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专业论文26348_第1页
化学制药专业论文26348_第2页
化学制药专业论文26348_第3页
化学制药专业论文26348_第4页
化学制药专业论文2634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目录一、引言.21、合成方法.4二、中间体的化学合成.61、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合成.6还原、环合反应分两步进行 .6还原、环合一锅烩 .62、邻氨基-苯并咪唑的合成.73、对合成方法的评价.7三、合成工艺的优化.71、试验部分.7试剂 .7分析仪器 .72、典型实验.7缩合反应制备硫醚 .7氧化反应制备 opz.8opz 的结晶和回收.83、 反应产物的谱图分析 .8硫醚的 nmr 和 ms 谱图分析 .8 opz 的 nmr 和 ms 谱图分析 .94、结果与讨论.9摩尔比n 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9反应液 ph 值.9氧化剂添加时间 .10反应温度 .10保温时间 .1

2、15、均匀设计优化合成工艺及结果.11均匀设计试验 .12试验结果分析 .12四、总 结.17参考文献.18致 谢.19奥美拉唑化学合成研究奥美拉唑化学合成研究 摘摘 要要 本文介绍了抗胃溃疡新药奥美拉唑的合成方法并评价了其优缺点,为了减少合成步骤,提高收率。而研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选定的合成路线,得到了合成奥美拉唑的最佳工艺条件摩尔比 n(硫醚):n(间氯过氧笨甲酸)=1:1;反应液 ph 值为7.5;氧化剂添加时间 2.5h;反应温度-5;保温时间 3.0h。在此工艺条件下,其目的产品奥美拉唑的试验平均摩尔收率为 92.07,比现行工艺可提高至少 2 个百分点。新化合物及产品的结构经

3、h-nmr、ms 得以确证。 关键词关键词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硫醚硫醚 药物合成药物合成 均匀设计均匀设计 developmentdevelopment oror studystudy onon synthesissynthesis techniquetechnique ofof omeprazoleomeprazoleshi yongfei0802 chemistry drugabstractabstract:synthesis method for new drug omeprazole of peptic antiulcer were reviewed,thechosen route h

4、as been optimized with uniformity designthe best technical qualification of synthesis of omepmzole has been taken outas following:mixed proportionofmateria:n(pyrmetazole):n(m-chlorobenzoic acid peroxidease)=1:1,ph(reactivity liquid)=7.5,accession time of oxidizer;2.5hours,temperature of oxidation;-5

5、0,time of heat preservation;3.0 hourson the technical qualification,the average yiela of omeprazole is 92.07 ,has been elevated more than 2 primary synthesis techniquethe structures of thenew coropound and the product were identified by h-nmr and ms keykey wordswords:omeprazole,omeprazole, pyrmetazo

6、le,pyrmetazole, pharmaceuticalpharmaceutical synthesis,synthesis, uniformityuniformity designdesign一、引言奥美拉唑(omeprazole,简称 opz),化学名称为 5-甲氧基-2-(4-甲氧基 -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为第一个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化学稳定性好,对组胺、五肽胃泌素、乙酰胆碱、食物及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均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在治疗消化道溃疡方面比 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的作用更好,具有迅速缓解疼痛、疗程短、病变愈合率高的优点

7、。奥美拉唑处也叫洛赛克,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作用机制不同于 h2 受体拮抗剂的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它特异性的作用于胃粘膜的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 h+-k+-atp 酶的活性,使胃壁细胞内的氢离子不能转移到胃腔中,由于氢离子的缺乏而使胃酸的生成减少。h+-k+-atp 酶又叫做质子泵所以奥美拉唑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它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非常强,作用时间也长,服用一次药物后胃酸分泌量明显下降,最高可下降 80,作用时间可长达 48 小时。是目前最强的新颖抑酸药。对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现有的h2受体拮抗剂,而且复发率低。常用剂量为 20 毫克,每天 1 次。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为 24 周,

