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多层框架结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顾祥林 一、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 结构形式布置 框架:由梁框架:由梁 和柱所组成和柱所组成 的杆系结构。的杆系结构。 可用于可用于50m以以 下的多层房下的多层房 屋中屋中 结构形式结构形式 一、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 结构形式布置 *现浇式:整体性能好,抗震性能好,现场工作量大,费模板现浇式:整体性能好,抗震性能好,现场工作量大,费模板 结构形式结构形式按施工方法分按施工方法分 *装配式: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施工速度快,整体性能差,装配式: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施工速度快,整体性能差, 抗震性能弱抗震性能弱 *装配整体式:兼有现浇式和装配
2、式两者的优点装配整体式:兼有现浇式和装配式两者的优点 一、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 结构形式布置 受力特点受力特点 水平荷载作水平荷载作 用下结构整用下结构整 体呈体呈剪切型剪切型 变形变形,单个,单个 构件以构件以弯曲弯曲 变形变形为主为主 一、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 结构形式布置 结构布置结构布置 *柱网的布置:柱距:柱网的布置:柱距:3.37.2m,梁跨:,梁跨:4.57.0m *承重框架的布置承重框架的布置 横向布置横向布置 纵向布置纵向布置纵横向布置纵横向布置 一、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 结构形式布置 当结构不同部位荷载差异较当结构不同部位荷载差异较 大地基土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大地基土压
3、缩性有显著差异 沉降缝沉降缝 当平面形状复杂、高度方向当平面形状复杂、高度方向 有高差、质量分布不均匀有高差、质量分布不均匀 抗震缝抗震缝 当房屋过长或过宽时当房屋过长或过宽时 伸缩缝伸缩缝 变形逢的设置变形逢的设置 缝宽缝宽 50mm 缝宽缝宽 70mm 一、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 结构形式布置 竖向布置竖向布置 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尽量避免收进、挑出、抽梁、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尽量避免收进、挑出、抽梁、 抽柱抽柱 层高为:层高为:2.84.2m 不合理的结构布置不合理的结构布置 一、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 结构形式布置 构件的选型构件的选型 楼盖楼盖 现浇式现浇式 装配式装配式
4、 装配整体式装配整体式 梁、板尺寸的选择同梁、板尺寸的选择同 梁板结构梁板结构 一、结构的形式和布置 1. 结构形式布置 构件的选型构件的选型 在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梁的截面形式有如下几种(可以在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梁的截面形式有如下几种(可以 增大净空,减小总高度):增大净空,减小总高度): 十字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花篮形截面梁花篮形截面梁叠合梁叠合梁 柱截面的形式一般为矩形和方形,也可为柱截面的形式一般为矩形和方形,也可为T形或圆形。先按轴压估形或圆形。先按轴压估 计柱的截面尺寸,在乘以计柱的截面尺寸,在乘以1.21.5的放大系数的放大系数 二、结构计算简图和荷载计算 1. 计
5、算简图 横向框架计算单元 纵向 框架 计算 单元 跨度跨度跨度 取轴线间的距离 相邻楼板板顶间 的距离 基础顶面至一层 楼板顶间的距离 节点:视构造情况可以是刚节节点:视构造情况可以是刚节 点也可以是铰接点点也可以是铰接点 二、结构计算简图和荷载计算 1. 计算简图 节点节点 视构造情况可以是刚节点也可以是铰接点视构造情况可以是刚节点也可以是铰接点 二、结构计算简图和荷载计算 1. 计算简图 构件截面的抗弯刚度(梁)构件截面的抗弯刚度(梁) 考虑楼板的加强考虑楼板的加强 作用作用, I0为不考虑为不考虑 楼板加强作用时楼板加强作用时 梁的惯性矩梁的惯性矩 *现浇式:中框架现浇式:中框架I=2.
