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三精编版_第1页
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三精编版_第2页
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三精编版_第3页
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三精编版_第4页
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三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动因动因的讨论的讨论 一一. .一因素说一因素说 以高尔顿(以高尔顿(F FGaltonGalton)、霍尔为代表的遗)、霍尔为代表的遗传决定论为一派,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先天传决定论为一派,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先天不变的遗传的结果。不变的遗传的结果。天才高尔顿天才高尔顿v 他从小就聪颖过人,出生他从小就聪颖过人,出生 12 12 个月后,他便能认个月后,他便能认识所有的大写字母,识所有的大写字母,18 18 个月后则能辨别大写和小个月后则能辨别大写和小写两种字母。到了两岁半左右,高尔顿已能阅读写两种字母。到了两岁半左右,高尔顿已能阅读蛛网捕蝇蛛网捕蝇之类

2、的儿童读物。之类的儿童读物。3 3 岁时他学会签名,岁时他学会签名,4 4 岁时他能写诗,岁时他能写诗,5 5 岁时已能背诵并理解苏格兰叙岁时已能背诵并理解苏格兰叙事诗事诗马米翁马米翁,6 6 岁时,他已精熟荷马史诗中的岁时,他已精熟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伊利亚特和和奥德赛奥德赛,7 7 岁能欣赏莎士比亚岁能欣赏莎士比亚名著,对博物学产生兴趣,并按自己的方法对昆虫名著,对博物学产生兴趣,并按自己的方法对昆虫、矿物标本进行分类。、矿物标本进行分类。v 高尔顿高尔顿(1822182219111911),),他的学术研究兴趣广泛,包他的学术研究兴趣广泛,包括人类学、地理、数学、力括人类学、地理、数学、

3、力学、气象学、心理学、统计学、气象学、心理学、统计学等方面。他是达尔文的表学等方面。他是达尔文的表弟,深受其进化论思想的影弟,深受其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该思想引入到人类研响,把该思想引入到人类研究。他着重研究个别差异,究。他着重研究个别差异,从遗传的角度研究个别差异从遗传的角度研究个别差异形成的原因,开创了优生学形成的原因,开创了优生学。他关于人类官能的研究开。他关于人类官能的研究开辟了个体心理和心理测验研辟了个体心理和心理测验研究的新途径。究的新途径。 重要专著重要专著v 遗传的天才遗传的天才(18691869)v 书中提出了大量关于智力遗传的论据,列出了来自书中提出了大量关于智力遗传的论据

4、,列出了来自300300个个家庭的近家庭的近10001000个知名人物的数据。书中还提出智力能力在个知名人物的数据。书中还提出智力能力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的观点。人群中呈正态分布的观点。v 人类官能极其发展的研究人类官能极其发展的研究(18831883)v 书中包括了高尔顿关于心理表象、词语联想、作为智力指书中包括了高尔顿关于心理表象、词语联想、作为智力指标的感觉辨别,以及双生子研究的内容。标的感觉辨别,以及双生子研究的内容。v 指纹学指纹学(18921892)v 高尔顿关于指纹研究的重要专著。在书中作者总结了指纹高尔顿关于指纹研究的重要专著。在书中作者总结了指纹的特性和应用。的特性和应用。心理

5、学家霍尔(心理学家霍尔( 1844184419241924) v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哲学博士,是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哲学博士,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立者,发展心理学心理学会的创立者,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将精神分析引入到新的创始人,将精神分析引入到新大陆的第一人,也是冯特的第一大陆的第一人,也是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弟子。他出生于美国马萨个美国弟子。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艾士非(诸塞州艾士非(AshfieldAshfield)的乡)的乡村,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渥斯村,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渥斯特。杜威和卡特尔的导师;美国特。杜威和卡特尔的导师;美国心理学会第一届主席

