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供电局防雷投标技术部分_第1页
市北供电局防雷投标技术部分_第2页
市北供电局防雷投标技术部分_第3页
市北供电局防雷投标技术部分_第4页
市北供电局防雷投标技术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序 言 根据我公司对于用户现场考察结果,向贵单位推荐本公司所代理的世界著名 品牌德国菲尼克斯(PHOENIX)防雷器。我公司将一如既往,保证向贵单位提供技 术先进、质量可靠、功能完善并符合招标要求的防雷产品,并发挥多年从事防雷 工程的技术经验,向贵单位提供一流的技术支持和安装保障。 我公司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我公司防雳工程师对变电站的考察结果, 依据国家气象局防雳部门的规范。提供电子设备防雷接地工程的方案,共分为以 下儿部分: 一、技术方案书部分2 1、本次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2 要求捉供完整的防雷方案3 要求对电源系统多级精细防护3 考虑信号系统防护方案3 2、本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3 2.

2、1、雷电放电的危害形式3 2.2、现代防雷技术的要点4 3、变电站二次设备综合雷害分析5 4、本次工程项目解决方案总体概述6 4. 1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保护原则6 4.1.1二次设备防雷保护的设计思想6 4.1.2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的设计原则7 4. 2市北局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方案8 4. 2. 1利用SPD进行逐级能虽泻放8 4.2.2 接地系统部分10 4.2.3等电位连接系统部分10 4.3、防雷器参数说明11 4.3.1电源防雷器11 二、商务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报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方情况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设计方防雷工程部分和关行业业绩错误!未定义

3、书签。 4、本次工程项目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5、本次工程项目售后服务保证制度14 6、设计方防雷工程施工人员组织机构15 7、本次工程项目实施进度15 7.1、施工进度计划说明15 7.2、施工内容16 7.3、工程进程农:16 7. 4、工器具准备16 7.5、计划完成工作量17 8、本次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保障制度17 8.1、安全制度准则17 8.2、安全施工管理条例17 8.3、文明施匸措施18 三、设计力资质文件说明部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方案书部分 表格编号:YB/FLO5O7-15-01 本次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版本:a 工 程 名 称 版序:01 中国南方

4、电网贵阳市北供电局鸡场、黄金、小卷部门编号:YB/FL011 明书 防雷.1程设讣条件或标准 技术要求:贵阳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年平均雷电日为50以上,是重雷区。 本案位于贵阳市,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历史上为雷害剧烈地区。要求对电 子系统可能遭受雷电电磁脉冲感应干扰击的相关设备加以防护,以保证设备 在遭遇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干扰时,电子系统能安全不间断的工作。 2.设计标准: DL 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GBJ 64-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DL548-94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50057

5、-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A176-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A267-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SJ/T30006-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IEC1024-1:1990建筑防雷 IEC1321-1: 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原则 GB18802. 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IEC61643:2002SPD电源防雷器 IEC 61643-1、IEC 61643-21、E DIN VDE06

6、75-6、EN61643-11 等标准 用 户 要 求 要求提供完整的防雷方案 要求对电源系统多级精细防护 考虑信号系统防护方案 2、本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2.1、雷电放电的危害形式 雳电防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首先应确认雷害侵入微电子的各种途径,(即了 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依据系统雷电防护的科学理论和我们丰富 的防雷设讣安装经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从而在到在 雷电入侵时能够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目的。 雷电侵入地面建筑物或设备造成的灾害是多渠道的,我们分别从以下儿点进 行分析: (1)直击雷一如果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房屋及与地其接地连接的所有电气设 施,接地网的地位

7、水平会在数微秒之内被抬高数万或数十万伏。高度破坏性的雳 电流将从各种装置的霎地部分,流向供电或数据网络系统。与此同时,在未实行 等电位连接的导线回路中,可能诱发高电位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危险。 电不直接对地放电,只在云层与云层之间发生放电现象。 闪电释放电荷,并在电源和数据传输线路及金属管道金 属支架上感应生成过电压,产生如前所述同样的后果。 (4)开关操作过电压一大型电感性和电容性负载的开 关,械至供电网中接地故障或短路均可产生高压峰值。 在此种情况下,虽然并不是雷电引起的故障,但对电子系统构成的影响即是一样 的。 2.2、现代防雷技术的要点 现代防雳保护包括外部防雳保护(建筑物防雷)和内部防雷

