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训练一鉴赏形象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冋题。西楼子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 来渲染这种景象?2 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 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试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 调和作者的观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出塞 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 斫胡兵缺宝刀。(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如果换成“冒” 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 1
2、2题。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舌L入池中看不见,闻 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白居易菱叶紫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 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注飐 (zh岔)风:在风中摇摆。1 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2 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 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 啼声。注:鞚(kong),马笼头。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3.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田家 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 头初日杏花繁。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试分别用四字句概括。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21世纪教育网夕阳楼李商隐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 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 角度作简要分析。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 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 噪自纷纷。(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 其形可悯,其志
4、可嘉。试以第二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 与艺术效果。9.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 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 鹉,念粉郎言语。(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 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景象:原因:(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写法上 有何新意?8.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少年游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 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注蘅皋:长满杜
5、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兰 桡(r d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 楚宫腰”三句。10.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 起,散作乾坤万里春.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 哪些特征?2,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独自”二字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训练二鉴赏语言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
6、赖, 溪头卧剥莲蓬。“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 (一 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 为什么?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 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 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红杏枝头春意闹”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 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三首诗,做后面两个小题。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 菊?陶渊明问 来使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 诗道人北山来,问松
7、我东冈。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王安石道 人北山来(1)故乡来人,有所问询,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各是 什么?试简释其中蕴含的共同人格特点。(2)从风格和语言两个方面简要说说这三首诗的共 同特点。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 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 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 夏常见之物。(1)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一首
8、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 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 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 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注林逋,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隐逸诗人。金谷,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 一座奢华的别墅,后荒芜。(1)全词突出写一个“乱”字,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说 明。(2)这首词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上阙写法上有 什么特点?6阅读下面
9、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明发房溪二首(其一)杨万里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 雨声那得此声清。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冋题。宫词 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注建章:宫 殿名。(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酬张少府王维(2 )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 用?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0、。(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 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孤雁 杜甫(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 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 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上面 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联系全诗,说说诗中的颔联是如何表现诗
11、意的8. 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 林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 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 西路。训练三鉴赏技法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 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 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 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4.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冋题。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
12、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越王勾践破吴归, 只今惟有鹧鸪飞。旧苑荒台杨柳新, 曾照吴王宫里人。越中览古 义士还家尽锦衣。苏台览古 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宫女如花满春殿,李白只今惟有西江月, 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余庆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 回答。(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 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心情
13、? 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A (不超过40字)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B (不超过40字)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 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诗人听筝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从诗歌的描写 来看,筝声中包含了哪些情感?(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 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 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 尽,行人临发又开封。(I
14、)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2)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描写筝声的?请作简 要分析。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黄金台愧少知已 ,碧玉调将空好音。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庭前昨夜梧桐雨, 劲气萧萧入短襟。注释: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 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 以延天下士,遂 以为名。 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 汝南王妾名。”(乐苑)劲气:寒气。(1) “愁”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 表现这种浓愁的?(
15、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2)本诗以“经始皇墓”为题,三、四句却宕开笔 墨去写汉文帝,这样做是否妥当 ?为什么?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贫女 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 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注】俭梳妆:“俭”通“险”,怪异的意思;险梳 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 斗画长:画出长长的眉毛去 同别人争妍斗丽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 刺绣的一种手法。(1)清人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唐诗别裁第十六),请结合具体语句简析本诗是怎样刻画 贫
16、寒士人形象的。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兰竹诗 郑板桥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 经春历夏又秋冬。(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2) 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情趣和意境有哪些相似 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有怎样的艺术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 餐。【注】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雕胡”
17、, 就是“菰gu;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称菰米, 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1)前人评价此诗的颔联中的 “苦” “寒”两个字十 分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2)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 合你所了解的李白谈一谈诗人在此诗中的形 象?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途经秦始皇墓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1)这是一首怀古咏诗史,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 字的理解。训练四鉴赏思想感情、观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 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点态度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
18、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 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 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两题。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乌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 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
