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47.020.99 u 00 备案号: cb/t 200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 及其评价方法 basic requirement of production condition for shipbuilding enterprise and its evaluation (征求意见三稿)(征求意见三稿) 200 发布200 实施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 布 cb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目 次 前言.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2 4.1 船舶分类.2 4.2 船舶生产企业划分原则.2 4.3 船舶
2、生产企业分级分类.2 4.4 船舶生产企业评价.4 5 通用要求及评价方法.5 5.1 营业执照.5 5.2 注册资(本)金.5 5.3 生产用地.6 6 管理要求及评价方法.6 6.1 质量保证机构.6 6.2 质量方针目标.7 6.3 质量管理文件.7 6.4 采购质量控制.7 6.5 过程质量控制.8 6.6 库房及原材料管理.8 6.7 质量信息管理.8 6.8 技术管理.9 6.9 质量检验管理.9 6.10 外包(外协)管理.9 6.11 设施设备管理.9 6.12 文明生产.9 6.13 安全生产.10 6.14 环境保护和卫生.10 7 人员要求及评价方法.10 7.1 企业技
3、术、质量负责人.10 7.2 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11 7.3 技术工人.13 8 计量检测要求及评价方法.14 8.1 计量器具.14 8.2 检测设备.15 8.3 计量管理.16 9 钢质船舶生产企业生产设施要求及评价方法.16 9.1 生产场所.16 9.2 岸线.17 9.3 船台(或船坞).17 9.4 舾装码头.18 9.5 放样设施.18 9.6 起重设施.18 9.7 下水方式.19 9.8 建造方法.19 10 钢质船舶生产企业生产设备要求及评价方法.19 10.1 船体加工设备.19 10.2 机加工设备.20 10.3 涂装设备.20 11 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生产
4、设施要求及评价方法.20 11.1 建造厂房.20 11.2 船台.20 11.3 室内仓库.20 11.4 室内加工车间.21 11.5 岸线.21 11.6 放样设施.21 11.7 起重设施.21 11.8 下水方式.22 12 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生产设备要求及评价方法.22 12.1 船体加工设备.22 12.2 机加工设备.22 12.3 涂装设备.22 12.4 其它设备及工具.22 13 纤维增强塑料船舶生产企业生产设施要求及评价方法.23 13.1 主体厂房.23 13.2 成型车间(包括甲板糊制车间).23 13.3 贮存仓库.23 13.4 放样设施.24 13.5 起重
5、设施.24 13.6 其它设施.24 13.7 下水方式.24 14 纤维增强塑料船舶生产企业生产设备要求及评价方法.24 14.1 船体加工设备.25 14.2 机加工设备.25 14.3 涂装设备.25 14.4 其它设备及工具.25 15 木质渔业船舶生产设施要求及评价方法.25 15.1 厂房.25 15.2 船台.25 15.3 仓库.26 15.4 放样设施.26 15.5 肋骨型线平台.26 15.6 起重设施.26 15.7 下水方式.26 16 木质渔业船舶生产设备要求及评价方法.26 16.1 船体加工设备.27 16.2 机加工设备.27 16.3 其它设备及工具.27
6、17 渔业船舶生产补充评价要求.27 17.1 渔捞设备.27 17.2 渔获冷冻冷藏和保鲜.27 17.3 其它要求.2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 .29 a.1 内容.29 a.2 印制和使用.29 表 a.1 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评分汇总表 .31 表 a.2 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评分汇总表 .32 表 a.3 一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33 表 a.4 一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43 表 a.5 一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53 表 a.6 一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63 表 a.7
7、 二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73 表 a.8 二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83 表 a.9 二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93 表 a.10 二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03 表 a.11 三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12 表 a.12 三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21 表 a.13 三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30 表 a.14 三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39 表 a.15 一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48 表 a.16 二级铝质一般船舶
8、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57 表 a.17 三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67 表 a.18 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76 表 a.19 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85 表 a.20 二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194 表 a.21 二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03 表 a.22 三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12 表 a.23 一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21 表 a.24 二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32 表
9、a.25 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42 表 a.26 四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52 表 a.27 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62 表 a.28 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72 表 a.29 二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82 表 a.30 二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292 表 a.31 三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302 表 a.32 一级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评价记录表 .312 表 a.33 二级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现场
