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洪堡特汉语观及其引起的反响_第1页
语言学洪堡特汉语观及其引起的反响_第2页
语言学洪堡特汉语观及其引起的反响_第3页
语言学洪堡特汉语观及其引起的反响_第4页
语言学洪堡特汉语观及其引起的反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洪堡特的汉语观及其理论洪堡特的汉语观及其理论引起的反响引起的反响洪堡特的汉语观洪堡特的汉语观1822.1,他在柏林科学院宣读了一篇题为论语法形式的产生及其对观念发展的影响的论文(他本人的学术报告),在语法形式的影响这一节里谈到汉语时,他说:“汉语的语法关系仅仅由词序或独立的词来表达。”在他看来,像汉语这像汉语这样的只靠语序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是不完善的语言,他不能像那样的只靠语序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是不完善的语言,他不能像那些具有丰富的屈折形态的语言那样适应思想的发展。些具有丰富的屈折形态的语言那样适应思想的发展。 法国皇家学院汉语教授阿贝尔阿贝尔. .雷米萨雷米萨于1825年发表论语法形式的起源

2、一文,对洪堡特的观点洪堡特看到此文后,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久,洪堡特就认真钻研雷米萨所编的汉语教科书汉文启蒙以及中庸的法文译著本,在后来的几年中,两人通过书信书信讨论汉语问题。在1826年第9期亚细亚杂志(Journal asiatique)上首先看在了这封信的摘要,于次年全信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定名为致雷米萨的信,致雷米萨的信,论语法形式的一般属性和语法形式的特性论语法形式的一般属性和语法形式的特性,其中他全面阐述了他对汉语的认识,特别是对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深他对汉语的认识,特别是对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入的分析。此后,在他晚年的巨著论爪哇岛的卡维语论爪哇岛的卡维语的长篇导论中,也

3、多次谈到汉语的特性,特别是从类型学类型学角度分析了汉语的结构特点。角度分析了汉语的结构特点。洪堡特对汉语的看法洪堡特对汉语的看法 认为汉语 认为汉语 认为汉语的 认为汉语 认为汉语 认为汉语汉语没有形态,也没有词类汉语没有形态,也没有词类 洪堡特认为:汉语不用语法范畴表示句子里词与词的联系,也不以词的分类作为愈发的基础,他是用另一种方式来确定连贯的思想中语言成分间的种种关系。他所提到的语法范畴有时指语法意义(词类) ,有时指语法形式(区分词类的曲折形态)。汉语用来表示词的联系的两种手段,即汉语用来表示词的联系的两种手段,即虚词和词序,并非语法形式的标记。虚词和词序,并非语法形式的标记。 洪堡特

4、认为,“汉语的虚词并不以表明语法范畴为目的,而只是表示由思想的一个部分向另一部分的过渡。因此不能像别的语言中的虚词一样,起到弥补屈折变化之不足的作用。汉语词序的作用仅在于显示句子中词与词的限定关系(分规定和引导两种),也并不真正表明词的语法形式。汉语的语法绝大部分是隐性的,对形式汉语的语法绝大部分是隐性的,对形式关系上的表达采取非语音化的手段。关系上的表达采取非语音化的手段。 洪堡特并不否定汉语跟别的语言一样也是有语法的,但他认为:“在汉语里,跟隐含的语法相比,明示的语法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他又指出,别的语言一般都采用语音标志作为表达形式关系的手段,而汉语却常常让读者从词的位置,从意义,甚至

5、从上下文的意思去推断语法的变化。汉语由于缺乏语法形式标记,必然迫使使用汉语由于缺乏语法形式标记,必然迫使使用这种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精神操作。这种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精神操作。 洪堡特认为,尽管汉语表面上看来缺乏语法规则,但实际上讲汉语的人对同一语句的理解还是相同的。不过汉语往往让读者(听者)填补大量的中介意思,由此就迫使他们做大量的精神工作。汉语既有特殊的优点,又有明显的缺点。汉语既有特殊的优点,又有明显的缺点。 洪堡特说过,跟别的语言相比,汉语可以表达它思想的方式的单纯、果断,简洁而取胜,在这方面,那些形式十分完美的语言都无法与之媲美。他还认为,汉语的长处“是以牺牲别的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长处

6、的代价而取得的”。他得出的结论是;汉语远不如希腊语、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那么完美。汉语离开了语言发展的常规道路,因而汉语离开了语言发展的常规道路,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结构形成了一种特殊结构 洪堡特相信,一定有某种原因使汉语离开了语言发展的常规道路,并使之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但究竟是何种原因,他也说不清楚,只说可能跟汉字和汉语的语音结构有关。对洪堡特语言观的评价:对洪堡特语言观的评价: 既有受欧洲早期汉学家的错误认识束缚的 陈旧的一面,也有他自己的某些新的有价值的发现。 积极影响积极影响:其中一些观点,触及了汉语的特点,无疑有助于扩大普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因而是有积极意义的。 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洪

7、堡特根据汉语没有形态变化的特点,得出了汉语没有词类区别的结论,却是继承了一些老汉学家陈旧观点的结果。此外,他的关于汉语完善程度和特殊发展道路的议论,也都是大多没有科学根据的臆测,是站不住脚的。对此,当时与洪堡特一起讨论汉语特性的一些法国学者(雷米萨、萨西)就曾对他提出过批评。 由于洪堡特是西方第一个从普通语言学角度深入探讨汉语特点的语言学家,加上他在欧洲学术界的声望很高,因此,他的汉语观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对西方汉学家及普通语言学家都产生过一定影响。洪堡特理论引起的反响洪堡特理论引起的反响 19世纪中叶语言学中的心理学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开始显现出来。语言学中的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斯坦达尔斯坦达尔

8、,是洪堡特学术思想的主要继承人之一。赞同洪堡特的观点,竭力把语言活动和逻辑活动分开,强调语言不属于逻辑学而属于心理学,认为语言起源问题实际上就是语言本性问题,也就是它在个人精神中的地位问题。因此,他主要着眼于分析语言活动的个人心理基础。 语言心理学派在俄国的代表人物也十分赞赏洪堡特的理论。他强调,即认为语言是一种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着语言的更新。他完全是从心理角度去理解洪堡特所说的语言创造过程。 新洪堡特学派新洪堡特学派力图用洪堡特的观点解决“语言与民族”的问题。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魏斯格贝尔(L.Weisgerber) 分析具体语言的词汇材料,以语言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问题为中心,寻求解决民族语言学问题的办法。其核心观点是,语言是一个中间环节,是处于主体和客体之间,人与外界之间的特殊世界。其理论直接导源于洪堡特。全盘接受语言世界观的观点,并透彻发挥。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卡西尔(E.Cassirer) 在三卷本符号形式的哲学的 第一卷语言中,大量引证洪堡特的观点作为理论依据。他跟洪堡特一样也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种世界图像.卡西尔的这种看法在西方哲学界,尤其在文化哲学研究领域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