8、保护(防雷电电 磁脉冲)两部份,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事故及人 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的 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为了实现内部避雷,进出各保护区的电缆、 金属管道等都需要连接避雷及过电压保护器,并实现等电位连接 1)、接闪 接闪装置就是我们常说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或避雷网),接闪就是让 在一定程度范用内出现的闪电放电不能任意地选择放电通道,而只能按照人们事 先设计的防雷系统的规定通道,将雷电能量泄放到大地中去。 2 )、等电位连接 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 源线、信号线

9、、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 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此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并最后与等电位连接母排相连。 3 )、接地 接地就是让已经内入防雷系统的闪电电流顺利地流入大地,而不能让雷电能 量集中在防雳系统的某处对被保护物体产生破坏作用,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的泄 放雷电能量,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 4 )、分流 这是现代防雷技术中迅猛发展的重点, 是防护各种电气、电子设备的关键措施。所 谓分流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体(包括电 力电源线、数据或信号线、电话线或天线的 馈线等)与接地装置或接地线之间并联一种 适当的避雷器(SPD),当直击雳或感应雷在 线路上产生的过

10、电压波沿这些导线进入室 内或设备时,避雷器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闪电电流就山此处分 流入地了。雷电流在分流之后,仍会有少部份沿导线进入设备,这对于一些不耐 高圧的微电子设备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应进 行多级分流(即不少于三级防雳保护)。 5 )、屏蔽 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或管子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使闪 电的电磁脉冲波从窖入侵的通道全部截断。所有的屏蔽套、壳等均需要接地。 3、变电站二次设备综合雷害分析 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防雷保护是一个新的课题,其设汁思想强调以电子信息系 统为保护核心,为被保护设备构建一个均压等电位系统,并通过各级电涌保护器

11、, 逐级把雷电流泄放入大地。在对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造的工程实践中,根据以上 设计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进行选型设计,提高了系统的运 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微机化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综合自动化的 变电站已经逐步成为主要选择。然而,微机自动化设备对电磁环境十分敬感,保 护它们不受系统操作电磁冲击和雷电过电压的影响,确保二次设备的安全运行, 就成为这类变电站重要的技术课题。下面就220KV鸡场变电站二次系统过电压及 防雷保护作逐步分析。 变电站二次设备是在一个干扰强度高的电磁环境中运行。除了雷电冲击之 外,所有高压设备的操作,尤其是站内带电一次设备故障和邻近

12、变电站带电送电 线路故障,都不可避免地对二次系统产生损害性过电压或破坏其信号流的电磁冲 击,轻则引起系统控制混乱,重则损坏设备。对于担负一定区域供电任务的变电 站,不单对电力企业,而且对社会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雳电是一种强烈的大气过电圧强放,虽然直击站内设备概率很低,但有可能 通过行波侵入或耦合二次回路感生干扰电圧等途径对设备产生间接的有害影响。 另外,当雷电击中站内避雷针或邻近高大构件时,强大的泄放电流引起地网电位 升高,有时会在各接地点产生过大的电位差。而地下敷设的二次电缆的屏蔽层, 会分流泄放雷电流,在缆芯间以及芯地间产生干扰电压。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大大提高。

13、但其抗电磁干扰、 抗过电压和雷击的能力却变得十分脆弱。例如,电磁型继电器的催毁能量为0. 1J, 而现在普遍使用的微机保护催毁能量仅为0. 001J,比电磁型保护设备低了两个数 量级。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继电保护微机化改造,微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如果不釆取有效的防护描施,这些脆弱的控制自动化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 棋至成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 贵阳市范围内属多雳区,年平均年雳暴日达77天。因此,防雳保护成为对 二次系统防电磁冲击的重点。 4、本次工程项目解决方案总体概述 4.1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保护原则 多年的运行经验表明,现时变电站所采用的外部防雷措施(即一次设备防雳 设施,如避雷针