6、。心理学会第一届主席。 贡献贡献v 1. 1.开创发展心理学研究开创发展心理学研究 1893 1893 年,霍尔在一场演讲指出:年,霍尔在一场演讲指出:“过去我们都到欧洲去研习心理学,从现在起我们应建立属过去我们都到欧洲去研习心理学,从现在起我们应建立属于美国的心理学;美国心理学的特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于美国的心理学;美国心理学的特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研究。”霍尔提倡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目的,并非将发展霍尔提倡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目的,并非将发展心理学作为纯基本科学的研究,而是为了配合教育的需要心理学作为纯基本科学的研究,而是为了配合教育的需要。霍尔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摆脱实验法,改采取观察法

7、和。霍尔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摆脱实验法,改采取观察法和调查法搜集资料,而且研究范围包括儿童、青年、老年、调查法搜集资料,而且研究范围包括儿童、青年、老年、奠定了今日发展心理学以生命全程发展为研究取向的基础奠定了今日发展心理学以生命全程发展为研究取向的基础。v 讨论:霍尔的学术观念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启示讨论:霍尔的学术观念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启示?贡献贡献v 2. 2.提出复演论提出复演论 霍尔霍尔1904 1904 年提出了复演论,认为个年提出了复演论,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他认为生前体心理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他认为生前胚胎期像蝌蚪形状,代表人类最初在水中

8、生存的时胚胎期像蝌蚪形状,代表人类最初在水中生存的时期期; ;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进化的猿猴时期;青年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进化的猿猴时期;青年期情绪不稳定代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霍尔认为青期情绪不稳定代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霍尔认为青年期之情绪不稳是必然现象,故而他主张应特别重年期之情绪不稳是必然现象,故而他主张应特别重视青年教育。视青年教育。 v彪勒彪勒( (奥地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素质奥地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因素只不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因素只不过起延缓和促进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起延缓和促进这个过程的作用,而

9、不能改变这个过程。过程。 v弗洛伊德强调存在于潜意识的性本能是推动儿童心弗洛伊德强调存在于潜意识的性本能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理发展的动力。 另一派以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另一派以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否定儿童的主动性,否定儿童定遗传的作用,否定儿童的主动性,否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片面夸大、机械地看待心理发展的内部规律,片面夸大、机械地看待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结果,是环境决定的。是外界影响的结果,是环境决定的。 二.二因素因素说 二因素说主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二因素说主张儿童心理

10、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实际上是遗传决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实际上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混合体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混合体 v 施太伦(施太伦(W Wsternstern)提出辐合说,他认为心理的发展是)提出辐合说,他认为心理的发展是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 v 吴伟士(吴伟士(WoodworthWoodworth伍德沃斯的简称)提出相乘说,他伍德沃斯的简称)提出相乘说,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v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他认为先天成熟和后天学习共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他认

11、为先天成熟和后天学习共同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成熟更为重要。同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成熟更为重要。v 施太伦施太伦(18711938)(18711938)是一位出色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是一位出色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六岁以前早期六岁以前早期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一本权威性著作,他受普莱尔的影响,和他的夫人一起是一本权威性著作,他受普莱尔的影响,和他的夫人一起对他们的孩子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观察,直到六岁。过去的儿童心理观对他们的孩子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观察,直到六岁。过去的儿童心理观察研究,包括普莱尔的工作,大多限于三岁以前,而施太伦则把它扩充察研究,包括普莱尔的工作,大多限于三岁以前,而施太伦则把它扩

12、充到六岁年龄(谈谈如何你在教育领域里感兴趣的观察对象)。到六岁年龄(谈谈如何你在教育领域里感兴趣的观察对象)。v 施太伦是属于人格主义哲学观点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在宇宙中,人格施太伦是属于人格主义哲学观点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在宇宙中,人格是唯一的实在,个人是这一人格的具体体现,这完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是唯一的实在,个人是这一人格的具体体现,这完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他并且认为人格是有目的性的,目的的实现又和客观环境分不开观点。他并且认为人格是有目的性的,目的的实现又和客观环境分不开,一方面,目的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可以影响,一方面,目的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又可

