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隔多日,回味余映潮老师的荷叶母亲课堂,仍然衷心叹服! 一堂课,风格极其简约。而内容却特别丰富,“简”与“丰”,这对矛盾非常和谐地统一于课堂的每分每秒。用听课者的反应来描述, 就是“这课听得真叫舒服!”、 “这才叫行云流水”、“这课上得既轻松,但又看得出余老师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以下是笔者根据录音整理的“完全忠实于原著”的近乎完整的课堂实录,与诸位同仁分享。【课堂实录】(师生问好后)师:请把书打开,我们今天学习冰心先生的荷叶母亲,咱们首先熟悉课文,慢慢地、轻声地、自由地朗读起来。开始。(学生自由读,师巡视)师:看着同学们刚才读书的神态,我想大家已经进入到课文里去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屏幕。了解一下
2、作者。(屏幕显示。学生齐读一一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师:请把“母爱、自然、童心”六个字旁批在课题旁边。(静候30秒)好的,下面有一个“默思静想”的学习过程,尝试一下“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什么是术语点评?很简单。所谓术语,在咱们的课堂上。就是语文的话语。比如说,这个结尾是文章的高潮,比如你们老师常常给你们讲的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都是语文的术语。现在默读课文,拿起笔,对课文进行发现。哪个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好,我再举一个例子,在这篇课文里,2、3两段,从全文的脉络来讲。从全文的构思来讲,是
3、插叙。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莲花所以作者展开了联想。“联想”两个字也是术语。好,开始动作。(静候近两分钟)师:好,咱们来尝试一下。(一学生举手起立)师:好,谢谢!生1 : 8、9两段,触景生情师:前面是景,后面是情,行,谢谢你!生2:我认为最后一段,升华了主题,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师:继续说,中心是什么 ?生2:本文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师:注意,她用了一个关键的词一一升华。升华的含义是什么?生2:把一篇文章的中心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就叫升华。师:很快地、急剧地,从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来叫做升华。概括得很好,谢谢你!生3:第4节,写白莲谢了,衬托出红莲开得非常旺。师:烘托的作用,很好。白莲谢了,出现
4、了描写的主体,就是红莲。生4:最后一段,是对本文的总结,是以物寓人,借物抒情。对红莲的描写来烘托母爱,抒发情感。师:好,借物抒情。生5:大家看第6节,有一个省略号,它可以使我们展开联想。师:这个省略号让我来体会的话,也许就是作者的一个慷慨,她看见荷叶倾侧下来,为红莲挡住了大雨。那么你用了什么术 语啊?生5:是展开联想。师:或者是让我们发挥想象。谢谢。生6:第4节一段话一一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句话为后文荷叶为红莲 遮风挡雨埋下伏笔。师!这儿还用了一个术语一一“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是一个很漂亮的白描,一笔就勾勒出了红莲的形象。生7:最后一小节的最
5、后一句话,用了反问师:念一下.(生念)W:解释一下术语生7:反何.师:用了反何的修辞乎法。还有呢?心中的雨点来了也足一种修辞手法.生8:大家看第3节我们园里故初开三蒂運的时候,正好我的大家庭中潘了你们V个姊妹这句话写了-:蒂莲,又写了三姐妹用了比W:这里足以花嗡人那么后面全部足以花喻人.发現紂很好.谢谢。生9:第一小节I然很拔.但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师:还可用个术谄人家开始就写莲花哎.开门见山.那么和结兄照应.卒章显志了。生10:第4节.彎了白運.也塢了红逐将要盛开.白和红的对比显得红逐更有生机.为卜文為势。师:她用了一个术语一一為势。这曲个字怎么写?哎对了.所训磊势就足啊面的内容好好地写.満
6、満地写.生动地写.写足为厉ifli升华文章的上观服务.行.谢谢你!咱们来小结一 F屏慕显示!以物喻人写物抒信駅一线串珠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生动照应师解网线串珠”:就足线索“这篇文亞以什么为线滦呢?很明显.红莲就足线索.它贯串全文:如果深一点右.作淆的心情也見条线索贯串在文章的主要部分.老师强调:用语文的术语读文章是一种习惯,读任何文章都要这么去想,这么去看。好,我们继续,学用一下“课文集美”的方法。(屏幕显示要求从课文的4-7段里选句子,组合起来,放在下面两段话的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师
