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统计过程控制讲义刖言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控制图的基本概念四、计量值控制图五、计数值控制图控制图的分析与判断七、过程能力分析八、关于Cpk值的计算与分析企业无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因为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多的合格品,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反之,成本高,合格品率低, 就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甚至导致企业亏损、破产倒闭。八十年代以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企业大批亏损,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 一套科学的控制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办法。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的经济转 为市场经济,各种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进国内, 逐步推广并产生经济效益。此后, 大量外资、合资企业的出现,也使科
2、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国内。统计过程控 制(SPC就是其中一种。统计过程控制(SPC就是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产出合格 率高的产品,盈得丰厚利润的科学方法之一。本讲义仅介绍并讨论八个方面的内容:一、在前言中概要介绍有关 SPC的基本内容;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三、控制图的基本概念;四、五、六、七介绍计量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控制图的分析与判断,并介绍过程能力分析;八、专门探讨Cpk的近似精度,应用范围,当量过程能力指数 Cpk的概念与使用。1.刖言1.1检验、控制与预防检验二十世纪初到四十年代出现的社会化大生产, 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作为一道独立的工序从制造 中分离出来,出
3、现了固定的检验机构和专职检验人员。他们的工作主要内容是进行产品的事后检 验,社会化大生产产生之前,基本上处于手工业生产,手工业生产不可能出现管理。进入社会化 大生产后,由于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结合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和管理科学就随之产生了。控制结果,一旦出现不良品判定其返修或报废。控制与预防化,程,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生产过程的控制。 基本思想是根据过程的情况,预测将来的趋势与变 从而进行过程控制,使过程在受控中进行,预防不良品的发生。所以说 SPC的特征是控制过 防患于未然。这个模型反映出了传统的生产模式,特征是控制结果。 检验的基本要求:(1)1.2传统的生产模型检验要由专职人员组成的
4、检验部门进行,专职人员必须训练有素;要有相关的检验作业指导书; 要有判定标准;要有保留一定期限的检验记录。(2)(3)(4)1.3检验与控制检验的缺陷(1) 投入高、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操作人员心理上形成对检验的依赖。检验投入的人力、物力越高,则成本越高,必然 导致经济效益低下。(2) 实效性差检验不可能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起到预控的作用,它只能控制结果,往往是在转入下一 工序或出货前做检验或测试。当检出或测试出质量问题时,产品已被判为不合格品。检验的可靠性差据统计,70%勺不良品没有被检出,而且不同的检验人员检出的不合格品率也不同。(4)(5)检验无法反映规格标准的缺陷,不能提供给设计部门、设计人
5、员提高或降低规格标准的 意见。最重要的是忽略了大部分质量问题来自高层人员(决策层、管理层)的管理和技术。 预防的概念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生产过程中各种条件都在不断地变化,这就会导致产品质量不断的波 动。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定时抽取部分产品(样本)进行测量,用测量得到的数 据对过程进行判断,如有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过程正常,使产品质量稳定。这种 统计过程控制的特征是控制过程。过程预防模型预控要求(1) 按规定时间间隔抽取样本,认真测量,准确记录。(2) 如果判定过程不正常,则需认真分析原因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改进措施。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严格定时抽样、认真测量准确记录。假
