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 构造构造 陈凌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汽油及其使用性能汽油及其使用性能 一、对车用汽油性能要求:一、对车用汽油性能要求: 1 1、良好的蒸发性:用馏程和饱和蒸气压评定。、良好的蒸发性:用馏程和饱和蒸气压评定。 2 2、高抗爆性:、高抗爆性: 抗暴性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不发生暴燃的能力。抗暴性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不发生暴燃的能力。( (抗抗 自燃能力自燃能力) ) 评定指标:辛烷值评定指标:辛烷值( (异辛烷异辛烷) ),90#90#汽油汽油9090异辛烷异辛烷
2、暴燃由于温度压力过高,汽油产生自燃的不正常燃烧。暴燃由于温度压力过高,汽油产生自燃的不正常燃烧。 项目90 号93 号97 号 辛烷值 RON 不小于 抗暴指数 不小于 含铅量 不大于 90 85 0.35 93 89 0.45 97 92 0.45 馏出 10温度(oC) 不高于 馏出 50温度(oC) 不高于 馏出 90温度(oC) 不高于 终馏点(oC) 不高于 70 120 190 205 第二节第二节 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1 1、功用:根据发动机工况需要,向发动机提供一定数量清洁、雾化、功用:根据发动机工况需要,向发动机提供一定数量清洁、雾化 良好的汽油,以便与
3、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良好的汽油,以便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2 2、组成:、组成: 化油器化油器 燃油箱燃油箱 汽油滤清器汽油滤清器 汽油泵汽油泵 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 油管油管 燃油表燃油表 第三节第三节 发动机运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发动机运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一、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二、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表示法二、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表示法 1 1、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a a 理论混合气:理论混合气: a a =1 =1 浓混合气:浓混合气: a a 1 1 1 2 2、空燃比、空燃比a a 理论混合气:理论混合气: a =14.8a =
4、14.8 浓混合气:浓混合气: a 14.8a 14.8a 14.8 功率混合气:功率混合气: a a0.850.850.950.95 经济混合气:经济混合气: a a1.051.051.151.15 火焰传播上限:火焰传播上限:a a0.850.850.950.95 火焰传播下限:火焰传播下限:a a1.31.31.41.4 量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完全燃烧 量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燃烧 kg kg 1 1 a 燃油质量 空气质量 简单化油器特性 三、化油器特性及发动机工况对混合气对混合气成份的要求三、化油器特性及发动机工况对混合气对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 (一一) )化油器特性:混合气成份随发动
5、机负荷的变化关系。化油器特性:混合气成份随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关系。 ( (二二) )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1 1、冷起动:、冷起动: a a0.20.20.60.6 2 2、怠速:、怠速: a a0.60.60.80.8 3 3、小负荷:、小负荷: a a0.70.70.90.9 4 4、中等负荷:、中等负荷:a a1.051.051.151.15 5 5、大负荷和全负荷:、大负荷和全负荷: a a0.850.850.950.95 6 6、加速:、加速: a a1.31.31.41.4 ( (三三) )理想化油器特性:理想化油器特性: 第四
6、节第四节 现代车用化油器的基本结构及附属装置现代车用化油器的基本结构及附属装置 一、现代化油器的基本结构一、现代化油器的基本结构 1、浮子系统:、浮子系统: (1)浮子系统的功用及组成:浮子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2)浮子系统工作过程和安装方向:浮子系统工作过程和安装方向: 2 2、怠速系统、怠速系统 (1)(1)、怠速系统的功用及组成、怠速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功用:在发动机怠速时,供给功用:在发动机怠速时,供给 浓混合气。浓混合气。 组成:怠速油道、怠速量孔、组成:怠速油道、怠速量孔、 怠速喷口、怠速空气道、怠速喷口、怠速空气道、 怠速空气量孔、过渡喷怠速空气量孔、过渡喷 口、怠速调整螺钉、节口
7、、怠速调整螺钉、节 气门最小开度限止螺钉。气门最小开度限止螺钉。 (2)(2)、怠速系统的工作过程、怠速系统的工作过程 3、主供油系统、主供油系统 功用:功用:除怠速以外的所有工况,主供油系统都起供油作用。其供油量随发动除怠速以外的所有工况,主供油系统都起供油作用。其供油量随发动 机负荷增加或节气门开度的增加而增加,化油器所供给的混合气应随负荷的增机负荷增加或节气门开度的增加而增加,化油器所供给的混合气应随负荷的增 加而逐渐变稀,并在中负荷时供给经济混合气;以符合理想化油器特性。加而逐渐变稀,并在中负荷时供给经济混合气;以符合理想化油器特性。 特点:在喷管上加开一个油井3,并开有空气 量孔2,
8、控制渗入的空气流量。 工作原理:空气量孔用于引入少量空气,适当 降低吸油真空度,适当抑制汽油流量增长率, 使混合气内稀浓规律变为由浓稀。 空气从空气量孔2流过有压力损失: ph pk ph pk ph 4、主供油系统与怠速系统的相互作用、主供油系统与怠速系统的相互作用 非独立怠速系统:从主量孔后吸油的怠速系统非独立怠速系统:从主量孔后吸油的怠速系统 独立怠速系统:从浮子室直接吸油的怠速系统独立怠速系统:从浮子室直接吸油的怠速系统 非独立怠速系统对主供油系统的影响非独立怠速系统对主供油系统的影响 1)主供油系统开始供油时刻延迟)主供油系统开始供油时刻延迟 2)产生怠速反流现象)产生怠速反流现象
