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_第1页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_第2页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_第3页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_第4页
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防治研究进展贾若雅 程敏 【关键词】 胺碘酮;静脉炎;预防;护理【key words】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phlebitis; prevention; nursing care盐酸胺碘酮(又名可达龙)作为预防心源性猝死和治疗室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临床。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静脉血管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结界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1,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胺碘酮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很多护理工作者对

2、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综述如下:1 原因分析1.1 溶液ph值的影响 血液ph值范围:7.35-7.45,任何偏离血液ph正常范围的药液都有可能引发静脉炎2。ph值是溶液中h离子浓度的度量单位,其范围为014,特别是低ph值的溶液更容易引起输液性脉炎,当ph值为4.5时,100%诱发严重的外周静脉血管炎,ph值在5.9时,50%的静脉发生轻到中度的血管炎3。临床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应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其ph值及含量较为稳定4。1.2 溶液浓度的影响 静脉滴注胺碘酮度3mg/ml时,易引起外周静脉炎;或者静脉滴注持续时间超过1h,

3、其浓度不超过2mg/ml,也可引起静脉炎5。1.3 给药时间的影响 高浓度胺碘酮外周静脉泵入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率呈正态分布关系,泵入2130h,静脉炎发生率最高,2h之内几乎无静脉炎发生,47h后继续泵入胺碘酮,静脉炎发生率未见增加6。1.4 静脉泵入原因 胺碘酮溶液浓度较高且输注的速度一般较慢,万一液体外渗,不易被发觉,造成静脉炎。1.5 注射部位的选择 首选中心静脉给药,但一般临床应用比较急,选择外周静脉泵入,采用留置针上肢双侧血管交替输注,每46h更换注射部位,并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以防止静脉炎发生。1.6 患者因素 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比例大,因其血管较脆、弹性低,易被针头穿透,造成液体

4、外渗,导致静脉炎。另外,由于多数患者认识不足,对疼痛耐受程度大,给药前应让患者了解胺碘酮使用的必要性及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输注过程中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发生静脉炎。1.7 护士因素 若护士对血管反复穿刺易造成液体渗出血管外造成静脉炎,因此要提升护士的穿刺能力,同时增强无菌观念,加强在输液间的巡视,若发现液体外渗、回血及时处理,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提升护士责任心。2 预防2.1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 康惠尔透明贴上层表面为聚氨基甲酸乙酯半透膜,由亲水胶肤微粒的明胶、果胶和梭甲基纤维素混合组成,可吸收少量到中量渗液,具有部分清创作用7。水胶体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保证局部组织正常的代谢功能

5、,加快血管再生、减轻疼痛。康惠尔透明贴属闭合性敷料,在皮肤表面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作者单位:210008 南京市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贾若雅);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程敏)通讯作者:程敏,e-mail:chengmin318贾若雅:女,本科(硕士在读),e-mail:274991496细胞介素,可使白细胞功能增加,有利于增加局部杀菌能力,能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2.2 喜疗妥软膏 其活性成分为多磺酸基黏多糖,具有抗感染、止痛作用,并缓解紧张,吸收渗出液体,促进机体组织的复原,对皮肤无刺激,耐受性良好,使胺碘酮在局部血液停留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了穿刺部位静脉炎的

6、发生率。方法为:直接在输注胺碘酮前、中、后,每隔8h在穿刺点上方挤出5cm长的喜疗妥,沿输注血管走行方向以螺旋式手法轻轻按摩1015min,直至药物充分渗透吸收,有报道8预防29例,静脉炎发生率10.34%(p0.01)。2.3 复方红药酊 成分是红花20g、田七20g、大黄25g、蜈蚣3条。红花能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大黄具有活血祛淤、清热解毒的功效;田七具有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蜈蚣能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方中乙醇既作溶剂又发挥其辛散温通、通经活络的作用,同时乙醇易挥发,可带走热量局部温度降低而起到冷敷作用,使血管内壁细胞抗损伤能力增强,可用于中重度静脉炎的发生。张伶俐等9沿穿刺点用4c

7、m8cm复方红花酊纱块顺静脉回流方向湿敷,干预2例,静脉炎发生率为23%,与常规护理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安普贴 是法国优格公司生产的一种无菌粘性敷料,由水胶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附着在聚氨酯背衬上,外敷经过硅树脂处理的保护纸构成,独立包装,一次性使用,湿性愈合环境,自溶性清创,加快愈合,防水性能好避免细菌侵入。翟爽等10直接在输胺碘酮注射液前用安普贴固定套管针并沿静脉走向再贴一片安普贴粘贴于患者前臂行静脉保护性护理,预防33例,有效率100%。2.5 75%乙醇 除具有消毒的作用外,还兼有局部麻醉及镇痛功效。王文芳等11用乙醇1520ml