6、数据,不准确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坏!1.4 SPC的发展历程SPC发展历程1924美国贝尔实验室休哈特博士开始使用控制图。1940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使用抽样方案和控制图以保证军工产品的质量。1950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在日本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全面推推行SPC日本JUSE(科学家协会)设置“戴明”奖,奖励那些有效实施统计技术的企业。石川磬提出“ QC七道具”,帮助生产现场人员分析和改进质量问题,并推动广泛应用。1970 词。1980有效地推行 “QC圈”和应用统计技术使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高品质产品的代名美国等其他国家紧随日本的步伐,开始推行“ QC小组”和统计技术的应用。MOTO
7、ROLA 公司颁布“ QC挑战”,通过SPC的实施改进过程能力,并提出追求“ 6/目 标。1987 ISO9000标准建立并颁布实施,明确要求实施统计技术。日本产品质量的崛起 日本货在实战。46年49年50年和抽样检验法;51-5455-6030-40年代就是“劣等货”的代名词,在战后开始从美国引进了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创建了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组成质量管理小组并开始制定工业标准 JIS ;聘请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博士到日本讲学八天,内容包括SPC61-70重点开展SPC普及SPC从56年利用电台、电视向中小企业领导和班组长进行普及SPC教育;电子计算机应用于SPC
8、大学中设置了质量管理课程,专门培养质量管理人才;62年己的观念,更丰富了 QC内容,60年代后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开展QC小组活动应该说日本引入了美国的质量管理又加上了自日本强调:质量科学必须不断改进;(1)(2)(3)(4)(5)(6)(7)(8)统计过程控制使用的工具1.2.3.4.5.1.7 SPC中有关质量特性的理解能够表明过程的质量的过程参数现场人员(包括工人)熟悉和掌握 SPC技术; 对使用的统计技术必须不断的加以改进。产品的变异和两种变异1.5产品的变异性休哈特博士对产品变异的观点:(1)相同的原材料、设备、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特性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
9、差异。(2)差异的波动存在着稳定与否、正常与否的问题。如何判定过程中波动是否稳定、正常就 要通过SPC来判定。两种变异(1)普通性(特定性)原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易避免的原因,如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 别、设备精度与保养好坏的差别、同批原材料本身的差别等。(2)特殊性(偶然性)原因引起的变异。属于可以避免的,也必须避免的变异,如不同批原 料之间的差异、未经培训的不熟练的操作人员、设备的故障等。1. 6业建立统计过程的实施步骤实施步骤 绘制作业过程的流程图,最好为 QC工程图 生产条件和产品特性,决定应使用的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各项标准。 实施控制方案的教育训练。 设计控制图。 过程(制程)能力
10、的分析。 异常原因的追查与纠正活动。 过程改善的标准化。控制图:为主要使用工具,特别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相关分析、抽样检验、统计鉴定:适用于少量多品种的生产过程。 实验计划:专案分析,突破现状。QC七手法:基本通用或互补使用。实验设计DOE能够表达为计数和计量型数据可以取之于过程的输入、过程中或过程的输出例:(烤制一批蛋糕)过程阶段计数型数据计量型数据输入鸡蛋外观鸡蛋的重量过程中混合物的光洁度炉温输出1. 蛋糕的质地2. 表面的空洞蛋糕的重量本章小结:通过本章的讨论必须掌握:(1)检验、控制和预防在过程中的作用;检验 容忍浪费(提咼成本)控制一一避免浪费(降低成本)(2)采用SPC的目的一一
11、对过程进行控制;过程变异的两种类型以及含义;如何寻找控制的质量特性;建立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施步骤。2.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2.1基本概念单位产品:为实施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元, 一般也称个体。群体:单位产品的总合,又称总体。样本:自群体中选取一部分个体所构成的集合体。随机抽样:没有任何主观意愿和特点要求从群体中抽取样本。计量值:依产品本身的特性来表示,如长度、温度、重量、时间等。计数值:只以缺陷数和个数表示。数据收集:应注意依照分层原则,按照原料、设备、班次、作业员等分别归 类,防止不同层别数据混在一个群体之中。数据整理:用次数分配表绘制直方图,判定过程是否稳定、正常。2.2次数分配表、直