8、治疗胃溃疡的疗程为 48 周,治愈率可达8090。上腹疼痛消失时间约 2 天,而甲氰咪胍约需 1 周。对于服用 h2 受体拮抗剂 8 周以上溃疡仍未愈合的所谓难治性溃疡,改用奥美拉唑治疗 4 周的治愈率仍可达 75100。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剂量为每天 2060 毫克。 奥美拉唑短期治疗无明显副作用,主要奥美拉唑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头痛、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遇见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增高、皮疹、眩晕、嗜睡、失眠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可自动消失,与剂量无关。长期治疗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在有些病例中可发生胃粘膜细胞增生和萎缩性胃炎。由于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很强,长期服用时病

9、人持续处于低胃酸状态。药无严重的副作用,耐受性良好,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流性食管炎、卓艾氏综合症,目前已发现的胃酸抑制剂中疗效最强者之一。opz 是瑞典astra 公司研制开发的第一代苯并咪唑类胃酸质子泵抑制剂, 用于治疗消化性胃溃疡和反食性胃炎等疾病。它于 1988 年上市,到 1992 年已有 65 个国家和地区批准和使用,1998 年销售额为 40.47 亿美元,按单一药品销售额计列第一位2, 19982000 年连续三年列全球畅销药物的第一名,2002 年其销售额为52 亿美元,国家“九五”计划曾将该药列为二类新药开发项目。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有: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海南三叶药

10、业有限公司、康恩贝金华生物制药厂和华义精细化工(华东医药集团)等。分子式为 c,h,n,0,s,分子质量为 345.41,化学结构式如图 1 所示。纯净的 opz 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溶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几乎不溶于乙腈和乙酸乙酯,熔点为 1471501。opz 呈弱碱性,在 ph 值为 79 的条件下化学稳定性好。 nsonhomemeo图 1 opz 的化学结构式工艺路线应随着技术进步二改善,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工艺的该造途径包括:选用更好的反应原辅料和工艺条件;该合成路线,缩短反应步骤;改进操作技术,减少生成物在处理过程中的损失;新反应、新

11、技术的应用。opz 的合成方法在文献中有详尽3-4的报道奥美拉唑最早的合成专利报道于 1979 年,美拉唑结构可分为苯并咪唑和吡啶两部分,合成包括了许多步骤,但合成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经典的方法是以 5-甲氧基-2-甲基-1h-苯并咪唑(简称“苯并咪唑物”)和 2-氯甲基-3,5 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简称“氯甲基物”)为原料,缩合成硫醚,再将硫醚氧化制得 opz。本文以苯并咪唑物和氯甲基物为起始原料,采用肖国民等的合成路线 j5,研究硫醚氧化为 opz 的工艺,目的是改进 opz 的合成工艺,以达到提高收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1、合成方法由2-甲氧基-苯并咪唑()和2-甲基-3,5-

12、氧基吡啶()的酸盐制备硫醚() ,不用质子受体。温度一般在0150所用溶剂的沸点,反应时间在0.5h12h,收率85,再氧化的opz()。硫醚的缩合路线见图2。nshnhmeo+clome.hclnaoh/meoho图2 硫醚的缩合路线此该类合成方法最后一步都是将氧化成常用的氧化剂列入表1中间氯过氧化苯甲酸最为常用。但序号3用的氧化剂较佳,不仅反应条件简单、快捷、收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反应后产物也不带毒性;序号5选用的氧化剂虽使反应操作简单,反应要求也不高,但过量的双氧水使亚砜进一步氧化,使用溶剂二氯甲烷对环境有,另外,催化剂v2o5是产品带有毒性。二、中间体的化学合成1、4-甲氧基-2-硝基

13、苯胺的合成以对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 硝化反应得4-甲氧基-2-硝基乙酰苯胺, 收率85;再水解得4-甲氧基-2-硝基苯胺(),收率90.5,m.p.122124。如图3。经还原、合成可得。 meonh2ac2omeonhachno3meonhacno2h2o, naohno2nh2meo图3 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合成路线还原、环合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还原有两种方法:一为用氯化亚锡还原,但操作复杂、辅料贵、 “三废”多单耗大,收率只有4262;二为用raney ni催化氢化,虽然收率较高(84) , “三废”较少,但需345kpa551kpa的氢气,生产场所必须防爆防火,后处理需高