10、评价记录表 .320 前 言 本标准是为规范船舶生产企业的管理编写的。本标准按照船舶生产企业所生产船舶的类别、生产能 力和技术水平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提出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的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中国船级社、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中国 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江苏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浙江 省经贸委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安徽省地方海事局、江苏省地方海事局、广西船检局、福建渔业船舶检 验局、长江船舶设
11、计院、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无锡东方高速艇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乐清市船 舶工业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传明、陈颖涛、周海生、刘立新、李军、蒋伟平、黄立帆、吴泽军、李凤磊、 魏华兴、邓金树、张宇、彭晓华、黄振纲、陈龙、梅明华、熊惠军、王世荣、陈海江、程梦玮、汪澄、 胡志兴、赵德成、杨安礼、祁超。 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民用船舶(以下简称“船舶” )生产(包括建造、改装)的 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各级各类从事钢质、铝质、纤维增强塑料和木质船舶生产企业的评价。从事其它材 质船舶以及3.1规定以外船
12、舶生产的企业的评价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986年1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 业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1993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09号令发布 中
13、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 1994年6月2日国务院第155号令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第383号令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 1996年1月22日农业部发布,根据1997年12月25日农业部令 第39号修订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解释适用于本标准。 3.1 民用船舶 civil ship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生产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 中 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 检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 )的规定应该进行法定检验、登记以
14、及出口的各类排 水或非排水、机动或非机动的船、艇、潜水器以及海洋平台。 3.2 一般船舶 general ship 民用船舶中除渔业船舶以外的各类船舶。 3.3 渔业船舶 fishery vessel 从事渔业生产以及为渔业生产服务的船舶。 3.4 钢质船舶 steel ship 主船体用船用钢材建造的船舶。 3.5 铝质船舶 aluminum ship 主船体用铝合金或铝质材料建造的船舶。 3.6 纤维增强塑料船舶 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 ship 主船体用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建造的船舶。 3.7 木质船舶 wooden vessel 主船体用木质材料
15、建造的船舶。 3.8 船长 ship length 一般船舶的船长为船舶的总长;渔业船舶的船长为自龙骨上缘量至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 或该水线从艏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取大者,船舶设计为倾斜龙骨时,其计量长度的水线应和 设计水线平行。 4一般规定 4.1船舶分类 船舶的分类按表1,钢质一般船舶的分类按表2。 表 1船舶分类 钢质一般船舶 铝质一般船舶 一般船舶 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 钢质渔业船舶 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渔业船舶 木质渔业船舶 表 2钢质一般船舶分类 海洋钢质普通机动船舶(包括江海型钢质普通机动船舶) 钢质普通机动船舶 内河钢质普通机动船舶 海洋钢质非机动船舶(包括江海
16、型钢质普通非机动船舶) 钢质普通船舶 钢质非机动船舶 内河钢质非机动船舶 钢质特种船舶 第一类:内河航行的滚装船、危险化学品船(驳) 、液化天然气船(驳) 、液化石油 气船(驳) 、闪点小于 60的油船(驳) ; 第二类:海上航行的滚装船、危险化学品船(驳) 、液化天然气船(驳) 、液化石油 气船(驳) 、油船(驳) 、海洋推(拖)船; 第三类:内河航行的客滚船、船长大于 60m 的客船和旅游船; 第四类:海上航行的客滚船、乘客定额 100 人以上的客船; 第五类:海洋开发船(包括科考船、测量船、调查船) ,特种工程船(包括打捞救 助船、潜水作业船、破冰船、浮船坞、水上作业平台) ,载驳船,半
17、潜船, 潜水器,高速船。 海洋平台包括固定式、半潜式、自升式海洋工程平台及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等。 4.2船舶生产企业划分原则 船舶生产企业总体上分为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 生产企业、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共6个大类。 在每个大类中,根据企业的船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再进行分级分类,并以允许生产的船舶种类和大小 来具体划分。分级分类采用包容制原则。 4.3船舶生产企业分级分类 4.3.1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分类 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分为3级12类。见表3。 4.3.2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 铝质一
18、般船舶生产企业分为3级。见表4。 4.3.3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分类 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分为3级5类。见表5。 4.3.4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 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分为4级。见表6。 4.3.5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分类 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分为3级5类。见表7。 表 3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分级分类汇总表 类 别 类 类类类 一 级 生 产 能 力 船长大于 220m、或空 船重量大于 12000t、 或主机总功率大于 12000kw 的钢质普通 船舶、各类钢质特种 船舶以及海洋平台。 船长大于 150m 至 220m、或空船重量大于 5000
