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温度控制方法_第1页
模具温度控制方法_第2页
模具温度控制方法_第3页
模具温度控制方法_第4页
模具温度控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具温度控制方法模具温度对胶件的成型质量、成型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温度较高的模具里,熔融胶料的 流动性较好,有利于胶料充填型腔,获取高质量的胶件外观表面,但会使胶料固化时间变长, 顶出时易变形,对结晶性胶料而言,更有利于结晶过程进行,避免存放及使用中胶件尺寸发 生变化;在温度较低的模具里,熔融胶料难于充满型腔,导致内应力增加,表面无光泽,产 生银纹、熔接痕等缺陷。不同的胶料具有不同的加工工艺性,并且各种胶件的表面要求和结构不同,为了在最有效的 时间内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胶件,这就要求模具保持一定的温度,模温越稳定,生产出的 胶件在尺寸形状、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就越一致。因此,除了模具制造

2、方面的因素外,模温是控制胶件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模具温度的控制方法。1模具温度控制的原则和方式1.1模具温度控制的原则为了保证在最有效的时间内生产出高外观质量要求、尺寸稳定、变形小的胶件,设计时应 清楚了解模具温度控制的基本原则。(1) 不同胶料要求不同的模具温度。参见 10.1.3节(2) 不同表面质量、不同结构的模具要求不同的模具温度,这就要求在设计温控系统时具有针 对性。(3) 前模的温度高于后模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差为2030o左右。(4) 有火花纹要求的前模温度比一般光面要求的前模温度高。当前模须通热水或热油时,一般 温度差为40o左右。(5) 当实际的模具温度

3、不能达到要求模温时,应对模具进行升温。因此模具设计时,应充分考 虑胶料带入模具的热量能否满足模温要求。(6) 由胶料带入模具的热量除通过热辐射、热传导的方式消耗外,绝大部分的热量需由循环的 传热介质带出模外。铍铜等易传热件中的热量也不例外。(7) 模温应均衡,不能有局部过热、过冷。1.2模具温度的控制方式模具温度一般通过调节传热介质的温度,增设隔热板、加热棒的方法来控制。传热介质一 般采用水、油等,它的通道常被称作冷却水道。降低模温,一般采用前模通 机水”(20o(左右)、后模通冻水”(40(左右)来实现。当传热介质 的通道即冷却水道无法通过某些部位时,应采用传热效率较高的材料 (如铍铜等,模

4、具材料的 传热系数详见塑料模具技术手册第 219页),将热量传递到传热介质中去,如图 10.1.1, 或者采用热管”进行局部冷却。升高模温,一般采用在冷却水道中通入热水、热油(热水机加热)来实现。当模温要求较高时,为防止热传导对热量的损失,模具面板上应增加隔热板。热流道模具中,流道板温度要求较高,须由加热棒加热,为避免流道板的热量传至前模,导 致前模冷却困难,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其与前模的接触面。1.3常用胶料的注射温度与模具温度下表为胶件表面质量无特殊要求(即一般光面)时常用的胶料注射温度、模具温度,模具温度指前模型腔的温度胶料名称ABSASHIPSPCPEPP注射温度(oC)210230210

5、230200210280310200210200210 J模具温度(oC)6080507040709011035654080胶料名称PVCPOMPMMAPA6PSTPU 訂注射温度(oC)160180180200190230200210200210210220模具温度(oC):30408010040604080407050702冷却系统设计2.1冷却系统设计原则(1) 冷却水道的孔壁至型腔表面的距离应尽可能相等,一般取1525mm,如图10.2.1所示。(2) 冷却水道数量尽可能多,而且要便于加工。一般水道直径选用?6.0 , ?8.0,?10.0,两平行水道间距取4060mm,如图10.2.

6、1所示。(3) 所有成型零部件均要求通冷却水道,除非无位置。热量聚集的部位强化冷却,如电池兜、 喇叭位、厚胶位、浇口处等。A板,B板,水口板,浇口部分则视情况定。OO圈 10. 2. 2降低入水口与出水口的温差。入水,出水温差会影响模具冷却的均匀性,故设计时应标明 入水,出水方向,模具制作时要求在模坯上标明。.运水流程不应过长,防止造成出入水温差 过大。(5) 尽量减少冷却水道中 死水”不参与流动的介质)的存在。(6) 冷却水道应避免设在可预见的胶件熔接痕处。(7) 保证冷却水道的最小边距(即水孔周边的最小钢位厚度),要求当水道长度小于150mm时, 边间距大于3mm;当水道长度大于150mm

7、时,边间距大于5mm。(8) 冷却水道连接时要由“ O型胶密封,密封应可靠无漏水。密封结构参见10.2.2。(9) 对冷却水道布置有困难的部位应采取其它冷却方式,如铍铜、热管等(10) 合理确定冷却水接头位置,避免影响模具安装、固定。2.2“型密封圈的密封结构常用“ O型密封圈结构如图10.2.3所示。可参见第十五章15.5节。常用密封结构如图10.2.4所示。常用装配技术要求参见列表:II此间距须1呃单位:mm密封圈规格装配技术要求|?D?d?D1HW13.02.58.01.83.216.011.019.014.016.03.59.02.74.719.012.025.018.02.3冷却实例

8、为了使袴却 水道的孔壁 至型腔表面 的距离应尽电迪蠹羅件,(1)浅模腔冷却。前模如图10.2.5所示,后模如图10.2.6所示图 10.2. 5标注出水口 入水口图g Z 6采用y型 密封圏密封此梵凉樽死 水存窪#应 隔託(2)深模腔冷却。如图10.2.7所示rn冷却水道来用罪水缸形式 图 10- 2,7较小的高、长型芯冷却。图1028采用斜向交叉冷却水道;1029采用套管形式的冷却水 道。图 10 2.8图 10. 2. 9无法加工冷却水道的部位采用易导热材料传出热量。如图10.2.10所示型芯用导热率较 高的皱铜制作由皱铜将热量 传到袴却价质 由冷却介质将 热量带岀模外图 16 2. 10上开设出水、入水管道的(5)哈夫模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