7、:读冰心的文章要注意,用温婉的语调。(学生齐读。)师:刚才朗读的弱点在于速度,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快是读不出来的。(范读后学生再读。)师:我们把最后两段再体会一下,注意速度。(范读)师强调:很抒情,很轻柔。(学生齐读。)师:下一个动作,拿起笔勾画几个句子,和刚才朗读的8、9两段连起来。(师巡视,慢慢地,认真地看学生的勾画。估计发现了问题一一)师:根据老师的意见再修正一下:第一,以红莲为主积累句子,白莲的都不需要;第二,作适当的调整,句子之间尽量联系紧密。 (静候半分钟左右。)师:好,你来读一下自己的创作。生1: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
8、菡萏的,今展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一一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响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 斜。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师:我觉得很满意,有背景的设置一一雨,有主体的形象一一红莲,有作者的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谢谢你!谁再来一一嗯,两位同学的思路差不多,比老师选的要好
9、。好在观照到了心情的描写,老师就没有。你们看一一(屏幕显示,少了心理描写的几句。学生齐读。)这么长的文章变成这么短了,这就是“课文集美”,这种方法,你们平时其实用得很多,平时读书的摘抄就是这种方法。妙在何处。最后我们实践一下“妙点揣摩”的方法。这是欣赏方法。把我们的视点集中在最后一段话中,说一说它好在哪里,(学生静静地思考,约两分钟 )生1: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最后一句是反问。师:嗯,作者修辞手法用得好。她欣赏得也好。生2: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在最后两句话中用了反问的手法,语调也非常好。生3:我觉得是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10、。师:伟大的母爱,无私的母爱,博大的母爱,都给写出来了。这句话其实是全文的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妙在思路的安排。生4:这段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生5:篇末点题。师: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还表现出句式的美。你们看,母亲啊一一这是呼告。请旁批。还有一一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生6:第二人称将感情抒发得更淋漓尽致。师:她看出了人称变化的好处。还有 ?生7:在下雨的时候,荷叶保护着红莲,就像母亲保护着“我”一样,作者借用了荷叶来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这是画龙点睛。 师:她又运用了一个术语一一画龙点睛。很好。我们来小结一下:(屏幕显示比喻之美句式之美抒情之美
11、点题之美升华之美虚实之美)师:最后一个“虚实之美”,我给大家讲析一下。什么是虚?有些事物看不见摸不到,比如说气味,比如说母爱,我们能感受到但看不到。作者用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这样的实实在在的事,来比喻伟大的母爱,就将母爱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虚实美。好,这节课。我们做了三件事:(屏幕显示全篇术语点评局部课文集美细部妙点揣摩)希望这些方法对大家有用。谢谢 !下课。(掌声)【听课感言】“成功的教学创意的设计,要求之一: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要求之二: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提问是预设,答问是生成。”这是余映潮先生在教学创意十谈中所讲的。两句话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一一“简”而“丰
12、”。余老师的这堂荷叶母亲,便一丝不苟地向我们演绎了他的这种教学创意。其简有三,浅见如下一一一简在导人。先熟悉课文,再了解作者,对作者的介绍也仅止于跟本文密切相关的六个字“母爱,自然。童心”。开门见山。 一点也不繁华。没有半点煽情的新手段,用到的课件也只是简洁的几段文字,似乎仅仅为着省去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和听课者看得更清 晰,如此而已。二简在思路。三个环节,凡用心听课者,一下即可梳理出:术语点评一一课文集美一一妙点揣摩,由全篇到局部再到细部,层层缩小,逐层取舍。最后总结这三种学习方法,收束全课。干干净净,前后呼应,简明而流畅。三简在点拨。老师主导,只有寥寥数语,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讲对的他肯定:学