13、以影响目的的实现。因此,他在遗传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所谓目的的实现。因此,他在遗传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所谓“辐合说辐合说”,认为遗传环境是不可分的,表面是折中调和论,实质还是唯心主义,认为遗传环境是不可分的,表面是折中调和论,实质还是唯心主义的遗传决定论。他和霍尔一样,特别强调复演说,这是和他的唯心主义的遗传决定论。他和霍尔一样,特别强调复演说,这是和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分不开的。观点分不开的。v 吴伟士吴伟士(Woodworth(Woodworth,伍德沃,伍德沃斯的简称斯的简称) )(1869196218691962)是美)是美国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主要代国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主要代表

14、。他在心理测量方面有很显著表。他在心理测量方面有很显著的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针对美的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针对美国士兵中出现的恐惧、多疑、失国士兵中出现的恐惧、多疑、失眠、紧张、过度疲劳等情况的增眠、紧张、过度疲劳等情况的增多,对士兵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多,对士兵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这一方法被视为,这一方法被视为自陈式个性测自陈式个性测验的发端。验的发端。他反对华生机械性的他反对华生机械性的S-RS-R公式,公式,提出了提出了S-O-RS-O-R。将驱力。将驱力的概念引入心理学,提出了动力的概念引入心理学,提出了动力心理学。心理学。著作有名著作有名v 武德沃斯的著述甚丰,影响了几代学生。武德沃斯的

15、著述甚丰,影响了几代学生。v 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19111911,该书为修订赖德原著,后改为赖,该书为修订赖德原著,后改为赖德、武德沃斯合著)、德、武德沃斯合著)、v 伍德沃斯伍德沃斯v 动力心理学动力心理学(19181918,该书集中表述了他的机能主义观,该书集中表述了他的机能主义观点)、点)、v 现代心理学派别现代心理学派别(19311931初版,初版,19641964年三版时改为武德年三版时改为武德沃斯、汉舍合著)、沃斯、汉舍合著)、v 心理学心理学(19211921年初版,年初版,19471947年五版)、年五版)、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19381938,19591959)、)、v

16、 行为动力学行为动力学(19581958)。)。v 由于他的重要贡献,由于他的重要贡献,19561956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将第一枚金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将第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他。质奖章授予他。v 格塞尔(格塞尔(1880-19611880-1961)美国)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学家。19061906年,获得克年,获得克拉克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拉克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19111911年任耶鲁大学教授,年任耶鲁大学教授,提出成熟势力理论。提出成熟势力理论。双生子爬楼梯研究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v 格塞尔的观点源自于他的双生子爬楼梯研究。格塞尔的观点源自于他的双生子爬楼梯研究。19291929年,年,他首先对

17、双生子他首先对双生子T T和和C 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发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他们出生第展水平相当。在他们出生第4848周时,对周时,对T T进行爬楼梯、搭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C C则不作训练。则不作训练。训练持续了训练持续了6 6周,其间周,其间T T比比C 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第5353周当周当C C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须少量训练,发现只须少量训练,C C就赶上了就赶上了T T的熟练水平

18、。进一步观的熟练水平。进一步观察发现,察发现,5555周时周时T T和和C C的能力没有差别。的能力没有差别。v 研究结果:格塞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格塞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环境与成熟的关系环境与成熟的关系v 他把两者关系归纳如下: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发他把两者关系归纳如下: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发展起支持,影响及特定化作用,但并不能产生基展起支持,影响及特定化作用,但并不能产生基本的发展形式和个体发展的顺序。只有当结构与本的发展形式和个体发展的顺序。只有当结构与行为相适应的时候,学习才可能发生;在

19、结构得行为相适应的时候,学习才可能发生;在结构得以发展之前,特殊的训练及学习收效甚微。以发展之前,特殊的训练及学习收效甚微。主要著作v19411941年出版的年出版的发展诊断学发展诊断学v19251925年的年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v19281928年的年的婴儿期和人的成长婴儿期和人的成长v19291929年的年的同卵双生子的学习与成长同卵双生子的学习与成长v19401940年的年的儿童生活的最初五年儿童生活的最初五年v19431943年的年的现代文明中的婴儿和儿童现代文明中的婴儿和儿童 三三. . 相互作用说相互作用说 相互作用说认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相互作用说认为,遗传和