14、真空减压蒸馏,生产上有一定困难。第二步环合文献用二硫化碳和氢氧化钾在85乙醇溶液中回流完成,反应温度高,溶媒体积大,产品纯化需柱层析,收率也较低(72,量生产存在较大困难,别是由于中间体4-甲氧基-1,2-苯二胺极易氧化,室温存放变色很快。分步反应对终产物的质量和收率带来较大影响。还原、环合一锅烩用铁粉还原得到不经分离,加入乙氧基苯酸钾直接缩合闭环制备两步总收率为94或以水为溶媒,中加入硫化碱,用聚乙二醇作催化剂,30条件下与二硫化碳环合合成,实质上是以聚乙二醇为催化剂的相转移反应。两步反应一锅烩,中间体不必分离,不仅在生产中避免了高真空蒸馏和的氧化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且原料价廉易得,

15、生产成本低,易工业化。如图3所示nh2nh2meo图4 2-甲氧基-苯并咪唑的合成路线2、邻氨基-苯并咪唑的合成以2,3,5-三甲基吡啶(tmp)为原料,氧化得到相应的n-氧化物;再选择性硝化成4-硝基衍生物;硝基被甲氧基取代成4-甲氧基-2,3,5-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然后与醋酐;亚磺酰氯反应制得邻氨基-苯并咪唑。3、对合成方法的评价路线中4-甲氧基-2-硝基苯胺的和邻氨基-苯并咪唑的盐酸盐反应属于sn反应,巯基是可极化性高、碱性弱的反应基团,亲核性较强。且的制备条件温和。的制备工艺成熟,因此,该路线具有合成路线短,收率高的优点。三、合成工艺的优化1、试验部分 试剂 苯并咪唑物质量分数

16、w(c8h8on2s)98,氯甲基物质量分数w(c9h16onc1)98;间氯过氧苯甲酸(c7h5o3cl),二氯甲烷(ch2cl2),甲醇(ch3oh),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乙酸乙酯(ch3cooc2h5),氢氧化钠(naoh),硫酸钠(na2so4),碳酸氢钠(nahco3),均为 ar;氨水(nh3.h2o)为 cp。分析仪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nicolet560 型,质谱计 hp5989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y502 型,核磁共振仪 ac-p200 型,显微熔点测定仪 xro-1 型,heraeusrapidchn-o 型元素分析仪

17、。2、典型实验 缩合反应制备硫醚500ml 三颈圆底烧 1 只,安装搅拌轮、0100的温度计和加液管,置于恒温水槽中。 烧瓶内,加入苯并咪唑物 26.8g(0.15mo1)、去离子水 30ml、naoh 6.0g(0.15mo1)和乙醇 200ml,搅拌溶解后,加入氯甲基物 33.3g(0.15mol),加热搅拌回流 3h。 反应完毕,冷却,过滤,滤液用 36乙酸调至 ph 值为 7,加入去离子水适量,用乙酸乙酯萃取 4 次,合并有机层,水洗,无水 na2so4干燥。过滤,滤液回收溶剂后,析出固体,得硫醚粗品.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米黄色固体。 氧化反应制备 opz 500ml 三颈烧瓶 1 只

18、,安装搅拌轮、-5o5o的温度计和加液管,置于冰盐浴槽中。另取 200ml 烧杯 1 只,加入二氯甲烷 45ml、乙醇 12ml、间氯过氧苯甲酸 24.6 g(0.1mo1),备用。三颈烧瓶内,加入二氯甲烷 170ml、如上制备的硫醚 32.8g(o.1mo1),溶解后加入 nahc03 8.4 g(0.1 mo1)、去离子水115ml,冷却至 05。将上述间氯过氧苯甲酸溶液,沿加液管,用 2.5h 从液面下指向叶轮的末端添加至被快速搅拌的硫醚溶液中。反应毕,添加 5的去离子水 115ml 和 50的 naoh 溶液 15ml 到反应物中。溶液在 05保持 30min,有相分离后弃去二氯甲烷层