12、方图的作法次数分配表获得一组数据,把数据存在的区间分成若干小区间,统计数据落在各个小区间内的数目排列成的表,称为次数分配表。直方图以数据的测量值为横轴,以各区间的测量值为底边,以该区间数据出现的次数为高度作出直方柱,这些直方柱组成的图形称为直方图。直方图作图方法:(1)收集数据,要求至少要收集50个以上数据,记为N。(2)将数据分组,如果以K表示组数,则组数K=1+3.23logN般常采用以下经验分组数表:数据数N组数K50-1006-7100-2507-82508-10找出数据的最大值L和最小值S,计算出全距R。(R=L-S) 定出组距H: H=R/K (H建议采用2、5或10的倍数)定出组
13、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值为最小值 S;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组的下组界值+组距H最小二组的下组界值二最小一组的上组界值余类推组的中心点(上组界值+下组界值)/2(7)作次数分配表:将数据出现在各组内的次数记入表内,(与下组界相同数据计入本组次数)。绘直方图:以横轴表示数据测量值,纵轴表示数据出现的次数。对绘出的直方图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作一个小游戏“家有几口”,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定性的演示直方图的形状。2.3直方图实例练习实例:某罐头厂生产罐头,罐头容量规格为310士 8g,今抽验50罐数据如下:308317306314308315306302311307305310309305304310
14、316307303318309312307305317312315305316309313307317315320311308310311314304311309309310309312316312318计算确定基本内容:N=50 组数:K=7(参考经验数值) 最大值L=320 最小值S=302 全距R=320-302=18计算组距H H二R/K即18 - 7=2.5取H为3 (为测定值最小单位的整数倍)第一组下限值为302,上限值为第一组下限值+组距320+3=3052.4直方图形态分析各组中心值二(上组界+下组界)/2组号组界中心值标记F(次数)1302-305303.5正42305-30
15、8306.5正正103308-311309.5正正正134311-314312.5正正95314-317315.5正正86317-320318.5正57320-313321.51作次数分配表(与下组界相同数据计入本组)作直方图有两种情况:数据本身就遵从这种分布,如百分率;力口工习惯造成,如车外园易贴近上差。双峰状直方图原因是可能由于不同操作者或不同机器加工的产品混在一起了离岛状直方图显示在加工或测量中出现过异常情况,如刀具磨损、对刀读数错误、测量仪器出现系统偏差。峭壁状直方图往往是已剔除了不合格的数据而绘制成的直方图。锯齿状直方图常是由于测量方法或读数不准确造成的, 分组组数过多也可能出现。直
16、方图能力分析下限Xian艮下限中心值(1)理想型直方图上限Xian限上限Janr中心偏左的直方图直方图偏向规格的下限,并伸展至 规格下限左侧。表示已产生部分超出规 限格下限要求的不良品。(3)中心偏右的直方图方图偏冋规格的上限,并伸展至规格上限右厂侧。表示已产生部分超出规格上限要求的不良品。图方直型直畐常无力几(5)分散度大的直方图能力不足型规格下限I规格上限/方图的左右两端均超出规格界限,产生不良品,说明 直方图过于分散。可能是人员技术不足或操作方法不当 造成。(6)分散度小的直方图能力富裕型直方图形态过于集中,距规格上下限还有一段距离。表示过程差异小,过程 因为规格制定不合理。测知工序的过
17、程能力,是过程能力的最好最直直方图中心愈接近规格中心,表示过程愈集中。分布在规格界限内,表示过程差异小或变异小。计算产品的不良率,根据不良数量可以直接计算出来;无论是计数值还是计量值均可直接计算出来。调查是否混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数据;是否出现双峰型,是否未对设备、人员、原料、班别、生产线等加以区别。测知数据是否有假;主管对下属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数据真实性的判定手段。测知分布形态;常态型、锯齿型、离岛型等进行分析。以此制定产品的规格;如果规格尚未确定,可以使用平均值加(减)4倍标准差的方式指定上下限。设计合理的控制界限。2.6直方图练习某公司对生产的电线直径进行抽验,以下是 100个数据,用直方
18、图进行分析。0.6610.6500.6470.6460.6490.6450.6410.6500.6480.6490.6650.6470.6460.6550.6490.6580.6540.6600.6530.6590.6600.6650.6490.6510.6370.650.6430.6490.6400.6460.6500.6440.6400.6520.6570.6480.6540.6500.6540.6550.6560.6570.6630.6620.6470.6470.6420.6430.6490.6480.6380.6340.6490.6420.6370.6550.6520.6540.649
19、0.6570.6540.6580.6520.6610.6540.6450.6410.6440.6470.6410.6500.6520.6340.6410.6530.6470.6520.6490.6520.6530.6510.6600.6550.6580.6490.6470.6410.6440.6400.6430.6460.6350.6380.6450.6500.6480.6490.6500.6490.655请练习做以下计算N=100K=7最大值L=最小值S=组距H=全距R= 组界: 第一组下组界= 第一组上组界二余下各组界 计算各组中心值分别为:作次数分配表:组号组界中心值标记次数作直方图2.
