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_第1页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_第2页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_第3页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_第4页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基本稳定温家宝总理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透过这份报告,人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7.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八年来第一次略微调低了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4%左右,物价调控的预期目标与去年保持不变。这样的搭配,体现了怎样的意图?会怎样影响经济走势?“在各种矛盾交织的严峻形势下,中国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来应对难题。同时通胀压力仍然不小,增速稳一些有助于稳定物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说。经济增速和物价往往是一对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由

2、于经济增速过快引发物价大涨并不少见,而一味压低物价又要冒经济“失速”的风险。报告提出,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我们要的是经济增速和物价的双稳,二者之间要寻求好平衡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指出。多种因素作用下,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从一季度的9.7%回落到四季度的8.9%,这一态势今年仍在延续。与之相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从去年年中6.5%的高点回落到年底的4.1%,虽然今年1月份反弹,但主要是春节提前的季节性因素。“主动放缓经济增速,使增速向合理区间回归,有利于稳定物价,更是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全国人大代表

3、、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指出。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当前虽然物价涨势已趋缓,但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是长期存在的,国际油价走势不定,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对物价非常敏感,不能掉以轻心。扩大消费与产业升级将加大力度稳不是目的。不稳,进不了;但不进,也稳不住。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在外需低迷之际,中国经济发展靠什么支撑?在市场竞争加剧之时,中国经济靠什么应对?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走向消费主导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分析认为,有

4、效释放国内消费能力,可以使中国经济在未来一二十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扩大消费,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收入水平,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报告中得到了强调。在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的倒逼下,产业结构升级是唯一出路。报告指出,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指出,中国不能再满足于简单加工制造出口,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抓手。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更加现实的选择。报告安排,今年要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

5、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40字报告展示房地产调控决心“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温家宝总理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短短40个字展示了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的决心。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是近年来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过去一年,我国严格执行购买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说,2012年,我国保障房将新开工建设700万套,虽然数量比去年的1000万套有所减少,但实际在建工程量巨大,建设资金的实际投入也将超过去年。秦虹

6、说,房屋建设有2-3年左右的建设周期,根据粗略估算,今年实际在建工程量有1800万套左右,这包括2009年新开工的部分项目到明年就要竣工,2011年新开工的1000万套绝大多数到今年还要在建。中央代地方发债2500亿元体现谨慎扩容、逐步放开思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中央将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这一规模较近几年中央每年代发的2000亿元地方债力度有所增加。“在今年地方政府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提高地方债的规模,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09年至2011年,中央每年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均为2000亿元。在国务院特批下,去

7、年浙江、上海、广东、深圳四地还进行自主发债试点。艾洪德认为,目前自主发债试点只是发债操作环节上的改变,由于各省发债规模由国务院批准,仍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所以目前的试点与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债”还有很大的差距。地方债务的规模增加至2500亿元体现了谨慎扩容、逐步放开的思路。7.5%经济增速目标八年首降为哪般7.5%,温家宝总理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往年8%左右的预期目标,为何在今年降至7.5%?经济增速目标八年来首降“从2005年起,每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都设定在8%左右,今年是8年来第一次调低。”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全国政协委员、中

8、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点出了其中的重大变化。经济增速与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并称宏观经济四大指标。经济增速目标是预期性的而非约束性的,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经济增速并不是一回事。刘树成委员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年初预期目标。从2001年到2004年,除了2002年没有明确提具体值外,都设定为7%左右。从2005年到2011年,都是8%左右。这一设置与五年规划之间存在衔接关系,“十二五”规划经济年均增速目标比“十一五”下调了0.5个百分点。从近年来中国经济实际增速看,均大大高于年初预定目标。2009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为9.2%,2010年为10.4%,2011年为9.2%。适应形势

9、变化体现稳中求进“把经济增速目标略微调低,适应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中国经济增速正逐步回落。2011年一季度,增速为9.7%,四季度为8.9%,今年以来回落势头仍在延续。许多代表、委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外需环境可能会面临长期、深刻的调整。而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难题,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需要做艰苦的努力。内需情况和物价水平也要考虑。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目前投资很难再大幅增加,而消费受收入水平制约。此外,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是长期的,经济增速高了会加重物价上涨压力。各大机构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计,近

10、来也都有所下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8.2%,比上次预测下调了0.8个百分点。此前部分省区市也调低了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代表、委员们认为,把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略微调低是实事求是的。在比较严峻的局面中,这个目标的实现也需要经过一番努力,特别是沿海地区。凸显了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的导向报告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适当调低增速目标更多的是导向,引导地方政府不要过度追求速度,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有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说。中国经济发

11、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增速过快,或过于追求速度,往往“萝卜快了不洗泥”,造成高耗能行业迅猛扩张,经济结构恶化,物价快速上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指出,适当放缓经济增速能形成倒逼机制,加快经济转型和体制创新。“退半步是为了进一步,关键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经济增速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的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但这并不是全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人们对经济增速的看法更加客观、全面。“对于中国经济的前景,要有信心。中国经济的内需潜力巨大,结构调整的指向明确,宏观调控的经验丰富。只要应对得当,全年实际经

12、济增速应当会高于7.5%的预期目标。”叶青代表说。确保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新开工保障性住房700万套以上、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温家宝总理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又成为浓墨重彩的部分。政府工作报告“细致入微”更加注重民生“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仔细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夏绩恩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少更加具体的民生举措。“这些内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

13、政府更加细致的民生关怀。”此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校车安全管理、细颗粒物(PM2.5)监测等问题也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新开工建设700万套保障房,加上去年全国已经新开工建设的1000万套,将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凸显出政府为帮助城市夹心层付出的巨大努力。”全国人大代表、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马元祝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的生活单调,也缺少关爱和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果树研究所所长曹家福说,报告中这些政策安排能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状

14、况。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两个全覆盖,是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全国政协委员、人保集团总裁吴焰说:“这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部署,凸显了政府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确保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4%其实是个老数字: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4%的目标,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4%的目标。就业问题同样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5、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超过900万人,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就业的政策措施。“三农”投入将超1.2万亿元亿万农民获更多实惠在粮食产量连续“八连增”之后,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复杂形势,做好今年“三农”工作仍然是本届政府的重中之重。继去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首次超过1万亿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加大惠农补贴力促农民增收预算报告提出,今年要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规模,健全补贴制度。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农

16、机购置补贴规模,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和品种,加大造林补贴力度,健全粮、棉等主要农产品收储制度,稳步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根据预算安排,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支出1628亿元。不少与会代表委员表示,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逾四千亿元支持农业生产科技、水利“双管齐下”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4724.2亿元(不含“四项补贴”1628亿元、储备费用和利息支出620.5亿元)支持农业生产,努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农业

17、科技是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预算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资金101亿元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同比增长53%,旨在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在这些方面农业科技大有可为。”林而达建议,今后应加强研发新品种,使农作物适应暖冬、倒春寒、北方干旱等气候条件,保证产量;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研究推广节水、降低能耗的新技术;研发提高施肥效率的技术,减少农业土地污染;探索保存技术,减少粮食收储、加工等过程中的浪费,做到“丰产”之后真正“丰收”。五千多亿元扶持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强化农村基础设

18、施和公共服务,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惠及农村民生的举措,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将达到5319.9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还加大了综合扶贫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372.86亿元,增长18.7%。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民办公助机制,补助248亿元。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