6、0I0 边框架边框架I=1.5I0 *装配整体式:中框架装配整体式:中框架I=1.5I0 边框架边框架I=1.2I0 *装配式:装配式:I=I0 二、结构计算简图和荷载计算 2. 荷载计算 水平荷载按图示阴影范围计算水平荷载按图示阴影范围计算, 一般将水平荷载(风或地震)一般将水平荷载(风或地震) 简化成作用于节点的水平集中简化成作用于节点的水平集中 力力 竖向荷载按楼盖的形式确定,竖向荷载按楼盖的形式确定, 对活荷载还应作适当折减对活荷载还应作适当折减 楼面活荷载楼面活荷载 为等效均布为等效均布 荷载荷载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弯矩分配法或迭代法弯矩分配法或迭代法
7、结构的侧移几乎为零结构的侧移几乎为零 可采用弯矩可采用弯矩 分配法或迭分配法或迭 代法代法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分层法分层法 认为某层框架梁上的荷载只在本层梁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框架中认为某层框架梁上的荷载只在本层梁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框架中 产生剪力和弯矩产生剪力和弯矩 进行弯矩分配后叠加,进行弯矩分配后叠加, 叠加后的不平衡弯矩叠加后的不平衡弯矩 再分配但不传递再分配但不传递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分层法分层法 实际上柱远端并非固结,为反映实际情况,做如下处理:实际上柱远端并非固结,为反映实际情况,做如下处理: *除底层外,其余各柱的线刚度乘以
8、除底层外,其余各柱的线刚度乘以0.9的折减系数的折减系数 *除底层外,其余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除底层外,其余各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反弯点法反弯点法 反弯点,反弯点, 此处只有此处只有 剪力无弯剪力无弯 矩矩 *弯矩为弯矩为0点点=反弯点反弯点 *假定:假定: 1)底层反弯点在距基础 )底层反弯点在距基础 顶顶2/3柱高处柱高处 2)其它层柱的反弯点)其它层柱的反弯点 在在1/2柱高处柱高处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反弯点法反弯点法 Vjk Vjkhj/2,or 2Vjkhj/3 hj 第j层 hj Vjk jk
9、ijk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 m k jkj VV 1 梁的抗弯刚度梁的抗弯刚度“无穷大无穷大” 2 12 jk jkjk j i V h 假定梁的线刚度假定梁的线刚度“无穷大无穷大” jjmjj 21 m k j jk j j h i V 1 2 12 mkV i i V j m k jk jk jk , 2 , 1 1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反弯点法反弯点法 iblibrr Mbl Mbr Mcb Mct *求出各柱的弯矩后,由节点的平衡条件求求出各柱的弯矩后,由节点的平衡条件求 的作用在梁端的总弯矩,再按梁的线刚度进的作用在梁端的总弯矩,再按梁的线刚度进 行分配行分
10、配 )( b c t c l b r b r b r b MM ii i M )( b c t c l b r b l b l b MM ii i M *根据梁的平衡条件求梁的剪力根据梁的平衡条件求梁的剪力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D值法值法 反弯点法的两个基本假定:反弯点高度不变和梁的刚度为无穷大反弯点法的两个基本假定:反弯点高度不变和梁的刚度为无穷大 给算法带来了简化,却降低了精度给算法带来了简化,却降低了精度 日本武藤清教授提出改进反弯点法日本武藤清教授提出改进反弯点法 即即D值法,对柱的抗侧刚度和柱中值法,对柱的抗侧刚度和柱中 反弯点的高度进行修正反弯点的高度进
11、行修正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D值法值法 考虑柱端梁的变形和约束后,柱的抗侧刚度考虑柱端梁的变形和约束后,柱的抗侧刚度D为:为: 2 12 j c h i D 考虑柱上下端节考虑柱上下端节 点弹性约束的修点弹性约束的修 正系数正系数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D值法值法 F ic C D A B EG H ic ic i1i2 i3i4 hj 取框架中的柱取框架中的柱AB分析,假定:分析,假定: *柱柱AB及其上下相邻柱子的线刚度为及其上下相邻柱子的线刚度为ic *柱柱AB及其上下相邻柱子的层间位移为及其上下相邻柱子的层间位移为 j *柱柱AB两
12、端节点及其上下左右相邻各节点两端节点及其上下左右相邻各节点 的转角均为的转角均为 *与柱与柱AB相交的梁的线刚度分别为相交的梁的线刚度分别为i1、i2、i3、i4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F ic C D A B EG H ic ic i1i2 i3i4 hj j H G D F B A C E MBA MAB hj D值法值法 变形后的情况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j H G D F B A C E MBA MAB hj D值法值法 根据根据A、B两点力的平衡条件:两点力的平衡条件: 0)(6)(2)(4 4343 cccccc iiiiiii
