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心锚结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列车时速 200km/h 区段,中心锚结检修 的技术标准、检修周期、检修作业程序、检修方法、缺陷处 理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京广提速区段正线接触网检修2检修标准2 . 1中心锚结的位置要使两边接触悬挂的补偿条件基本相 同。接触线和承力索的中心锚结辅助绳均不得有断股和接 头,两边的长度和张力力求相等,不得松弛。接触线中心锚 结所在的跨距内接触线不得有接头和补强。中心锚结线夹处 的接触线高度比两侧高出 2060毫米。2.2中心锚结为两跨式中心锚结安装和检修标准:221.承力索史心锚结辅助绳的最低点应不低于该跨承力2.2.2 承力索辅助绳在腕臂处分别在水平腕臂两侧用三个相互倒
2、置的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最内侧两个钢线卡子距 腕臂100毫米,其它依次间隔 75毫米,钢线卡子应紧固、无锈蚀、各种垫片齐全,螺纹部分涂黄油。rvtrtwr- nvjl- ij i S- -f -vr-1 n - i S- i1 j-ritVTrrmrd-rr,iftrjsrv r*Lrt-i i-r*rvrrrjn223承力索辅助绳的材质规格应与承力索相冋。2.2.4 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采用2根长4.5米的不锈钢丝绳,分别安装在腕臂的两侧。2.2.5 每根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的一端压接中心锚结线 夹固定在接触线上,另一端用两个相互倒置的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定,最内侧钢线卡子距承力索辅助绳钢
3、线卡子100毫5Q.毫米,端部用述15毫米镀锌铁线绑扎.3.圈,钢线卡子应紧固、无锈蚀、各种垫片齐全,螺纹部分涂黄油。2.2.6 中心锚结绳应适当拉紧,拉力不宜过大,以保证中心 锚结线夹处导高与其所在的定位点高度相同,中心锚结绳两 边张力应相同。2.2.7 中心锚结线夹安装应铅垂无偏磨,线夹内无杂物,各螺栓紧固,垫片齐全、完好,螺纹部分涂黄油。228 在另一支水平腕臂上安装的用于悬挂承力索辅助绳 的悬吊滑轮应转动灵活,定位环紧固、无锈蚀,螺纹部分涂 黄油。i-1-iflranenrvTTrflrr2.3 软横跨防窜中心锚结安装和检修标准:2.3.1 承力索中心锚结辅助绳用一根长约500毫米材质
4、规格与承力索相同的绞线制成。2.3.2 承力索辅助绳由承力索悬吊滑轮下边穿过,悬吊滑轮 两侧用分别2个相互倒置的钢线卡子与承力索固疋, 最内侧两个钢线卡子距悬吊滑轮125毫米,两个钢线卡子间隔75,辅助.绳在钢线卡子外留头 5 毫米,全,螺纹部分涂黄油。2.3.3 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安装和检修标准同两跨式中 心与田纟口。3检修周期 12个月4 准备工作4 . 1人员组织:接触网工10-12人4.2 提报检修计划,开工作票:该工作需停电进行, 写第一种工作票,提前一天向供电调度和生产调度提报检修 计划。4.3 准备工具: 梯车或作业车、滑轮、大绳、正面器、 皮尺、合尺、钢丝刷、交通工具、通讯工
5、具、安全、防护用 具。4 . 4准备材料:辅助绳、中心锚结线夹、钢线卡子、$4.0铁线、$ 1.5绑线、黄油等。5 检修步骤5. 1 确认停电,接好地线做好防护。5. 2 检查锚结绳两边受力是否相等、有无断股、散股,钢 线卡子是否紧固。5. 3 测量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两中锚线夹处的导高是否符合 要求。5. 4 检查中心锚结线夹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螺栓是否紧固5. 5 各种螺栓紧固、涂油。6 缺陷处理6.1调整接触线辅助绳两边张力:6.1.1 将松弛辅助绳的外测固定钢线卡子松开;6.1.2 用螺丝刀撬动两钢线卡子中间的辅助绳,使之鼓起;rvhrT*vflri-rvrwirirtmi*TB_anrv
6、tirrlV9nmrlvnrB11 i/u u 山 u siriTiaruiLrfcLilMLa*iirB_!rirdi_arrtrr-snPvinrTMlii* i .vF-irilTiindB_B_VbiruTi“r_TivxirirrT-Lr_imrLE-TkHe_riTxinr9rBuriT=rvsri_*imrflriri_rvlBrr_niri*vie_inrT*Ljriiri4mM6.1.3紧固外测钢线卡子,松开内侧钢线卡子,使将鼓起的 辅助绳由留头处拽出;6.1.4 检查两根辅助绳张力,如张力相同,则紧固钢线卡子 并涂油;如张力仍不相同,则重复上述动作,直至两侧辅助 绳张力相同
7、。锚段关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列车时速 200km/h 区段,锚段关节检修 的技术标准、检修周期、检修作业程序、检修方法、缺陷处 理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京广提速区段正线接触网检修2检修标准 2.1非绝缘锚段关节:2.1.1 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之间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应为200 毫米。非绝缘锚段关节中心柱处,两支接触线距轨面连 线应等高; 垂直距离 200 毫米, 转换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 高于工作支接触线 200250 毫米;2.1.2 非绝缘锚段关节垂直、水平距离允许偏差 20 毫米。 中心柱接触线等高。2.1.3 接触线非支与工作支定位管、器间隙不小于 50 毫米。2.1. 4 非绝缘锚段关