20、环境相互作用影响 着儿童心理的发展。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v 皮亚杰认为,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呈相互依存关系,皮亚杰认为,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呈相互依存关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作用的性质、大其中任何一种因素作用的性质、大 小都依赖于另一种小都依赖于另一种因素,他们之间不是简单因素,他们之间不是简单 的相加和会合,遗传和环境的相加和会合,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呈相互转化和渗透的关系。两种因素呈相互转化和渗透的关系。 第二节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因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动因一、遗传与生理成熟动因 (一)遗传机制(一)遗传机制v 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遗传物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

21、代传给下代的现象,遗传物质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即脱氧核质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即脱氧核糖核酸(糖核酸(DNADNA)。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 v 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脑的结构和机能特征。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脑的结构和机能特征。 (二)遗传的作用(二)遗传的作用 v 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动力设备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动力设备,提供了生物前提,遗传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提供了生物前提,遗传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对儿童发展起着动因作用。对儿童发展起着动因

22、作用。 v 遗传因素变异或有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个性或遗传因素变异或有遗传病,可导致非正常个性或低能儿。低能儿。v 遗传因素影响着儿童智力、能力的发展。遗传因素影响着儿童智力、能力的发展。v 遗传通过气质类型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发展。遗传通过气质类型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发展。 ( (三三) )生理成熟的作用生理成熟的作用 生理成熟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生理成熟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v 生理成熟指生理发展,即指个体生长发育的水平。它依生理成熟指生理发展,即指个体生长发育的水平。它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成长程序,有其发展的规律性。当某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成长程序,有其发展的

23、规律性。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水平时,如果环境给予及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水平时,如果环境给予及时的相应刺激,某种心理品质就会形成和发展。时的相应刺激,某种心理品质就会形成和发展。 v 生理成熟速率对人的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生理成熟速率对人的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 ( (四四) ) 遗传、生理成熟的作用依赖于环境、教育,并遗传、生理成熟的作用依赖于环境、教育,并影响于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交互作用影响于环境、教育,与环境、教育交互作用v 遗传、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儿童是否遗传、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儿童是否能够正常发展,还要看环境因素作用的性质

24、与水平。能够正常发展,还要看环境因素作用的性质与水平。 v 遗传、生理成熟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和通过影响个体与环遗传、生理成熟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和通过影响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制约儿童心理的发展。境的相互作用来制约儿童心理的发展。 二、环境与教育动因二、环境与教育动因 v 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是遗传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是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必要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必要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有影响的环境主要有四方面,社会环境、家庭、学展有影响的环境主要有四方面,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校( (幼儿园幼儿园) )和历史环境,这就是所

25、谓的四维环境观。和历史环境,这就是所谓的四维环境观。这些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有的是显型教育,有的是隐型这些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有的是显型教育,有的是隐型教育,儿童在其中生活着、活动着,在与环境的相互教育,儿童在其中生活着、活动着,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心理品质。作用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心理品质。 ( (一一) )社会环境的作用社会环境的作用 1.1.遗传和生理成熟给儿童心理发展只是提供可遗传和生理成熟给儿童心理发展只是提供可 能性,而环境就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能性,而环境就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1)(1)只有人的遗传素质,而没有人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形成只有人的遗传素质,而没有

26、人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的。人的心理的。 (2)(2)一个人即使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一个人即使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才能使其成才。教育,才能使其成才。 (3)(3)多数人遗传素质相差不大,其智力发展之所以有别,是多数人遗传素质相差不大,其智力发展之所以有别,是环境和教育的结果。环境和教育的结果。 (4)(4)双生子的研究说明了环境对心理形成的重要作用。双生子的研究说明了环境对心理形成的重要作用。 2.2.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性质、内容和水平的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性质、内容和水平的决定作用决定作用(1 1)社会生活,不同的生产方式影响着儿)