13、iii 0)(6)(2)(4 2121 cccccc iiiiiiiiii jj h/ 两式相加 K 2 2 4321 , 2 iiiii i i K c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D值法值法 j H G D F B A C E MBA MAB hj AB柱所受的剪力为:柱所受的剪力为: )( 12 j c jk h i V K K 2 j j c j c jk h i K K h i K K V 2 12 2 12 2 K 2 2 j j c jk h i V 2 12 柱的抗侧刚度柱的抗侧刚度 2 12 j c jk h i D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
14、内力分析 D值法值法 类似地可以导出底层柱的抗侧刚度:类似地可以导出底层柱的抗侧刚度: ic i1 i2 ic i1 i2 ic i1 i2 ip1ip2 K K 2 5 . 0 c i ii K 21 c i ii K 21 K K 21 5 . 0 c pp i iiii K 2 2121 K K 2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D值法值法 求得柱的抗侧刚度求得柱的抗侧刚度D后,可按与反弯点类似的方法,推导出第后,可按与反弯点类似的方法,推导出第j层层 第第k柱的剪力:柱的剪力: j m k jk jk jk V D D V 1 已知柱的剪力,要求柱的弯矩,还需知道柱的
15、反弯点位置?已知柱的剪力,要求柱的弯矩,还需知道柱的反弯点位置?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D值法值法 柱反弯点的位置取决于其上下端弯矩的比值。柱反弯点的位置取决于其上下端弯矩的比值。 假定同层各横梁的反弯假定同层各横梁的反弯 点均在各横梁跨度的中点均在各横梁跨度的中 央而该点无竖向位移。央而该点无竖向位移。 可用下列模型进行计算可用下列模型进行计算 分别考虑各因素对反弯分别考虑各因素对反弯 点的影响。点的影响。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假定框架横梁的线刚度、假定框架横梁的线刚度、 柱的线刚度和层高沿框柱的线刚度和层高沿框 架高度保持不变架高度保持
16、不变 上下横梁刚度不同,反上下横梁刚度不同,反 弯点向刚度较小的一端弯点向刚度较小的一端 偏移偏移 上下层层高变化时上下层层高变化时 D值法值法 梁柱线刚度比及层梁柱线刚度比及层 数、层次的影响数、层次的影响 柱的反弯点高度柱的反弯点高度y0h, 附表附表4-3,4-4 标准反弯点标准反弯点 高度比高度比 上下横梁刚度比的上下横梁刚度比的 影响影响 对对y0加一增量加一增量y1进行进行 修正修正 ,附表附表4-5 层高变化的影响层高变化的影响 对对y0加增量加增量y2、 、 y3进行 进行 修正修正 ,附表附表4-6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2. 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经上述修正后,柱底至反弯点的
17、高度可按下式计算:经上述修正后,柱底至反弯点的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D值法值法 hyyyyyh)( 3210 Vjk和和 yh 和反弯点法类似和反弯点法类似 柱的柱的 弯矩弯矩 梁的梁的 弯矩弯矩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3. 框架的侧移计算及限值 框架结构的变形特点框架结构的变形特点 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 侧移侧移剪切形剪切形 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 移移弯曲形弯曲形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3. 框架的侧移计算及限值 侧移计算侧移计算 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 m k jk j j D V 1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3. 框架的侧移计算及限值 侧移计算
18、侧移计算 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 假定内部中柱的轴力为假定内部中柱的轴力为0 外柱轴力为:外柱轴力为: B M N 上部水平荷载上部水平荷载 在计算截面引在计算截面引 起的弯矩起的弯矩 外柱轴线间的外柱轴线间的 距离距离 单位力法:单位力法: 0 d H NN z EA 对边柱求和 单位水平力作用在框架顶引起单位水平力作用在框架顶引起 的柱中轴力的柱中轴力 1 外载引起的柱外载引起的柱 中轴力中轴力 三、框架的内力分析 3. 框架的侧移计算及限值 弹性侧移的限值弹性侧移的限值 控制顶部最大位移,避免影响使用控制顶部最大位移,避免影响使用 H u H u 控制层间相对侧移,避免
19、填充墙出现裂控制层间相对侧移,避免填充墙出现裂 缝缝 h u h u 限值见教材表限值见教材表4-2 对装配整体式框架,计算的侧移值应放大对装配整体式框架,计算的侧移值应放大20% 四、温度的影响 1. 季节温度 t 1 t2 A B ll l 施工时的气温为施工时的气温为t1,使用时的气温,使用时的气温 为为t2, ,温差为 温差为t= t1 t2 以AB为例 tl l t5 . 1 2 3 1 四、温度的影响 2. 内外温差 t 1 t 2 A B 内柱的温度为内柱的温度为t1,边柱的温度为,边柱的温度为t2, , 且且 t1t2,则边柱将缩短,则边柱将缩短 以AB为例 Htt)( 211