20、7绘制直方图的注意事项直方图的原理是基于“正态分布”,特别适用于计量值;使用直方图计算平均值X和标准差S时,应剔除差距太大的数据;确定组界时,出现组界值与测量值一致时,可以按照同一方向归类。制作直方图时,数据尽可能多,一般不能少于 50个;注意恰当的分组,数据少时少分组,数据多时多分组;利用样本直方图可求出的样本平均值 X和样本标准差S是对总体平均值卩和总体标准差(T的估计值。*2.8正态分布判定你也可以使用正态概率纸判定数据分布的是否为正态分布。正态概率纸是根据正态分布的累加概率(百分比)作成。纵作标以50%为中心向上下取等距离的长度,以表示累计读数的百分比;横坐标表示等距离的尺度,即 可表
21、示组距。请你试用一下,看看某公司的某成品厚度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现有200个成品厚度数值,经使用次数分配表分配如下:组界次数累加次数累加百分比4.75-5.75110.55.75-6.75121.06.75-7.7511136.57.75-8.75193216.08.75-9.75185025.09.75-10.75409045.010.75-11.752911959.511.75-12.753315276.012.75-13.752317587.513.75-14.751318894.014.75-15.75919798.015.75-16.75119899.016.75-17.7522001
22、00.0因为正态分布曲线是连续分布的。可以介绍给大家:大量的质量测量值均属正态分布,不过不能滥加判定,不少测量不属于正态分布,如形位公差。2.9应了解的几个基本概念平均值(X或卩):n个样本测定值Xi, X ,X.的平均值记为X ;群体的平均值记为卩。中位数X : n个样本测定值Xi, X2,Xn, n为奇数时,将n个测定值从大到小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数值即为中位数。众数Mo n个样本测定值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数值S=全距R:样本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全距R又称极差,在控制图使用 中普遍使用极差控制图)S:X) n练习:请试标出这组数据中的平均值,中位数、众数、全距、样本标准差。(数据:44
23、、45、46、47、48、44、43)Mo= R=n(T:1(nX)2(Xi1 i 1群体标准差样本标准差2.10过程或数据分配形态正态分布的概率:只要知道平均值和标准差就可以确定分配。正态分布的性质1. 分配形态对称于横坐标上平均点上的垂直线。2. 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一致的。3. 正态分配曲线左右两尾逐渐接近于横坐标轴,但不于横坐标相交。4. 曲线下横轴上的面积等于1,其概率分布如下图。PPPP(a -1 7 Xg +1 7 = 0.6827(a -2 7 Xa +2 7 = 0.9545(a -3 7 Xa +3 7 = 0.9973(a -6 7 Xa +67 = 0.99
24、999662.11 3(7控制的基本概念P (卩-3 7 X a +7 ) = 0.9973如果某过程达到99.73%的合格率即可视为过程是受控的。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采用3倍标准差为控制界限。用3c法经济地实现了过程控制或作为过程能力的评价标准。法是在高精尖产品考虑可靠性时,为了提高MTB(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对零件、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c成为了控制标准或追求的目标。3 c法控制过程中心线CL =控制上限UCL =a +3 c控制下限LCL =a -3c本章小结1. 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概念。2. 质量特性的获取方法。3. 次数分配表、直方图的做法。4. 直方图的判读和
25、功用。5. 如何通过数据分配分析来确定一个过程是否受控。6. 3 c控制原理。3. 控制图的基本概念3.1控制图一一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控制图作为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它不仅能显示过程质量特性变异的状态,同时也可以作为过程能力分析使用;它既能控制现状,又能预测以后的变化与发展。应用控制图的目的1.及时地察觉:(1)是否有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存在;(2)是否超出规格界限;(3)是否出现数据分布形态有异常规律。2.对生产和检验工作能做到利用分析所得资料(1)制定或变更规格;(2)提供或变更生产方法;(3)提供或变更检验方法和验收标准。3.控制图的其他作用(1)作为制造产品或购买产品允收或拒收的依据;从小