19、t 至 12000t、或主 机总功率大于 6000kw 至 12000kw 的钢质普通 船舶、各类钢质特种船 舶以及海洋平台。 船长大于 90m 至 150m、或空船 重量大于 1500t 至 5000t、或 主机总功率大于 1000kw 至 6000kw 的钢质普通船舶、各类 钢质特种船舶以及海洋平台。 船长小于 90m、或空船重 量小于 1500t、或主机总 功率小于 1000kw 的钢质普 通船舶、各类钢质特种船 舶以及海洋平台。 类 别 类 类 类类 二 级 生 产 能 力 1、船长大于 150m 至 180m、或空船重量大 于 5000t 至 8000t、 或主机总功率大于 6000
20、kw 至 9000kw 的 钢质普通船舶; 2、船长大于 120m 至 150m、或空船重量大 于 3000t 至 5000t、 或主机总功率大于 4000kw 至 6000kw 的 第一类、第二类和第 三类钢质特种船舶。 1、船长大于 90m 至 150m、或 空船重量大于 1500t 至 5000t、或主机总功率大于 1000kw 至 6000kw 的钢质普 通船舶; 2、船长大于 90m 至 120m、或 空船重量大于 1500t 至 3000t、或主机总功率大于 1000kw 至 4000kw 的第一类、 第二类和第三类钢质特种船 舶。 1、船长大于 60m 至 90m、 或空船重量大
21、于 500t 至 1500t、或主机总功 率大于 500kw 至 1000kw 的钢质普通机动船舶和 第一类钢质特种船舶; 2、船长小于 60m、或空船 重量小于 500t、或主机 总功率小于 500kw 的第 二类和第三类钢质特种 船舶; 3、船长小于 120m 的钢质 非机动船舶。 1、船长小于 60m、或空 船重量小于 500t、或 主机总功率小于 500kw 的钢质普通机 动船舶和第一类钢质 特种船舶; 2、船长小于 30m、或空 船重量小于 100t、或 主机总功率小于 100kw 的第二类和第 三类钢质特种船舶; 3、船长小于 90m 的钢质 非机动船舶。 类 别 类类类类 三 级
22、 生 产 能 力 1、船长大于 90m 至 120m、或 空船重量大于 1500t 至 3000t、或主机总功率大于 1000kw 至 4000kw 的内河钢 质普通机动船舶和内河钢质 非机动船舶; 2、船长小于 60m、或空船重量 小于 500t、或主机总功率小 于 500kw 的第一类钢质特种 船舶。 1、船长大于 60m 至 90m、 或空船重量大于 500t 至 1500t、或主机总功 率大于 500kw 至 1000kw 的内河钢质普通机动船 舶; 2、船长小于 120m 的内河 钢质非机动船舶。 1、船长大于 30m 至 60m、或空船重量大于 100t 至 500t、或主机 总功
23、率大于 100kw 至 500kw 的内河钢质普 通机动船舶; 2、船长小于 90m 的内河 钢质非机动船舶。 1、船长小于 30m、或空船重 量小于 100t、 或主机总功率 小于 100kw 的 内河钢质普通 机动船舶; 2、船长小于 60m 的内河钢质非 机动船舶。 根据包容制原则,表中每一类别包容其右侧、下面和右下侧的所有类别。例如:1、一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一级类、一级类、一级类、二级类、 二级类、二级类、二级类、三级类、三级类、三级类、三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2、二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三级类、三级类钢质 一般船舶生产企业;3、三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三级类
24、、三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表 4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分级汇总表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生产 能力 船长大于 50m 的铝质一般船舶。 船长大于 24m 至 50m 的铝质一般船舶。 船长小于 24m 的铝质一般船舶。 根据包容制原则,表中的每一级别包容其右侧的所有级别。例如:一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二级、三级铝质 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三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表 5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分级分类汇总表 类别类类 一级 生产能力船长大于 24m 的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 船长小于 24m 的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 类别类类 二级 生产能力 船长大于 24m
25、 的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不含高速船) 和船长大于 18m 至 24m 的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 船长小于 18m 的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 类别类 三级 生产能力 船长小于 12m 的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 根据包容制原则,表中的每一类别包容其右侧、下面和右下侧的所有类别。例如: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 生产企业包容一级类、二级类、二级类、三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二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 舶生产企业包容三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表 6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分级汇总表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生产 能力 船长大于 60m 的钢质渔 业船舶。 船长大于 45m 至 60m
26、的 钢质渔业船舶。 船长大于 30m 至 45m 的 钢质渔业船舶。 船长小于 30m 的钢质渔业 船舶。 根据包容制原则,表中的每一级别包容其右侧的所有级别。例如:一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二级、三级和四 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二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三级和四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 企业包容四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 表 7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分级分类汇总表 类别类类 一级 生产能力船长大于 24m 的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船长小于 24m 的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 类别类类 二级 生产能力 船长大于 24m 的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不 含高速船)和船长
27、大于 18m 至 24m 的纤维增 强塑料渔业船舶。 船长小于 18m 的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 类别类 三级 生产能力船长小于 12m 的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 根据包容制原则,表中的每一类别包容其右侧、下面和右下侧的所有类别。例如: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 生产企业包容一级类、二级类、二级类、三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二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三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 4.3.6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的分级 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分为2级。见表8。 表 8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分级汇总表 级别一级二级 生产能力船长大于 20m 的木质渔业船舶。船长小于 20