8、节内两悬挂各部分 (包括零部件 ) 之间 距离在设计选取的极限温度下应保持 50 毫米以上。2.1.5 电连接器与接触线、承力索及馈线之间的连接必须保 证电接触良好。2.1.6 电联接线夹安装牢固,并保持铅垂状态,线夹内无杂 物。2.1.7 电连接线无烧伤、散股、断股。2.1.8 支撑定位装置、补偿装置等安装符合标准,各部零件 安装紧固有油,定位管无卡滞。2.1.9 转换柱两定位器能够分别随温度变化自由移动,不卡 滞。2.2 绝缘锚段关节2.2.1 绝缘锚段关节采用四跨式,绝缘锚段关节跨距不大于45 米。2.2.2 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间的有效绝缘距离须大于 450 毫 米。转换柱处两悬挂的垂直
9、距离:采用悬式绝缘子分段时应 保持 450 毫米,采用绝缘杆件 (直径 150 毫米及以下 )分段时 应保持350400毫米接触线分段绝缘子或绝缘杆的下裙边 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 100 毫米以上。 两接触线工作转换点的 高度应尽量一致,允许偏差 20 毫米。2.2.3 接触悬挂垂直、水平距离允许偏差 50 毫米,中心柱 接触线等高。2.2.4 四跨关节中心柱内两接触线等高处,转换柱处的绝缘 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50 毫米,承 力索、接触线的绝缘子串中心应对齐,允许偏差 50 毫米。2.2.5 绝缘锚段关节的转换柱的位置应在最外道岔岔尖 50m 以外。2.2.6 转换柱两定
10、位器能够分别随温度变化自由移动,不卡 滞,2.2.7 绝缘锚段关节直线绝缘转换柱,当两悬挂共用一个腕 臂时,承力索分段绝缘子距腕臂上的悬吊轮在平均温度下应 保持 1000 1500 毫米。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分段绝缘子 末端距承力索支撑线夹或锚支定位卡子间距离不小于 1000 毫米。2.2.8 绝缘锚段关节内两悬挂各部分(包括零部件 )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极限温度下应保持 350 毫米以上。229电连接器与接触线、承力索及馈线之间的连接必须保证电接触良好。2.2.10电联接线夹安装牢固,并保持铅垂状态,线夹内无杂 物。2.2.11电连接线无烧伤、散股、断股。2.2.12支撑定位装置、补偿装置等安装
11、符合标准,各部零件 安装紧固有油,定位管无卡滞。2.2.13承力索、接触线的绝缘子串中心应对齐,允许偏差土 50毫米。2.2.14转换柱两定位器能够分别随温度变化自由移动,不卡 滞。3检修周期12个月。4 准备工作4.1资料查阅:查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和安装曲线,静态检测记录和设备巡视记录及其他有关设备鉴定资 料,掌握设备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检修。4.2 人员组织10-12人4. 3该工作需停电进行,填写第一种工作票4 4 准备工具:梯车(或作业车)、滑轮组、大绳、水平尺、道尺、线坠、正面器、手搬葫芦、承力索和接触线紧线 器、电力紧线器(或双钩紧线器)、断线钳。4 5 准备材料:定位器、
12、吊弦线夹、定位环、支持器、锚 支定位卡子、承力索支撑线夹、铁线、绑线、油漆、黄油等。5 检修步骤5.1 确认锚段两端停电,并接好地线。5.2 检调转换柱及中心柱处两支悬挂及各部件间的垂直、 水 平距离是否符合标准。5.3 检查支撑定位装置转动是否灵活, 螺栓是否紧固、 有油。5.4 检查工作支、 非工作支接触线的导高、 拉出值是否符合 要求。5.5 检查电连接、开关各部件是否良好。6 检调方法原则:在调整垂直、水平距离时,一定要保证工作支的 导高、拉出值、定位器坡度、偏移、跨中偏移,然后才可调 整。完毕后要检查各部件紧固有油,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吊弦 或改变悬挂方法使之符合要求。6.1 两支悬挂间
13、的水平距离不够时6.1.1 测该处定位的拉出值,首先将工作支拉出值调整为设计值。6.1.2 调整非工作支,使两悬挂水平间距符合标准6.1.3 调整承力索步骤符合标准。6.1.4 调整方法:6. 1.4.1 用滑轮组或电力紧线器使定位环线夹或承力索支撑 线夹卸载。6. 1.4.2 松开定位环,或承力索支撑线夹,调整拉出值或承 力索支撑线夹的位置,使距离符合规定。6.1.4.3 复测水平间距数值符合规定。6.2 抬高不符合规定6.2.1 首先将工作支导高调整为设计值。6.2.2 调整非工作支高度使之符合要求。6.2.3 调整方法:a) 调整吊弦或斜拉线长度。b ) 当定位器坡度不能满足规定时,将定
14、位器卸载,调 整定位管高度。c) 当非支承力索抬高不符合标准时,左右调整平腕臂 上套管双耳的的位置,调整平腕臂的仰高量。6.2.4 在转换柱处,当分段绝缘子距锚支定位卡子(或承力 索支撑线夹)之间的距离小于 1000 毫米时62 4 .1用手搬葫芦、紧线器,使绝缘子卸载。6.2.4.2 断线钳截去适当长度的接触线 (或承力索 )。6.2.4.3 重新作接触线 (或承力索 )终端线夹。6.2.4.4 连接绝缘子,拆除手板葫芦和紧线器。6.2.4.5 测量绝缘子距锚支定位卡子(或承力索支撑线夹)间的距离6.2.4.6算方法:曲线区段中心柱处两支接触线在水平面上高差的计A=(X/L) XhX两支接触
15、线水平距离L 轨距H 为外轨超高A 高差七跨式分相绝缘锚段关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列车时速 200km/h 区段,七跨式分相绝 缘锚段关节检修的技术标准、检修周期、检修作业程序、检 修方法、缺陷处理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京广提速区段正线接触网检修2 检修标准垂直2.1 在每个转换柱处工作支和非工作支接触线的水平、 距离为 450 毫米,允许偏差 50 毫米。2.2 中心柱处,两支接触线距轨面连线应等高,允许误差20 毫米,水平距离 450 毫米,允许偏差 50 毫米。绝缘锚 段关节内两悬挂各部分 ( 包括零部件 ) 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极限 温度下应保持 350 毫米以上。2.3 转换柱处分段绝缘子