8、浸湿纱布(折好的8cm8cm12层纱布),以不滴液为宜,直接湿敷于针眼上方近心端35cm处,用弹力尼龙网套稍加固定,酒精过敏者禁用,观察60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0%,明显优于无酒精处理组(p0.01)。2.6 25%硫酸镁、高渗糖、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各一支)混和液联合持续湿敷12 直接在穿刺点上方2cm处外敷浸有混和液的湿纱布,外用保鲜膜覆盖其上,6h更换一次,输入完毕后2h停止湿敷做预防,观察26例,静脉炎发生率38.5%,明显优于无处理组(p0.01)。2.7 其它 热水袋(4050)热敷于穿刺局部,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原因是热能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液流动,并能缩短药液在局部的停留时间

9、,从而减轻局部淤血,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注意水温,避免烫伤。3 护理3.1 硫酸镁 50%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一般于早期使用,发现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从而能够减轻水肿和疼痛,但临床使用中发现药物易析出结晶,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患者舒适感差且疗效慢。应用甘油、硫酸镁制成的甘油硫酸镁乳剂,持续外敷,只需更换一次,必要时配以季德胜蛇药外敷,其效果比单独使用硫酸镁效果好13。3.2 云南白药 外用有止痛、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蒋丹等14将云南白药与酒精治疗组取适量,云南白药与75酒精调至糊状,均匀涂于患处厚约1mm,加盖清洁纱布定时喷洒酒精保持湿润,每日更换1次。治疗33例,有效率

10、85%,明显优于喜疗妥组、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3 喜疗妥软膏 江爱玉等15直接沿静脉走向外涂喜疗妥软膏,厚度35mm,并轻轻按摩,每12h进行一次(8:00、20:00各一次),连续使用35d。治疗31例,总有效率97.06%,优于硫酸镁湿敷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喜疗妥加微波照射(输出功率2040w,照射距离为2cm,每次30min,2次/d),疗效也显著,周燕平等16治疗32例,总有效率100%,优于喜疗组、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4 扶他林乳胶制剂 是一种外用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其活性成分为双氯芬酸二乙胺,可

11、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而发挥生物学作用,抗炎、镇痛作用迅速。张丽敏等17取扶他林乳胶制剂少量均匀涂抹于患处及周围皮肤上,轻轻揉搓510min,每日23次。治疗30例,总有效率96.67%,优于硫酸镁湿敷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 如意金黄散 成分有大黄、白芷、姜黄、天南星等,有清热解毒、消肿镇痛、疏通气血等作用,还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通透性。田真等18取如意金黄散适量(23g),加食醋调成糊状,直接涂在患处,厚度为2mm,面积超过红肿边缘1cm,每天2次,每次保留60min后用温水洗净;另取取山莨菪碱液加生理盐水,配成2%浓度,用无菌纱布浸润后敷于患

12、处,每天2次,每次30min;交替湿敷,治疗34例,有效率94.11%优于硫酸镁组湿敷(61.7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如意金黄散5g加蜂蜜冲调后外敷6h/d,连续4d可治疗ii级静脉炎。辛媛媛等19用清茶或醋调制金黄散成糊状敷于患处612h换药一次,5d后2例iii级静脉炎患者均治愈。3.6 硝黄散 成分为大黄20g,芒硝20g,黄柏20g,冰片1g。大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芒硝清热软坚散结;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冰片促进药物渗透吸收。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功效。醋有活血消肿作用,醋调可以加强药效。赵会承等20取硝黄散10g用白醋适量调成稀糊状,均匀涂于穿

13、刺点近心端10cm处,覆盖3层纱布,外加稍宽于纱布的软薄膜,并用胶布固定,每12h更换1次,直至症状消失治疗15例,治愈12例,有效率80%。张晓军等21用冰片1g加75%酒精100ml浸湿纱布外敷,纱布敷贴于病变部位,面积大于病变边缘12cm,然后用保鲜膜包裹,最后用胶布固定。每日34次,连续使用37d,治疗60例,前7天总有效率100%,优于硫酸镁湿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7 虎力散 成分有制草乌、三七、断节参、白云参,主要具有驱风除湿、筋活络、行瘀、消肿定痛之功效。制草乌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三七不仅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具有活血散瘀功效,而且能显著增加巨噬细胞

14、吞噬能力,能增加血清中溶菌酶含量。胡淑芬等22用0.9%氯化钠溶液调虎力散外敷局部用保鲜膜覆盖保持湿润每天3次,治疗51例,前3天总有效率96.1%,优于多磺酸黏多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 紫金锭 又名玉枢丹,主要成分为山慈姑、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朱砂、雄黄等。具有抗菌消炎、镇痛消肿、收剑止血等功效。胡运秋等23用紫金锭加白醋制成糊状外敷干后用白醋湿润,持续外敷于静脉炎处,每46h更换一次药物,治疗i级静脉炎,治疗22例,总有效率90.63%,ii级、iii级静脉炎在i级静脉炎的处理上加神灯照射。3.9 新癀片24 主要由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珍珠粉等数味药组