9、消除怠速反流方法:设置过渡喷嘴,采用变截面量针式机械省油器消除怠速反流方法:设置过渡喷嘴,采用变截面量针式机械省油器 5、加浓系统、加浓系统 1)机械式加浓系统:)机械式加浓系统: 功率停滞:功率停滞: 节气门继续开大而发动机节气门继续开大而发动机 功率却停止增加的现象。功率却停止增加的现象。 功用:加浓系统,在大负荷和全功用:加浓系统,在大负荷和全 负荷时额外供油,使负荷时额外供油,使0.80.9, 使发动机发出最大的功率。使发动机发出最大的功率。 2)、真空式加浓系统系统)、真空式加浓系统系统 类型:活塞式,膜片式;类型:活塞式,膜片式; 起作用时刻:取决于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起作用时刻:取
10、决于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 6、加速系统、加速系统7、起动系统、起动系统 功用:当发动机冷起动时,在化油器内形成极 浓的混合气(=0.20.6),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 有足够的汽油蒸汽,保证发动机顺利起动; 功用:当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及时将一 定量额外燃油一次性喷入喉管,使混合 气临时加浓,以适应发动机加速要求; 自动阻风门系统自动阻风门系统 第五节第五节 典型化油器结构典型化油器结构 一、化油器的类型一、化油器的类型 上吸式、下吸式、平吸式上吸式、下吸式、平吸式 单喉管、双重喉管、三重喉管单喉管、双重喉管、三重喉管 第七节第七节 辅助装置辅助装置 一、汽油箱一、汽油箱 1、材料: 钢板冲压,高分子
11、聚乙烯塑料; 2、构造: 油箱盖带有:空气阀和蒸汽阀; 二、汽油滤清器二、汽油滤清器 功用:滤除汽油中的杂质和水分功用:滤除汽油中的杂质和水分 三、汽油泵三、汽油泵 功用:将汽油从油箱吸出,泵入化油器的浮子室;功用:将汽油从油箱吸出,泵入化油器的浮子室;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EFI)系统是一个通俗而笼统的提法,)系统是一个通俗而笼统的提法, 然而是公认的提法。然而是公认的提法。 严格地说,
12、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不是独立系统,只是电控严格地说,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不是独立系统,只是电控 汽油机的一个子系统,很多部件,主要是传感器,是与其他子系统汽油机的一个子系统,很多部件,主要是传感器,是与其他子系统 共用的。共用的。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由两个部分构成,控制部分与燃油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由两个部分构成,控制部分与燃油系统。 由于采集信号和实施控制的需要,两个部分有密切联系,并与发动由于采集信号和实施控制的需要,两个部分有密切联系,并与发动 机的其他系统和机构发生联系。机的其他系统和机构发生联系。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是以电控单元(是以电控单元(ECUEC
13、U)为控制中心,)为控制中心, 并利用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各种传感器测出发动机的各种运行参数,并利用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各种传感器测出发动机的各种运行参数, 再按照电脑中预存的控制程序精确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使发动机再按照电脑中预存的控制程序精确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使发动机 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空燃比的可燃混合气的燃油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空燃比的可燃混合气的燃油系统。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电子控制汽电子控制汽 油喷射系统组成:油喷射系统组成: 汽油泵、喷油器、汽油泵、喷油器、 油箱、油轨、压力油箱、油轨、压
14、力 调节器、汽油滤清调节器、汽油滤清 器、油气分离器、器、油气分离器、 油箱液面传感器和油箱液面传感器和 油管等。油管等。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空燃比可控制;空燃比可控制; 燃油供应量均匀;燃油供应量均匀; 进气阻力小,充量系数大。进气阻力小,充量系数大。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分类: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喷射地点数量喷射地点数量 单点喷射单点喷射 SPI
15、多点喷射多点喷射 MPI 缸外喷射缸外喷射缸内喷射缸内喷射 GDI 节气门体喷射节气门体喷射 TBI进气总管喷射进气总管喷射 进气道喷射进气道喷射进气管喷射进气管喷射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分类: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分类: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 1-怠速空气阀;怠速空气阀; 2-
16、2-喷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压力调节器; 3-3-回油管;回油管; 4-4-喷油器;喷油器; 5-5-节气门体;节气门体; 6-6-节气门节气门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分类: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分类: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
17、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分类: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进气道喷射 现在的进气道喷射方 式中,普遍为气门口喷射 (Port Fuel Injection)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分类: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喷射的连续性喷射的连续性 连续喷射式连续喷射式 间歇喷射式间歇喷射式 同时喷射同时喷射 分组喷射分组喷射 按序喷射按序喷射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18、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汽油喷射系统分类:汽油喷射系统分类: 1. 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Bosch-D型电子控制汽油型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喷射系统 最早的电子控制系统。以进气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为控制信号最早的电子控制系统。以进气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为控制信号 的依据。的依据。 2.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B