16、末端距承力索支撑线夹或锚支定 位卡子间距离不小于 1000 毫米。2.4 各处拉出值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跨中偏移值不 得大于 400 毫米。2.6 电连接器与接触线、 承力索及馈线之间的连接必须保证 电接触良好。2.7 电联接线夹安装牢固, 并保持铅垂状态, 线夹内无杂物。2.8 电连接线无烧伤、散股、断股。2.9 支撑定位装置、 补偿装置等安装符合标准, 各部零件安 装紧固有油,定位管无卡滞。2.10 各种分相标志符合要求 ,字迹清楚, 安装位置正确, 符 合设计要求。2.11 自动过分相的地面传感器的纵向距离符合设计要求, 允 许偏差 1 米。2.12 自动过分相装置分段处的绝缘子串
17、的安装位置应符合 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50 毫米,承力索、接触线的绝缘子串 中心应对齐,允许偏差 30 毫米。2.13分相中性区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中性段距离不得大于190米,允许偏差+ 500毫米。3检修周期12个月。4 准备工作4.1 资料查阅:查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安装图和安装曲线, 静态检测记录、设备巡视记录及其他有关设备鉴定资料,掌 握设备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检修。4.2人员组织:接触网工 10-12人。4.3该工作需停电进行,利用两供电臂重合天窗,填写第一 种工作票。4.4准备工具:梯车(或作业车)、滑轮组、大绳、水平尺、道尺、线坠、正面器、手搬葫芦、承力索和接触线紧线器、 电
18、力紧线器(或双钩紧线器)、断线前。4.5准备材料:定位器、吊弦线夹、定位环、支持器、锚支定位卡子、承力索支撑线夹、铁线、绑线、油漆、黄油等。5检修步骤5.1确认锚段两端停电,并接好地线。5.2 检调转换柱及中心柱处两支悬挂及各部件间的垂直、水平距离是否符合标准。5.3 检查支撑定位装置转动是否灵活,螺栓是否紧固、有油。5.4 检查工作支、 非工作支接触线的导高、 拉出值是否符合 要求。5.5 检查电连接、开关各部件是否良好。5.6 检查各种标志安装是否整齐、规范,字迹是否清晰。6 检调方法原则:在调整垂直、水平距离时,一定要保证工作支的 导高、拉出值、定位器坡度、偏移、跨中偏移,然后才可调 整。完毕后要检查各部件紧固有油,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吊弦 或改变悬挂方法使之符合要求。6.1 当两支悬挂间的水平距离不够时6.1.1 测该处定位的拉出值,首先将工作支拉出值调整为设 计值。6.1.2 调整非工作支,使两悬挂水平间距符合标准。6.1.3 调整承力索步骤符合标准。6.1.4 调整方法:6. 1.4. 1 用滑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产干腌制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考核试卷
- 炼铁产业链优化与整合考核试卷
- 双十一胜利密码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健康教育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许庄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开学暑假验收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四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基因工程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遂宁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 焦作大学《医学微生物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初级中学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韦氏测试题及答案
- 历年贵州特岗试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工具书与文献检索》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及作业1
- 浅谈南京市区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层构成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人工智能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及挑战
-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 例析与指导 试卷示例题答案及听力材料
- 泉州地理会考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工会知识竞赛题库200题及答案(完整版)
- 小学教育学(第5版)课件 第6章 小学教育内容;第7章 小学教育活动
- 完整版高中古诗文必背72篇【原文+注音+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