20、 四、温度的影响 3. 日照温差 框架右侧有日照时,右侧伸长,框框架右侧有日照时,右侧伸长,框 架整体弯曲。当框架平面不对称时,架整体弯曲。当框架平面不对称时, 还会出现扭转。还会出现扭转。 t 1 t 2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1. 控制截面 柱的弯矩呈线性变化柱的弯矩呈线性变化 控制截面可取上下柱控制截面可取上下柱 端截面端截面 梁的弯矩呈抛物线变梁的弯矩呈抛物线变 化化 控制截面可取两端截控制截面可取两端截 面及跨间最大正弯矩面及跨间最大正弯矩 截面(为简化可取跨截面(为简化可取跨 中截面)中截面)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1. 控制截面 Mc M Vc V b/2 均布荷载下: M Mc-V
21、cb/2 V = Vc-(g+q)b/2 集中荷载下: M = Mc-Vcb/2 ,V = Vc M b g+q VVc Mc 柱可作类似的计算柱可作类似的计算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2. 荷载效应组合 基本表达式基本表达式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n i QikGk kQGk SSS SSS 1 1 4 . 19 . 02 . 1 4 . 12 . 1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n i QikciGk SSS 1 4 . 135. 1 对标准值大于对标准值大于 4kN/m2的楼面的楼面 活荷载应取活荷载应取1.3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2. 荷载效应组合
22、 *梁梁: 梁端最大负弯矩确定顶部配筋;跨中最大正弯矩确定底部配梁端最大负弯矩确定顶部配筋;跨中最大正弯矩确定底部配 筋;最大剪力确定箍筋筋;最大剪力确定箍筋 最不利的内力最不利的内力 *柱柱: 同单层工业厂房柱同单层工业厂房柱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3. 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分跨计算组合法分跨计算组合法 每次仅在一根梁上布每次仅在一根梁上布 置活荷载,计算整个置活荷载,计算整个 框架的内力框架的内力 求出所有这些内力后求出所有这些内力后 对给定截面同号内力对给定截面同号内力 相加即可得出该截面相加即可得出该截面 的最大内力的最大内力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3. 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最不利
23、荷载法最不利荷载法 跨中最跨中最 大正弯大正弯 矩矩 梁端最大负弯矩或柱端最大弯矩用类似方法求出梁端最大负弯矩或柱端最大弯矩用类似方法求出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3. 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分层组合法分层组合法 *梁梁: 仅考虑本层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其方法同连续梁仅考虑本层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其方法同连续梁 *柱端弯矩柱端弯矩: 只考虑与该柱相邻层的活荷载的影响只考虑与该柱相邻层的活荷载的影响 *柱的轴力:对于与柱不相邻的上层活荷载,仅考虑其轴力的传递柱的轴力:对于与柱不相邻的上层活荷载,仅考虑其轴力的传递 而不考虑其弯矩的作用而不考虑其弯矩的作用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3. 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
24、置 满布荷载法满布荷载法 当活荷载产生的内力远小于恒载产生的内力时,可不考虑活荷载当活荷载产生的内力远小于恒载产生的内力时,可不考虑活荷载 的不利布置,将活荷载满布与框架梁上的不利布置,将活荷载满布与框架梁上 对梁支座处的弯矩对梁支座处的弯矩 影响不大影响不大 对梁跨中的弯矩应对梁跨中的弯矩应 乘以乘以1.11.2的放大的放大 系数系数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4. 梁端弯矩调幅 现浇框架现浇框架调幅系数取调幅系数取0.80.9 装配整体式框架装配整体式框架 调幅系数取调幅系数取0.70.8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5. 构件的设计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a)无侧移,计算长度为柱高的一半
25、(b)有侧移,计算长度为柱高 我国规范规定的计算我国规范规定的计算 长度见教材表长度见教材表4-2 梁柱截面的设计同普梁柱截面的设计同普 通钢筋混凝土梁柱通钢筋混凝土梁柱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基本概念叠合梁的基本概念 *一阶段受力叠合梁一阶段受力叠合梁: 施工时预制施工时预制 梁下有可靠支撑,预制梁不受力。梁下有可靠支撑,预制梁不受力。 待后浇层达强度后,再拆除支撑,待后浇层达强度后,再拆除支撑, 新老混凝土共同受力新老混凝土共同受力 *二阶段受力叠合梁二阶段受力叠合梁: 施工时预制施工时预制 梁以简支梁的方式受力。待后浇梁以简支梁的方式受力。待后浇 层达强度后,新