26、批量控制得到对大批量产品的控制重点;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均匀 解决非生产性方面的问题3.2控制图的原理基于正态分布的重要特性,假设产品的质量特性值在区间(卩-3 (T,卩+3(7)的分布概率为99.73%,即可将正态分布图转化为控制图。3.3控制图的种类:计量值控制图绘制控制图所需数据,可以用量具测量,数据为连续性的,如压力、长度、时间、重量、成分等。计数值控制图绘制控制图所需数据为计数单位,如不良品数、合格与不合格品数、表面疵点数、表面划伤数等。3.4两类控制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类别名称控制图符号特点适用场合计 量 值 控 制 图均值-极差控制图X R最常用,判断工序是否正常的效 果好,计算R值的
27、工作量小。适用于产品批量大且 生产正常、稳定的工 序。均值-标准差控制图X S常用,判断工序是否正常的效果 最好,但计算S值的工作量大。适用于产品批量大且 生产正常、稳定的工 序。中位数-极差控制图X R计算简便,但效果较差。适用于产品批量大且 生产正常、稳定的工 序。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X-MR简便省事,能及时判别工序是否 处于稳定状态。缺点是不易发现 工序分布中心的变化。因各种原因(时间或 费用)每次只能得到 一个数据或尽快发现 并消除异常因素。不合格品数控制图d较常用,计算简洁,作业人员易 于掌握,样本含量较大。样本含量相等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样本取样量大,且计算量大,控 制曲线凹凸不平。
28、样本含量可以不等。缺陷数控制图c较常用,计算简洁,作业人员易 于掌握,要求样本量大。样本含量相等单位缺陷数控制图u计算量大,控制曲线凹凸不平。样本含量可以不等。3.5控制图的术语与绘制应用的程序控制图的术语1.普通原因(系统原因):引起的变异微小,在经济上不需剔除部分。(如环境气候、设备本身精度、原料在允收范围内、熟练人员之间操作水平等)2. 特殊原因:引起产品变异大,在经济上必须剔除的部分。(如4M1E出现异常)3.中心线(CL):表示控制的平均值或平均数。4. 控制上限(UCL:中心线上方的控制界限。5. 控制下限(LCL):中心线下方的控制界限。6. 控制状态(UC:记入控制图内的点子,
29、能够在界限内随机分布。7. 不在控制状态:记入控制图内的点子,落在控制界限上或之外,或在界限内呈一定规律分布。控制图绘制和应用的程序选取控制图拟控制的质量特性 根据质量特性及适用的场合选取控制图类型 确定合适样本组、样本大小和抽取间隔,并假定在样本组内波动为系统因 素引起 收集并记录20-25个样本组的数据,或使用以前所记录的数据,通常每组样本量n=4-5个,这样保证控制过程的检出率为84%-90%计算各组样本的统计量(均值、标准差、极差等)计算控制界限值(7)绘制统计图,计算各组的统计量分析样本点的排列形状,判断过程是否受控控制图的绘制绘制控制图,在计算控制上下限,中心线时,往往用到各种与样
30、本容量n有关的系数,下面表中列出 n=2-10的各个系数。这些系数都是根据 3 (T控制原理,运用数理统计的计算而得到的,我们只需会查表应用即可。控制图系数表本章小结:1.控制图的应用目的2.控制图的原理。3. 控制图分类与应用场合。4.控制图的基本术语。5. 控制图的绘制和应用程序。4. 计量值控制图 4.1均值一极差控制图(X-R)均值极差控制图是将均值控制图与极差控制图联合使用的一种控制图的形式。控制图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CL= X UCL= X+A2R LCL= X-A2RR控制图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CL= R UCL=D 4 R LCL= D 3 RA、D4、D3为控制图系数,需要查表即