13、生找到了说不清楚的他补充;学生找不到的 他直接告诉。课上多次静静地等候学生旁批关键词,很常态,很从容;没有一丁点儿使出浑身解数大费周章的诱入“陷阱”,很自然, 很真实。余老师的“简”,妙就妙在好像很简单,其实内容很丰富。其“丰”处处可见一一“术语点评”之“丰满”。余老师用两个例子引路,便负手而立,任学生默思静想。片刻,学生的灵感纷至沓来,十来个学 生踊跃发言,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等等,如数家珍,像模像样,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当然,如果要更深入 地解读,单是这一环也可以讨论个一两课时的,毕竟是七年级的学生,其旨仅在让学生多知道一些术语。充分地、感性地认识一下;但 是,又绝不
14、放任学生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例如,学生讲出“升华”这个术语时,余老师首先加以肯定,又不疾不徐追问,什么叫升华 学生很快答出后,他又复述一遍,且更精准,更明晰。再如后面的“蓄势,首先力求所有的学生会写这两个字,一个一个地来,不厌 其烦;接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丰满”加工,可谓咬文嚼字,明明白白。而是“丰“课文集美”之“丰姿”。并未因这一环貌似简单而放任学生,而是先组织诵读,反复地玩味,深入地体悟作者的情感。其间既 有训练又有指点兼有范读,读足了火候才让学生慢慢去勾画。发现勾画有了问题后,并未回避,而是立即有针对性地点拨,并气定神闲 地静候学生修正。这也是一种“丰”。教师的丰姿,在公开课上难得
15、一见的丰姿!(注:此“丰姿”非女人身材丰满之“丰姿”, 姿潇洒”之“丰姿”,意同于“风姿”。)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后,余老师的评价也见“丰姿”,“丰”就“丰”在对其创意的评析:有背景的设置一一雨,有主体的形象一一红莲,有作者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这样的评析其实是将教师自己的 理解艺术地化作了学生的理解。最难得的是。自始至终,几乎每次学生答对,余老师都不忘由衷地道一声“谢谢你”。这样的评析远非 一个廉价简易的“好”字了得,这样的“丰姿”远非一句“绅士”了得!“妙点揣摩”之“丰厚”。 说老实话,余老师亮出这一环时,曾经窃以为他这样是小题大作:这么简单的一段话,能有多少妙点 还用得着揣摩?一眼就看透了 !要揣摩干嘛不选长一点的文字呢 ?可事实让我大感意外,亦大为赞叹一一前面几个学生讲的,在我看来已经 是基本到位了,所欠者,老师总结罢了。孰料,在学生揣摩出“篇末点题”这个妙点时,余老师慢慢加上了四个字,“直抒胸臆”,并 由此谈到句式的美,进而提及“呼告”,“人称的变化”,这时有学生顿悟“第二人称将感情抒发得更淋漓尽致”,可谓渐渐得法。余 老师马上止住自己的赏析,追问一句“还有 ?”于是学生又悟出了 “画龙点睛”,直到总结时,还不忘给学生细细讲析什么是“虚实之 美”。短短的一段话,在余老师的及时引导和深度解读之下,竟有了如此内涵,实在是“丰厚”之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申请书增加工资
-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第二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教育设施采购安装合同
- 2025年XR虚拟技术总监(县级XR演播室)招聘笔试高频错题及答案
- 产品开发流程优化及迭代模板
- 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策划方案框架
- 土地利用规划与用途表
- 医学毕业生聘用协议
- 供应链采购申请及审批管理工具
- 2025年中国华电越南公司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 哪一款“套餐”更合适教学课件设计
- 采油采气井控题库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23版)
- “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二)(110道)
- 外科学课件:食管癌
-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
- GB/T 2820.12-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2部分:对安全装置的应急供电
- 设备基础知识-动设备课件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3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