26、老混凝土再共同层达强度后,新老混凝土再共同 受力受力 一阶段受力叠合梁除叠合面受剪应按叠合梁计算外,其一阶段受力叠合梁除叠合面受剪应按叠合梁计算外,其 他计算原则和方法同整浇梁。他计算原则和方法同整浇梁。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试验研究叠合梁的试验研究 叠合梁的挠度、钢筋叠合梁的挠度、钢筋 应力、裂缝宽度均比应力、裂缝宽度均比 整浇梁大,承载能力整浇梁大,承载能力 和整浇梁基本相同和整浇梁基本相同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受力特点叠合梁的受力特点 叠合梁中受拉钢筋叠合梁中受拉钢筋 的应力始终大于相的应力始终大于相 同条件下的整浇梁同条件下的整浇
27、梁- 受拉钢筋应力受拉钢筋应力 超前超前 叠合层中混凝土的叠合层中混凝土的 压应力始终小于相压应力始终小于相 同条件下的整浇同条件下的整浇 梁梁受区混凝土受区混凝土 应变滞后应变滞后 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承载力极限状态下 进入塑性变形后原进入塑性变形后原 来的应力应变历史来的应力应变历史 已被遗忘已被遗忘极限极限 承载力相同承载力相同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第一阶段预制梁的承载力第一阶段预制梁的承载力 QG QG VVV MMM 111 111 分别为预制梁、预制楼分别为预制梁、预制楼 板、叠合层自重在计算板、叠合层自重在计算 截面产生的弯矩和
28、剪力截面产生的弯矩和剪力 设计值设计值 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 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和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和 剪力设计值剪力设计值 *第一阶段是指叠合层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设计值的阶段。在此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叠合层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设计值的阶段。在此阶段, 预制梁是简支梁,其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预制梁是简支梁,其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预制梁的承载力计预制梁的承载力计 算方法与普通构件算方法与普通构件 相同相同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第二阶段预制梁的承载力第二阶段预制梁的承载力 *第二阶段是指叠合层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后的阶段
29、。在此阶段,第二阶段是指叠合层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后的阶段。在此阶段, 梁柱已形成框架的一部分,其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梁柱已形成框架的一部分,其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QGG QG QGG VVVV MMM MMMM 221 22 221 剪力: 负弯矩: 正弯矩: 分别为第二阶段面层、分别为第二阶段面层、 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吊顶等自重在计算截面 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设计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设计 值值 第二阶段荷载效应组合中可变第二阶段荷载效应组合中可变 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和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和 剪力设计值,应取本阶段施工剪力设计值,应取本阶段施工 活荷载和使用阶段活载中的较活荷载
30、和使用阶段活载中的较 大内力值大内力值 叠合梁正截面、斜叠合梁正截面、斜 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方法与普通构件相方法与普通构件相 同同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强度的取值混凝土强度的取值 *正弯矩区段,按叠合层取用,负弯矩区段按计正弯矩区段,按叠合层取用,负弯矩区段按计 算截面受压区的实际情况取用。算截面受压区的实际情况取用。 *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取预制梁和叠合层中较低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取预制梁和叠合层中较低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计算,同时求得叠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计算,同时求得叠合梁 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不应低于预制梁的