19、过哪 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3)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冋题。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836 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 西西安)人。(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 城柳”“无情”?(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 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 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 留畏晓钟。注释城阙:宫城前
20、两边的楼观,这里代指京城。 翻:通“反”。风枝:风吹动树枝。羁旅:客游他乡。 晓钟:报晓的钟声(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故人相逢的环境的。(2)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情?如何表现的?3.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 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 叶落纷纷。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赏心亭 王硅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 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 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2 )本曲抒写秋夜雨中思乡
21、,其结构、层次分明,试作 简要分析。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 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注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 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1) “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 赏析。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西斋书事司马光(2)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 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 退居洛阳时所作。(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 感?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
22、后回答冋题。宿云梦馆欧阳修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 一夜西窗雨不闻。21世纪教育网【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 途经云梦驿馆之作。(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 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 试简要分 析两者情感的不同。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 作用是什么?鹧鸪天 夏竦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 阁泪汪汪不敢垂。停
23、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 图得不知郎去时。(1)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一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张廷焯评比此词:“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 景。”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 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 南二老忧,都到心头。(2)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 谈谈你的看法。【注】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 据新唐书? 马周传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
24、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1) “落灯花棋未收” 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2答案示例:1 .共同点:两首诗中的米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不同点:王诗中的米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2王诗:欢悦 白诗:惊喜3答案示例:1绿满
25、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2全诗情景交融,笔触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4答案示例:(1)不好。“冲”字描绘出战士们在雪夜冲锋前行的生动画面,更表现出将士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使诗歌充满了一种高昂激扬的情绪。“冒”字也能表现冒雪前进的情形,但在力度上没有“冲”字强烈。(语意相近即可)(2)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
26、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5答案示例: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位身姿优美、性格开朗的浣纱女形象。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醇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赏。6答案示例: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7答案示例:(1)第二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
27、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8答案示例:(1)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9答案示例:(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
28、或“单栖”)(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10答案示例:(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2)衬托,对比,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2答案示例: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
29、)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3答案示例:(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 “槐柳阴” “野径斜” “水满” “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4答案示例:(1)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分别是菊、梅、松,体现了他们高洁坚贞的人格情操。1.风格平易(风格平淡),语言浅近(语言质朴)。(意思正确即可)5答案示例:(1)“雁引愁心
30、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 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6答案示例:“清”。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清幽澄明的境界。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引出第四句来。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
31、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7答案示例:(1) “空”:徒然。 晚年的王维面对日趋黑暗的政治局面,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又无能为力,理想破灭只好归隐,“空”深刻 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苦闷及内心深处的隐痛与感慨。(意思对即可)(2)、颈联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作者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襟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松风”“山月”均有高洁之意,这幅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舒心惬意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和闲适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8答案示例:园中春色因无主而乱;落花因烟雨飘零而乱;心绪因离别而乱;前路因萋萋芳草而迷离。绵绵不尽的离愁别绪。上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9答案示例
32、:(1)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 逝。(2)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10答案示例:(1)“孤”;“飞鸣声念群” 。(2)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
33、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2答案示例:(1) 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 “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各取一例即可。)3答案示例:(I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
34、“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2)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4答案示例: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5答案示例:(1)悲怨(无限秦人悲怨声);包含的情感有: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2)比喻。颔联中写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
35、话别,又像杜鹃绕着花啁啁啼血,是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6答案示例:(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动作神态表达愁绪;颔联用典,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2)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 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7答案示例:(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来扣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畏春残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改清阴”的讴歌,不为俗变
36、的高尚节操的赞美。8答案示例:(1) 一指始皇已死, 二指秦王朝迅速灭亡, 三指生前生势显赫的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彻底崩溃。(2)非常妥当, 用汉文帝的谦和、仁爱与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作对比;用路人对汉文帝的怀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对比,反衬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批判之情。9答案示例:(1)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 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2)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语意双关,蕴涵丰富
37、。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之情。10答案示例:(1) “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寒”字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2)用典故并稍作解释 李白的性格是高傲的,他有铮铮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可以“一醉累月轻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面前,他表现得目中无人,桀傲不驯,可是在一位农民老妈妈面前,他却如此谦卑,毕恭毕敬,像 小孩一样老实腼腆,这就是李白,天真可爱的李白,有可贵品质的李白。【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1)天色已晚。下起细雨。(2)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清
38、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 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2答案示例: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 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3答案示例: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 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 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4答案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
- 地产建筑行业建筑设计规划
- 学员协议书样例
- 结婚典礼祝福致辞范本
- 医疗器械数字化数字化转型研究
- 跑步机行业工艺流程优化策略
- 安全教育培训职能课件
- 2025年氢能重卡在矿山运输中的应用前景及挑战报告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年教育大数据在教育行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与挑战
- 2017-2018学年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教案
- 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三通一平”工程施工标准合同
-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 新行政诉讼法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学人文与叙事课件
- 三年级美术上册《魔幻颜色》课件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秀课件
- 《横》书法教学课件
-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