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1 1 思考回答:鱼离开水不能呼吸它的呼吸 器官鳃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2 2 探究:当一个人不小心落了水, 若抢 救不及时会导致意外死亡,有谁知道死 亡的真正原因?2 2 学生推断。(1)(1)可能是肠胃里进了大量的水。(2)(2)口鼻进入大量的水,憋气致死。(3)(3) .3 3.陈述:意外死亡真正原因是由于口鼻 内进了大量的水,不能呼吸所致。当一 千人降生到这个世界时.就生存而言,
42、 不仅仅需要食物,也需要氧。食物获取 与消化系统有关,氧获得与哪种系统密 切相关呢?疋呼吸系统。让我们起进入 呼吸系统,探索呼吸系统的奥秘。(学生相互补充)。3 3印证求真。呼吸系统的组成1 1 履示:氧气进入人体与呼吸系统有关。 呼吸系统有哪些器官呢 ?出示呼吸系统 模式图(无文字说明),请大家观察,结 合经验说一说。请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地 上来填图。1 1 .填一填:用字符(呼吸遭、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肺)完善呼吸系统组成图。2 2 小结:呼吸系统组成包括两个部分: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和 肺。2 2学生评议,相互补充,小结综述。呼吸系统作用1 1.启发提问:溺水者在
43、抢救以前 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1 1思考回答:清除口鼻内污物有利于气体进 入体内。学声评议补充,2 2.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口 鼻内污物的目的是什么?2 2.是使溺水者的呼吸道通畅, 以利于气体进 入肺,否则容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以带动 胃内食物返出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3 3 .设问:自古呼吸一条路,溺水 者抢救实例充分说明了呼吸道是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仅仅 是气体的通道吗?3 3.学生沉思。4 4 .指导学生看书。4 4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分小组讨论呼吸 道的作用。5 5活动指导:现在向大家介绍几 个小朋友,他们将有助于我们了 解呼吸道作用。有请各位小朋友; 鼻、
44、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别 由一人扮演,顺序入场。插话:你们想一想,有什么作 用?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注意对课堂的调控,引导学生 判断叙述的准确性5 5 角色扮演:小鼻子:嗨!我是鼻子,是空气进入肺的第 一关;我们的呼吸道成员都有骨或软骨作支 架,而且有弹性,管腔保持开放状态,管壁 不致坍陷,阻碍气流进出。我的鼻腔前部有 鼻毛。鼻毛有阻挡灰尘,过滤空气作用。我的能 力足有限的,如果粉尘过多,我依然束手无 策,只有寄希望我的兄弟气管、支气管处理。 我的鼻粘膜还能分泌黏液,粘膜内有毛细血 管。黏液有湿润作用毛细血管有温暖作用。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鼻子。咽:嗨!我是咽,既是食物通道,又是空气 的通
45、道。喉:嗨! !你们好!我是喉,有声带,可发出声 音,你们可要好好保护我,否则出现喉炎就 麻烦了。我的喉口有会厌软骨,呼吸打开, 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可要小 心啦,不要边吃饭边谈笑,否则,食物误人 气管那就麻烦了。讨论与交流1 1 根据活动设计系列问题(投影显示)。(1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功能保证气流 畅通?(2 2)患重感冒时,往往用嘴呼吸,在这 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 常干,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用鼻呼吸 比用嘴呼吸好?(3 3)若气管炎若不及时治疗,容易患 肺炎:,这是为什么?(4 4 )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 地吐疑?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畅通外,还有 哪些作用
46、?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1 1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学生相互补 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探究。A A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人体就能完 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B B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 和在赤道附近生括的人相比鼻子形状可能 有什特点,为什么?2 2 教师小结2 2 呼吸道“小伙伴”评议、小结。本课小结、1 1小结:现在大家可知道呼吸道的作 用吗?呼吸道作用:气阵进出肺的通道二、温暖、清洁、湿润,1 1 学生记录。2 2呼吸道能力有限,保持环境十空气 新鲜、清洁十分重要。为了能吸收到 安全的氧,试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2 2 学生即兴作答,自由发挥。本课小
47、结本节内容主要是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呼吸系统及器官的功能与作用。板书设计一、 呼吸系统组成f鼻 咽呼吸系统 呼吸道1 1支气管1 1气管L肺二、 呼吸通作用1 1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 2 清洁、湿润、温暖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1 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 2 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 3 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能力目标1 1 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 2 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
48、,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 呼吸系统的好处。教学重点1 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 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 3 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4 4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教学难点1 1 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2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3 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课时安排 2 2 课时课前准备软尺、多媒体、模拟实验模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 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
49、全身各处的?学生:(猜测并假设)(1 1 )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气体就排出。(2 2)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 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讲授新课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 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 1616 次。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 如何运动?胸廓
50、如何变化?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 : :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同时仔细体会感觉, 研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 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教师: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我 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学生:(动脑筋,提出实验办法及方案,对自己的感觉充满自信)用软尺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 的长度。如果吸气时长度变大,呼气时长度变小,就说明我们的感觉是对的。教师:好,同学们想的办法很好。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测量胸围来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 发生变化。现在请同学们参照课文中
51、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要领) 1 1 测量 时身体取自然站立姿势, 双手自然下垂, 不挺胸,不憋气, 呼吸要均匀。 2 2软尺的位置要合适。 3 3软 尺不要有折转。 4 4作好记录数据: 尽力深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 尽力深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 5 5测 三次记录好数据并设计表格,算出平均值。学生:实验活动 : :根据实验要求每 3434 人一组(男女分开)。测三次后将胸围差数据记录在各 小组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各小组分别向老师汇报教师:(组织学生对胸围差数值进行分析,提出如下问题进行讨论)1 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差别,原