28、m 的木质渔业船舶。 根据包容制原则,表中的每一级别包容其右侧的所有级别。例如:一级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包容二级木质渔业船舶 生产企业。 4.4船舶生产企业评价 船舶生产企业的评价包括形式评价和现场评价两部分。 4.4.1形式评价 形式评价时,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企业提供的有关文件和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严 格审查。 4.4.2现场评价要素 4.4.2.1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现场评价要素包括通用要求、管理要求、人员要求、计量检测要求、生产设施 要求和生产设备要求等六大要素。 4.4.2.2渔业船舶生产企业 渔业船舶生产企业的现场评价要素包括通用要求、管理要求、人员要求
29、、计量检测要求、生产设施 要求、生产设备要求和渔业船舶生产补充要求等七大要素。 4.4.3现场评价依据 4.4.3.1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按照第5章第10章的规定对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实施现场评价。 4.4.3.2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 按照第5章第10章和第17章的规定对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实施现场评价。 4.4.3.3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按照第5章第8章和第11章、第12章的规定对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实施现场评价。 4.4.3.4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按照第5章第8章和第13章、第14章的规定对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实施现场评价。 4.4.3.5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
30、 按照第5章第8章、第13章、第14章和第17章的规定对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实施现场评 价。 4.4.3.6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 按照第5章第8章、第15章、第16章和第17章的规定对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实施现场评价。 4.4.4现场评价评分和合格判定原则 4.4.4.1现场评价要素评分 各级各类一般船舶生产企业总分满分为1000分,总合格分为800分;各级各类渔业船舶生产企业总分 满分为1100分,总合格分为880分。各现场评价要素分值如下: a) 通用要求:满分 100 分,合格分 80 分; b) 管理要求:满分 300 分,合格分 240 分; c) 人员要求:满分 100 分
31、,合格分 80 分; d) 计量检测要求:满分 100 分,合格分 80 分; e) 生产设施要求:满分 300 分,合格分 240 分; f) 生产设备要求:满分 100 分,合格分 80 分; g) 渔业船舶生产补充要求:满分 100 分,合格分 80 分。 4.4.4.2现场评价评分原则 现场评价时,评价人员应根据第5章第17章的要求,对申请评价企业进行评分,并做好现场评价 记录 (见附录a) 。 每条(本标准中标明分数的条)最高得分为该条规定的分数,每条的最高扣分不应超过该条规定的 分数。 4.4.4.3合格判定原则 经现场评价,企业达到总合格分,并且各现场评价要素均也达到规定的合格分
32、时,判定企业评价合 格;否则,判定企业评价不合格。 5通用要求及评价方法(满分 100 分,合格分 80 分) 5.1营业执照(20 分) 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不符合要求者扣20 分。 5.2注册资(本)金(30 分) 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应符合表9表14的要求。若企业达不到规定的数额,每缺 少2扣3分。 表 9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注册资(本)金最低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 类别 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 注册资(本)金 (万元) 20000100005000200050002000100050050020010030 表 10铝质一
33、般船舶生产企业注册资(本)金最低要求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注册资(本)金(万元) 1000500200 表 11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注册资(本)金最低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 类别 类类类类类 注册资(本)金(万元) 100050020010030 表 12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注册资(本)金最低要求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注册资(本)金(万元) 20001000500100 表 13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注册资(本)金最低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 类别 类类类类类 注册资(本)金(万元) 100050020010030 表 14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注册资(本)金最低要求 级别一级二级 注册资(
34、本)金(万元) 5030 5.3生产用地(50 分) 5.3.1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提供生产用地权属(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不符合要求者扣 20 分。 5.3.2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生产用地的占地面积应符合表 15表 20 的要求。若企业达不到规定的 面积,每缺少 2扣 3 分。 表 15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占地面积最低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 类别 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类 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 15.012.08.04.08.04.02.01.52.01.00.50.25 表 16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占地面积最低要求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2.00.50.25 表 17纤维