14、、避雷器、接地网)是有效的,它们保护一次设备免受直接雷击。 但是单凭这些外部避雷设施,还远不足以消除间接雷电或一次设备事故、操作对 二次设备及微电子设备的危险影响,因此,变电站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一、二次防 雳防电磁冲击的保护网。 4. 1. 1二次设备防雷保护的设计思想 无论雷电从任何途径入侵,都必须令它沿尽可能短的路径泄放到大地,使得 放电冲击的历时最短,冲击波及的范圉最小,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被波及设备各 端口的电位差和承受时间。而被保护的二次设备和线路,则尽量就地、就近接入 等电位系统中,使二次设备和线路各个端口电位尽量相等。这就是变电站二次设 备及电子设备防雷的基本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为

15、变电站内二次设备和电子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电磁环境, 同时也是对变电站运行人员人身安全的保护。具体做法是:通过安装在低压配电 线路和信号线路上的电涌保护器(低压避雷器),把能量较大的雳电流在纳秒级 的时间内泄放入大地,使自动化系统通信和配电设备免受冲击。装设电涌保护器 的另一作用,是吸收高圧送电线路开关操作产生的浪涌电压及电源误输入电压。 为了防止因雷击电磁脉冲、开关电磁脉冲和静电放电等原因对电子设备造成 的损坏,国际和国内的标准化组织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其中IEC 61312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及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分 别提出和规定了系统防护的概念和方

16、法。例如,要求在建筑物内外建立均压等电 位系统,如图1所示;指出现代意义的防雷工作应从以建筑物为保护重点,发展 到以电子信息系统为保护核心;强调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分级泄流、层层设防 的思路,把防雷看成一个系统工程。 图1是建筑物防雳系统框图,对于任何一个系统的防雳工程而言,只有全面、 正确、有效地实施图1所示各项环节,才能构成完整的防雷体系。防雷有如防洪,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造成安全隐患。 S接 间蔽 宇屏 接地 引下线 接闪器 图1建筑物防雷系统框图 4.1.2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保护的设计原则 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7、)、国际 电信联盟(ITU)等组织制定了防雷电及防电磁冲击的标准,将建筑物防雷分为 三类,表1为建筑物防雷分类列表。 表1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 防雷 分类 首次闪 电幅值 I/KA 波头 时间 tl/ u S 波尾 时间 t2/ u s 电荷量 Qs/C 单位能量 /(MJ Q-1) 一类 2 0 二类 .6 三类 100 10 350 50 2.5 IEC/TC-81的技术定义将系统防雳工作总结为DBSE技术,即分流 (dividing)、均压(bonging)、屏蔽(shinelding)、接地(earthing)四项技 术加之有效的防护设备的综合。 变电站外部防雳设施(避雷针、线、网、

18、带)在接闪过程中,约泄放50%的 雷电能量,其余的50%将通过建筑物本身的金属结构件、电源进线、通信信号线、 天馈线、网络线进入建筑物内部。为了保障变电站主控楼内的人身、设备安全, 防雷保护设计的主要思路就是为被保护设备构建一个均压等电位系统,并通过电 涌保护器逐级把雷电流泄放入大地。 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雳保护设计宜遵循以下原则: a)根据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雳设计规范(2000版)要求,建筑物配电入户 处加装波形为10 P s/350 M s的电涌保护器。表1中的数据说明,低压配电第一级 (B级)防雷保护所选用的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真实雷电电流冲击。 b)变电站的低压电气设备和通信

19、设备应装设瞬态过电压保护。按照电磁兼容原 理,要将传输线的局部防护作为整体的系统雷电过电压保护的组成部分。 c)根据雳电保护区的划分,变电站建筑物外部是暴露区,区内的设备最容易受 雷击损坏,危险性最高,定为0区(LPZ0)。建筑物内部及传输机房所处的位置为 非暴露区,可定为1区(LPZ1)、2区(LPZ2)。越往内部,危险程度越低。雳电对 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是沿线路引入,各保护区的界面通过外部的防雳设施、 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及金属外壳等屏蔽层而形成。当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道穿过 这些界面时,各级雳电保护区的金属构件必须在每一处穿越点做等电位连接。 d)根据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20、进入变电站的电源线、通信线和天线 馈线,应在LPZ0与LPZ1、LPZ1和LPZ2区交界处及终端设备的前端安装不同类型 的电源类浪涌过压保护器(SPD)o 4. 2市北局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方案 4.2.1利用SPD进行逐级能量泻放 从0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施分级保护。对于电源系统,按它们 承受过电压的能力分为I、II、III、IV级,逐级将可能的过电压降到它们能承受 的水平,图2为电源分级保护示意图。对于信息系统,则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 粗保护量级和所处保护区的级别相同,而精细保护则要根据电子设备本身的敏感 度来进行选择。 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

