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_第1页
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_第2页
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_第3页
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_第4页
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设计说明书 11.1 设计题目 11.2 设计目的与任务 11.2.1 目的 11.2.2 任务 11.3 设计原始资料 11.4 设计依据 21.5 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 31.5.1 确定处理程度 31.5.2 工艺流程确定 31.6 污水处理构筑物各单项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说明 41.7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51.7.1 平面布置 51.7.2 高程布置 62 设计计算书 72.1 污水处理站规模计算 72.2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 72.3 各单项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及草图 92.3.1 格栅 92.3.2 均化池 102.3.3 配水井 142.3.4 混合池 152.3.5 反应池 1

2、62.3.6 沉淀池 192.3.7 集泥井 222.3.8 浓缩池 222.3.9 计量设备 242.3.10 其它 252.4 高程设计计算 252.5 其它相关说明 273 总 结 28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1 设计说明书1.1 设计题目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计1.2 设计目的与任务1.2.1 目的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予的原始资料,对某针织印染厂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工艺设计。灵活 运用所学水污染控制工程( 1)有关污水处理物化方法的设计计算的专业知识、绘图、查阅资 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根据所给予的设计原

3、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完成污水处理站的工艺设计。本设计属初步设计(方案)性质的设计工 作。1.2.2 任务(1) 根据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所需的处理程度,并选择处理方案;(2) 根据污水处理程度结合污水站的地形条件,确定污水处理流程和处理构筑物;(3) 对所选定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其形式和主要尺寸;(4) 进行污水处理站的高程计算;(5) 绘制污水站的总体布置图(包括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6) 编写说明书、计算书。1.3 设计原始资料(1) 某厂污水站及排放口附近地形图一张。(2) 工厂排水水量资料:工厂生产污水流量日变化数据见表 1;污水流量按生产

4、污水流量日变化曲线计算, Kd=1.2, Kh=1.3;表 1 生产污水流量日变化数据表时 间( t)01234567891011流量( m3/h)808590100957080120130180200230时 间( t)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流量( m3/h)2802302803303803803303302802401401401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3)工厂排水水质资料: 该厂是一个综合性针织印染厂,所排出的生产污水用化学混凝法处理,采用碱式氯化铝 作混凝剂,原水水质(取均和 3 小时后的水样,经 24

5、 小时逐时取样混合)试验资料如下:色 度:380 倍(稀释倍数法);PH=6.0;COD=860mg/l;BOD5=250mg/l;DO=2.5mg/l 。其它资料如下:混凝剂投量: 400 mg/l(污水),碱式氯化铝中含 Al 2O368%;产生的化 学污泥量(脱水后) :0.17kg/dm3 污水(含水率 85%);处理出水受纳水体为污水站附近某 河流。(4)水文地质资料:污水站附近河流最高洪水位为 266m,该河流 95%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 10m3/s,河水流速 为 0.5m/s,夏季河水水温为 17,河水中原有 DO=7.0mg/L ,河水中原有 BOD5=3mg/L 。废 水处理

6、厂(站)址的地质钻孔柱状图,地基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包括流沙)与地震等资 料齐全;污水站地下水位距地表 20m 左右;土壤为沙质粘土,抗震强度在 1.5kg/cm2以上。(5)气象特征资料:包括气温(年平均、最高、最低) 、降雨量、蒸发量、土壤冰冻和风向资料等。当地气象 条件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气压为 730.2mmHg,每年平均气温为 15.1,冬季最冷月 平均气温为 8。(6)其它资料: 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拟由省建筑公司施工,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电力供应充足。1.4 设计依据(一)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7、 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3、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792)2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4、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 GBJ106-87)5、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 CJ3025-1993)6、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 CJJ31-1989)7、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200177 号)(三)设计手册:1、给水排水

8、快速设计手册 (2排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年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5 册 城镇排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3、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4、水工业设计手册 -废水处理及再用 M. 许泽美编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年5、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四)其他:1、课程设计指导书提供的相关原始资料和设计基本参数 2、水污染物化控制原理与技术 ,罗固源主编,化工出版社, 2002 年3、水污染控制工程,罗固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4、排水工程(第四版) 上册,孙慧修