35、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占地面积最低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 类别 类类类类类 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2.01.01.00.50.25 表 18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占地面积最低要求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4.02.01.00. 5 表 19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占地面积最低要求 一级二级三级 类别 类类类类类 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2.01.01.00.50.25 表 20木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占地面积最低要求 级别一级二级 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0.50.25 6管理要求及评价方法(满分 300 分,合格分 240 分) 6.1质量保证机构(40 分) 6.1.1一级各类
36、、二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钢质渔业船舶 生产企业、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应建 立与船舶生产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取得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认证证书在有 效期内。按照下列规定评价: a) 未取得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认证证书不在有效期内者,扣 40 分; b) 质量体系运转不正常者扣 1030 分。 6.1.2二级类、二级类、二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二级和 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舶
37、生产企业应建立与船舶生产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并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质量体 系运转正常。按照下列规定评价: a) 未建立质量体系者扣 40 分; b) 质量体系运转不正常者扣 1030 分。 6.1.3三级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三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二级 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 舶生产企业、二级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船舶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评价: a) 未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者扣 40 分; b) 质量管理机构不能满足企业管理需要者扣 1030 分。 6.1.4其它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机构或设置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按照下列规定评价: a) 未建立质量管理
38、机构或未设置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者扣 40 分; b) 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不能满足企业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1030 分。 6.2质量方针目标(10 分) 6.2.1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制定质量方针及与质量方针相一致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具有可考 核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质量方针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b)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相一致; c) 质量目标应具有可考核性。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13分。 6.2.2一级各类和二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和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二级 和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和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
39、舶生产企业除应符合 6.2.1 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层层分解并贯彻落实; b) 应对其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持续适宜性定期进行评审。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13分。 6.3质量管理文件(30 分) 6.3.1一级各类和二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和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二级 和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和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舶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应具备满足质量体系运行需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并制定质量体系文件目录。质 量管理文件应包括质量手册、相应的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各种质
40、量记录表格。 所建造船舶的质量记录应归档保存。按照下列规定评价: a) 质量手册不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1015 分; b) 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的种类和内容不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38 分; c) 关键工序未制定作业指导书者扣 38 分; d) 质量记录表格的种类和格式不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38 分; e) 质量记录保存不齐全者扣 38 分。 6.3.2其它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制定满足生产要求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与质量管理制度配套的 各种质量记录表格。所建造船舶的质量记录应归档保存。 按照下列规定评价: a) 质量管理制度的种类和内容不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1015 分; b)