31、受剪承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不应低于预制梁的受剪承 载力设计值载力设计值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叠合梁的承载力计算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验算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验算 当叠合梁的箍筋符合普通梁和叠合梁的构造要当叠合梁的箍筋符合普通梁和叠合梁的构造要 求时,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求时,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 sv t0yv0 1.20.85 A Vf bhfh s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取叠合层和预制梁中的取叠合层和预制梁中的 较低值较低值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验算叠合梁纵向受拉钢筋的
32、应力验算避免受拉钢筋在使用阶段屈避免受拉钢筋在使用阶段屈 服服 k sks,1ks,2ky 1 2k 1 s,1ks,2k s01s0 0.9 0.5(1) , 0.870.87 G f h M M h AhAh 其中, kk 2k22 GQ MMM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裂缝宽度计算叠合梁裂缝宽度计算 eqs,1ks,2k max te1 tk1 te1s,1ktes,2k () 2.2(1.90.8) 0.65 1.1 s d wc E f 预制梁混凝土抗拉强度预制梁混凝土抗拉强度 标准值标准值 最大裂缝宽度不应最大裂缝宽度不应 超出规范的允许值超出规范的允许值 五
33、、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挠度计算叠合梁的挠度计算按按“最小刚度原则最小刚度原则”进行挠度验算进行挠度验算 叠合梁的长期刚度叠合梁的长期刚度 k k s2 s2 1k s1 1(1) G l l M BB B MMM B 预制梁在第一阶段的短预制梁在第一阶段的短 期刚度,可按普通钢筋期刚度,可按普通钢筋 混凝土梁的方法计算混凝土梁的方法计算 kkk 12q2 GGQ l MMMM k k12k G MMM 叠合梁在第二叠合梁在第二 阶段的短期刚阶段的短期刚 度度 五、框架杆件的设计 6. 叠合梁的设计 叠合梁的挠度计算叠合梁的挠度计算按按“最小刚度原则最小刚度原则”进行挠度验算进行挠度验算 2 ss0 s2 1 4.5 0.70.6 1 3.5 E f E A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省大数据中心招聘8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琼海市校园招聘教育类专业技术人才(西安站)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第二季度贵州安顺市平坝区美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招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海伦凯勒课件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当乡选聘村干部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呼伦贝尔市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3名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河北保定曲阳县公开选聘职教中心教师1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马鞍山和县公开引进高中教师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甘肃金昌市公安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5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法人车辆租给公司合同范本
- 山东威海旅游介绍PPT模板(推荐)
- 汉画像石课件
- 初中毕业证怎么从网上查询
- GB/T 32926-2016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 GB/T 26006-2010船用铝合金挤压管、棒、型材
- 建筑工程防火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全套课件
-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与方案
- 炎症性肠病患者与营养支持
- 隧道施工监理实施细则(精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