19、。在 15的真空下(6666pa)浓缩水层 2h,除去大部分残留的二氯甲烷。加入乙醇,调节其质量分数至 15。opz 的结晶和回收 在 30min 内,从液面下添加 40的甲酸甲酯 6ml,调节 ph 值,保持混合物20min,使内部温度升至 20。投放晶种 0.5g,用 7h 从液面下添加剩余的甲酸甲酯 10ml,至 ph 值为 9.0,过滤粗产品,用 0.1的氨水 50ml 洗涤,接着用甲醇 40ml 洗涤。 在 20下,用乙酸重结晶。在 5以下保持 30min 后,过滤所得固体,用50的甲醇溶液 30ml 洗涤,真空干燥(6666pa,3035)后,得到纯的白色固体(99.8,用高效液相

20、色谱分析测定)。 3、 反应产物的谱图分析 硫醚的 nmr 和 ms 谱图分析 1h-nmr(dmso-d):(108):2.202.27(s,6h,ch3),3.733.77(s,6h,och3),4.65(s,2h,ch2),6.757.36(m,3h,benzeneh),8.18 (s,1h,pyridineh),10.2(s,1h,nh)。ms(m/e): 330(m+,100),180(m+-c9hl2no,27)。 opz 的 nmr 和 ms 谱图分析 1h-nmr(dmso-d):(108):2.092.20(s,6h,ch3),3.683.8l(s,6h,och3),4.67

21、4.78(m,2h,ch2),7.057.56(m,3h,benzene h),8.19(s,1h,pyridineh),13.44(s,1h,nh)。ms(m/e):330(m+,100),196(m+-c9h12no,15)。 4、结果与讨论 摩尔比n 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 在 ph 值为 7.5,氧化剂添加时间 2.5h,反应温度-5,保温时间 2.5h 的条件下,硫醚与间氯过氧苯甲酸的摩尔比对 opz 收率的影响见表 1。表 1 摩尔比 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对收率的影响n(硫醚):n (间氯过氧苯1:0.81:0.91:1.01:1.11:1.2甲酸)摩尔收率/84

22、.6788.5292.2181.8670.45物料配比是本试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硫醚在氧化剂不足时不能充分反应,而在氧化剂过量的条件下,会生成砜等副产品,两种情况都会使 opz 的收率呈线性大幅度下降由于间氯过氧苯甲酸价格昂贵,且易使硫醚过氧化,因此,控制氧化剂的投入量非常重要。从表 2 可以看出,当 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1:0.8 时,目的产物的收率为 84.67;随着氧化剂的增加,收率也随之增加。当二者之比为 1:1.0 时,收率达到最大值,为 92.21。继续添加氧化剂,会使硫醚过氧化为砜而使收率迅速下降,二者之比为 1:1.2 时收率仅为70.45。所以,硫醚与氧化剂的最

23、佳配比为 1:1.0(摩尔比)。 反应液 ph 值 在 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1:1.0 氧化剂添加时间 2.5h,反应温度-5,保温时间 2.5h 的条件下,反应液 ph 值对 opz 收率的影响见表 2。表 2 ph 值对摩尔收率的影响反应液 ph 值7.07.58.08.59.0摩尔收率/90.0792.2190.2788.3486.79反应液 ph 值对硫醚氧化为 opz 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opz 的稳定性和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opz 在 ph 值在 79 时稳定性较好,反应液 ph 值也应控制在这一范围之内。 从表 2 可以看出,opz 收率在 ph 值为 7.5 时达