41、 质量记录表格的种类和格式不能满足质量管理需要者扣 38 分; c) 质量记录保存不齐全者扣 38 分。 6.4采购质量控制(20 分) 6.4.1一级各类和二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和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二级 和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和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舶生产企业应建立采购原材料、配套设备、外购件的质量控制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采购质量控制文件应能满足采购质量控制要求; b) 应制定供方评价准则,并对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制定合格供应方名单; c) 应制定原材料、配套设备、外购件进厂检验制度; d) 原始质量凭证及
42、入厂检验资料应全部归档保存。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 38 分。 6.4.2其它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制定采购原材料、配套设备、外购件的质量控制文件,并应符合 下列要求: a) 采购质量控制文件能满足采购质量控制要求; b) 应制定原材料、配套设备、外购件进厂检验制度; c) 原始质量凭证及入厂检验资料应全部归档保存。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8分。 6.4.3对于按来料加工方式建造船舶的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同样应承担 6.4.1 和 6.4.2 规定的采 购质量控制的责任,并按同等要求进行评价。 6.5过程质量控制(20 分) 6.5.1一级各类和二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
43、和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二级 和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和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舶生产企业应建立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制定工艺管理文件及考核办法; b) 应制定过程质量检验管理办法; c) 应制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d) 应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程序,并按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e) 应对特殊过程(产品质量无法通过事后检验或试验完全验证或需实施破坏性检测才能验证的过 程,如热处理等)进行过程质量策划,明确控制要求,制定特殊过程施工工艺和控制程序。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24分
44、。 6.5.2其它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建立过程质量控制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制定工艺管理文件及考核办法; b) 应制定施工工艺、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24分。 6.5.3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职工应严格按工艺管理文件、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 作业,并保存过程质量控制记录。不符合要求者, 扣 38 分。 6.5.4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按照船检部门批准的图样进行施工,船舶生产使用的各种材料应符合 施工图样的规定。按照下列规定评价: a) 无图施工或图样未经船检部门批准者,按照总分不合格评价; b) 使用的各种材料不符合施工图样规定者扣 510
45、分。 6.6库房及原材料管理(15 分) 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制定库房及原材料管理制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建立库房管理文件,详细规定入库验收、保管、存放条件、标示、防护、堆放、发放等的质 量保证措施; b) 应制定原材料进厂验收、保存、发放的管理文件; c) 应保存库房及原材料管理记录; d) 焊接材料应明确进货、保管、烘焙及领用要求,并设置专门的存放场地。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5分。 6.7质量信息管理(10 分) 6.7.1一级各类和二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和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二级 和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
46、和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舶生产企业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建立质量信息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责任制; b) 制定合理的质量信息管理文件; c) 应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和传递信息,并做好信息的分类和归档工作。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5分。 6.7.2其它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设置专职或兼职质量信息员; b) 应制定合理的质量信息管理文件; c) 应及时收集、分析、处理和传递信息,并做好信息的分类和归档工作。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5分。 6.8技术管理(25 分) 6.8.1一级各类和二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和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二级
47、和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和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舶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具备所生产船舶应使用的相关国际公约、规则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规范、标准文件; b) 应制定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管理办法,其设计或编制、审批、发放、更改等均应受到控制, 产品设计文件和有关资料应齐备; c) 应有工艺文件的管理办法,其设计或编制、审批、发放、更改等均应受到控制,产品工艺文件 和有关资料应完整、正确、统一; d) 应制定合理的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的程序,设有专门部门负责文件的管理, 企业各部门使用的文件和资料应在有效期之内。
48、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6分。 6.8.2其它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具备所生产船舶应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规范、标准文件; b) 产品图样和技术资料应齐备; c) 产品工艺文件应完整、正确、统一; d) 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文件的管理,企业各部门使用的文件和资料应在有效期之内。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6分。 6.9质量检验管理(15 分) 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制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并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制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文件、检验规程及检验作业指导文件; b) 应建立自检、互检与专职检验相结合的检验制度; c) 应结合承建船舶