31、可得出。需注意当 nW 6时,E3为负值,由于R为非负值,所以取LCL=0即取坐标轴为控制下限。绘制(X-R )的步骤:决定控制的项目;2)收集数据,数据取样方法和注意事项;取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取样时原则上按不同的设备、操作人员、原料等分别取样,以免除异常因素带来的误差。样本大小为25个,常取45个。样本组为2030个。一般按产品的生产顺序或测定顺序排列数据;3)将收集数据分组并记入表中(提供控制图常用表格)4)计算平均值(X、极差(R)总平均值(X)平均极差(R)5)计算控制界限 CLx、UCL、LCL、CLr UCR、LCLr6) 绘制控制界限7) 点图8) 控制图分析F面的表格为X-R图
32、常用记录表格控制图用于分析生产过程的步骤(1)如果所有的点均落在控制限内,此图可以做为控制过程的控制图;(2)如果个别点超出控制限外,对这些点的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加以消除,利用剩余数据,重新计算控制限;如果某些点超出控制限外,但又查不出原因或查明原因无法消除,则这些 点无须剔除。正态分布验证借助直方图,作次数分配表,如不呈正态分布,需对数据重新分层、分组。控制限与规格的比较(1) 如控制界限在规格界限内,且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基本重合,可以认为过程能力满足规格要求,可以此控制图作为控制生产过程用控制图。(2) 如果控制界限比产品规格界限窄,但控制中心线离规格中心偏离一定距离,使得控制限的上
33、限或下限超出规格界限, 则应将过程的平均值进行调整,使分布 中心与规格中心靠近。若是自动加工机器重新对刀或人为因素,迅速纠正。经纠正,分布中心接近了规格中心,可以作为正常生产用控制图。UCL规格上限规格中心*以上介绍的判断过程有无异常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控制图。CL规格下限在这种情况下:LCLa. 改善4M1E提高过程能力,达到规格要求。b. 如果不能再进一步提高过程能力,在用户能够接受的情况下,将规格放宽到一个比较经济水平。c. 如果a.b.均无法实现,只有全数检验。规格和控制界限的分析必须从概念上牢牢掌握:规格界限一一用户(顾客)或设计部门给出。控制界限一一过程的固有因素所确定(4M1E。必
34、须明确:(1)规格界限与控制界限无关;过程能力指数Cpk是由规格界限和控制界限确定的;产品开发部门在设计产品时,应评审本企业过程极限后,再确定规格极限;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可将规格界限上下压缩1/8作为控制界限规格上限UCLLCL规格下限(5)根据稳定、正常过程的控制界限或前期顾客批准的过程能力的控制界限,作为日后参照的基准。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X-R控制图的知识将下面的练习题进行计算并给出X控制图、R控制图并判断此过程是否受控。4.2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X-S)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是将均值控制图与标准差控制图联合使用的一种控制图形式。这里请注意:均值为样本均值 X,标准差为样本标准差S。样本均值
35、样本标准差n 一 2Xi Xi 1控制图控制界限计算公式控制图:CL XUCLXA3SLCL X A3SS控制图:CL SUCLB4SLCL B3S=1 K X XiK i 1A3、B3、B4系数表其中n2345678910B43.272.572.272.091.971.881.821.761.72B3-0.030.120.190.240.28A32.661.951.631.431.291.181.101.030.981 KSiK i 1绘制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S)的方法、步骤与均值一极差控制图(-R)内容基本相同。关于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在现场,操作人员特别是工人计算样本标准差很不方便,但如果
36、借助于计算器,特别是具有数理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就可以把复杂的计算简单化了。具有数理统计功能的计算器上,一般标有STAT ,并用黑线将,S , n ,2 X,2 X, (T框起来。操作:按黄色2ndF后,再按I键,液晶屏上出现STAT字样此时计算器进入数理统计状态。输入样本中的数据:先按数据Xi值,再按M+再按X2值,再按M+ ,,按Xn值,再按M+。此时,如按n、X、S三个键,则分别显示它们的值,如按 2ndF和2 X则显示2 X的值,如按2ndF和2 X2则显示2 X2的值,如按2ndF和T则显示T的值。例题某工厂大批量加工上盖,并出口国外,其中对产品的平台长度尺寸要求较严格。图纸要求8+0.
