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伯努利定律實驗(Bernoulli s Law Experiment)胡裕民 編寫. 實驗目的:1. 驗證在風洞 (wind tunnel) 中的總壓力 Ptot 為定值。2. 驗證伯努利定律 (Bernoulli s Law)。3. 固定氣流速率下量測 FW、Fa 與的函數關係。. 原理介紹:1738 年瑞士物理學家 Daniel Bernoulli (1700-1782) 在所發表的 “Hydrodynamic”一書中 首次提出伯努利方程式 說明流體 (fluid) 的速度、壓力以及高度之間的關係。此伯努利 方程式的提出被視為往後氣體動力學研究的開端 。一理想的流體在流線型的流動 (lam
2、inar flow)中,會滿足下列的伯努利方程式:12Pstv 2 gy constan t(1)其中 Pst、 v、 y 分別為流體的靜態 (static)壓力、密度、速度以及高度。在大約相同高 度下, eq.1可簡化表示為:12Pstv 2 Ptot constan t (2)st 2 tot此說明在一樣高度下,總壓力 Ptot 無論在何處均相同。在本實驗中,風洞沿著氣體流動 方 向 的 截 面 積 (cross-section area)逐 漸 地 減 少 。 氣 體 流 動 時 由 於 不 可 壓 縮 性 (incompressibility),因此不同截面積處的流動速率將不同 ,此可
3、由連續方程式 (equation of continuity)來表示:v0 A 0 v A (3)將 eq.3 代入 eq.2 可得:P Av0 A 0(4)200 其中P = Ptot-Pst, P稱之為動態壓力 (P = Ptot-Pst)。本實驗第一部分是利用風洞裝置來量測不同位置 (亦即有不同的截面積 )處的壓力, 驗證在一樣高度下 ,總壓力 Ptot無論在何處均相同 ;並驗證在 eq.(4)中 P A 為一常數, 亦即驗證伯努利定律 (Bernoulli s Law)。另外,流體力學可應用在飛機機翼的設計。氣流作用在機翼的力量可分為兩部分(如圖一所示 ):平行於流動方向的部分稱之為阻
4、力 (drag) FW,垂直於流動方向的部分稱之為 升力 (lift) F a。此兩部分的力量均與 the angle of attack 有關。實驗的第二部分,是在固 定氣流速率下量測 FW、Fa與的函數關係。當我們將 Fa與 FW 的函數關係作圖 (曲線參 數 ) ,可以得到機翼的 polar curve,它在飛行品質上是相當重要的數據。. 實驗裝置:1. 實驗儀器:a. 排吸風扇組 (Suction and pressure fan,噴嘴頭 100mm,球體直徑 7.5cm)1b. 風洞(Wind tunnel, 151550 (cm) . .1c. 風洞量測滑車 (Measuremen
5、t trolley for wind tunnel). . . . 1d. 升力平衡器 (lift balance,-1.0N +2.0N、-160 +160) . 1e. 機翼(Airfoil , 225mm 145mm 33mm,0.032m2) . 1f. 扇形動力計 (Sector dynamometer,測量範圍 0.65N、刻度 0.01N). 1g. 壓力頭 (Pressure head,直徑 8mm). 1h. 精密壓力計 (Precision manometer,量測範圍 0 310 Pa、刻度 5 Pa) .1i. 多向夾 (multiclamp) . .12. 基本裝置參
6、考圖: (第一部分:圖二,第二部分:圖三 )風洞量測滑車壓力頭 風洞圖三圖四3. 實驗第一部分基本架設步驟:a. 先檢查實驗儀器有無數量短缺或損壞情事,有則報告實驗助教。b. 將風洞以及風扇等儀器架設如圖二所示。將風扇放入排風噴嘴,使得在實驗進行 當中空氣流動通過風洞 。注意在前端吸入口以及後端風扇排風口各一公尺距離內 淨空,以確保空氣流入風洞內不會產生紊流 (turbulence)。c. 將精密壓力計以及壓力頭與量測滑車連接如圖二所示。d. 將量測壓力的壓力頭調整高度,使其高於斜坡最高處約 2 公分。e. 利用軟管將壓力頭與精密壓力計右端的軟管相連接 (用以量測總壓力 ),並確定精 密壓力計
7、為水平狀態。4. 實驗第二部分基本架設步驟:a. 將風洞以及風扇等儀器架設如圖三所示。將風扇放入排風噴嘴,使得在實驗進行 當中空氣流動通過風洞 。注意在前端吸入口以及後端風扇排風口各一公尺距離內 淨空,以確保空氣流入風洞內不會產生紊流 (turbulence)。b. 將升力平衡器置於量測滑車上,如圖三所示。c. 將扇形動力計固定於前端吸入口處,並將扇形動力計與量測滑車的掛鉤連接。d. 將機翼由前端吸入口處放入風洞中,並固定於支棒上,如圖四所示。四. 實驗步驟:(第一部分 )a. 將風扇打開,並調至最大風速。移動量測滑軌由 A 至 F 各點,讀出各點的總壓 力,以驗證總壓力為定值。b. 將壓力頭
8、軟管與精密壓力計右端的軟管拆離,而直連接至精密壓力計左端,以測 量靜態壓力。並利用第二條軟管,連接剩下的軟管頭至精密壓力計右端。c. 移動量測滑軌由 A 至 F 各點,並讀出動態壓力值。由於空氣流動速度的擾動, 為求精確數值,每次量測時以三十秒內的平均數值為準。d. 驗證在 eq.(4)中 P A 為一常數,亦即驗證伯努利定律 (Bernoulli s Law)。(附註:由於空氣摩擦力,當截面積減少時所測量的動態壓力值會更小於理論值。但如果小心操作實驗,誤差可控制在 10%以內 )(第二部分)a. 將 attack刻度尺懸掛於風洞中,並靠近機翼後端。機翼後端指向刻度0 的位置。b. 將圖四中的
9、 front knurled screw旋開,將機翼傾斜使後端指向刻度 15 的位置,鎖 緊 front knurled screw,並將 attack 刻度尺移走。 (注意: rear knurled screw切勿旋 開)c. 將排風扇開關打開,調整風速使得由扇形動力計量得的阻力為0.5N。 (先利用兩 個長條紙片:長 30cm、寬 3cm,將風洞上方樹酯玻璃的狹縫蓋住,以避免風由 此狹縫漏進去,影響實驗準確度。 )由升力平衡器量得升力。d. 將 the angle of attack 由+15度開始下降,每 2度量測一次升力以及阻力 ,直到-15 度。記得調整 the angle of attack 時務必先將排風扇開關關上 (亦即風速為 0 時 ), 而再次打開排風扇後先等 30 秒後再量測數據。注意: 實驗結束後請將各配件拆下,各儀器分開獨立,使下一組在操作時需要重新組裝 五 . 實驗數據:(第一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转换工程师劳动合同协议书
- 售车协议和购买合同
- 2025租房装修合同样本
- 2025商业综合体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书
- 2025餐饮外卖配送服务合同示例
- 2025年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范本
- 商品吊牌生产合同协议
- 2025标准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商业除尘车租赁合同协议
- 商品赠品协议书范本
-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 惠州一中、珠海一中等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
- 所得税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员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700题)附答案
- 《知不足而后进 望山远而力行》期中家长会课件
- 专题09 乡村和城镇-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201-300题)
- 某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 2025年纳米镍粉市场规模分析
- T-NKFA 015-2024 中小学午休课桌椅
- 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从“阅”到“悦”》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