9、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年1.5 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1.5.1 确定处理程度污水设计处理程度: BOD5 的处理程度 EBOD5 90% ;COD 的处理程度 ECOD 88.37% ; ss的处理程度 Ess 65% 。1.5.2 工艺流程确定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首先保证处理水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其次应对其工程 造价与运行费用,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建设实施的条件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以优选经济合 理的设计方案,其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考虑处理规模、进水水质特性、出水水质要求、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考虑气候3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环境工程专

10、业 2006 级 等自然条件,北方地区应考虑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2) 工艺流程选择应考虑的技术经济因素:节省电耗;减小占地面积,考虑批准的占地 面积,征地价格;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3) 在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要求的前提下,选用处理效果稳定,技术成熟可靠、先进适用 的技术,使运行管理方便,运转灵活,自动化水平高,操作容易。 ;适应当地运行管理能力的 具体情况;可积极稳妥地选用污水处理新技术。因此,根据所要求的处理程度, 按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 并决定处理所需的处理构筑物。本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化学混凝处理法)。加药图 1 污水处理站处理工

11、艺流程图1.6 污水处理构筑物各单项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说明33(1) 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 Q=5760 m3/d,污水处理站最大设计流量: Qmax=7488 m3/d(2) 各单项构筑物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见表 2。表 2 各单项构筑物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序号构筑物外形设计尺寸( mm)单位数量备注1格栅LBH2150500700座1格栅井2均化池DH210003300座2均量、均质合建式3配水井DH14301800座24混合池DH12002070座2机械混合5反应池LBH750025002430座2垂直轴机械式6平流式沉淀池LBH2080040007744座2泥斗高: 3031mm7集泥井DH2

12、5001300座18浓缩池(竖流式)DH16005039座1泥斗高: 1039mm9污泥脱水间LB120006000座110上清液集水池LBH200020001500座111计量堰套1三角堰4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1.7 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1.7.1 平面布置(1) 污水站的平面布置须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各项条款进行设计。(2) 平面布置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有条件时,可按远景规划水量布置,将处理构 筑物分为若干系列,作出分期建设的安排。(3) 应以节约用地为原则,根据污水处理站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功能和工艺流程要求, 结合厂址地

13、形、气象和地质条件等因素,使总平面布置合理、经济、节约能源,并应便于施 工、运行、维护和管理。(4) 生产行政管理和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其位置和朝向应力求适用、合理,并应与处理 构筑物保持一定的防护距离。经常有人工作的建筑物如办公、化验等用房应布置在夏季主导 风向的上风向,在北方地区并应考虑朝阳。(5) 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宜分别集中布置。各构筑物间的布置应尽量紧凑,节约用 地并便于管理。同时应考虑管线敷设、构筑物施工开槽相互影响,以及今后运行、操作、检 修距离,构筑物应符合留有一定的施工间距 (58m)的要求。(6) 废水与污泥处理的流向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尽可能考虑重力流。各构筑物之间的

14、 连接管渠应尽量简单而便捷,避免迂回曲折,减少水力损失,降低能耗。(7) 各单元处理构筑物的座 (池)数根据污水处理站规模、处理站的平面尺寸、各处理设施 的相对位置与关系、池型等因素来确定,同时考虑到运行、管理机动灵活,在维修检修时不 影响正常运行。各处理构筑物的连接管渠应使尽可能采用盖板明渠;除正常工作管渠和闸阀 外,平面布置图考虑了超越管、事故排放管、放空管、半放空管,当某一处理构筑物因故停 止运行时,不致影响其它单元构筑物的正常运行,以及发生事故或停运检修时,能使废水跨 越后续处理构筑物而进入其它池子或直接排入水体;还要考虑给水管、投药管、站内污水管、 站区内雨水管等。(8) 平面布置时

15、,除考虑主体构筑物外,还考虑了主要附属构、建筑物。各处理构筑物 与附属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应根据安全、运行管理方便与节能的原则来确定。由于本设计是 某工厂的污水站,所以如机修车间、食堂等均不考虑,但考虑了污水站办公室及化验室等。(9) 污水处理站内应设置联通各构筑物和建筑物的道路,站内道路车行道宽5m,人行道宽 2m 。站内应有一定得绿化面积,其比例应不小于全站总面积的 30% 。5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10) 平面布置图可根据污水站的规模,采用 1:2001:500 比例尺的地形图绘制,常用的 比例尺为 1: 200。本污水处理站平面