24、到最高,为 92.21。无论 ph 值增大还是减小收率都有明显的下降,ph 值为 7.0 时收率为 90.07,而 ph 值为 9.0 时收率只有 86.79。由此可知,反应液 ph 值为 7.5 时,最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氧化剂添加时间 在 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1:1.0,ph 值 7.5,反应温度-5,保温时间 2.5h 的条件下,氧化剂添加时间对 opz 收率的影响见表 3。表 3 氧化剂添加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氧化剂添加时间对反应的进行起重要作用。在氧化剂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添加时间过短时,添加速度过快,搅拌不够充分,易使硫醚发生局部过氧化(氧化为砜),从而导致 opz 收率

25、降低。在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的条件下,硫醚能与氧化剂充分反应,收率会有明显增加。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收率逐渐提高,当时间为 2.5h 时收率达到 92.21。当添加时间大于等于 2.5h 时,延长添加时间,收率已无明显变化,延时 1h 收率增加不足 0.05。由此推断,氧化剂添加时间以 2.5h 为宜。反应温度 在 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1:1.0, ph 值为 7.5,氧化剂添加时间 2.5 h,保温时间 2.5h 的条件下,反应温度对 opz 收率的影响见表 4。表 4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反应温度/-15-10-505摩尔收率/87648907922184178238本实验适

26、宜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温度过高易发生过氧化反应。文献报道的反应温度,一般为-50或-10510。从本次试验的结果看,反应温度在-5时,opz 的收率最高,为 92.21。提高降低反应温度,收率都会明显下降,当反应温度为-15时收率只有 87.64,反应温度为 5时收率为 82.38。因此,反应温度在-5为最佳。保温时间 在 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1:1.0,ph 值为 7.5,氧化剂添加时间2.5h,反应温度为-5的条件下,保温时间对收率的影响见表 5。表 5 保温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反应时间/h1.522.533.5摩尔收率/87.3989.1792.2192.2692.25从反应机

27、理分析,在氧化剂添加完毕后,继续保持反应液的温度,可以更好地脱去亲电取代后仍以分子间力结合着的硫醚,从而提高 opz 的收率11。从表 6 可以看出,保温时间以 2.53.0h 为佳,即 2.5h 以后硫醚的分子间力基本上被脱去,opz 收率增加为 92.21;再延长保温时间,特别是保温时间在3.0h 以后,收率的增减已属于试验误差范畴,考虑到试验操作周期,本文认为保温时间以 2.5h 为宜。 5、均匀设计优化合成工艺及结果 对于多因素、多水平的复杂有机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的优化,用得较多的是正交设计法12和均匀设计法13。正交设计法的实验结果虽整齐可靠,但需要较多的试验次数。不适合本文需要考察

28、的影响因素较多的实际。因此,本文采用均匀设计法来安排试验,以目的产物的摩尔收率为考察指标,对 opz 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均匀设计试验 通过预试验,发现影响氧化反应的因素主要有 5 个,即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液 ph 值、氧化剂添加时间、反应温度、保温时间。将上述 5 个因素,在其考察范围内可以细分的因素,分为 10 个水平;不能细分的因素则采用拟水平法进行安排。根据均匀设计的要求和本课题的特点,选用 u10(108)均匀设计表(如表 6 所示)14,5 个影响因素在均匀设计表中的位置,由表 5“ulo(108 )的表头设计”规定。反应时间/h0.511.522.533.544.55摩尔收

29、率/88.7389.2490.3791.3292.2192.2692.2592.2692.2792.25表 6 u10(108)均匀设计表水平数 列数12345678112345791022468103793369141058448159637551049321666172891057731062584885210716399753184210109876421表 7 u10(108)的表头设计列号12345678因素x1x2x3x4x5各个影响因素的考察范围如下;物料配料比(x1)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1:0.81:1.2;反应液 ph 值(x3),7.09.o;氧化剂添加时间(

