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尹东柱诗歌主题的色彩美学分析_第1页
对尹东柱诗歌主题的色彩美学分析_第2页
对尹东柱诗歌主题的色彩美学分析_第3页
对尹东柱诗歌主题的色彩美学分析_第4页
对尹东柱诗歌主题的色彩美学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尹东柱诗歌主题的色彩美学分析摘 要: 尹东柱从中学时期便开始创作,在短暂的生 涯中共发表 117117篇诗和散文, 大部分收录在 天风星星与诗 中,代表作有: 生与死、数星星之夜 、自画像、序 诗、等待黎明 等。随着对暗淡的现实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尹东柱写了很多有强烈民族意识的诗,不仅在反抗侵略时期 给了人们坚定的勇气去斗争,而且在许多年后的今天,仍然 在人们的心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芒。本文通过提取尹东柱诗歌 作品里出现的色彩形象,追究诗人是怎样克服诗的特性和时 代之间的矛盾,并且审视诗人的诗歌词的地位的。关键词: 尹东柱诗歌 诗歌主题 色彩美学一、绪论尹东柱(19171917 19451945

2、)是在19301930年到光复年间写出许 多优秀诗作的,对诗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代表性 诗人之一。尹东柱在日本帝国主义时期酷烈的民族歧视和压 迫的处境下始终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贡献自己的诗和一 生,是有才华的民族抗议诗人、人道主义诗人。尹东柱的创作始于中学时期, 19341934 年发表第一篇抒情诗 生与死。19381938 年,随着对暗淡的现实意识的进一步深化, 尹东柱写了很多有强烈民族意识的诗。下面以色彩美学的角度分析诗人的诗集天风星星与诗中的部分诗。文学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在日本统治下我们民族经历 的黑暗时期里,当脱离这种黑暗成为必然的时候,从黑暗向 往明亮也是必然的想法。在这种

3、立场上色彩象征心灵,用色 彩表示生活与感情的相关性讲诗和色彩的关系是必然的,这 就是本文的研究契机。笔者通过提取尹东柱诗歌作品里出现的色彩形象,追究 诗人是怎样克服诗的特性和时代之间的矛盾,并且审视诗人 的诗歌词的地位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考虑以下条 件和背景。第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代背景。这个时期随着 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统治达到了最高潮,民族文坛大大萎 缩。但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社会枷锁更使得对母语的意识 达到高潮。第二,诗和色彩的关系。如果说诗的形态是一个记号, 可以把握人类意识现象的对象的话,诗表现的色彩形象就是 感情或者情绪的象征。虽然色彩可以感知含义的力量很小, 但对感觉

4、发挥的威力很大。色彩可以表达美丽和丑陋,与人 的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跟诗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下面主要运用社会历史性批判、形式主义批判等批评论 分析尹东柱的诗歌中出现的色彩性的主题所指向的形象。二、本论1.1.黑暗的色彩日本殖民统治的 3636 年极大地损害了朝鲜人民的民族自 尊心,摧残了民族文化,超出了社会的承受能力,给朝鲜人 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这样的黑暗时期,诗人没有被黑暗 蒙住眼并且能像明天的预言者那段打破黑暗唱出希望。这个 时期绝望的映射无疑是对黑暗时期绝对的精神上的映射。它 所显示的是诗人所追求的信念的绝对性,即呈现谁也不能触 犯的变貌。诗人的信念向着希望前进的过程就是克服绝望和

5、经受考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这种不幸的时代形象映射到了诗 人的作品上。诗中的冬天、深夜、眼泪、离别、死亡、坟墓 等成了衬托这个时代背景的语言。19301930 年日本统治下黑暗的时代, 人们在生与死的境界演 奏序曲。在生与死这篇诗中, “死”代言对日本统治抵 抗的诗人。“生”传达民族生存灵魂的希望。在初期的这篇 抒情诗中,作者强烈地认为自己是这个时代的“死” 。当融 合了三十年代的时代痛苦的诗句脱离了个人的角度,在共同 的天空下即使那个尽头是死亡的恐怖转换成了超越 “死”的民族的 “生”的时候就像骤雨后的 “死亡的胜利者” 一样有壮烈的感受。当“死”本身不是目的而结合了为再生 的“生”的希望时被认

6、为是升华情绪的一部分。2.2.明亮的色彩(1) 妈妈一一故乡情节尹东柱的诗歌纯粹的落脚点是妈妈。对“妈妈”暗示着 什么,很多学者都各抒己见,但通常认为“妈妈”凝聚着故 乡的情结。无论它比喻的是对故乡的想念还只是一位平凡的 母亲,最终都是以家人的爱为基础。在文学上小时候的回忆 会变成体验影响诗人的世界,自然的经验空间会映射到作品 的文学空间里再结合想象力形成新的世界。妈妈的心怀既大 又温柔,所以具有这样的属性。在作者的诗中关于妈妈的形象多种多样。有母鸡安乐窝 里温暖的触感、有和家人和谐相处的童年,也有对用天真的 眼神望着美丽的星空的那种回忆的想念。(2) 颗星星对明亮的总意向同尹东柱的名字一样被