16、布置采用比例为 1:200。1.7.2 高程布置(1) 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图后进行。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采用重力流,选择 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并适当留有一定的富余水头,以防止淤 积时水头不够而造成涌水现象,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各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查表估算, 但各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通过计算确定。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处理 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通过计算确定各部 位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 的正常运行。(2) 计算水头损失时,原则上一般应以近期最大

17、流量作为构筑物和管渠的设计流量;计算 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 应以远期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 并酌加扩建时的备用水头。(3)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以按重力流考虑 为宜(污泥流动不在此例) 。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表,但各构筑物间的连接管、 渠的水头损失则需计算确定, 计算详见教材和相关设计手册。 高程布置时还应考虑管内淤积, 阻力增大的可能,因此需留有充分余地。(4) 在作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泥量。 在决定污泥处理构筑物的高程时,应注意使污泥水(包括上清液、滤后液等)能自动排入厂 内污水干管。(5

18、) 站区的竖向高程设计,应尽量做到填挖方量少,土石方基本平衡,并考虑有利排水。 出水管渠高程,须不受水体洪水顶托。(6) 绘制纵断面图时采用的比例, 横向可与总平面图相同,纵向为 1:501:100,按最远的 流程绘制。本污水处理站高程布置横向比例为 1:200,纵向比例为 1:100。6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2 设计计算书2.1 污水处理站规模计算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处理站的规模、构筑物设计水量和水质。污水设计流量应考虑最大流量、平均流量、最小流量,此外还要考虑近期流量和远期流量。(1) 日平均流量 Qd 4800m3/d 0

19、.0556m3/s ,均化池设计流量采用平均流量;(2) 污水站处理规模按最大日流量计算,规模流量 Q规 Qd,max QdKd 4800 1.2 5760m3/d ,均化池后的构筑物设计流量采用最大日流量;(3) 最大时流量 Qh,max Qd Kh 4800 1.3 6240m3/d 260 m3 /h ,各构筑物连接管渠按最大 时流量计算水头损失;(4) 最大流量 Qmax QdK Z QdKdKh 4800 1.2 1.3 7488m3 /d 0.0867m3/s,格栅设计流 量采用最大流量。(5) 最小流量 Qmin=1/2Qmax =3744 m3/d =0.0433 m3/s,连

20、接管渠用最小流量核算悬浮物沉积, 计量设备用最小流量做量测范围低限计算。2.2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一)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中的规定,污水处理站出水受纳河流对应地表水 类水域功能类别。按类水域中 DO 容许最低浓度 (DO=5 mg/L,本设计不考虑有毒物质 ), 计算对污水中 BOD5 的处理程度。排入水体的污水流量按污水最大流量进行计算,即 q= Qmax 0.0867m3/s ,河水流量 Q=10 m3/s。河水中原有溶解氧 DOR=7.0mg/L,河水中原有 BOD5=L 5R=3mg/L ;污水溶解氧 DOSW=2.5mg/L,污水 B

21、OD5 =250mg/L。河水流速为 0.5m/s, 取混合系数 =0.9。DOmQDO R qDO swQq0.9 10 7 0.0867 2.50.9 10 0.08676.957mg/L排放口处溶解氧的混合浓度查氧在蒸馏水中的饱和溶解度表,得出 T=17时的饱和溶解氧 DOS=9.74mg/L,可得出7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起始点的氧亏量 D0=9.746.957=2.783mg/L,临界点的氧亏量 Dc=9.74 5=4.74mg/L。T=17 时, K1 =0.0877, K2=0.191。根据氧垂曲线用高斯 赛德尔迭代法求起

