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1页
2018年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2页
2018年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3页
2018年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4页
2018年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5 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 痛和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 时,以课文为媒介,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出感情 ; 读中 悟情,以情动人。”通过读,让学生真切的体会 ; 通过读, 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 护、给与、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 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 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3)、理解深刻含义句子的意思。(4)、有感情地的朗读

2、课文。2、过程与方法(1)、以读促悟,以读激情。(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 体会他从心底里并发出得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2)、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 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难点(1)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2) 、理解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 的信念。课时划分 两课时课前准备(1) 、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争。(2) 、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等。 ( 重点收集战争中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 ) 第一课时一、激情

3、导入。1、 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着。可是,你知道 吗?遮掩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 地区还弥漫着战争呢 ?2、 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3、 看到这些场面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 学生自由汇报 )4、 过渡:是啊 ! 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在祈 盼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命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 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 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生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 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5、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

4、要内容是 什么 ?它着重写了什么 ?学生自由汇报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 、认读生字。(2) 、指导书写难写的字。特别指导“凯、姨、健、康、罪”(3)、联系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凯旋:战胜归来。弥漫: (烟尘、雾气、水等 ) 充满、布满。这里指战火还充满 着一些地区。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牺牲:为正义舍弃自己的生命。 贡献:把自己的财物、才智等不计回报地献给国家或公众。 健康: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灵柩:死者已经入殓的棺材。三、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1、 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 几段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 体会。2、 集体

5、交流。教学步骤,师相机引导。(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我至今都望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 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一顶 ‘ 蓝 盔 ’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 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 、爸爸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怎么想 ?(2) 、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和坚定的花语,他 心情是怎样的 ?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特别是划线部分 该用怎样的心情读。(3)、反复指导朗读。( 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他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 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

6、 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 ! 我听见了,妈妈听 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 是:和平 ! 和平 ! 和平 ! 朗读这段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 面对此情此景,你有怎样的感受 ? 面对划线部分的内容,你心情怎样 ?又该用怎样的感情读 指导朗读( 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 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 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 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 哪些

7、同学对这段话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感受。 “本来却被 ”,说说这句话意思。 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 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集体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素质。” 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保卫世界和平而牺牲的爸爸,集体读二、三、四自然段。四、小结五、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听写本课新词。二、继续学习课文 1、过渡:雷利写信给秘书长仅仅是为了缅怀父亲吗?生答 后再提问: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2、默读五、六、七自然段,边

8、读边让学生想:这几段话中 哪些句子让你最难理解,请用“”线画出来。3、引导着重理解下列句子(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 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 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代表 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 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出示战争中被威胁的儿童的课 件。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结合收集的资料,举出事例,请你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理解。指导感情朗读,特别是划 线部分。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无情的。只有罪恶的 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 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

9、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妖嫩的 “和平之花”。4、出示难民儿童画面及资料,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在过去10 年里, 200 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 600 万儿童受 伤, 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这的儿童生活在 6000 万 枚地雷的阴影中。 每年陆续有 1 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6、师总结: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 年龄却要承受那么多不幸, 此时,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系自己实际谈) 正因为这样, 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呼吁 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边读边体会作者情感,用读表达自己 的感受。三、指导实践,升华情感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秘书长写下这封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