7、人们熟知的诗 “数星星之夜” 中, 我们可以看到远离了故乡的诗人在望着秋天的天空数着星 星。数一颗星星,叫一个美丽的名字,沉浸在对母亲的思念 当中。诗人的诗心是在他的故乡发芽的,诗人依托星星歌唱 了童年时期想念的一切,更把失去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升华为 星星。由这篇诗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这样 黑暗的社会时,因什么都做不了而羞愧且不断烦恼不断自责 的诗人。 诗人在诗中是用 “羞愧” 表示这种自我反省的心向。诗人还在诗中暗示最终并不会因羞愧而跌坐原地。像冬 去春来一样,有一天自己也会像那星星般闪闪发亮。诗是隐 喻的象征。在数星星之夜中出现的妈妈与季节、星星、 故乡、童年、诗人等形象结合表

8、现出了多种多样的色彩形象, 在听觉上、视觉上融为一体,形成了童话般的世界。(3) 两颗星星一一在黑暗中发亮的理想坐标尹东柱抒情诗中黑暗、星星、天空与路是最常出现的主 题,被诗化成诗人的梦想和理想的空间。对于处在日本统治 下最黑暗时期的诗人来说,夜空中闪闪发亮的星星就像给那 些迷路的孩子照亮道路的路灯一样,是希望的象征。夜空越 黑星星就越亮,对于诗人来说,星星意味着时代的引导者, 它是在迷失方向的黑暗中给予希望的理想坐标。对于那些夜 里迷失方向的人来说,星星是指引方向的神圣的存在。这样 的星星已占领了迷失方向的诗人的脑际,在失去国家的彷徨 时代成了理想的坐标。天空好比诗人的意识空间,而星星是 这

9、个空间中精神的归结点。被日统治的时代所有美好的东西 都在死去,诗人以歌颂星星的心情热爱这些死去的美好。33“羞愧”的美学一一对身份的苦恼可以说尹东柱的诗歌中成为基本核心的是在殖民现实 中对自己处境的反省和烦恼。 在他的诗中经常出现的 “羞愧” 是自我反省和烦恼的产物。这一点可以在诗自画像 、序 诗中看到。在自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想去掉的自我 和想成为的自我,两种自我的心理纠结中表现了自我反省的“羞愧”的自我。即讨厌倒挂在井水里的“羞愧”的自我, 也因为可怜的自我而想念,在交叉登场的讨厌跟想念的纠结 的矛盾中烦恼。在这样的回忆中存在蓝色的风。蓝色是诗人 情绪的依靠,象征着风的自由,以蓝色

10、和明亮的形象靠近了 诗人的情绪和意识。对故乡的想念和失去故乡的意识中产生 的悲哀及对新世界的信念和对美丽世界的憧憬形成了尹东 柱诗中情绪的原型。诗人的这种自我反省的形象终于在诗序诗中成了庄 严的自我选择, 即以“到死的那一天仰望着天空 / /愿没有一丝 羞愧”为志向。作为对日本统治现实中不断抵抗的知识分子,诗人的信 念和决心成了对那个时代的贡献,也可以说是一个有良知的 人“生”的宣言,是与信仰性的爱是连接的。他所说的“热 爱所有死去的美好”是心灵的呐喊,为了实现不“羞愧”地 “生”的信念而准备自我牺牲。尹东柱除在数星星之夜 、序诗以外,也在随手 草成之诗、另一个故乡等诗中诗化了通过自我反省的羞

11、 愧和烦恼,歌唱了不“羞愧”地“生” 。三、结语以上是以色彩美学的角度分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 本统治下黑暗时期的民族反抗诗人尹东柱的诗作品里出现 的主题的象征性意义。在日本统治下酷烈的压迫和加重的同化政策下,发现诗人为了确保自主性的精神世界,已超越挣扎、彷徨、纠结,向往“明亮”的这种属性被设定为寻找新世界的空间性色彩。最终诗人心理上的阴影“羞愧”升华为 细腻而坚强的意志时黑暗的色彩上升为明亮的色彩并向往 “星星”的形象。诗人尹东柱用干净的灵魂和良知拒绝妥协于日本统治 的现实,表现出细腻而强韧的意志。在日本的法西斯压迫和 强迫下不少文人扔掉了自己的灵魂和良心,而出现了像尹东 柱一样的诗人实为不幸中的万幸,称尹东柱为黎明前黑暗中 的“星星”不为过。尹东柱的诗实为黑暗时期的一束光,虽然当时没有为人 所知,但是后来被重审为朝鲜诗人团中最美丽、最值得骄傲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