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东县掘港小学石明峰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这样说:“好的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在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自觉性不断增强,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实施有效教 学义不容辞的义务。好的习惯是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基础,好的习惯能取得好的 学习效果,我认为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重点做好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 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生活泼好动,时常坐不住,思维容易发散,遇到新鲜事物会异常兴奋。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一来到电脑室上课,看到了他 们感到神奇而又向往的计算
2、机,就足够可以让他们兴奋得谈论一整天。当发现 什么新奇有趣的事物,就大声叫嚷,其他同学就像小蜜蜂看到蜜糖一样,一窝 蜂地被吸引了过去。要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学生信 息素养,就很有必要从学生一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就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 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学生先天就具备的,是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 的进行培养的,是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断训练而形成的。那么如何才能养成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呢?我做了以下有效探讨。(一)培养预习的习惯。新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信息技术课程也要倡导自主的学习 方式。而课前预习正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必不可少
3、的一个环节。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新知识, 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预习是学好信息技术关键的第一步,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 的主动求知过程。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了,学生才知道 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上课,是不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能使学生明确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困难在哪里,带着问题上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比 如计算机的认识、开机与关机、窗口的认识、工作界面的认
4、识、用画图画画、 整理桌面等等,这些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完全能够掌握。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 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 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所以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及时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复习等,使学生系统 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二)培养查阅的习惯。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 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所,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口 头上。现在提倡“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就应该培养学生
5、查阅资料的习 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 新知识的能力。我要求学生以每课为单位在课前或课后到网上或请教他人等渠 道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拓宽信息 技术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信息技术, 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如在高年级学习“如何防止电脑病毒”时,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或查阅 网络上的有关知识,初步了解一些病毒的名称,上课时当老师提起这些病毒的 厉害之处时,就能深切体会到病毒能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危害和损失,这样在 后面学习病毒的防治方法时就会格外认真、留神了。(三)培养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
6、意力,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它包括两个方 面的要求。首先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学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其次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 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 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课的 基础上,才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由于他们 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 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教师如果不加注意, 及时提醒,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认真
7、、仔细的看、听上,既不利于学生掌握 所学知识,也会使学生逐步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力 求教学语言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同时注意动静搭配, 调整小学生听讲情绪。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小学生多动脑、 多动口、多动手, 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 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上,要求不管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还是全班交流时,不管是老师, 还是学生,都应学会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快速把握对方说话要领,并作出判断, 使之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一项重要能力。如果学生养成了倾听的习惯,就能不 断地提升自己,超越自
8、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眼观六路,洞察每一个角落的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 眼光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只有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才能 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身教重于言教”!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专心听,自己也要认真倾 听,为学生树立榜样,并要注意营造民主气氛,随时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反应, 及时调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最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尊重学 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培养合作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小组合作的培养。尽量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 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中,自 主
9、地探索,获得新知识,提高信息素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 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 思考方式、解题思路,又能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 悦。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人合作交流,学会共同研究探讨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才会 有新的突破。如在学习“电脑画图”课中,我为了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绘画的兴趣,特地 让他们画一幅校园图,然后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完成。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动手 动口动脑,这样学生既能发挥个人的特长优势,又能够体会到合作工作所带来 的
10、方便与快乐,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五)培养评价的习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推出了课堂过程性评价,这个过程性评价把学生学习信 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 学习历程。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我,正确对待他人,客观、公正的精神和激 励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 的评价方式,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习惯的培养, 实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自主性评价。在自我评价时要求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 点和缺点;在互相评价中,懂得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他人。然而,要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很难,需要长期的训练,另外教师的表率是前提,学生学会 倾听是基础,及时的指导是关键。要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机会,促使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和信息素养的形成。比 如在教过绘图后,可结合每年的科技节,让学生创作电脑科技绘画,在教过文 字录入及编排后,可让学生办一期电子板报,并将好的作品标好作者姓名,用 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职业之路
- 解密春分之谜
- 驾驭未来:新车型解析
- 2025年化工厂安全试卷及答案
- 端午文化与教学创新
- 2025绿化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职业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紧急救援与自救方式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卷以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消防日消防月主题知识培训
- 2022年长春财经学院公共课《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科目期末试卷B
- 2025年10月广东深圳市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招聘编外人员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46401-2025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
- 2025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建筑企业法人a证考试及答案
- HSF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及操作指南
- 药企采购知识培训课件
-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盘扣式脚手架)
-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表模板
- 2022版实验室CNAS认可体系全套质量手册含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