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大气_第1页
高三地理专题:大气_第2页
高三地理专题:大气_第3页
高三地理专题:大气_第4页
高三地理专题:大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一 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组成 作作 用用三大组成成分三大组成成分 氧气占大气质量的氧气占大气质量的23%,它是动植物生存、繁殖的必要,它是动植物生存、繁殖的必要 条件,有机物的呼吸和腐烂,矿物燃烧及其他氧化作用需条件,有机物的呼吸和腐烂,矿物燃烧及其他氧化作用需 要消耗氧。要消耗氧。 氮气占大气质量的氮气占大气质量的76%,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有减,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有减 弱氧化的作用。弱氧化的作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吸收长波辐射,产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吸收长波辐射,产生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臭氧层吸收太阳强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生命,影响平臭氧层吸收太阳强紫外线辐射

2、,保护地球生命,影响平 流层的温度。流层的温度。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充当水汽凝结的核心,加速成云致雨的过程。充当水汽凝结的核心,加速成云致雨的过程。 氧气氧气 氮气氮气 二氧二氧 化碳化碳 臭氧臭氧 水汽水汽 固体杂质固体杂质 干干 洁洁 空空 气气 二二 大气的垂直分布大气的垂直分布 垂直分布空间图 高度 高层大气 平流层(50km) 对流层(12km) 温度 大气的垂直分布表大气的垂直分布表 高层大高层大 气气 平流层平流层 对流层对流层 其它特征其它特征大气运动特征大气运动特征 气温垂直分布气温垂直分布 原因原因 高度分布高度分布 垂直分垂直分 层层 (1)低

3、纬低纬17- 18km (2)中纬中纬10- 12km (3)高纬高纬8-9km 对流层顶到对流层顶到 50-55km 平流层顶至平流层顶至 2000- 3000km 气温随高度增气温随高度增 加而递减加而递减,递减递减 率为率为0.6 100m(能量来能量来 源于地表)源于地表) 气温随高度气温随高度 增加迅速增增加迅速增 加(加(o3吸收吸收 太阳紫外线)太阳紫外线) 对流运动显对流运动显 著著 以水平运动以水平运动 为主为主 占有整个大气质量占有整个大气质量 的的3/4和几乎全部和几乎全部 的水汽,天气现象的水汽,天气现象 复杂多变,与人类复杂多变,与人类 关系最为密切。关系最为密切。

4、含水汽、杂质极少,含水汽、杂质极少, 大气平稳,无天气大气平稳,无天气 现象;利于高空飞现象;利于高空飞 行;臭氧层吸收太行;臭氧层吸收太 阳紫外线,是人类阳紫外线,是人类 生存的天然屏障。生存的天然屏障。 80-500km高空高空 有若干电离层,对有若干电离层,对 无线电通信传输有无线电通信传输有 重要作用。重要作用。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太阳辐射光谱示意 1.读出图中读出图中 的太阳光谱的太阳光谱。 (短波辐射) 2.物体的温度物体的温度 越高,辐射中越高,辐射中 最强部分的波最强部分的波 长越短。长越短。 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读右图回答:读右图回答: 1

5、、图中、图中A,B,C 分别表示哪个波分别表示哪个波 段的太阳辐射?段的太阳辐射? A B C A紫外区,紫外区,B可见光,可见光, C红外区红外区 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3、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波长范围?、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波长范围? 0.4-0.76微米微米 可见光可见光 (0.40.76微米微米) 作用作用 形式形式 参与作用的参与作用的 大气成分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波长范围作用特点作用特点 吸收吸收 反射反射 散射散射 臭氧(平流层)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水汽、二氧化 碳(对流层)碳(对流层) 紫外线紫外线 红外线红外线 吸收强烈,有吸收强烈,有 选择性,大部选

6、择性,大部 分可见光可穿分可见光可穿 透透 云层、尘埃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同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样被反射 无选择性,反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射光呈白色 空气分子、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微小尘埃 蓝、紫色光蓝、紫色光 最易被散射最易被散射 向四面八方散向四面八方散 射射 ,有选择性,有选择性 (见图) (见图 ) (见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地地 面面 高层大气高层大气平流层平流层对流层对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线红外线 (选择特性)(选择特性) 思考:思考:1 1、从臭氧、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二

7、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性?性? 2 2、为什么大气直、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能量是很少的? (大气对太阳辐(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可见光吸收得很 少,大部分少,大部分 可见可见 光能够透过大气光能够透过大气 到地面)到地面) 氧原子吸收部分紫外氧原子吸收部分紫外 线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参与的大气成分: 特点:特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

8、层、尘埃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无选择性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特点:具有选择性具有选择性 L1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 地 球 L1 四级) (4)中心气压很低 (2)、气流强烈上升,水汽来源丰富并迅速凝 结产生大量降水,形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 潮等恶劣天气。 (3)、大风暴雨引起房屋倒塌,通讯设施破坏,农 田、村镇变成汪洋泽国,引起海啸,破坏海堤, 掀翻船只,易产生洪涝灾害,影响生产和生命活 动,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暴雨洪涝 1、暴雨洪涝的成因: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的重要原因。 暴雨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2、洪涝灾害预防: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

9、雨、洪水进行监测、预防 (1)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区等。 (2)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 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1、源源不断地水汽供应 2、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3、开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大 三、干旱 1、干旱现象: 2、开成原因: 3、灾害特点: 4、防御措施: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的偏少而引起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现象。 干旱是多种原因 复合造成的,如锋面长期控制在我国江南地区,则易造成北方 的缺水而南方多雨易涝。 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大地缺水。干旱易引起工农业生产缺水,人畜饮水困 难造成经济损失 加强水资源

10、管理,节约用水,合理开发,保护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因地 制宜综合发展农业生产,改进生产方式或培育抗旱品种。 四、寒潮 1、寒潮概念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 2 2、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极地附近的强高压区,冷空气强烈暴发迅速向低纬方移动。在我国表现为 亚洲冷高压影响,冷空气迅速南下而造成大幅度降温。 3 3、寒潮特点、寒潮特点 (1)降温速度快,幅度大,易引起霜冻,大雪等现象。 (2)风力大,势力强,温度变化快,温度低。 (3)影响范围大,且多种灾害并发,危害大,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和生 产活动. 4 4、预防措施、预

11、防措施 并无效的防御方法,我们强调及早预报,及早准备,减少损失。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自然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人为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燃烧矿物燃料产生 毁林毁林 氟氯烃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氟氯烃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 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1)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地区; 2)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 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1)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2)加强国际间协作)加强国

12、际间协作 这是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 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据有关研究数据显示,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 川面积在过去的80年中萎缩了80以上,乞力马扎罗雪冠正面 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而乞力马扎罗冰川消失将对这个地 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 赤道仅300多公里。 给地球降温,吸收二氧化碳的生态工程的生态工程-垂直农场垂直农场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 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A、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

13、素癌;、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B、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2)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和工农业生产 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2、原因:、原因: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 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中排放二氧化

14、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4、危害:、危害: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 死亡;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危及人体健康。 4、防治:、防治: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 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1、概念:、概念:pH值小于 值小于5.6的雨水。的雨水。 3、分布:、分布: 大气环大气环 境问题境问题 原原 因因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危危 害害 全球全球 变暖变暖 臭氧臭氧 空洞空洞 酸雨酸雨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多增多 氟氯烃化合物氟氯烃化合物增多增多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人体健康 破坏破坏生态生态及及经经 济济 使用冰箱、空调使用冰箱、空调 时释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