27、社会生活,不同的生产方式影响着儿 童心理的发展童心理的发展 (2 2) 社会文化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社会文化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 (二二) )家庭的作用家庭的作用v家庭为儿童心理开始形成提供了最初的社会环境家庭为儿童心理开始形成提供了最初的社会环境, ,为儿童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儿童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 1. 1. 家庭体系家庭体系 家庭是儿童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2. 2. 亲子相互作用亲子相互作用 父母亲与子女在行为方式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父母亲与子女在行为方式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用。 3. 3.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 家庭中不同的人际交往与儿童心理发

28、展有密切家庭中不同的人际交往与儿童心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的关系。v家庭内人们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协作型家庭内人们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协作型, ,均等均等型型, ,竞赛型竞赛型, ,竞争型和对抗型五种。不同类型家竞争型和对抗型五种。不同类型家庭的感情气氛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极大庭的感情气氛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极大, ,儿童儿童的态度感受、思想和一般行为可能反映出家庭的态度感受、思想和一般行为可能反映出家庭中占优势的感情气氛。中占优势的感情气氛。 4. 4. 家长抚养方式的影响家长抚养方式的影响 对婴幼儿采取什么样的抚养方式对婴幼儿采取什么样的抚养方式, ,这对其儿童心这对其儿童心理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理

29、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有两个重要的行为维度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有两个重要的行为维度: :接接受受拒绝和限制拒绝和限制允许允许, ,这两种行为维度这两种行为维度构成了不同的教育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响儿童心理发展。5. 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 6. 6. 家长特征家长特征 班杜拉强调人的个性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班杜拉强调人的个性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获得的, ,所以父母的政治态度、意识形态、思所以父母的政治态度、意识形态、思想作风、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生活习惯、情想作风、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生活习惯、情绪状态、气质风度、性格特征

30、、价值取向、思绪状态、气质风度、性格特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等对儿童都有巨大的影响维方式、认知风格等等对儿童都有巨大的影响。 ( (三三) )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1. 1. 教育的主导作用教育的主导作用 (1)(1)儿童心理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儿童心理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指出的方向指出的方向, ,如果没有适合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如果没有适合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教育, ,儿童心理就无法得到发展。儿童心理就无法得到发展。 (2)(2)教育可以在不断使儿童掌握知识技能中教育可以在不断使儿童掌握知识技能中, ,促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 (3

31、)(3)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合理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速儿童心理发。合理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速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展的进程。 (4)(4)教育可以使具有一般遗传素质的人成为科教育可以使具有一般遗传素质的人成为科学家学家, ,使遗传素质有缺陷的人获得一定的心理使遗传素质有缺陷的人获得一定的心理能力能力。 2. 2. 幼儿园教育诸因素的影响幼儿园教育诸因素的影响 (1)(1)教师个性特征效应教师个性特征效应 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发展。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发展。 中小学、幼儿园中小学、幼儿园7474名优秀教师心理特点统计表名

32、优秀教师心理特点统计表 有效能的教师有效能的教师 无效能的教师无效能的教师1. 1. 合作、民主合作、民主 1. 1. 脾气坏、无耐心脾气坏、无耐心2.2. 人次人次(公平)(公平)、体谅、体谅 2. 2. 不公平、偏爱不公平、偏爱3.3. 能忍耐能忍耐 3. 3. 不愿帮助同学不愿帮助同学4.4. 兴趣广泛兴趣广泛 4. 4. 狭隘、对学生要求不合理狭隘、对学生要求不合理5.5. 和蔼可亲和蔼可亲 5. 5. 忧郁、不和善忧郁、不和善6.6. 公正公正 6. 6. 讽刺、挖苦学生讽刺、挖苦学生7.7. 有幽默感有幽默感 7. 7. 外表讨厌外表讨厌8.8. 言行稳定一致言行稳定一致 8. 8