37、5,按时间顺序,随机抽取25组样品,每组样本容量n=5,请绘制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并对加工平台长度工序的过程进行分析。4.3中位数一极差控制图()-R)式。中位数一极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先计算kLr控制图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CL XUCL XM 3 A2 RLCL X M3A2RR控制图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CL RUCL D4RLCL D3RM3A2、D3、D4均可在控制图系数表查到。中位数控制图样本数据打点方法中位数一极差控制图是将中位数控制图与极差控制图联合使用的一种控制图形每抽到一个样本,比如5个数据,则将五个数据均以“ 0”的符号记在控制图上,同时将中位数以“?”打点。中位数
38、控制图的优缺点缺点:虽然简便快捷,好操作,但准确度低。优点:(1)易于推广使用,避免了计算,便于工人操作;(2)可以显示出过程输出的分布并显示出过程变异的趋势;以用来对几个过(3) 由于在一张图上显示出数据分布宽度, 所以它可程或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输出进行比较。F面让我们看一个中位控制图的示例。加工某零件外园,尺寸公差1600.0354.4单值移动差控制图(X-MR某些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很难得到一个数据,也有的产品多品种小批量,也属于较难大量、连续取得数据的情况。单值:指每次得到的一个测量值。移动差:指相邻两个测量值差的绝对值。X-MR空制图使用范围(1) 在一段较长时间间隔内只能测到一个数
39、据,如每日电耗;(2) 测试费用昂贵或时间较长,如化学分析、破坏性实验、寿命实验;(3) 生产过程质量均匀,不需要抽取多个样品,如液体浓度、化学HP值等;(4) 产量小、但生产时间较长,批量较小;(5)过程批量小时,X-MR图可较X-R图先建立起来,提前进入控制过程。单值一移动差控制图(X-MR的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单值控制图移动差控制图CL=CL=UCL二X+E2RUCL=DLCL=X-E2rLCL=D其中:由于单值移动差是相邻两个单值差的绝对值,此时样本容量n=2,所以UCL=X +2.66 RUCL=3.267LCL= X-2.66 RLCL=0控制图系数 巨=2.66、D4 =3.267
40、、D3 =0 ,则上述公式可化简为:单值控制图移动差控制图CL=CL= X5.计数型控制图计数型控制图分为计件式(P图、d图)和计点式(C图、u图)。P图的样本容量n不一定相同,d图的样本容量n必须相同;C图的样本容量n必须相同,u图的样本容量不一定相同.5.1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图)不合格品数占每批产品的百分比所绘制的控制图称为不合格率控制图。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合格品率的变化得到有效的资讯,并进行过程的控制。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图)适用场合仅能以不合格品率表示的质量特性;依规格进行大量检验,将产品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如通与止、好与坏、 亮与暗等;需要研究某过程有多少废品率时;样本大小常有变化
41、时。建立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图)的步骤选择过程控制项目;收集数据,可以参考以往的数据中的检验数与不合格品数,但至少收集20 组,每组样本容量nA 100;注意数据的分层,例如以每天或每班的产品为一组;(4)计算各组不合格品率p=d/n , d为每组不合格品数,n为每组检验数;(5)计算平均不合格品率p和平均样本容量n。Pdid2nin2dknk-nin2. nkn kP图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条件:每组样本容量相同或虽不相同,但在 n的士 25%勺范围内。CL= p UCL plCL为了方便计算,上述公式简化如下:CL= P UCL P_P)LCL p 备 Jp(1 p)为什么这样简化呢?专家们为
42、我们设计出了一套数据表格,这样不用计算,就可以根据n、p查到3/石和jp(1 B)的值,极大的方便了现场操作人员。P图的绘制方法实例练习某工厂检验以往所生产的20批得到一组结果,将结果绘制 P控制图并分析5.2不合格品数控制图(np图、d图)通过对过程中不合格品数的控制实现过程的控制。条件:样本容量n定,并使样本中出现1-5个不合格品。要求样本容量n较大, 至少nA 100,最好200以上(注意当总体不合格品率较小时不适用)适用场合:与P图相似,特别生产现场领班或操作者较实用。数据收集:与P图相似。控制图界限计算公式若第一组ni件,其中不合格品数为di, ,第K组nk件,其中不合格品为dk件,
43、由于条件是n1=n2=二 nk 故:平均不合格品数平均不合格品率kdii 1 knii 1CL dUCLd3歯(1p)LCL d 3/d(1 p)dk 208P实际练习,仍以上题为例,绘制 d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5710914111318141269138491187不 良 数20 10-4虫理0.104nk 2000ni n2d5.3缺陷数控制图(C图)检测一个产品,如果以该产品的缺陷数作为质量指标,用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或保持一定的质量水平上的控制图,称为缺陷数控制图(C图)。分布面疵点、铸件砂眼、每百页错别字等,往往这些指标就是用户评价产品的