52、因是什么?2 2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 影响胸廓的容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1 1我们的胸围差(不)明显。同学间的胸围有差异,这与年龄、性别以及是否经常锻炼有关。2 2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隔肌的收缩和舒张 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教师:很好。同学们刚才通过准确测量,认真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推测。 教师:(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收缩和舒张,膈肌收缩和舒张。让学生仔细观察)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讨论: 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容积 是如
53、何变化的?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互相补充后做答)当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 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呼气时正好相反。教师: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不是和同学们所描述的那样?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还是 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学生:( 1 1)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2 2)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教师:请会游泳的同学说说,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会感到呼吸困难(吃力),胸廓受到水的挤压,胸廓扩张受到影响。 教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
54、? 学生:胸廓的扩张受到影响,吸气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呼吸,体质下降。 教师:通过以上两例,你能说出胸廓扩张和呼吸的关系吗? 学生: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变大,吸气;胸廓受压, 胸腔容积缩小,呼气。 教师: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模拟膈肌的运动)你们从模型中看出两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学生:两气球代表两叶肺,橡皮膜代表膈肌;当橡皮膜收缩时,气球胀大;当橡皮膜舒张时,气球回缩。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 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
55、就大。胸廓也是这样,当气体 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 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巩固知识 教师:现在我们共同回忆一下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 学生:回答(略)板书设计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励间肌一f肿扩犬收辎一腹腔容枳扩丸 進4如,吸P肺内压鐵小JI肺维小|裁张-脸腔容积堆小 -t一亠一呼吒1肺內压扩大1活动与探究课题:测量与计算肺的容积。材料:圆气球、
56、软尺。制定计划: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并且又学习了第二节发生在肺内 的气体交换中的第一个问题,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就是肺通气。肺通气包括吸气和呼气,(复习:示小黑板)那么气体到达肺部以后发生什么变化?又是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 方面的内容。(板书: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讲授新课气体扩散的原理:教师: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们在外面就能闻到炒菜的香味,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外面能闻到炒菜的香味,是菜的香味从厨房里飘到外面的缘故,说明了香味能由近及远 地飘,即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教师:很好
57、。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教师:P50P50 “资料分析”,1 1、演示实验同,2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3 3、讨论以下问题)1 1 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2 2 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3 3 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学生:(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分组思考、讨论、互相补充后作答)1 1 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大,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2 2 在实验中,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起到对比
58、的作用。3 3 从数据表中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氧气的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测,在人体内也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 的过程。根据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为什么会在肺部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肺内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学生:可能是肺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适合气体的扩散作用吧。教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肺的结构特点吧。(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 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教师:肺泡的数量很多,
59、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 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图)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肺部的气 体变化是否是因为气体的扩散作用。学生:(认真观看“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图,经过讨论补充,得出结论)吸入肺泡 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 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便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里;同时静脉血里的二氧化碳透过 毛细血管壁、肺泡壁扩散到肺泡中,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么由肺
60、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学生: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教师: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播放多媒体,演示血液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 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和各组织器官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相互扩散的过程,让学生观 察、分析后作答)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氧最后是在组织器官中的毛细血管被利用的。课堂小结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展示这两节课所学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所有内容。学生:互评和检查这两节课的学习情况,是否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以评价和鼓励。指导学生讨论课后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仓储安全管理员考试押题密卷解析试卷
- 2025年仓储部安全员安全教育与应急演练试卷
- 2025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澳大利亚规则分析实务考核试卷
- 2025年中药配方颗粒规模化推广中医药现代化合规考核试卷
- 2025年BIM模型在施工资源调度优化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律师刑事辩护人工智能犯罪辩护与法律援助前沿考核试卷
- 2026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西省大同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年院级住培师资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行政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邵阳武冈市城乡供水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GB/T 31971.3-2025船舶与海上技术海上环境保护:撇油器性能试验第3部分:高黏度油
- 《土木工程智能施工》课件 第3章 土方作业辅助工程-土壁支护2
- 艺人独家经纪合同(标准版)
- 福建省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2025年)
- 商业银行统一报表平台:设计理念、技术实现与实践成效
- 《守望成长法治护航》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 (正式版)DB1501∕T 0021-2021 《园林绿地分级养护技术规程》
- 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与审查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