30、x3),1.5 h3.5 h;反应温度(x4),-155;保温时间(x5),o.55.0 h。它们在 1o个水平上的分布情况见表 8。表 8 5 因素 l0 水平排列表水平数因素12345678910x11:0.81:0.91:1.01:1.11:1.21:0.81:0.91:1.01:1.11:1.2x27.07.58.08.59.07.07.58.08.59.0x31.52.02.53.03.51.52.02.53.03.5x4-15-10-505-15-10-505x50.5h1.0h1.5h2.0h2.5h3.0h3.5h4.0h4.5h5.0h注:x1=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

31、);x2=反应液 ph 值;x3=氧剂添加时间(h);x4=反应温度();x5=保温时间(h)。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表 8 均匀设计方案进行试验,所得目的产物 opz(粗品)的试验结果,见表 9。表 9 均匀设计试验方案水平因素12345678910x11:0.81:0.91:1.01:1.11:1.21:0.81:0.91:1.01:1.11:1.2x28.07.58.57.08.57.59.07.59.08.0x33.02.51.53.53.02.01.53.52.52.0x45500-5-5-10-10-15-15x54.53.52.51.50.55.04.03.02.01.0表 10 均匀

32、设计试验结果试验号因素12345678910粗品重/ g28.4930.1232.7231.2729.3828.8231.9434.5432.7427.96质量分数/86.2191.7793.8688.3483.5288.189.4491.8987.2590.81摩尔收率/78.1186.3589.0284.3364.9683.7887.9690.7678.7562.91均匀设计的因素、水平较多,而试验次数较少,分析试验结果时不能用一般的方差析法。本文以目的产物 opz 摩尔收率作为因变量,以物料配比、反应液 ph 值、氧化剂添加时间、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 5 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用最小二乘法

33、对均匀设计以及预试验的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均匀计试验的定量方程:y=4.410271-4.61706xl-0.359047x2-0.097319x3-0.009923x4+0.339126x5+2.180342x2+0.021456+0.02063-0.001047-0.054192 其中:y 为 opz 摩尔收率(以间氯过氧苯甲酸为基准);x1为 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x2为反应液 ph 值 ;x3为氧化剂添加时间(h);x4为反应温度();x5为保温时间(h)。均匀设计的拟合值(具体数据见表 10)代入方程 1,得到各次试验的计算值,其与试验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见表 12

34、 方程 1 的相关系数为 r=0.9987。 从均匀设计拟合结果可以看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034643,最大相对误差-5.5067。方程 1 基本上可以用作最优工艺条件及其收率的预测。表 11 均匀设计拟合结果试验号实验值计算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0.78110.793146-0.012046-0.01542120.86350.8429410.0205590.02380330.89020.8814030.0087970.00988240.84330.851762-0.008462-0.01003450.64960.6483180.0012820.00197360.83780.

35、8119300.0258700.03087870.87960.8628970.0167030.01898980.90760.923891-0.016291-0.017949注:a. 试验值:见表 11 的“摩尔收率”一览;b.计算值:将表 10 的拟合条件代人方程 1,计算而来;c.绝对误差=试验值-计算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计算值。在均匀设计范围内分别对方程 1 的各个参数求极值,得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如下:n(硫醚):n(间氯过氧苯甲酸)= 1:1.o;反应液 ph 值为 7.5;氧化剂添加时间为 2.5h;反应温度为-5;保温时间为 3.0h。将上述工艺条件用所得方程 1 计算,拟合得到

36、预测收率 y=92.63。再以上述条件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见表 12。表 12 优化条件验证试验结果试验号粗品重/g目的产品质量分数/摩尔收率/相对误差/133.6293.6192.21-0.4592234.3491.2991.87-0.8310334.5590.9792.13-0.5464ave-92.07-0.6122注:a.相对误差=(摩尔收率-计算值)/摩尔收率100;b.计算值=92.6334,将表 12 的优化工艺条件代人公式 i 计算而来。验证试验所得摩尔收率的平均值为 92.7,平均相对误差为 0.6122。考虑到试验过程中的损失,试验收率与预测收率基本一致。因此,该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本试验各影响因素与目的产物 opz 收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