22、始点有机物浓度 L0 和临界时间 tcK1K1tc 0.08770.0877 tcDc1 L0 10 1 cL0 10 c (1)c K 2 0 0.191 01 K2D0(K2 K1) 1 1.191 2.783 (0.191 0.0877)tclg 1 lg 1c K 2 K 1 K1L0K10.191 0.0877 0.0877L0 0.0877(2) 设临界时间初始值 tc=2.5d,代入式 (1),得 L0=17.10 mg/L,代入式 (2),得 tc=2.378d;tc=2.378d,代入式 (1),得 L0=16.69 mg/L,代入式 (2),得 tc=2.353d;tc=2

23、.353d,代入式 (1),得 L0=16.60 mg/L,代入式 (2),得 tc=2.347d;tc=2.347d,代入式 (1),得 L0=16.58 mg/L,代入式 (2),得 tc=2.346d; tc=2.346d,代入式(1),得L0=16.58 mg/L,代入式(2),得 tc=2.346d= tc,符合要求, (一般 (tc- tc)0.001即符合要求 )。所以,得 L0=16.58mg/l,tc=2.346d。 注:也可利用 MATLAB或 C+编程求解。污水排放起点容许的污水与河水混合后 17的 BOD5L5m L0(1 10 k1t) 1.58 (1 10 0.08

24、77 5) 10.54mg/L 污水站允许排放的 BOD5(17)QQ0.9 100.9 10L5e L5m (1)L5R 10.54 ( 1) 3 793.24mg/Lqq0.08670.0867因为原污水 BOD5 =250mg/L1.3,因此池内设两层带有两叶的平桨板搅拌器 (e=2, Z=2);搅拌器直径 D0=(1/32/3)D=0.40.8m,取 D0=0.6m;搅拌器宽度 B=(0.10.25)D=0.120.30m,取 B=0.2m ;搅拌器每层间距 (1.01.5) D0=0.60.9m,取为 0.6m,相邻两桨板采用 90交叉安装;搅拌器距池底 (0.50.75)D0=0.

25、30.45m,取为 0.4m。(4) 固定挡板尺寸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为加强混合效果,防止水流随桨板回转,除池内设有快速旋转桨板外,在混合池周壁设 四块固定挡板。每块宽度 b=(1/101/12)D=0.120.10m,取 b=0.11m;其上下缘离静止液面和 池底皆为 1/4D=0.3m。挡板长为 1.770.3 2=1.17m。(5) 搅拌器转速搅拌器外缘线速度 v=3m/s,搅拌器转速 n0 60v 60 3 95.5r /min ,D00.6搅拌器旋转角速度 2v 2 3 10rad /min 。D0 0.6(6) 轴功率2

26、0水的动力黏度 =1.0050 10-3Pas=1.0245 10-4kgs/m2,=100k0g/m3。设计速度梯度G取 600s-1,阻力系数取 C=0.45。需要轴功率 N1WG 2 1.0245 10 4 60010210220.723kW计算轴功率 N2C2ZeBRo421000 102 2 2 0.2408g 0.45408 9.810.6 420.729kWN1 N2 ,满足要求。(7) 电动机功率 N3 N2i 00.78259 0.858kW (8) 机械混合池外形及具体尺寸见图 62.3.5 反应池设置 2 个竖直轴式机械反应池,则每个反应池的设计流量为:Q 5760 12

27、0 m3/h24 2(1) 反应池尺寸反应时间取 20min,则反应池有效容积 V QT 120 20 40m3 60 60为配合沉淀池尺寸,反应池分 3 格,每格尺寸 2.5m2.5m,则反应池水深 h=V/A=403 2.5 2.52.13m,反应池超高取0.3m,总高度为 2.43m。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图 6 机械混合池草图每格反应池体积为 2.5 2.5 (2.13+0.3)=15.2 m3 。 反应池分格隔墙上过水孔道上、下交错布置,每格设一台搅拌设备,见图7。为加强搅拌效果 ,于池子周壁设四块固定挡板。(2) 搅拌设备