49、适用的规范和船舶生产工艺制定合理的船舶报检项目表; d) 应在每艘船舶生产开工前向有关船检部门提出检验申请,并归档保存建造过程中全部检验资料。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5分。 6.10外包(外协)管理(15 分) 6.10.1对于船舶生产过程中有外包(外协)工程项目的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对外包(外协)工 程项目的质量负责,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制定外包(外协)项目管理制度; b) 应严格审查承包(外协)方的能力,并与选定的承包(外协)方签订质量控制协议; c) 应制定外包(外协)工程项目管理文件和质量控制文件,加强对外包(外协)工程的质量管理。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6分。 6
50、.10.2对于船舶生产过程中有外包(外协)工程项目的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按照第 9 章至第 17 章中要求企业具备的同等条件对外包(外协)工程项目单位进行评价,评价分数记录在相关项目中; 若能提供足以证明外包(外协)单位具备相应能力和条件的书面材料,可免于对外包(外协)单位的评 价。 6.11设施设备管理(20 分) 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应制定生产设施、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并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制定合理的设施、设备管理文件; b) 应建立设施、设备台帐和档案; c) 应按照规定定期维修和保养设施、设备,应保证使用中的设施、设备技术状态良好。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8分。 6.12文
51、明生产(20 分) 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的文明生产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厂区内道路平坦畅通,生产场地和办公区布局合理; b) 生产和办公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满足生产和办公需要; c) 车间内各种设备和工件应摆放整齐; d) 各类原材料、制成品、配套设备等应按规定存放; e) 各类操作或作业应文明,不野蛮操作。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25分。 6.13安全生产(40 分) 6.13.1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企业领导中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b) 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c) 应制定船舶生产吊装作业、多工种交叉作业生产操作规程
52、和安全防护措施; d)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应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培训考 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一般从业人员应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e) 应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为从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f) 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和工作场所以及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易燃、 易爆等危险品应有隔离和防护措施; g) 应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保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38分。 6.13.2一级各类和二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和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二 级和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各类纤
53、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和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渔 业船舶生产企业除应符合 6.13.1 的要求外,还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不符合要求者扣 38 分。 6.13.3其它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除应符合 6.13.1 的要求外,还应设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 符合要求者扣 38 分。 6.14环境保护和卫生(20 分) 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卫生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b) 制定合理有效的卫生健康规章制度; c) 应采取防粉尘、防有害气体、防噪声、防辐射等措施,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d) 废水、废气、废料等的排放应符合国
54、家有关规定。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28分。 7人员要求及评价方法(满分 100 分,合格分 80 分) 7.1企业技术、质量负责人(30 分) 7.1.1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厂级领导中应有专人负责企业的技术、质量工作,负责技术、质量的厂 级领导应具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和主管相关工作的经验。 7.1.2一级各类和二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二级和三级钢质渔业船舶生产企业、一级 和二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和一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渔业 船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技术总负责人应具备高级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五年以上;或具备工程
55、师职称, 主管相关工作七年以上; b) 质量总负责人应具备高级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五年以上;或具备工程师职称, 主管相关工作七年以上; c) 主管技术、质量、检验工作的负责人应具备高级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三年以 上;或具备工程师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五年以上。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510分。 7.1.3其它各级各类船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技术总负责人应具备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五年以上;或具备助理工程师技术 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七年以上; b) 质量总负责人应具备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五年以上;或具备助理工程师技术 职称,