44、依据。若q, C2,Ck为第一件、第二件,第 K件产品的缺陷数。先计算平均缺陷数C图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C G02 Ckk控制界限:CL C UCL C 3屈 LCL C 3逅C图实际练习用钢板一上控制一上控制上控制一上控制c界限c界限c界限c界限0.00014.011110.352117.47310.0914.5711.0318.200.09224.581211.042218.21320.3155.1711.7218.940.31635.181311.732318.95330.6265.7812.4219.680.62745.791412.432419.69341.0006.4113.1220
45、.431.0156.421513.132520.44351.427.0413.8321.191.4367.051613.842621.20361.887.6814.5521.941.8977.691714.562721.95372.378.3315.2722.702.3888.341815.282822.71382.899.0016.0023.462.9099.011916.012923.47393.439.6716.7224.233.44109.682016.733024.24404.0010.3417.4625.00c0.008.99 9.0010.9010.91 12.68 12.691
46、4.3714.3815.99 16.0017.5717.5819.1119.12 20.62 20.63 22.10 22.1123.5623.5724.99下控制界限零件上的裂缝进行检查。选用 C控制图对裂缝数进行控制。 CC2C KC 189/257.56UCLC CC 3JC15.81UCLc CC WC 0 视为0C图控制界限的简化计算当c计算出来之后,我们可用下列表格查到控制界限值5.4单位缺陷数控制图(u图)加工零件时,因使用切割设备使零件上产生裂缝,这些可以透过目视检查。为对零件上的裂缝进行控制,连续对25个使用场合:当一个抽检样本中有不同个数的单位产品组成时,应使用样本单位缺陷
47、数控制图u:单位缺陷数Cui 匕 i=1、2、K其中C缺陷数n 样本容量数据的收集与计算 数据收集:样本数25,原则上每个样本中应有1-5缺陷。计算:过程平均单位缺陷数Cknk单位产品数的波动范围在0.75 n-1.25 n之间时CLUCLu 3 Ju/ n单位产品数的波动范围在LCL0.75 n-1.25 n之外时U图的过程能力指数Cp定义为平均单位缺陷数u。实际练习汽车喷漆车间对各型号外客喷漆,现对顶盖进行检查,发现的气泡数录于表中,各型车盖面积不同,经折算,以最小顶盖为单位产品数,请用u图对喷漆 过程进行分析.单位缺陷数控制图(u图)实际练习n1.01.01.01.01.01.01.01
48、.01.31.31.31.31.31.31.31.31.31.21.21.21.21.21.71.71.7c4533453253241524264308385u4.05.03.03.04.05.03.02.03.82.31.53.10.83.81.53.11.55.03.32.50.04.71.84.72.9T I 8:00| I 9:00 I 10:00| I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控制界限的计算:94/31.62.97 n 1一一:nkkCknk31.6/25 1.264其士 25%波动范围为0.948-1.58在0.948-1.58范围内的控制界限为:UCL u 3ju/7i7.57 LCL u0 (视为 0)在0.948-1.58范围以外有4个样本,均为n=1.7其控制界限为:(视为0)UCL U 3両n 297 3J297/17 LCL u 3扁久 297 3297/17 0连续链:出现以下情况,需要注意。11点中有10点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安全协议书 15篇
- 江西省分宜县2026届数学七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6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学区育英中学2026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餐饮业火源管理规范及流程
- 2025合同范本车间工人劳动合同示例
- 2026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中学数学七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短期汽车租赁合同模板
- 河北省滦州市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邮储银行台州市玉环市2025秋招笔试银行特色知识专练及答案
- 催化重整课件
-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15个,2025年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设计审美培训课程
- 反恐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T/CADBM 62-2022多元镁轻质无机板
- 销售业务外包合作协议范本7篇
- (高清版)DB11∕T1205-2024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与审核技术规范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路径教学的查房课件
- Unit4Lesson19MeetLiMingsFamily(教学设计)-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子宫腺肌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