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案例_第1页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案例_第2页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构家庭治疗模式案例一、案主相关资料案主:小浩(化名),男,19岁,无业青年,家住洪山区金鹤园小区。小浩性格比较急躁, 经常发脾气,一旦言语不和,甚至会出手打家里人,现在小浩的妈 妈和奶奶都对他怀有畏惧心理。小浩的父母在他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离异了。小浩被判给母亲,现在跟妈妈、奶奶住在一起。母亲没有什么文化,找不到好工作,为了支撑这个家,整天奔波,放松了对儿子的 管教。即使这样依然收入不多,每月仅700元左右的收入。奶奶没有收入,因为只有一个孙子,便对案主非常溺爱。 案主的爸爸已经再婚,案主和爸爸之间本来接触就不多,后来因为案主擅自辞掉了一份继母介绍的工作,至此以后双方就没有任何来往了。二、案

2、主主要问题案主认为:现在我年纪还轻,还没玩够。她(妈妈)从小就不管我的,一管我就打击我, 说我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以前我高中辍学之后,想过再去读书的,但是她说我肯定读不进, 我就放弃了。她既然生了我,就有义务养我。待在家里我觉得压抑,连个房间都没有,所以 我就常常出去上网。 如果她就给我买电脑,我就不出去上网了,她肯定有钱的,就是不肯给 我买。我不去我爸那里的,当他死了。母亲认为:他(儿子)是我唯一的希望,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现在根本 不愿上班,整天整天去上网,每天问我或者他奶奶要钱,不给就打骂,我也怕了。我哪有钱 给他买电脑啊!他没得救了,我也不想管他了,管也管不了,随他去了。他爸

3、自己赚大钱, 从来就不管我们。奶奶认为:他(孙子)成天在家乱发脾气、要钱、砸东西、甚至动手打家里人,我年纪 大了,再也承受不了了。案主的主要问题:不思上进,沉迷网络;有家庭暴力倾向,家庭关系紧张;心理有些偏 执。三、案主问题预估案主的这些问题当然的和他本身的认知不正确有关,同时却也和案主的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的相关理论对案主的目前的家庭结构做了一个分析,可以发现小浩长期处在一个不良的,甚至是病态的家庭结构中。首先是角色的错位。 案主的家庭少了一个男人, 导致父亲角色的缺失。 从而母亲承担了 部分父亲的角色,成为这个家庭的依靠;案主也承担了部分父亲的角色, 成为了

4、母亲的依靠。 最终导致这个家庭中的角色的错位。 母亲因为承担了一部分父亲的角色, 养家糊口分散了精 力,从而使得她扮演母亲角色的时间大大减少了, 对儿子的关心和管教也少了。 结果导致了 案主对母亲的不满,他觉得妈妈没有尽到做母亲的义务。其次, 在案主的家庭中, 由于角色的错位慢慢的导致了家庭中权利的混乱。 正常的权利 架构应该是权力操纵在父母手中。 而在案主的家庭中, 由于母亲管教少以及奶奶的溺爱, 案 主一直处于强势地位, 他已经不仅可以支配自己的奶奶, 连母亲也对他无可奈何了, 形成了 一种“倒三角”子女支配父母的局面。而这种权利的混乱,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母亲, 变得更加懦弱, 更加不敢履

5、行母亲的权利。 从而助长了儿子嚣张的气焰和偏执的心理, 觉得 妈妈拿他没办法,觉得母亲就应该赚钱来给他花。再次,由于父母离婚是因为父亲有外遇, 再加上离婚后父亲对案主的关爱比较少的缘故, 案主和母亲在这一点上站在了一起, 结成了同盟, 形成一种壁垒分型的“联合对抗”的情形, 不愿向对方低头。 案主和他妈妈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 两人都有恨意。 案主每次谈到自己的 父亲总是一脸地不屑, 母亲也总是在儿子面前说父亲的坏话, 有时甚至会教唆儿子去找自己 的父亲“算账”。这也是导致案主心理偏执的原因之一。四、案主需求从大的方面来说, 案主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缓和家里的紧张气氛, 改善与家人 的亲

6、子关系;二是找份公作,自己能够独立生活。五、案主服务计划由于案主的问题和他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 我将关注的重点、 改变的目标放在这 个家庭身上, 主要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法”, 来改变案主目前的家庭结构, 改善亲子沟通, 从而来达到案主的改变和问题解决的目的。首先是要改变家庭成员之间, 特别是母子之间的看法。 现在儿子就是认为母亲反正也不 关心他,从小就不关心他,而且一直不相信他,而父亲更是不负责任。 而母亲因为对儿子的 爱之深而责之切,现在彻底失望,觉得儿子已经没得救了,想放弃,而对前夫更加怨恨。所 以,要给母子俩提供沟通的机会,将内心的这些想法谈出来。 同时,要说服案主的母亲不要

7、将上一代的怨恨强加到子女身上。其次, 就是要改善案主的家庭结构。 让案主的母亲重新行使母亲的权利和义务, 给儿子 多一点关爱和表扬、 少一点质疑和批评。 可以和儿子制定契约,双方就案主的零花钱、 作息 时间、 相处方式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书面协议,互相监督,并以次提高相互间的信任程 度。对于儿子不合理的要求母亲要敢于说“不”。 同时, 我和案主的父亲沟通,让他重新尽 父亲的责任,改善案主和父亲间的关系。再次, 在改变案主家庭环境的同时, 改变案主的认知。 让案主明白父母只有义务养他到 18岁,之后时需要他自己奋斗的。最后,鼓励、支持、协助案主找一份工作。六、案主服务过程我要事先跟案主和他母亲

8、进行沟通,以期获得案主和他母亲的信任,并约定一个固定时间(比如每周五的下午)我到他们的家里与他们进行面谈。第一次正式面谈,鼓励母子谈自己内心的想法。工作者、小浩和他母亲三个人围坐在一起,本次谈话为完全开放式。但是由于小浩母子长期以来关系一直比较紧张,很少有机会开诚布公地交流,因此谈话可能不会太顺利。 比如一开始很有可能会出现冷场,或者双方言辞激烈, 致使谈话无法继续的情况,工作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果双方一时间无法敞开心扉,谈谈心里话,那么工作者要审时度势主动引导谈话的进程,协助他们打开局面; 如果双方情绪过于激动, 无法正常交流的话,工作者可以采用与小浩和他母亲分别谈话

9、的形式,保证双方交流的有效性。面谈结束之后,工作者提出下一步工作期望一一希望他们两个可以把刚才谈话的气氛尽 量保留,多给自己一点了解对方的机会。第二次正式面谈,继续鼓励母子谈自己内心的想法,并希望双方可以尝试着改变对对方的态度。第三次正式面谈,总结两周以来双方的感受,并尝试制定契约。首先由案主和他母亲分别讲述这两周以来的感受,工作者鼓励双方要学会捕捉和欣赏彼此的改变和进步。然后工作者提出双方制定契约的建议,并尽量争取双方的同意, 以此来约束双方的行为。第一份契约时间为期一周,内容由双方商定,但是契约一旦制定,双方必须遵守。第四次正式面谈,契约完成情况评估和改进。了解一周来双方的对契约的遵守情况,对案主、案主母亲的改变予以肯定和赞扬。并根据上一周的完成情况制定了下一周的契约。第八次面谈,对这段日子来双方的努力予以肯定,支持和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制定了较长时间的契约。同时,这段日子以来,工作者也要不断的和案主的父亲沟通,力争使其父子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等到案主的母子关系以及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