19、osch-L型电子控制汽油型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喷射系统 以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为控制信号的依据。以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为控制信号的依据。 2.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Bosch-LH型电子控制汽油型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喷射系统 与与Bosch-L型基本相同,只是空气流量计不同型基本相同,只是空气流量计不同。 2.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
20、统 Bosch-M型电子控制汽油型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喷射系统 较新的控制系统。将燃油喷射控制与点火控制相结合,也称为较新的控制系统。将燃油喷射控制与点火控制相结合,也称为 发动机集中管理(控制)系统。发动机集中管理(控制)系统。 2.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各种传感器的作用是获取发动各种传感器的作用是获取发动 机状态的物理量。机状态的物理量。 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作用)的作用 是根据由传感器的信号,按照控制是根据由传感器的信号,按照控制 任务
21、的要求进行运算,然后将计算任务的要求进行运算,然后将计算 结果转换为控制指令。结果转换为控制指令。 执行器的作用是实施执行器的作用是实施ECU的控的控 制指令,将其转换成执行装置的控制指令,将其转换成执行装置的控 制动作。制动作。 3. 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 电子控制系统基本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等三电子控制系统基本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等三 个部分。个部分。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包括三个部分:燃油
22、供给系统、控制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包括三个部分:燃油供给系统、控制 系统和进气系统。系统和进气系统。 汽油喷射控制部分。电子控制系统的子系统。(汽油喷射控制部分。电子控制系统的子系统。(不讲不讲) 汽油喷射部分。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机械部分,包括汽油喷射部分。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机械部分,包括 控制部分的执行器。(控制部分的执行器。(主要主要) 与进气部分结合的传感器与执行器。(与进气部分结合的传感器与执行器。(不讲不讲)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组成:汽油泵、喷油器、油箱、油轨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组成:汽油泵、喷油器、油箱、油轨 (燃油分配管)、压力调节器、汽油滤清器、油气分离器、油箱液(燃
23、油分配管)、压力调节器、汽油滤清器、油气分离器、油箱液 面传感器和油管等。(面传感器和油管等。(复习复习) 工作过程:电动汽油泵将汽油从油箱中吸出并以一定压力送工作过程:电动汽油泵将汽油从油箱中吸出并以一定压力送 到燃油分配管,喷油器在接受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向进气道(或到燃油分配管,喷油器在接受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向进气道(或 气缸)喷射汽油,并使汽油雾化。气缸)喷射汽油,并使汽油雾化。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1 1)电动汽油泵电动汽油泵 工作过程:进油侧容积
24、增大,吸油;出油侧容积减小,压油。工作过程:进油侧容积增大,吸油;出油侧容积减小,压油。 限压阀的作用是保持出口压力稳定。单向阀的作用是防止汽油倒流。限压阀的作用是保持出口压力稳定。单向阀的作用是防止汽油倒流。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1 1)电动汽油泵电动汽油泵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2 2)汽油分配管汽油分配管 也称为也称为“共
25、轨共轨”、 “油轨油轨”。 功用:功用: 储存燃油;储存燃油; 减少燃油压力减少燃油压力 波动;波动; 均匀分配各缸均匀分配各缸 的供油量。的供油量。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3 3)喷油器喷油器 供油位置:上端供供油位置:上端供 油式和侧面供油式。油式和侧面供油式。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3 3)喷油器喷油器 结构:结构: 电磁铁
26、、针阀、弹簧、喷油器体等电磁铁、针阀、弹簧、喷油器体等 工作过程:工作过程: 电磁铁通电,针阀打开,喷油;电电磁铁通电,针阀打开,喷油;电 磁铁断电,针阀落座,停止喷油。喷油磁铁断电,针阀落座,停止喷油。喷油 时间受时间受ECU控制。控制。 功用:功用: 按照控制系统指令,在正确时刻按照控制系统指令,在正确时刻 向进气道(或气缸)喷射规定数量的汽向进气道(或气缸)喷射规定数量的汽 油;油; 使汽油到达规定位置并按一定形使汽油到达规定位置并按一定形 状和颗粒雾化。状和颗粒雾化。 驱动方式:驱动方式: 电压驱动式和电流驱动式。电压驱动式和电流驱动式。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
27、.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3 3)喷油器喷油器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4 4)喷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压力调节器 结构:结构: 膜片、阀芯、弹膜片、阀芯、弹 簧、调节器体等。簧、调节器体等。 工作过程:工作过程: 真空度高,膜片真空度高,膜片 向下,阀门打开,回向下,阀门打开,回 油;真空度小,膜片油;真空度小,膜片 向上,阀门关闭,停向上,阀门关闭,停 止回油。止回油。 功用:功用:
