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一、何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 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 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 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 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 这类未成 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 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 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 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 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 。”这是许

2、多留守儿童的心声, 读后不免让人揪心。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 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 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 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 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 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 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 护责任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 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 法监管的情况下, 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们知道 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 孩

3、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 。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 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第二,心理人格问题。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 心理健康和人格 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由于留守孩子缺乏 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 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 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 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 往往只能自 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 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

4、题: (1) 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 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 (2) 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 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3) 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 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 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 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 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 作用。第三,道德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 理成长的关键时刻。 如果是有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 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 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

5、, 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 毕竟不是自 己的孩子, 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 成长。 有 些孩 子由 于失 去 父母的监 管 ,甚至走 上罪 恶的深 渊。 第四 ,学习问题。 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 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 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 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 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 接受好的 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 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 孩子学习压力大, 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 不振;一部分儿童

6、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 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 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 逃学、辍学等现象。三、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且会给农 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 这 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 而这 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从家庭教育角度讲。 首先, 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 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 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 佳

7、,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其次,父母 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 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 教 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 况。 .第三, 如果条件允许, 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 让 孩 子 在自己的身边成长。 现在国家对于外出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也一直在采 取办法加以解决。 第四,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 进行教育。 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 各种吃苦 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从这个角度讲, 父母与子女间的 联系不

8、是减弱而是加强了 。最后,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父母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健 康的体魄、 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 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 在物质条件基本 满足的情况下, 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 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处于义务教育 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 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 益的。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 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 生,老师要

9、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 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 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 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 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从社会的角度看。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为此, 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 校生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 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