15、成,具有消炎止痛,散瘀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肿节风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抗菌消炎的作用;三七可散瘀止血,消肿止痛,改善微循环,具有镇静、镇痛、抗炎、抗氧化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的功效;牛黄可清热解毒,清心开窍,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珍珠粉可平肝清热、安神止痛,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将新癀片研末与1%普鲁卡因(有表面麻醉作用,与新癀片合用有协同止痛作用)调和成糊状沿静脉走向均匀涂于患处(面积大于红肿边缘)3次/d,能够治疗胺碘酮引起的局部皮肤发红,缓解局部外渗范围及疼痛。3.10 湿润烧伤膏 成分有黄芩、黄柏、黄莲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

16、止痛、活血化瘀、软化血管壁、祛腐生肌之功效,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利于创面修复,另外通过保护神经末梢和松弛立毛肌达到止痛作用。刘素萍等25研究,其外涂法优于硫酸镁湿敷。3.11 紫花烧伤膏 为紫草、生地黄、熟地黄、冰片、黄连、花椒等加工制成的软膏。对创伤性疼痛有清凉止血、化瘀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孙培欣等26采用紫花烧伤膏外涂局部组织和静脉炎发生部位,3次/d,3d5d,治疗30例,治愈率86.60%优于硫酸镁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 医院自制中药273.12.1 紫草, 取10g,外敷2次/d,敷后患者或感局部轻松,疼痛减轻,有轻微

17、瘙痒感,一般换药23次即愈。3.12.2 六神丸, 取10粒研碎,以陈醋调成糊状,连敷1周。3.12.3 黄蒿、泽金花、密陀僧、蚤休、川椒各15g,紫金定6粒,加工成粗粉,改用玻璃器肌内加入95%酒精270ml密封,泡10天备用,用棉签蘸其液涂于患处,46/d次。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化血管壁、祛腐生肌之功效,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利于创面修复。3.12.4 黄连15g,苦参15g,丹参20g,薄荷10g,赤芍15g,当归8g,红花10g,黄柏15g,水煎,局部湿敷,7d后可治愈,iii级患者可用氧疗、红外线照射28。3.13 桐油石膏 含有大量的桐油、石

18、膏粉。桐油味甘、辛,性寒;石膏味辛、甘,性大寒有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神经应激性,减低骨骼肌的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郭英等29采用桐油与石膏的比例为4:6,二者用压舌板混合均匀调成糊状,在静脉穿刺点用苯扎氯铵贴贴敷,将桐油石膏充分调匀后,均匀涂于无菌纱布上(厚0.10.2cm),纱布敷贴于病变部位,面积大于病变边缘12cm,然后用保鲜膜包裹,最后用胶布固定。治疗25例,23例治愈,与硫酸镁湿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 赛肤润 成分为过氧化脂肪酸脂,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固醇和维生素e,这些物质均有营养皮肤的作用,每天使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

19、环,增加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且能在局部形成脂体保护膜,加速表皮细胞更新,覆盖、隔离、修复受伤皮肤或风险区域皮肤。杜玉花等30直接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抹赛肤润,35次/d,局部暴露, 72h后观察疗效,治愈率50%,与硫酸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5 微波 可引起局部组织温度改变,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同时具有消炎、镇痛、缓解痉挛作用,一般疗程为2周。3.16 碘伏 具有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的作用。方法为将碘伏用无菌棉签均匀地涂抹在静脉炎的部位,3次/d,连续3d,患肢制动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3.17 95%乙醇 95%乙醇纱布每4h湿敷一次,20min/次,酒精

20、过敏者禁用,可能酒精具有麻醉止痛作用,具体原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3.18 食盐 干热食盐因其渗透性强,能促进血液循环。吴俊萍等31研究了将硫酸镁湿热敷与干热敷交替使用,对ii级静脉炎效果明显,7天后有效率100%。3.19 南天仙子 为爵床科植物大花水蓑衣的种子,主要化学成分为山莨菪碱,可解除血管痉挛,疏通微循环,改善血氧供应,稳定溶酶体,保护细胞,促进组织修复,具有清热、止痛、消肿、拔脓生肌收敛作用。孙艳红等32取南天仙子和水调成面团状,稍湿不滴水为度,直接敷盖于病变部位,外敷面积大于病变边缘12cm,轻轻按压,使其紧贴皮肤,用纱布包裹,每班更换1次,为减少水分及药液蒸发,用保鲜膜覆盖在纱布