28、 保持燃油分配管保持燃油分配管 与进气管之间的压力与进气管之间的压力 差为规定值。差为规定值。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4. 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汽油喷射系统的主要组件 (4 4)喷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压力调节器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5. 汽油喷射系统实例汽油喷射系统实例 (1)Bosch M3.8.2型型 配装桑塔纳配装桑塔纳2000轿车的轿车的ARJ发动机。发动机。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3 4.3 电子控制
29、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5. 汽油喷射系统实例汽油喷射系统实例 (1)电装公司)电装公司 PGM-FI型型 配装本田雅阁配装本田雅阁2.4i-VTEC轿车的轿车的K24A4发动机。发动机。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4.4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1.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功用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的功用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实际是一个单独系统,为控制发动机的燃汽油蒸发控制系统实际是一个单独系统,为控制发动机的燃 油蒸汽排放而设置。但因为结构上与燃油系统联系密切,所以纳入油蒸汽排放而设置。但因为结构上与燃油系统联系密切,所以纳入 本章
30、介绍。本章介绍。 功用:将汽油蒸汽收集起来,送入气缸燃烧。功用:将汽油蒸汽收集起来,送入气缸燃烧。 关键部件:炭罐关键部件:炭罐 炭炭罐作用:吸附汽油蒸汽罐作用:吸附汽油蒸汽 炭炭罐结构:外壳、活性炭和阀门等。罐结构:外壳、活性炭和阀门等。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4 4.4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2. 典型系统介绍典型系统介绍 (1 1)真空直接控制式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真空直接控制式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化油器汽油机。化油器汽油机。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吸附时蒸汽流吸附时蒸汽流 向:向:汽油箱汽油箱汽液分汽液分 离器离器炭罐;炭罐;化油器化油器 炭罐。炭罐。
31、 解吸时蒸汽流解吸时蒸汽流 向:炭罐向:炭罐限流阀限流阀进进 气歧管气歧管气缸燃烧。气缸燃烧。 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利用真空控制限流利用真空控制限流 阀的开闭,从而控制蒸阀的开闭,从而控制蒸 汽的解吸。汽的解吸。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4 4.4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2. 典型系统介绍典型系统介绍 (2 2)电子控制式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式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第四章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汽油机燃油系统 4.4 4.4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2. 典型系统介绍典型系统介绍 (2 2)电子控制式汽油蒸发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式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电喷汽油机。电喷汽油机。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吸附时蒸汽流向:汽油箱吸附时蒸汽流向:汽油箱单向阀单向阀8 8开启开启炭罐。炭罐。 解吸时蒸汽流向:炭罐解吸时蒸汽流向:炭罐单向阀单向阀7 7进气歧管进气歧管气缸燃烧气缸燃烧 油箱真空时空气流向:炭罐油箱真空时空气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方便食品行业市场现状渠道变革及投资效益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干细胞治疗商业化路径及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 磁铁教学课件与互动活动设计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单元练习题
- 2025年数字货币行业加密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复工复产安全管理承诺及执行方案
- 2025年农机行业智能农业机械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方案
- 2025年风电行业新能源发电技术应用与资源开发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化转型行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企业管理研究报告
- 【自考复习资料】05175税收筹划(重点知识汇总)
-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练习试题
- 体育馆行业音视频系统建设与应用解决方案
- GB/T 19494.2-2023煤炭机械化采样第2部分:煤样的制备
- 2023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汽车驾驶员(技师)试题答案
- 证监会行业分类结构与代码
- 安全仪表系统SIS课件
- Φ1397套管开窗侧钻操作规程
- 《寻梦环游记(2017)》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RB/T 089-2022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某某集团年度经营计划编制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