28、叶轮直径取池宽的 80%,采用 2.5 80%=2m。叶轮桨板中心点线速度采用: v1=0.44m/s, l 1.1v2=0.35m/s,v3=0.2m/s。桨板长度 l=1.1m( 桨板长度与叶轮直径之比55% 75% )。桨板宽度 b=0.12m。每根轴上桨板数 8块,内、外侧各 4块。装置尺寸如图 8 所示。旋转桨 板面积与反应池过水断面面积之比为 8 0.12 1.1 100% 19.8% 25% 且10%,符合要求。2.5 2.43 叶轮浆板中心点旋转直径 D0=(1000-440)/2+440 2=1440mm=1.44m叶轮转速分别为:n160v1D060 0.441.445.8

29、36r /min2 n1602 5.836600.611rad /sn260v2D060 0.351.444.642r /min2 n2602 4.642600.486rad / s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图 7 垂直轴式机械反应池草图60v3 60 0.2 n3D01.442.653r /min ,2 n3602 2.653600.218rad /s桨板宽长比 b 0.12 0.11 1 ,查阻力系数表,得 CD=1.10。l 1.1n3按公式 PnCD l (r24 r14 ) ,(式中 n同一旋转半径上桨板数)计算桨板旋转时18克服

30、水的阻力所耗功率:第一格外侧桨板: P01=0.055 kW ,第一格内侧桨板: P01=0.008 kW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第一格搅拌轴功率: P01= P01+ P01=0.63kW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以同样方法,可求得第二格搅拌轴功率分别为 0.032kW,第三格搅拌轴功率分别为 0.006kW 设三台搅拌器合用一台电动机,则反应池所消耗总功率P0 =0.063+0.032+0.006=0.101 kW。电动机功率(取 1 =0.75, 2 =0.7) P电动机0.101 0.19kW1 2 0.75 0.7第一格 G1P010.063 10313

31、 68.7s 11.0050 10 3 13.3第二格 G2P0230.032 10313 48.9sV21.0050 10 3 13.3第三格 G3P0330.006 103V3 1.0050 10 3 13.3 21.2sP反应池平均速度梯度 GVP030.101 1033 50.1s 1 ,满足在 10-70s 1之间。1.0050 10 3 40GT=50.120606.01 104 ,满足在 104105之间。经核算, G值和 GT 值均较适合。2.3.6 沉淀池设置 2 个平流式沉淀池,则每个反应池的设计流量为:间 t=2.5h,表面负荷率 q0 =1.5 m3 /(m2 h)。(

32、1) 尺寸确定 池子总表面积按表面负荷率计算,按水平流速校核。 池子总表面积 A Q 120 80m2q0 1.5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q0 t=1.5 2.5=3.75m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Ah 2=803.75=300m3Q 2547602 120m3 /h,设沉淀时因为初沉池的最大水平流速为 7mm/s,取水平流速 v=2mm/s,(3) 核算平均速度梯度 G值及 GT值(按水温 20计, =1.0050 10-3Pas)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池长 L=3.6vt=3.6 22.5=18m,池子总宽度 B A 80 4.4m

33、 。 L 18为与反应池尺寸匹配,取池宽 B=4m,则池长 L BA 840 20m,L20水平速度 v L202.2mm/ s 5mm/ s ,符合要求。3.6t 3.6 2.5L 20 校核长宽比 L 20 5 4 ,符合要求。b4(2) 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产生的化学污泥量(脱水后) :0.17kg/d m3(含水率为 85%),污泥总体积 W1 0.17 5760 0.979m3/d ,换算成沉淀池产生的污泥 (含水率为 99%)体积1000W1(100 P1 )100 P10.979 (100 85) 314.7m /d 。100 99取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 T=1d, V=W 1T

34、=14.7 1=14.7m3 ,则每个沉淀池的污泥部分所 需的总容积为 14.7/2=7.35m3 。(3) 泥斗设计采用棱台形状的污泥斗, 取 =60,设棱台的尺寸分别为: 上边长 L1=4m,下边长 L2=0.5m,则泥斗高度 h4 4 0.5 tg60 3.031m ,42污泥斗的体积 V1h4( f1f2f1 f2)3.031(420.52420.52 )18.439m333设计进水口处离挡板距离为 0.5m,出水口离挡板的距离为 0.3m。采用机械刮泥,设定 池底纵坡水力坡度 i=0.01,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上底长 L1=20+0.5+0.3=20.8m,下底长 L2=4m, 梯形部