21、上,连续使用25d。治疗73例,总有效率97.30%优于硫酸镁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一些联合用法33,如: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取山莨菪碱20g,干红花100g,70%酒精1000ml。红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利水、消肿的功能,且红花中含有脂肪油对皮肤起润燥的功效;酒精具有扩张血管、降温、散热、杀菌的功能,将干红花100g加入70%酒精1000m1中,浸泡24h后滤过加蒸馏水至1000ml,然后加入山莨菪碱20g,搅拌溶解后盛人磨口瓶中密封保存备用,用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浸湿的纱块双层敷于患处,3次/d,每次1h。3.20 海带 每100g含蛋白

22、质8.2g、甘露醇17g、褐藻酸24g,并含有一定的碘、胆碱、胆氨酸、纤维素、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其中含量最高的褐藻酸是天然的植物性创伤修复材料;甘露醇具有降低血压、利尿消肿、解毒、抗感染作用,同时海带性寒、味成,具有祛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作用。钱桂云等34选用肉质厚的海带清洗干净,放入清水浸泡20min,局部敷贴,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每次治疗不少于3h,每日至少2次治疗静脉炎,治疗65例,有效率100%优于硫酸镁组(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1 土豆 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土豆有补气、健脾、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35。陈丽捷等36做了土豆泥、土豆片与硫酸镁临床对照试验

23、,共113例,土豆泥组有效率97.44%优于土豆片组84.21%且优于硫酸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2 芦荟 具有散瘀止痛、抗炎解毒、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吴俊萍等31做了对1例患者以芦荟修护凝胶外敷与硫酸镁湿热敷交替使用治疗iii级静脉炎的研究,2周后痊愈。因其样本数量较小,研究者可适量增加样本量进行重复试验。3.23 仙人掌 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的作用,采用2%利多卡因(穿透性强、弥散广、作用快和维持时间长的特点)局部封闭,然后用仙人掌去皮取囊汁捣碎后敷局部。李冬梅等37治疗26例,总有效率为92.3%,与50%硫酸镁湿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24、05)。3.24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 方法为用灭菌灭菌纱块浸湿溶液后敷在静脉炎局部,纱块覆盖要超过红肿边缘23cm,外用一次性治疗巾覆盖以减缓水分蒸发,每2h一次,每次30min,张怀雁等38采用此方法与50%硫酸镁湿敷比较,静脉炎痊愈时间明显减小(p0.01),治疗有效率达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总结总之,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方法层出不穷,如果能根据静脉炎的分级做不同的预防、护理措施,或者针对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做临床试验,并能参照病理试验,可使治疗方法有证可循。特别是对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预防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据国外的报道,尚无有效的输注计量调整,需要护理

25、工作者从外治方法上做些探讨。参考文献1 高娟.三种药物治疗持续静脉泵人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效果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10,(7).2 赵丽君.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1998,(12).3 冮莎,金丽,张玉萍等.盐酸胺碘酮引发静脉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46-48.4 姜湘英,叶银梅,刘君琳等.静脉滴注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相关原因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51-51.5 田金萍.静脉注射可达龙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抖的护理.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2,(6)6 李玮,张俊,乔燕舞等.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

26、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6):594-595.7 王震云.医用伤口敷料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87-88.8 吕忠美,董梅. 喜疗妥软膏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2):30-31.9 张伶俐,蒋志梅.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0,08(21):1888-1889.10 翟爽,李萍,李安娜.应用安普贴预防可达龙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沈阳部队医药,2011,(2).11 王文芳.乙醇湿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64-65. j.护理

27、学杂志:综合版,2010,(1).12 张娟,乔瑞云,王雪梅等.硫酸镁联合高渗糖、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湿敷预防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3):86-87.13 叶玉芳.预防静脉反应药物的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1):47-49.14 蒋丹,赖添顺,邓小玲等.3种方法治疗可达龙致静脉炎的对比观察j.护理学报,2008,15(10):72-74.15 江爱玉,叶柏青,陈雪聪等.喜疗妥治疗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7(4):309-310.16 周燕平.喜辽妥联合微波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护理,2

28、009,(5).17 张丽敏,江滔.扶他林乳胶制剂治疗胺碘酮所致浅静脉炎30例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5):2051-2051.18 田真.金黄散与山莨菪碱交替湿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8):851-852.19 辛媛媛.老年患者输入胺碘酮致静脉炎16例的护理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39.20 赵会承,马蕊香.硝黄散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1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1):737.21 张晓君,李红彦.冰片酒精外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5):2206-2207.22 胡淑芬,张晶,何晓芳等.虎力散外敷治疗胺碘酮静脉给药所致静脉炎的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