21、接。电源 线、信号线不能直接接入共用接地系统,它们的金属管道也要通过SPD进行等 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间,也要照此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各个局部 等电位母排应互相连接,并最后接到主等电位母排上。 6kV 4kV 2.5 kV I I L5k I以下 图2分级保护示意图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市北局变电站现场实际情况,其二次系统防雷措施如下。 A. 电源部分 a)两路站用电交流进线,各安装一套B级电涌保护器,选用FLT 35/3+1 CTRL-0.9/I,相-地、零-地各1只,共4只。该型电涌保护器是开关型SPD,雷 电泄放能力达到100KA,且对后续雷电流及工频续流有灭弧功能。FLT35-

22、CTRL B级防雷器内采用延迟电路系统进行解耦,以达到在瞬态雷电流冲击之下各级防 雳器件分级启动,使能量逐级衰减的U的。是可应用在低圧供电系统中的模块化、 全封闭、自点火的雷击电涌保护器。具有高通流量(50KA、10/350US)、低残压 (0.9KV)等特点。并具备工作指示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下的雳电过 电压保护。 b)站用TT供电系统进线,各装43套交流组合防雷模块(C级),一般可选用 VAL-MS230/3+1,但是鉴于市北供电局电网的实际情况,选用了额定工作电压范 围更宽的VAL-MS320/3+1; PT二次回路电压部分安装6套VAL-MS 120;站用 220V或240V直

23、流电源,安装VAL-MS 230直流电源防雷器。VAL系列C级防 雳器为压敬电阻型,采用压敏电阻型避雷器可以在B级防雷器排放大电流之后进 一步降低线路中剩余的残压。压敬电阻型避雷器在纳秒时间内具有更快的响应时 间,同时也不会产生后续电流的问题。由于VAL系列器件釆用的是可带电热插 拔的结构。当器件老化后,防雷器的报警显示窗将变红色,及时提醒操作人员更 换。更换时无需切断电源,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 B. 信号部分 a)通信回路信号防雳器我们采用徳国菲尼克斯公司的PT1X2-5DC电涌保护器, 该器件内部设两极保护:粗保护和细保护,可广泛应用于现场一对浮地信号线路 的保护,两极保护保证在相应芯线之

24、间实现低残压与快速响应相结合。如采用屏 蔽信号线,其屏蔽层也可通过端子910方便的接地。 b)综合自动化系统的GPS装置天线馈线入口,选用一个CNUB280DSB防雷 保护器。根据YD/T5098-2001之3.5通信局(站)内无线通信系统的雳电过电压 保护设计之规定:3. 5. 2建在城市内孤立的高大建筑物或建在郊区及山区,地 处中雷区以上的无线通信局(站),当馈线采用同轴电缆时,应在入口处安装标 称电流不小于5KA的同轴SPD,同轴SPD接地端子的接地引线应从天馈线入口 处外侧的接地线、避雷带或地网引接。我们推荐在馈线线路的输入端串入徳国菲 尼克斯公司公司生产的CN-UB-280D-IW雷

25、器,其具备大通流量20KA,通频带宽 大于3GH乙维护方便,内部气体放电管可更换等优点。 4.2.2接地及等电位系统部分 所有地线均在地平面0.5米以下有效连接,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4.2.3等电位连接系统部分 利用共同接地为基础进行S型等电位连接,总等电位连接板的设置,然后按连接 类型联结:按照防雷体系的划分,在保护区的周界处做等电位联结;对非带电导 体直接做等电位连接。带电导体通过SPD与建筑物实现等电位连接。合理选用 接地连接线的截面(按一般机房内大于等于25mm2); 对于光纤电缆线的金属承重线可靠接地处理。 按照客户要求,变电站电缆地沟接地连接排的更换要求: 接地排:采用4mm厚紫铜