33、. 顽固顽固9.9. 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 9. 9. 啰啰嗦不停嗦不停10.10. 处事有伸缩性处事有伸缩性 10. 10. 言语横霸言语横霸11.11. 了解学生、给予鼓励了解学生、给予鼓励 11. 11. 矜持自负矜持自负12.12. 精通教学技能精通教学技能 12. 12. 无幽默感无幽默感 (2)(2)教师与儿童关系效应教师与儿童关系效应 儿童与教师的相互交往儿童与教师的相互交往, ,特别是教师对儿童的态度是儿特别是教师对儿童的态度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成因。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儿童个性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成因。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发展。的发展。 (3)3)教育教

34、学组织方式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 (四四) )历史环境的作用历史环境的作用v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 ,不仅是横向的不仅是横向的, ,也是纵向的也是纵向的, ,历史纵深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历历史纵深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历史环境包括个人发展史和社会历史。史环境包括个人发展史和社会历史。 v早期经验的获得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早期经验的获得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重要作用。1. 早期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v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任何现实环境不仅对当任何现实环境不仅对当代发生重要影响代发生重要影响, ,而且对

35、后代也会产生重要影而且对后代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响, ,其实现实的环境其实现实的环境, ,实际包含着众多以往社会实际包含着众多以往社会环境因素的具有强烈历史沉淀意义的环境。环境因素的具有强烈历史沉淀意义的环境。2. 社会历史文化遗产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v( (五五) )环境、教育在与遗传、生理成熟交互作用环境、教育在与遗传、生理成熟交互作用中中, ,依赖于遗传、生理成熟依赖于遗传、生理成熟, ,并能改造遗传、生并能改造遗传、生理成熟理成熟 。 环境、教育和遗传、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相互环境、教育和遗传、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依赖、相互渗透, ,遗传、生理成熟要依赖并影遗传、生理成熟要依赖

36、并影响于环境响于环境, ,同样同样, ,环境、教育的作用也受遗传或环境、教育的作用也受遗传或生理成熟的影响。生理成熟的影响。 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互动形成儿童个性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互动形成儿童个性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作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作用 民主性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意民主性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义, ,产生积极的作用。产生积极的作用。 溺爱溺爱 放任放任 消极、不良影响消极、不良影响 专制专制 不一致不一致儿童气质影响父母教育方式儿童气质影响父母教育方式 儿童高活动性、低适应性、高趋向性、高反应儿童高活动性、低适应性、高趋向性、高反应强度、低反应强度、消

37、极心境和中性注意力分强度、低反应强度、消极心境和中性注意力分散会促使母亲消极的抚养方式。散会促使母亲消极的抚养方式。 三、游戏活动动因三、游戏活动动因 1. 1. 游戏活动是儿童实现内化的过程游戏活动是儿童实现内化的过程v 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如扮演社会角色、学习社会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如扮演社会角色、学习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承担社会职责)将获取的各种信息规范、行为准则、承担社会职责)将获取的各种信息转化为主体意识,又通过操作活动,将内化的主体意转化为主体意识,又通过操作活动,将内化的主体意识具体表现出来,实现了主体意识的外化,以此强化识具体表现出来,实现了主体意识的外化,以此强化内化了的意识

38、,并在高一层水平上进一步内化。内化了的意识,并在高一层水平上进一步内化。 2 2活动是儿童产生内部矛盾的基本途径活动是儿童产生内部矛盾的基本途径v 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与社会(环境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与社会(环境)、教育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中介。 v 儿童在活动中不断地掌握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儿童在活动中不断地掌握事物的特性和关系,掌握各种技能,掌握行为原则和社会规范,从而掌握各种技能,掌握行为原则和社会规范,从而发展自己的心理水平。发展自己的心理水平。 v认知因素是指先期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内容上或认知因素是指先期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内容上或组织上的特征。由于人有认知能力,人有主观组织上的特征。由于人有认知能力,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对外界信息加以认识,人才能有能动性,人能对外界信息加以认识,人才能有选择接受外界信息,将外界的要求变为自己的选择接受外界信息,将外界的要求变为自己的需要。需要。 v自我意识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个自我意识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前提,也是儿童个性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性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四、儿童自身的认知因素和自我意识 v自我意识制约着心理的发展,其中自我评价、自自我意识制约着心理的发展,其中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