56、主管相关工作七年以上; c) 主管技术、质量、检验工作的负责人应具备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三年以上; 或具备助理工程师技术职称,主管相关工作五年以上。 上列各项不符合规定,每项扣510分。 7.2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40 分) 7.2.1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40 分) 各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应配有适任的、能覆盖船体、船机、船电等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 和检测人员。最低应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符合表21的规定。所配备的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应与本企业已签订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否则视为不具备该人员。不符合规定者,每缺1人扣25 分。 表
57、21各级各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最低应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级别或类别人员配备 一级类 一级类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高级工程师 15 名,工程师30 名; 2、具有上岗资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9 名; 3、具有持ii 级(或以上)资格证书的专职无损检测人员。 一级类 一级类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高级工程师 10 名,工程师20 名; 2、具有上岗资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6 名; 3、具由持ii 级(或以上)资格证书的专职无损检测人员。 二级类 二级类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高级工程师 5 名,工程师8 名; 2、具有上岗资
58、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5 名; 3、具有持ii 级(或以上)资格证书的无损检测人员。 二级类 二级类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高级工程师 1 名,工程师3 名; 2、具有上岗资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4 名; 3、具有持ii 级(或以上)资格证书的无损检测人员。 三级类 三级类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工程师3 名,助理工程师5 名; 2、具有上岗资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3 名。 三级类 三级类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工程师1 名,助理工程师2 名; 2、具有上岗资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2 名。 7.2.
59、2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40 分) 各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应配有适任的、能覆盖船体、船机、船电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最低应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符合表22的规定。所配备的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应与本企业已 签订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否则视为不具备该人员。不符合规定者,每缺1人扣25分。 表 22各级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最低应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级别或类别人员配备 一级铝质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高级工程师 6 名,工程师12 名; 2、具有上岗资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4 名; 3、具由持ii 级(或以上)资格证书的
60、专职无损检测人员。 二级铝质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高级工程师 3 名,工程师6 名; 2、具有上岗资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3 名; 3、具有持资格证书的无损检测人员。 级别或类别人员配备 三级铝质 1、从事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工程师3 名,助理工程师6 名; 2、具有上岗资格的船体、船机、船电专业的专职检验人员 3 名。 7.2.3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 (40 分) 各级各类纤维增强塑料一般船舶生产企业应配有适任的、能覆盖船体、船机、船电等专业的技术人 员和检验人员。最低应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符合表23的规定。所配备的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政策在提升农村地区教学质量中的实践探索
- 教育机器人技术的伦理挑战与应对策略
-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回民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创新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游戏设计-兼谈寓教于乐的探索与实践
- 数字化教育时代的伦理挑战学生数据隐私保护策略
- 国际教育技术合作的策略与方法探讨
- 教育游戏化提升STEM学习体验的有效途径
- 商业策略与投资视角下的干细胞教育市场分析
- 个性化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利用数据分析进行更高效的教学管理
- 基础护士眼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沟通力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光伏组件回收技术经济性分析与政策激励效果报告
- 住院患者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 街区防灾规划方案(3篇)
-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师德师风校长培训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高职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养老中的老人健康监测与生活服务保障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