26、,如果需要可以镀 锡: 绝缘子:含有高强度防火聚合体 接线端子:紫铜螺栓或防锈螺栓,端子孔径(P 10.2mm 1、更换长度150米,釆用紫铜排,规格(40 X 4) mm2 。 2、紫铜排要求选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作防腐处理。 3、紫铜螺栓或防锈螺栓数量:套 4.3、防雷器参数说明 431电源防雷器 笫一级(B级)选用德国菲尼克斯FLT 35/3+1 CTRL-0.9/I电源防雷器,该 防雷器的说明如下: 特点:该防雷器可以手动设置启动电压,能有效的控制残压 型号 所属类别: IEC类别/VDE规格等级/EN类 型 额定工作电压Un: 防雷器设定电压Uc : 雷击测试电流Iimp(10/350

27、ps)电 流峰值: 根据IEC 1024电量: 根据IEC 1024特征能量: 额定放电电流In (8/20) ps: 保护电平Up: 无前置熔断器时的截断后续短 路电流值: 前置熔断器: 响应时间3 漏电流: 温度范围: 保护等级,符合IEC 60529/EN 60 529: 绝缘外壳材料: 阻燃等级,符合UL: 螺纹: 检验标准: 其它说明: FLT 35/3+1 CTRL-0.9/1 电源B级防雷嘉 1 /B/T1 230V/400V 260 V 50 kA每相 25 As 625 kJ/Q 50 kA - 3 GHz 发射功率 700W 接口 N (非N型接头须配相应转接头) 温度范围

28、: -25 C 至+80C 防护等级 IP 55 测试标准 IEC 61643-21 5、本次工程项目售后服务保证制度 “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是本公司一贯遵照执行的宗旨,本公司使用的产品按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检测认证,符合IS09002 质量体系要求,在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检验,保证技术标准出厂。 1、1)我方对所提供的防雷产品负责免费保修三年,该期间内防雷产品如发 生问题山我方无偿进行维修或更换。保修三年内被保护设备(含相关设备) 因遭到感应雳击损坏,我方免费为其修复或赔偿修复费或更换。 2、2)为确保服务的延续性,为贵单位所安装之防雷器,在正常使用中出现 任何

29、问题,均提供三年的保修期,终生维护。 3、3)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的可靠性,确保客户的利益。在使用过程中, 若确有因防雳器影响系统运行,我方随叫随到。 4、 4)我公司提供相关的保养及维修文件以及7X24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 5、服务支持:用户如果遇到有关防雷产品或是其他相关的技术问题,(工作 日内)拨打公司售后服务电话或则拨打开通的个人电话,既可得到有关人 员的响应。 热线电话:0851-联系人:徐江 做好工程质量保修服务工作,使用户放心、满意的使用,良好的品牌形象 会有力的促进产品的销售,扩大市场的范用。 贵州佑邦科技有限公司 2006-4 6、设计方防雷工程施工人员组织机构 现场管理

30、机构示意 工程项目经理 机构职责 协调我公司施丄单位旦建设五 台像后磚理部门各相 呂单侍的长余.幺日织 质检、1施工管理小组 任不断傅 质量检查 官埋,勺歟惟型:全面质量虽埋,址忖 材料管理 丿贞重女至 两个保证体糸,刨笙仇丄性。 (2)施工管理小组 在项U经理领导下,以优质 .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组织各施工队 现场材料管理 读施情 施工队 右部门对施 现场质量检査 优工程。 (3)质量检查小组 全面推进质量管理,质量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和检查规范,以质量为第 一准则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坚决返匸直至检查合格,保证工程优良。 7、本次工程项目实施进度 7.1、施工进度计划说明 (1)工期计划,施工阶段人员数量计划,设备进场讣划等 (2)为能使以上计划得以保证关键在于各专业的配合、各工种的协调、各工序 的合理穿插,同时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经济措施。落实个阶段工程进度的人 员控制、具体任务的工作责任,建立规范的进度控制体系。 (3)及时沟通总结,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照、将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解决方法,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7.2、施工内容 (1)施工前,对工程现场进行科学缜密的现场勘查工作,实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