35、分高度 h4=(20+0.34) 0.01=0.163m,则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V2 L1 L2 h4 b 20 4 0.163 4 7.824m322所以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V= V1+ V 2=18.439+0.163=26.263m3 7.35 m3 ,满足要求。(4) 池子总高度20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有效水深 h 2 =3.75m,取保护高 h1=0.3m,缓冲层高度 h3 =0.5m,污泥部分高度 h4 h4 h4 0.163 3.031 3.194m,池子总高 H= h1 + h2 +h 3 + h4 =0

36、.3+3.75+0.4+3.194=7.744m。图 9 沉淀池草图(6) 入口的整流措施采用溢流式入流装置,并设置与挡流板的组合,见图10 所示。(5) 沉淀池外形及具体尺寸见图 9。图 10 平流式沉淀池入口的整流措施(7) 出口的整流措施采用溢流式集水槽,集水槽是沿沉淀池宽度设置的,见图11。溢流式出水堰的形式为锯齿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齿高的 1/2 处,见图 12。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 物的不同沉降,在堰口处需设置使堰板能上下移动的调整装置。(8) 进出口处设置的挡板,高出水面 0.10.5m。进口处挡板淹没深度为 0.51.0m,出口处挡 21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

37、处理站工艺设计)板淹没深度 0.30.4m。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图 11 平流式沉淀池集水槽的形式图 12 平流式沉淀池出水堰的形式2.3.7 集泥井则 所需 容积 V=QT=14.78/24=4.9 m3 ,取有效 水深 h=1m,4VDh4 4.9 2.5m ,2.5m,取 停 留 时 间 T=8h ,2.3.8 浓缩池设保护高 0.3m,则总高 H=1.3m。采用竖流式连续重力浓缩池,采用上部中心管进水方式,污泥从中心管流入,由下部流 出,通过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分布,然后沿沉淀区的整个断面上升。进泥含水率99%,出泥含水率 96%,设定浓缩时间 T=12h。(1) 中心管计算v0=

38、0.02m/s0.03m/s,中心管有效过水断面积Q中心v00.000170.0220.0085m2中 心管 流量为浓缩 前污 泥 流量 Q中心 =W2=14.7m3/d=0.00017 m3/s,取中心 管内流 速中心管直径 d04f 4 0.0085 0.1m 0.2m ,取中心管直径 d0=0.2m,22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则中心管有效过水断面积 fd020.22 0.0314m2 ,44中心管内流速 v0 Q中心 0.00017 0.0054m / s 0.03m/ s,符合要求。f 0.0314(2) 喇叭口、反射板等结构的

39、设计和计算中心管下口设有喇叭口和反射板,反射板板底距泥面至少0.3m。中心管和反射板外形及见图 10。尺寸设污水由中心管与反射板之间缝隙的出流速度 v1=1 mm/s;喇叭口直径及高度 为中心管直径的 1.35 倍,即 d1=h1=1.35d0=1.35 0.2=0.27m;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 1.30 倍,即 d2=1.30d1=1.30 0.27=0.351m。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 h3 Q 0.000170.20m 。中心管、喇叭口v1 d1 0.001 0.27 和反射板的尺寸构造见图 13。图 13 中心管、喇叭口和反射板的尺寸构造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 0.2m

40、,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 0.4m。 浮渣挡板距集水槽 0.25m0.5m,高出水面 0.10.15m,淹没深度 0.30.4m。(3) 沉淀区设计计算浓缩时间 T=12h,取污水在沉淀区的上升速度 v=0.07 mm/s, 沉淀区的有效水深 h2 =vT3600=0.07 12360010 3 =3.024m3m2.75m,符合要求。沉淀区污泥量为浓缩分离出的污水流量100 9913Q2 W2 W214.7 14.711.025m3 /d ,2 2 2 100 96423学生姓名:尹志轩(某针织印染厂综合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环境工程专业 2006 级沉淀区工作部分的有效断面积 F Q211.025 3 1.8229m2 ,v 24 3600 0.07 10 3沉淀池的直径 D4 1.85431.54m2 ,取 1.6m。则沉淀池总面积 A= f+ F =0.03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